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書摘:告別鮪魚
書摘:咖哩蝦
書摘:印度必亡
書摘:挑蝦守則
書摘:享用咖哩蝦
國際書評及名人推薦
媒體報導:汪洋大海,也有被掏空的時候
媒體專訪:格雷斯哥不只好美食,更愛探索真相

作 者 作 品

不開車,在路上:一個無車主義者的環球城市觀察行

譯 者 作 品

為什麼屁股不說話?:揭開人類13種奇怪本能的趣味科學
決戰熱蘭遮: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
不開車,在路上:一個無車主義者的環球城市觀察行
胡若望的疑問
失落之城Z:亞馬遜的世紀探險之謎
胡若望的疑問
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全新審訂版)
貓哲學:貓與生命意義
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海鮮的美味輓歌:健康吃魚、拒絕濫捕,挽救我們的海洋從飲食開始!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例外狀態(重譯本)


海鮮的美味輓歌:一位老饕的環球行動(KT3015)
Bottomfeeder: How to Eat Ethically in a World of Vanishing Seafood
沒有環境,就沒有美食。小心!未來你的早餐可能只剩下花生醬水母三明治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人文旅遊
作者:泰拉斯‧格雷斯哥
       Taras Grescoe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20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84頁
ISBN:9789571350684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得 獎 紀 錄

‧中國時報開卷一周好書榜(2009年7月)
‧金石堂強力推薦(2009年8月)
‧網路與書(2009年8月首選書)
‧2009年開卷十大好書(翻譯類)
‧<吳大猷學術基金會>第五屆吳大猶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

98 年開卷十大好書(翻譯類)必讀理由:

推薦理由:本書作者因愛吃海鮮走訪世界各地,記錄下各地美味海鮮的同時,也傳達了有關環保、全球化等議題。作者關於海鮮的各種知識非常豐富,書中對於各類美食的歷史、海洋生態或海鮮產業等議題均旁徵博引,讀來妙趣橫生。(林豐利)

◎ 2008年加拿大作家信託獎最佳非文學類
◎ 2009年國際專業烹飪協會IACP飲食文學大獎

強 力 推 薦

方力行(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編纂委員)
王浩一(府城生活考古學家.美食作家)
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
盧郁佳(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作家)
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專文推薦

王維賢(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
江守山(江醫師的漁鋪子執行長)
洪國清(琉球鄉衛生所家庭醫學科主任)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
董景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聯名推薦

內 容 簡 介

人類與海鮮的美味關係,即將在二○四八年終結?
吃魚,就要吃得美味、環保、健康!
吃蝦子為什麼造成海嘯災難?鮭魚為什麼是紅色?黑鮪魚為什麼會讓你變笨?
令人大開眼界的水產內幕,本書將揭開海鮮的真相。


除了慢活、慢食,人類還得要「慢漁」才行。
我們不該再當生態裡的鯊魚,而要學習當「底食動物」。


海鮮的美味是胺基酸的奇妙組合,其細緻的風味變化,使海鮮料理被認為是烹飪的最高境界,十萬年前,海鮮的奧米加三脂肪酸更使人類的大腦呈倍數成長。然而藍色革命的推動,經歷二十世紀好幾世代的用力吃喝,海洋這鍋眾神的魚湯終將枯竭殆盡,人類以後不僅恐怕只剩花生醬水母三明治可吃,還把食物鏈中的所有毒素全集中在肚子裡。

基於老饕的危機感,作者泰拉斯.格雷斯哥從老家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出發,走訪北美、歐陸、印度、中國與日本十個地方,深入追究海鮮供應鏈的源頭,從紐約米其林三星餐廳吃到東京迴轉壽司,他在切薩皮克灣和一個飛魚船船長一起出海捕撈牡蠣,在印度調查養蝦場,在馬賽煮道地的馬賽魚湯,還和舉世知名的生態學家一起走訪超市的海鮮販賣區。他震驚地發現:失控的汙染現象、迴避規範的捕魚行為,還有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在在都對我們盤中的海鮮造成影響。

在這個鱈魚瀕臨絕種、蝦子有抗生素,鮭魚又遭海水魚虱嚴重感染的世界裡,我們真的能繼續大啖海鮮而不覺愧疚嗎?況且,吃海鮮仍然是有益健康的行為嗎?還好作者在這場環球行動後告訴我們,我們仍可以透過挑選海鮮,確保健康以及影響漁業、養殖活動,保護海洋環境,比如奉行「底食原則」,不吃食物鏈頂層魚類。當作者從菜單剔除了鮪魚、鱈魚,他發現沙丁魚罐頭也很美味,還差點飛上天去。本書附有海鮮挑選指南。

作 者 簡 介

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
著有《老饕犯賤走天涯》、《他方的盡頭》以及《大吃一斤:魁北克揭祕》三本著作。其中《大吃一斤》不但入圍作家基金會獎決選名單,也是加拿大的全國暢銷書。他的文章可見於美、英、加三國的各大出版品,包括《獨立報》、《康泰納仕旅人雜誌》、《美食》、《衛報》、《國家地理旅遊者誌》以及《紐約時報》。作者目前住在蒙特婁。

