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評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書評 1
書評 2
書評 3
書評 4
書評 5

作 者 作 品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及未來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問世20週年紀念版〕
賈德.戴蒙人類文明三部曲(共三冊):槍炮、病菌與鋼鐵 + 大崩壞 + 昨日世界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二十週年典藏紀念版〕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15週年暢銷紀念版)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作者燙銀簽名精裝版,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暢銷慶祝版)
賈德.戴蒙經典作品集

譯 者 作 品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5週年暢銷紀念版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二十週年典藏紀念版〕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槍炮、病菌與鋼鐵(BE0049)──人類社會不平等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賈德.戴蒙
譯者:王道還、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20日
定價:390 元
售價:30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80頁
ISBN:957132730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評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書評 1書評 2書評 3書評 4書評 5



  書摘 7

讓我舉個典型的例子來說明吧。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且看一個宣稱比克羅維斯更早且常被引用的實例。在巴西一個叫做佩德羅.富拉達(Pedro Furada)的岩蔭,考古家在岩洞壁上發現了確實出於人類之手的壁畫。他們也注意到懸崖底下有成堆的石頭,有些形狀似乎類似原始的工具。此外,他們還找到幾個「灶」的遺跡,其中發現的木炭以碳14測年法得到的年代是3萬5000年前。報導佩德羅.富拉達遺址的報告,發表在地位崇高的國際科學周刊《自然》(Nature)上。

但是,懸崖底下的那些石頭並不像是明顯的人工製品,而克羅維斯人的矛頭或克羅馬儂人的工具一眼就可以看出它們是人工製作的。若在幾萬年間,從高高的懸崖上落下過幾萬塊石頭,先來後到的石頭相互碰撞後,有的會有剝削、破裂的痕跡,像似粗糙的石器,不足為奇。在西歐或亞馬遜的其他地方,考古學家利用碳14年代法測定壁畫顏料的年代。但佩德羅.富拉達的考古家卻沒有做。此外,佩德羅.富拉達附近偶爾發生森林火災,事後木炭不免會給風或溪流帶入洞穴中。沒有證據將壁畫和那高齡3萬5000年的木炭聯繫起來。雖然最先探勘這個遺址的人深信其間有關連,一批當時未參加挖掘的考古學家,最近到遺址訪問,他們傾向於相信克羅維斯人之前還有更早的人類在美洲生活,但是卻不認為佩德羅.富拉達就是證據。

在北美洲,據說是克羅維斯人到達之前的人類遺址中,最可信的是賓州的曼德克夫特(Meadowcroft)岩蔭。據報導,其中的人類遺跡碳14年代為一萬六千年前。沒有考古學家否認那裡發掘出的一些人工製品貨真價實,而且發掘工作毫無瑕疵。但是那個「最早的年代」卻毫無道理,因為遺址中與人工製品一起其出土的動植物,都是比較近代的溫帶動物,而不是冰期中的類型。因此我們不得不懷疑:用來測定年代的碳標本可能受到過污染。在南美洲,最有可能證實是「前克羅維斯」時期的遺址,是在智利之南的蒙特.威第遺址(Monte Verde),碳14年代至少在1萬5000年前。許多考古學家似乎都認為可信,但是基於前車之鑑,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若在克羅維斯人之前美洲已有人跡,為何難以證明他們的存在?考古學家在美洲已挖掘出幾百個遺址,介於公元前兩千年和1萬1000年之間,包括北美洲西部的幾十個克羅維斯遺址、阿帕拉契山的岩蔭和在加州海岸的遺址。許多遺址學者在明確的人類遺跡層之下,繼續挖掘,結果只找到動物遺跡或化石,但是沒有人跡。美洲「前克羅維斯」假說的弱點,與歐洲現代智人最早的遺跡成為強烈的對比--歐洲有數百個公元前1萬1000年之前的遺址,也就是早於克羅維斯人的遺址。對比更強烈的例子來自澳洲-新幾內亞。那裡考古學家的數目大概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卻發現了一百多個明確的「前克羅維斯」遺址,散布於整個洲。

早期的人類不可能搭乘直昇機從阿拉斯加飛往曼德克夫特或蒙特.威第,他們應該會在沿途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支持「前克羅維斯」假說的人,等於主張:「前克羅維斯」時期的族群在幾千年甚或幾萬年間,為了某種或某些不可考的原因人口一直稀疏得很。不然不會留下那麼少的考古遺跡。我覺得那樣的主張難以成立,我寧願相信蒙特.維第或曼德克夫特的發現日後會重新解釋,就像其他的「前克羅維斯」遺址一樣。我覺得美洲真有比克羅維斯人更早的人生活的話,早該找到明顯的證據了,那裡會到今天還必須費詞辯論。無論如何,對這個問題,考古界仍未出現定論。

不管最後那一個假說成立,都不會影響我們對美洲史前史後期的了解。要嘛人類在西元前1萬1000年到達美洲,然後很快的佈滿了各地。要嘛人類早就來了(大多數支持「前克羅維斯」假說的人主張1萬5000年前到兩萬年前之間,也有人主張3萬年前,幾乎沒有人主張更早的年代),可是那些「前克羅維斯」族群似乎人口稀薄,對美洲沒有發生什麼影響,直到西元前1萬1000年。無論何者為真,在可供人類居住的五個大洲中,南、北美洲的人類史前史都是最短暫的。

