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前言 父親是必須的嗎?
第一章 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作 者 作 品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啟動心靈的對話:拯救過無數受困心靈的醫師,告訴你讓人做出改變的對話技巧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
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套書)
你是長壽的性格嗎?:比起飲食與運動,性格與生活哲學更能影響你的壽命
母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父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人際過敏症(長銷經典版)
啟動心靈的對話(暢銷經典版)

譯 者 作 品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
母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父親這種病(長銷經典版)
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套書)
這樣教工讀生,90%的工作都有人做到好──日本第1位店長訓練專家,教你瞬間提升士氣的省力交辦術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你是長壽的性格嗎?:比起飲食與運動,性格與生活哲學更能影響你的壽命
人際過敏症(長銷經典版)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父親這種病(JAF0008)
父という病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異言堂
作者:岡田尊司
譯者: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12日
定價:330 元
售價:26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789571362588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 父親是必須的嗎?第一章 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第一章 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為什麼會在這裡?

  某位義大利精神分析醫師曾說,「父親是第一個從外界來到孩子身邊的人」。就如這句話所言,對於與母親半融合、還在喝奶的孩子來說,父親的出現非常突兀且毫無脈絡,簡直就像闖進來的第三者或是障礙物似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的,對自己、對親愛的母親,都擺出一副很親密的態度。這個人到底是誰?那個男人是「爸爸」。

  爸爸是第一個闖入孩子生活的外人,也是從外面世界來的入侵者。於是,就在不了解為什麼爸爸會在這裡的狀況之下,他常常以一副唯我獨尊的姿態出現。明明跟其他想抱抱孩子的人一樣,臉皮卻厚得很。至少對嬰兒來說,「爸爸」是一個意義不明的人物,不太受歡迎的冒昧客人。

  這個意義不明、也不太有用的人,開始發揮重要角色的時候,是在母親這個最重要的人結束哺乳期,孩子也開始自由自在到處走動的時候。

  只是,在這個準備階段是從喝奶的時候開始。嬰兒不只對母親,也會對父親顯示出依附情感。特別當父親若熱中於照顧的情況下,便會顯現出不亞於母親的依附情感,有時候甚至喜歡父親照顧更勝於母親。當然,這種情況會令人有些擔心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是否穩定。

  雖然有程度上的差別,但從早期階段開始父親若能與孩子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將可以為在母子分離階段後要達成重要角色的父親,營造出一個更適於發揮的環境。

  在更初期階段的挫折

  這是在佛洛依德稱為伊底帕斯情結與父親的對手關係開始之前,更早的階段。伊底帕斯情結開始增強是從四歲的時候開始。這個時期若不能順利克服與父親之間的糾葛,有可能會導致精神官能症的發生。

  然而隨著家庭或共同體的崩壞,進入無伊底帕斯時代後,對許多人來說,父親的存在感變得薄弱,也失去了其支配的能力。同時也就無法再說伊底帕斯情結是人格主要的情感糾葛。

  那麼,從伊底帕斯的情感糾結中解放出來,人們在精神上是否能穩定下來呢?答案完全相反。人更容易產生比精神官能症更不安定、更嚴重的問題。雖因精神官能症煩惱的人減少,但許多人卻呈現出上癮症或進食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等,更為棘手、難處理的狀況。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事實上,在比伊底帕斯更早的階段,是在我們稱為前伊底帕斯的時期,就發生問題了。也就是說,到一歲半為止與母親之間依附關係的形成,或從兩歲到三歲間進行的,與母親最初的分離過程中遭到挫折。其結果就是與母親的依附關係變得不穩定,對任何人都無法產生最基本的安全感與信賴感,母子分離失敗,在與母親融合的狀態中停滯不前。

  這種狀況的存在從佛洛依德時代就已為人所熟知。這樣的案例即使施以精神分析治療,非但無法轉好,反而會變得更不安定,會對治療者抱持戀愛感情或變得具嚴重的攻擊性。為什麼精神分析無法順利?當時人們並不了解。最初找出這個謎團答案的,是精神分析師米歇爾.巴林特(Michael Balint)。他將這個狀態稱之為「基底損害(Basic Fault,基本上的欠缺)」,這類型的人缺乏基本的安全感,無法跟任何人產生持續的信賴關係,而原因就在嬰兒期與母親的關係。

