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自序
導讀
前言

作 者 作 品

DNA:生命的祕密

譯 者 作 品

戰之華: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
基因騙術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Linux 傳奇:讓比爾‧蓋茲坐立難安的天才
死亡原因:法醫之神奇案祕錄
天使墜落的城市
正宗CIA詐騙術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朋友、戀人與最糟糕的事──馬修.派瑞回憶錄
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


基因、女孩、華生(BE0108)──雙螺旋二部曲
Genes, Girls, and Gamow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詹姆斯‧華生
       James D. Watson
譯者:杜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2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829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自序導讀前言



  前言

獨領風騷的知性時代

  當初我回劍橋時,沒人當作我曾經離開過,我在三一街「奇想」餐廳邊看《泰晤士報》邊吃的早餐,同樣是培根、蛋和吐司,只有在看到價格時稍現的遲疑,才流露出我其實是居在他方。可是,一九八六年九月中旬再回劍橋時,人事已非,只剩建築物依舊無恙。學院門衛已不識我是何許人,我得表明身分,以說明我何以在凡是識字的參觀者都知道已有擅闖之虞時,還待在劍橋邊的克雷爾學院(Clare College)花園裡。

我這趟回到劍橋,是來找一位科學家,打算延攬他到我在美國的實驗室。我們約好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瑪格達林橋附近的法國餐廳用餐。我有點閒暇時間,於是邊聽著餘音嬝嬝的晚禱聲,邊安步當車從克雷爾橋經過國王學院,來到公學路(Free School Lane),再轉進當年傳誦一時的卡文迪希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大門。二十世紀的前三十年,現代物理學上許多重大發現,就發生在這片圍牆之內,一九五○年代初葉,我以美國青年的身分前來,也是在這裡渡過。

目前在原址上的新住戶「應用生物學系」,在我記憶中只是個模糊的名字,至於它所為何事,更是想不起來。午後六點,聖瑪麗教堂的鐘聲已經響起,我生怕大門會被閂上。不過門沒閂上,所以我循著一九三○年代的奧斯丁邊廳拾級而上,來到當年克立克(Francis Crick)和我共用一間辦公室的一樓走廊。門上沒有銘牌標示這裡是雙螺旋的誕生地,我推門而入,心想我們當年的研究室只怕已荒廢多時,不意卻發現唐納休(Jerry Donohue)、彼得‧鮑林(Peter Pauling)、克立克和我四人共用的研究室裡,有一位研究生正以測徑器測量樣本馬鈴薯的大小。我心想禮不可失,所以沒有問他為什麼會選這種論文題目,於是改口說明自己冒然闖入的原由--由於我以前也在這裡工作,所以很好奇這間研究室今日的用途。我從他的回答中得知,他非但不知道我是何許人,更不知道當年在這磚牆圍繞的實用空間裡,瀰漫知性狂熱的盛況。多年前劍橋教給我的禮數,讓我沒有自暴身分;我疾步循階而下,來到當年克立克跟他的妻子奧黛麗(Odile)前往加州之前所居住的屋子「金色螺旋」。

我漫步來到市場街,轉入雪梨街,再沿橋街往葡萄牙宮而去。一段窄路之後,十九和二十號這兩幢維多利亞式的連棟住宅,就是克立克夫婦住了四分之一世紀以上的地方。他們原本只有十九號這一幢,發現雙螺旋之後聲譽鵲起,才買下南面毗連的那一幢,以便騰出空間,給一年到頭不斷來照顧幼女的家庭寄宿學生居住;兩位女兒嘉百麗(Gabrielle)和賈桂琳(Jacqueline)朝氣活潑,讓克立克一心追求基因密碼的嚴肅氣氛緩和不少。這兩幢房子從摩斯兄弟商店一路過來,足足有幾百呎長,而當年每逢有大學盛會,我就是在這家店租用禮服。

透過窗口,我探望著這幢房屋幽暗的地下樓餐廳,回想當年無數個夜晚,一邊品嚐奧黛麗燒的好菜,一邊聽克立克興味津津閒聊劍橋共同友人的歡樂情景。如今,眼前的「金色螺旋」和屋前三角小花園一片死寂。克立克和奧黛麗從幾年前開始,在南加州拉荷亞(La Jolla)沙克研究院(Salk Institute)所待的時間比較多些,只在夏天返回劍橋。他們先是把位在劍橋外的小木屋賣了,兩星期前又把「金色螺旋」轉手給一位在史丹佛大學待了好幾年的劍橋科學家。我見四下無人,於是放膽繼續盯著克立克鑲在一樓那個一公尺長的金屬螺旋標誌。初來乍到的參觀者,見到這個標誌便可篤定找對了雙螺旋發現者的雙連屋。

我的心頭悵然,不為克立克獨領風騷的知性時代不再,而是因為劍橋似乎毫不在意。我自己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知道,我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但對克立克也興起類似的感受,倒是令我相當難以接受。可想而知,在劍橋待了二十五年以上,肯定會感到厭倦,而加州的溫煦和藍天想必也是促成克立克離開的原因之一。可是,如果劍橋校方不是那麼沈浸在自己的歷史裡,總是把機構看得比成員更為重要,他未必會決然走上這條路。只有身形魁梧,來自格拉斯哥(Glasgow)化學家托德(Alexander Todd)爵爺,能夠堅持自己虔信的生活而全身以退。

克立克像極了西印度群島出身的快速球投手--打擊手的機會不大。有他在場,點子不斷迅速拋出,讓人一刻不得閒。即便已經年屆六十,仍然不顯老態,不可能要他在六十五歲就因體能而退休--遑論要他不用腦筋,讓他擔任院長不啻是誤用他的才能。不過,總得有人動,劍橋聞風不動,只好由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