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分手師
我很高興我媽死了--原來,不原諒媽媽也沒關係〔美國國民童星珍妮特.麥考迪走過創傷的自癒與成長之路〕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一○八課綱中的文化缺席
心智生命
西方是什麼:從十四位古今人物的生命故事,顛覆你對西方世界如何形成的想像
寫作的靈現:AI時代寫手的修煉與想像力
復興崗人的壯采和弦:政戰風雲路 卷Ⅱ


女巫末日:新世界的生死審判(VL00127)
The Ruin of all Witches: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World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HISTORY
作者:莫爾肯.蓋斯吉爾
       Malcolm Gaskill
譯者:劉曉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06月14日
定價:580 元
售價:4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8頁
ISBN:978626396222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得 獎 紀 錄

《泰晤士報》2021年度最佳歷史書

強 力 推 薦

名人推薦語

「最佳和最有趣的歷史作品。」布克獎得主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
「非虛構的歷史經典。」《星期日泰晤士報》
「我讀過最棒的歷史書之一。」《英國廣播公司歷史雜誌》
「此本講述迷信的卓越故事直到最後一頁都緊扣讀者心弦。」克里斯多福.哈特(Christopher Hart)《星期日泰晤士報》
「很棒的故事,動人的敘述。本書揭示一段深具啟發性的歷史。」《泰晤士報》
「和營火版故事一樣吸引人……Gaskill讓這段不祥的過去重現人間。」《金融時報》艾瑞卡.華格納(Erica Wagner)

內 容 簡 介

「去死吧!去死吧!去死吧!」……
曾經,那是一個恐巫的時代

《泰晤士報》年度最佳歷史書
英國亞馬遜橫跨多項圖書類別暢銷榜No.1


十七世紀,美洲「新英格蘭女巫」成為人們最大的恐懼
導致日後發生著名的塞勒姆審巫案

巫術歷史專家莫爾肯.蓋斯吉爾
透過春田獵巫事件
結合歷史、宗教、社會多項因素,剖析恐巫心理自何而來

一六五○年代前後,被世人稱為新世界的美洲,湧入大量來自英國的移民。這些移民者多為信仰新教的虔誠清教徒,宗教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英國引起動盪,新世界的移民,也深受影響,各種不同教派教義彼此傾軋,教徒們就怕一不留神,即淪為惡魔的僕人。

一六五一年,由於美洲新英格蘭地區氣候惡劣、天災蟲害不斷,使得這些移民者苦不堪言,然而就在此時,來自舊大陸「英格蘭女巫」的傳言雀起,春田鎮也發生了一連串怪事,珍貴食材變質,牲畜生病,財產不翼而飛,許多兒童生病,甚至死亡,人們被奇怪的異象和夢境困擾,逐漸地,民眾將疑慮指向性格偏激古怪的帕森夫婦,懷疑他們是受惡魔驅使的女巫,而讓仁慈的治安官品瓊正式開啟審訊的,竟然是剛出爐裂開的布丁。

此時,距離著名的塞勒姆審巫案尚有一段時間,而被指控為「Witch」的男女皆有(但以女性為大多數)。春田鎮的審巫案,可視為美洲當地獵巫風潮前導事件。一位古文物專家曾誇張地說,此案的訴訟程序和提供的怪異證據,可能是史上所有紀錄中最為異常的。作者莫爾肯.蓋斯吉爾為英國巫術歷史研究專家,他根據獨特、豐富、被忽視的原始檔案,帶領讀者進入神聖與惡魔並存的新世界,了解過去的人們是如何努力地在詛咒和著魔、岌岌可危的生與死之間取得平衡。

作 者 簡 介

莫爾肯.蓋斯吉爾(Malcolm Gaskill)

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近代歷史榮譽退休教授,專長十七世紀的英美社會和文化歷史,尤其是巫術歷史被公認為巫術歷史研究方面的權威專家,著有受到高度讚譽的《Witchfinders》和《Between Two Worlds》。

譯 者 簡 介

劉曉米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畢,目前專職翻譯。

譯有《父與子》、《白癡》、《金色預謀》、《藝術基礎與原理》、《遇見自己》、《機巧的感覺──莎娣.史密斯論寫作及其他》、《菲麗妲》、《死亡之手愛上你》、《黑桃J》、《艾薇拉投票記》、《島上的旗幟》、《無可撫慰》、《This is林布蘭》、《This is莫內》、《分手師》等。

目 錄

作者備註
地圖
主要人物
引言
1那個說著「去死」的聲音
2我們在這裡一定要快樂
3欲望的誘惑
4沒事找事
5我聽見我的孩子死了
6奇怪的夢
7那隻啞狗
8與魔鬼對話
9女巫新天地
後記:所有情感的終點
謝辭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註釋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