  二次大戰後,具此特徵的人激增,開始被稱之為「邊緣性病例」;但究竟其原因從嬰兒期到再接近期中的母子關係被認為是重要因素。然而精神分析的說明太過於走向恣意的解釋、欠缺客觀的佐證,因此失去了信賴度。並且,就連追究母子關係是原因所在,也被視為是一種「神話」。

  在這當中,對這個問題提出客觀佐證、給出一個明確答案的,是從鮑比開始的依附理論。鮑比明確地證實母子關係中形成的特別羈絆的依附情感,是一種生物學層次存在的現象,是孩子健全成長不可欠缺的東西。
  他的後繼者們更進一步地解開了不穩定的母子關係,會種下將來的種種禍根,不僅對孩子的人際關係或社會適應性發展有困難,在智能、社會性的發展,或是精神、身體的健康上也明顯地產生影響。當進入本世紀前後,支持著依附情感的生物學架構真正的真相也已經被解開。

  現在想想,我們就能理解巴林會稱之為「基底損害」也好,戰後稱為「邊緣性病例」的狀態也好,都是因為在與母親之間有不穩定的依附關係下長大才會發生的。

  一九八○年之後到本世紀,更是如此。在更初期的階段就發生困難的人增加了,但是這當中當然具備重要的意義還是母子關係。在談到與父親的關係種種之前,應該更固若磐石的母子關係卻早已開始崩解。

  依附關係形成失敗也好、母子分離失敗也好,最後的結果都是以與母親不穩定的依附關係形式顯表現於外。如此一來,要理解現代人病理的關鍵不在父親而在母親身上,不在伊底帕斯情結而在於依附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在本書之前不得不先寫下《母親這種病》一書的關係,正因為如此種種。孩子們別說是父親了,就連跟母親都只有不確定的關係。所以在談父親如何如何的更早的一個階段,就已經產生了可以說是致命性的困難。

  那麼,是不是說在無伊底帕斯時代,父親就已經完全喪失了它的重要性了呢?絕非如此。誠如我們在序言所說的,與父親的關係左右了孩子將來的人生在社會適應及精神上的穩定性。在與母親的關係已非固若磐石的今日,可以說這個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在不存在強大的父權、男女差距縮短的社會中,就如同與母親的依附關係重要性增加般,與父親的依附關係也有著過去社會中難以想像的重要意義。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父親為母親的代理化。並且,由於社會的架構已失去機能,因此可以說生物學的架構就變得更見其重要性了。

  與孩子形成依附關係的,不只是母親,父親也可以培育出與孩子的依附關係。那麼,與父親的依附情感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與父親的依附關係

  即使是一位母親,也不是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就能成為母親的。從新生兒到離乳為止,可以說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付出照顧與關心,並且不忽略任何孩子需求與反應、持續地給予回應,才能建立起根本上穩定的依附情感。而且,連結是有時間限制的,到一歲半為止的期間內,都必須維持這樣緊密的關係。

  這樣的關係不只是心理社會的關係,在生物學的、身體上的要素也很強。從懷孕到生產、授乳這樣的過程中,完全是作為一個生物母親本能上具備的作業。這樣的連結本來就不是父親所能企及的強度與深度。

  相對於此,所謂父親的存在就是偶爾抱抱孩子、換換尿布的程度,所以與孩子的關係較淺薄。現實的問題使得母親那一方壓倒性地擁有與孩子之間穩定的依附關係。

  當然,母親因為有某種理由無法達成這個機能的時候,父親代理母親來執行育兒的任務。我們也認為父親本來也具備了足以代理母親的構造。

  根據耶魯大學醫學系凱爾.普魯埃特教授(Dr. Kyle D. Pruett)針對父親從乳兒期就代替母親養育孩子的十七個家庭所做的研究調查顯示,在這些家庭裡,孩子的發展極為良好,活動性與好奇心都很旺盛,也沒有什麼分離焦慮的問題。從這個結果來看,普魯埃特教授所導出的絕不是只有母親才具備養育本能的結論。

  只是,是否可以從這個研究結果就認定父親可以完全替代母親的角色呢?對此,我們不得不抱著些許的疑問。要得出這麼樂觀的結論,八年的時間顯然不夠充分。而真正的問題是在其後,也就是青春期之後,才容易顯現出來。然而,無庸置疑的是,要是有什麼萬一的狀況出現,父親確實具備有代理母親的能力。