美洲有人類定居之後,地球上大多數人類可以居住的地方都有人類了,只剩下一些海島。直到現代那些海島才全部變成人類的居所:地中海中的島嶼如克里特(Crete)、塞浦路斯(Cyprus)、科西嘉(Corsica)和薩丁尼亞(Sardinia)皆在公元前8500年至4000年之間;加勒比海的島嶼公元前四千年開始;波里尼西亞(Polynesia)和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則在公元前1200年和公元1000年之間;馬達加斯加在公元300年至800年之間,而愛爾蘭則在公元第9世紀。美洲土著約在公元前2000年到達北極寒地,他們或許為現代伊努伊特人(Inuit)的祖先。歐洲探險者在過去700年間所能探訪的無人地帶,只剩大西洋、印度洋中的偏遠島嶼(如亞速爾群島(Azores)和塞色爾群島(Seychelles)),以及南極大陸。

人類定居各大洲的時間,先後有別,對後來的歷史發展有什麼影響嗎?假設有位考古學家經由時光隧道回到公元前1萬1000年,他環遊世界之後,是否能推測那個大洲上的社會能首先發展出槍炮、病媒和鋼鐵?各大洲發展出槍炮、病媒和鋼鐵的順序是什麼?要是能的話,他就能預測今日世界的面貌了。

這位考古學家或許會認為起步優勢很重要,那麼非洲就遙遙領先其他洲了:人類在非洲至少有500萬年的演化史。此外,假如現代智人10萬年前在非洲演化出現,然後移民到其他各洲,那麼其他各洲過去累積的優勢不論有多大,都不再重要。非洲毫無疑問的領先群倫。再者,人類的遺傳歧異以非洲最高;或許人群中的個別差異越高,創作的東西花樣越多。

但是,我們的考古家接著可能會思索一個問題:就本書所探討的問題而言,究竟什麼才是所謂的「起步優勢」?切記,不可拘泥於字面的意義,我們討論的並不是賽跑。若「起步優勢」指的是人群佈滿整個大洲所需要的時間,那個時間相當的短。以美洲為例,從初臨斯土的開荒族群,到各地都佈滿了人,不到1000年就辦到了。但假如「起步優勢」是指適應當地環境所需時間,我承認比較極端的環境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如北極寒地,美洲其他地區佈滿了人之後,得再花九千年。但大部分其他地區人類都能很快的適應與開發,對現代智人不構成問題。例如毛利人的祖先登陸紐西蘭之後,不到一百年就找到了所有有價值的石頭資源;再花了短短幾個世紀,即使是世界上最惡劣的地形上的恐鳥,都被殺戮殆盡;也不過幾個世紀,已分化出各種不同的社會,有海岸地帶的狩獵-採集族群,也有農業社會。

我們的考古家因此在端詳了美洲後,可能會得到一個結論:儘管非洲起步得很早,但是最早的美洲土著最多只要1000年,就能趕上非洲土著。此後,美洲的廣大面積(比非洲大50%),較大的環境歧異,會讓美洲土著佔領先優勢。

然後這位考古學家可能會轉向歐亞大陸,開始推論: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塊。除了非洲,沒有其他的大洲有那麼悠久的人類歷史。歐亞大陸100萬年前才開始有人居住。非洲領先的那幾百萬年可能毫無價值,因為那時人類還處於原始的演化階段。接著,我們的考古家眼光落到1萬2000年和2萬年前之間的西南歐,那裡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非常發達、大放異彩,尤其是那有名的藝術品和複雜的工具。他也許會懷疑:歐亞大陸已經佔了起步優勢,取得先機,至少有一個區域是如此。

最後,他目光投向澳洲-新幾內亞。首先注意到的是這裡面積不大(這是最小的大洲),而且面積有很大的比例是沙漠,人類在那裡不容易生活。他也注意到這塊大陸的孤立,和人類很晚才到達此地定居(比非洲和歐亞大陸都晚)。因此,我們的考古學家可能會預測:這個地方恐怕會發展得很慢。

但是不要忘了澳洲人和新幾內亞人可是世界上最早發展出水運工具的族群。他們創作洞穴壁畫,和歐洲克羅馬儂人大約同時。金東(Jonathan Kingdon)和傅能瑞(Tim Flannery)指出,人類從亞洲陸棚上的島嶼到澳洲-新幾內亞殖民,必須先適應印尼中部島嶼上的新環境--世界上最富於海洋資源的海岸、珊瑚礁和紅樹林組成的迷宮。殖民者往東渡過海峽踏上另一個島嶼,適應了之後,佈滿了全島,再轉向下一個島嶼。這種人口膨脹、移民擴張的人類地理學現象,史無前例。也許這種殖民、適應和人口爆炸的周期為大躍進鋪了路,大躍進在這裡發生後,再西向傳回歐亞大陸、非洲。如果這個情節是真的,那麼澳洲-新幾內亞當然享有鉅額的起步優勢,那優勢在大躍進之後能繼續推進當地的人類發展。

因此,在公元前1萬1000年的時候,實在難以預言那個大洲的人類社會會發展得最快,幾乎每個大洲都有那個潛力。以後見之明,我們當然知道歐亞大陸跑了第一。然而真正的理由卻不是我們的考古家想像的那麼理所當然。本書以下的篇幅要探討的,就是那些真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