譯 者 簡 介

陳信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幸福的歷史》、《品牌思考很簡單》、《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老饕犯賤走天涯》等書。

目 錄

推薦序 味蕾下的科學與良心/方力行
推薦序 我也有一張美食清單,但是……/王浩一
推薦序 一本海洋保育的最佳科普讀物/邵廣昭
推薦序 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盧郁佳
推薦序 海鮮美食的嚴肅意義/鄭明修

引言

1.小妖精崛起
紐約市--香煎??魚

2.牡蠣王國
切薩皮克灣與不列塔尼--牡蠣

3.奇比餐館恐慌紀實
英國--炸魚配薯條

4.小小池塘
馬賽--馬賽魚湯

5.小小魚兒
葡萄牙與法國--沙丁魚

6.為害千里
印度--咖哩蝦

7.佛跳牆
中國--魚翅湯

8.告別鮪魚
日本--黑鮪魚生魚片

9.規模經濟
英屬哥倫比亞--烤鮭魚

10.速食vs.慢漁
新斯科細亞省--魚條

結論

附錄海鮮挑選指南

致謝

名詞對照表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1 位網友寫書評

1. 角鴞 2010.02.28 ★★★★★ 看角鴞的所有評論

一陣陣鹹重的海水味不斷從書頁中散發出來,夾雜著漁船沖鼻的汽油味,以及各式海鮮醉人鮮美的香甜氣息。這是趟色香味俱全的美妙旅程,更是場目擊海洋生態浩劫的悲慘之行!作者格雷斯哥以幽默的筆調、充滿感官刺激的迷人文字、引人入勝的鋪陳,加以深入追究的精神,以及第一現場的觀察,從生態到飲食文化、歷史到漁業環境等多種面向,揭露海鮮背後的真相,人類若不改變,2048年我們就無野生海鮮可吃了!

吃海鮮是美妙的經驗,各種獨特的美味,總是讓人們趨之若鶩。然而,為海鮮吹奏輓歌的,不是別人,正是從海鮮中獲得最多好處與幸福的--「人類」。人類在不知不覺中,將海洋當成垃圾場,或是排水溝,覺得不要的東西都丟棄在此,卻又覺得海洋資源是不愁枯竭的,像超級市場可以隨時補貨。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毀滅性的捕撈方式、以及過度貪婪的食用……造成漁場紛紛大崩潰。

我們無法捨棄海鮮不吃,卻可以透過選擇,讓自己吃得適量、美味、健康、又合乎永續保育的原則。作者提出食物鏈營養階層的概念,所有的動物都可分階層,從「1」到「5」,愈接近底層,對環境就愈有利。

奉行底食原則,千萬不再吃鯊魚、黑鮪魚、旗魚、石斑了,改吃沙丁魚、鯖魚、魷魚、鯡魚、鯷魚……一樣美味又健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麥當勞的麥香魚。出人意外地,麥香魚來自阿拉斯加狹鱈,這是一種數量充裕的魚種,屬中層魚群,且運用良好永續撈捕方式,是可以支持的海鮮食品。

亞洲惡名昭彰,台灣人該怎麼做?

當前亞洲的海鮮消費量,佔了全球的三分之二!龐大的需求,助長了非法盜捕,嗜吃魚翅也造成鯊魚數量崩潰。

日本是精緻海鮮文化的代表,目前仍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海鮮消費國。全球每年每人吃掉15公斤海鮮,而其中日本每人要吃掉60公斤!

來到中國。剛過完農曆年,「年年有餘」讓中國人也是海鮮的傳統超級掠食者,並已急起直追日本,不惶多讓。有人說「海洋的未來掌握在中國人的手裡」。令我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亞洲大量獵捕黑鮪魚、鯊魚、鯨魚,卻也是人類貪婪的終極表現。

台灣多年來一直推廣黑鮪魚美食文化,然而,黑鮪魚數量是有限的,國際組織也已限定捕撈限額。但實際上,卻遠超過至少30%的撈捕量。

現今我們必須思考的是:全球各地高舉精緻美食、高品質享受之名,卻不顧生態永續的問題,可以推卸掠劫的責任嗎?烹飪潮流對魚類有致命的影響力,可能短期內過度撈補一空。而明星海鮮廚師以及美食評論家在評鑑菜餚的同時,也可能影響物種的存亡。

給魚群繁殖成熟的機會吧。或許還是有很多人或說,吃個魚想那麼多,人生未免太痛苦了。可是,是誰造成今天的社會資源耗竭呢?難道不是你我嗎?每個人選擇吃什麼,的確會造成環境的影響。

希望黑鮪魚不會成為海洋中的渡渡鳥、希望我們不會是歷史上可以享用新鮮野生魚類的末世代,所以,就從現在開始,大啖海鮮之前,稍微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