  保護母子抵抗外敵

  雖說如此,但在通常的狀況下,父親被賦予的是更重要的任務,他要保護母子抵抗外敵,輔助母親養育孩子。

  父性與母性角色的差異,是在生物學上荷爾蒙方面的構造差異。與孩子之間的依附情感以及支持著養育孩子的荷爾蒙構造,稱為依附系統,並由催產素這種荷爾蒙掌管。這個催產素就是母性的真實身分。

  另一方面,在父親身上則有稱之為血管加壓素的荷爾蒙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被認為是支持父性的生物學上的構造。實際上,在父親熱心育兒的物種中,腦中存在大量對血管加壓素具感受性的神經細胞。血管加壓素作用活潑的物種,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對其他的孩子也會有父性的保護行動。

  血管加壓素是一種與催產素構造類似的荷爾蒙,都與對養育孩子或愛有關,而這個作用與催產素卻有著饒富深趣的差異。

  催產素使人心情安靜活動穩定、易於忍耐;相對的,血管加壓素卻會提高活動性,為了保護依附自己的人,探索或攻擊性會活潑化。停止動作、安靜下來,對照顧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應該是很容易想像吧。

  即使以人類的狀況來說,女性一旦生產,即使是過去在社會上活躍的人,也都會花一、兩年的時間專注在育兒上;而且對這樣的生活變化並不感到痛苦,同時為了全心投入在育兒上,催產素的作用十分重要。當不再哺乳、催產素的作用變弱後,母親就容易感覺到被育兒束縛的痛苦。就會焦躁不安,開始想往外面做點什麼。

  當父親必須育兒時,感覺會比母親更痛苦,就是因為這樣的構造差異。血管加壓素的作用處於優越的位置,因此男性並不容易在家中穩定的陪伴孩子。

  然而,當母親無法扮演這樣的角色時,父親要代替母親角色的話,在一開始即使覺得很痛苦,但痛苦也會慢慢遞減。與其說這是單純的習慣問題,不如說他們藉由照顧孩子、活化了自己體內的催產素系統,為了保護孩子而穩定下來,所以就不會像當初那麼痛苦了。

  像這樣,雖說是父親,但只要是迫於所需,還是有某種程度可以發揮「母性」作用的構造。近年來流行的教育爸爸,也被視為是這樣的替代機能活絡的關係,而產生與母親角色交換的情形。

  話雖如此,就本來的角色來說,比起直接負責照顧兒女,父親以他的攻擊性與行動力保護母子安全的這一面是比較強的。

  這個攻擊性的強大,賦與了父親兩種面容。一種是堅強又可靠的庇護者父親;另一個則是可怕、令人畏懼的父親的兩張臉孔,也是父親的兩個角色。身為母親與孩子保護者的父親,以及作為框架機能及制止力的父親。

  無論伊底帕斯情結也好、「父之名」也罷,大家多半只重視後者的禁止性角色,但是身為庇護者守護孩子的安全感,身為父親的這種任務也是很重要的。父親的缺席,不只不能發揮抑制性的功能,更形成了安全容易受威脅的狀況。

  例如,對於曾與父親有離別經驗的孩子,就被發現常常會有做惡夢或恐夜症的症狀。因為變得不安全,也容易變得消極。

  沒有父親的孩子,一方面容易帶著幼稚誇大的自大感成長,同時又有一顆容易受傷、缺乏安全感的心。這種反差就是父親缺席孩子的特徵之一。

  父親可以幫助孩子不被母親吞噬,跨步走向外面的世界,朝著自立跨出第一步;可以這麼做也是因為有一個堅強可靠的庇護者父親,一路護送他們出去。為此必須要有與父親的依附關係,孩子找出父親的理想形象,並企圖認同父親。要是父親的角色薄弱的話,孩子就缺乏冒險犯難的精神與勇往直前勇氣。所以首先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幼年期與父親培養出依附的關係。

  母親這個安全基地牢靠,雖說可做為孩子探索行動的後盾,但引導孩子探險的父親這個嚮導,則可以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容易且安全。

  然而依附關係不穩定的父親身上具備的攻擊性和行動力,不只無法順利發揮保護母子,也達不到引導孩子走向社會的功能。空有攻擊力和行動力卻無用武之地,家庭內暴力的狀況就是其中的典型。攻擊性應該是用來保護依附的對象,卻朝向應該守護的人。有些父親會對孩子依附情感貧乏,或是漠不關心,又或者是光忙著自己的事就已筋疲力盡。

  不管是依附關係穩定的父親,或是依附關係稀薄的「迴避型」父親,還是對依附關係有強烈不安而過度要求依附的「不安型」父親,不同的類型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都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