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第一章 三黨爭奪 「狗嚎仔」選擇共產黨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朋友、戀人與最糟糕的事──馬修.派瑞回憶錄
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
撥雲見日:張麗善的情意政道
春日的偶遇:白色恐怖、我的阿公黃溫恭與家族記憶追尋


袁庚傳奇(WHA2011)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涂俏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6日
定價:580 元
售價:4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78988876315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第一章 三黨爭奪 「狗嚎仔」選擇共產黨



  第一章 三黨爭奪 「狗嚎仔」選擇共產黨

袁庚,出生時父母為他取名歐陽汝山。小學畢業那年,他自己改為歐陽珊。珊,即珊瑚。父親是海員,他也嚮往大海。秘密加入共產黨以後,為了家人的安全,他更名改姓,母姓袁,他就叫袁更。且慢,事情並沒有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他因公出國,護照上被人誤寫為袁庚,這個誤寫一直「誤」到現在。歐陽汝山—歐陽珊—袁更—袁庚,一生三易其名,在個人標籤上三次改換「馬甲」。

歐陽汝山,1917年4月23日生於廣東省寶安縣大鵬區王母圩水貝村(現深圳市大鵬新區水貝村)。承接他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是一座矮矮的磚瓦房,嶺南特有的鄉間民居。關於他的生日,有一說,說是1917年清明節,清明上鬼節,鄉裡人認為鬼節生的孩子挺鬼的。這一說,是他自己於2005年5月23日對筆者講述的,有錄音與筆記可查。長大後,社會上改用公曆紀年,他把農曆的生日改為公曆4月23日。其實,1917年清明那天,農曆是閏二月十四日,公曆是4月5日,並非他所說的4月23日。此處存疑。

「當時想向上爬」 歐陽汝山生於一個半工半農的家庭。父親歐陽亨,自少年時期就是「打工一族」,經香港到海上打工。水貝村年輕人大都去香港當海員。當時,世界上有兩大郵輪公司,一是美國人的總統輪船公司,一是英國人的皇后輪船公司。歐陽亨在這兩家公司打過工,當侍應生,後來還當了小領班。父親曾告訴歐陽汝山一個小故事:當侍應生時,只允許打碎兩隻杯子,沒有打碎杯子的話,公司年底會折合獎金發放給個人。這一允許犯錯的招數日後被袁庚廣泛應用,他是允許手下人犯錯的,包括他自己,但犯錯是有限度的。 母親袁燕,村裡人叫她袁燕姐,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是種田能手,也是克勤克儉治家能手。歐陽亨打工寄來的錢,除了家用,她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積攢下來,與伯父合資置辦果園。土改中,歐陽亨家第一次劃為上中農,復查時被評為地主,成為專政對象。

位於大鵬半島中端的水貝村,東臨大亞灣,西近大鵬灣。當時從水貝下海到香港大埠,再去本島或港口,不需任何關卡手續,只要有錢搭船就行,是很方便的。歐陽亨所服務的輪船每年都會停泊香港,或在港大修。他每年回家一兩次,把工資帶回家。汝山多次隨母親赴港,與父親會面。這個農家的孩子雖然淘氣,卻懂得生活的艱辛,見過世面,思維活躍,鬼點子多。

袁燕一共生了5 胎,全是男孩,前兩個先後夭折,汝山遂成了老大。她沒有文化,吃盡了沒有文化的苦,希望孩子尤其是汝山好好讀書,帶個好頭,成為有出息、體面、賺大錢的人。

1923年,汝山在水貝村私塾讀了一年,念《三字經》,學些「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之類。隨後在松山小學就讀兩年,轉入王母圩新民小學,1930年畢業。他讀書成績很好,差不多年年考試第一名。有一兩次得了第二名,他很傷心,獨自躲起來悄悄流眼淚。他語文成績特別好,數學稍遜。初中時,儼如文藝小青年,寫過一篇「光陰如流」之類的詩,向大鵬旅美華僑贊助的《大鵬魂》民間刊物投寄,立即被採用,還領到一點點潤筆費。

1931年下半年,已經更名為歐陽珊的14歲少年,在廣州遠東補習學校補習了幾個月後,在廣州參加初中入學考試,以全省會考第八名的成績,順利進入廣東省一中(廣雅中學)讀書。從此,世界在這個農村孩子面前,展開更加真實的波雲詭譎的一面。他剛入學便受進步同學影響,參加中山大學、廣雅中學等廣州大中學校師生聯合舉辦的「九一八」抗日示威請願活動,第一次受到愛國教育的洗禮。

1934 年夏季,歐陽珊初中畢業。此時,父親歐陽亨年老體弱,已經辭工回鄉,再也無力為他支付每年300 元左右的學習、生活費用了。他不得不中斷學業,返回家鄉。

他不甘心屈居水貝村,希望有更大的平台讓他施展拳腳。

「當時想向上爬,幻想找一個『理想』的出路,曾四處打聽張羅就業。」1968年4月17日,袁庚被關押在秦城監獄數日後,主動向專案組進行書面申訴,對被誣陷為「美國特務」的罪名展開辯證。他如實交代個人生平,坦白在20世紀30年代中葉有「向上爬」的野心。在那個不作踐、醜化自己就不算認罪的年代,他把農村青年想找份工作養家糊口,這一真實且自然的想法,概括為「想向上爬」,並不是給自己戴政治帽子,矮化自己,而是當時真實的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