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序 為什麼關注八仙事件?
我想撕掉負面標籤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例外狀態(重譯本)


結痂週記:八仙事件 他們的生命經驗,我們不該遺忘(VPL0052)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VIEW
作者:林祺育、陳依欣、張承騏、楊芷凌、詹閎鈞、鄭伃均、簡苑玲、羅雁婷/口述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採訪團隊/採訪整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15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78957137416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為什麼關注八仙事件?我想撕掉負面標籤



  序 為什麼關注八仙事件?

序 為什麼關注八仙事件?
《結痂週記》報導召集人/許伯崧


二○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第二十六屆金曲獎在臺北市小巨蛋熱烈展開。當滅火器樂團以《島嶼天光》一曲奪下年度最佳單曲,小巨蛋瞬間震耳欲聾,全場喧囂歡呼的同時,新聞跑馬燈、手機的快訊推播、臉書社群的貼文,連番的突發推播,打亂了這場盛會的氣氛。

一座城市,本該給予市民歡騰的自由,喜悅的保障。但城市外圍,另一群也正享受音樂與週末夜的人們卻遇上了不同的命運。八點半左右,一聲又一聲鈍重的低頻樂音,揭示了這場悲劇的驟降。以戲水聞名的八仙樂園遭到火劫,火苗突在重低音下狂舞,不明所以的人群只能慌亂逃閃,仍撞上竄燒的火焰,赤裸的青春身軀於是捲入其中。

這個平凡的週末夜晚,卻成臺灣史上最巨公安事件的標記,總計十五名年輕生命離去,四百八十四名身軀終生留下火吻痕跡,只是這歷史鑄痕不該僅存於這些當事人身上,它是臺灣被忽視的公共安全問題,這記憶更具有集體性、在場性與歷史性,應該烙印在這個社會的記憶裡。

八仙事件並非「爆炸」?

在八仙意外登上全國媒體之時,多以「八仙塵爆」做為此事件的報導稱謂,事實上,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對粉塵爆炸的定義,以及綜合災害管理學者張賢龢、林金宏組長的看法,以「塵爆」甚或「爆炸」報導八仙事件並不正確。由於爆炸的要素除需熱、氧氣、可燃物、引火後快速傳播,最重要的客觀條件是「密閉空間」,檢視現場影片,事發泳池並非密閉空間,也未有「爆炸」的現象,且在衛福部網站上,亦以粉塵「爆燃」稱之,而非塵爆。故八仙事件不是粉塵爆炸,而是粉塵燃燒所引發的火災意外。

對此,林金宏指出,假如對事件的認識一開始便不正確,將影響後續的討論與對事件的看法,因此願景工程團隊在此專題中,一律使用「八仙事件」代之,希冀以更為嚴謹的觀點展開後續的探討,並提供民眾正確的知識。

八個人的八仙緣起

八仙事件之所以成為新聞議題,其癥結在相關問題未曾被有效處理,於是過去積蓄已久的壓力在此際爆發:如災難應變與管理缺乏科學論述、醫療體系勞動條件的嚴峻等,我們也看到,無論公部門與公眾尚未能適切的均擔風險責任,並對風險社會有完整的認識,甚至消防教育是否與時俱進,過去的教育方向是否需調校、整體的回顧與反省等問題均待解。

此外,面對燒燙傷患者,公眾該如何了解他們的需求?是譴責受害者,亦或是更向前踏出一步思考顏面平權?還是,在我們捐出金額不一的善款之後,社會的傷痕就得到撫平,裂痕得以結痂、癒合,或是可以計畫性的避免任何一場潛伏在各式制度暗影下的公共災難?

願景工程做為新聞媒體的一員,對災難性新聞的潮起潮落了然於心。一起大規模的悲劇自有它的生命周期,當事件爆發後,大量資訊湧入,公眾也在短期間內接收巨量的災難訊息,每一則最新進度的報導都成為熱門新聞,當新聞熱度退去,以極稀微的浮光掠影成為新聞網站與報紙上不起眼的報導時,事件本身便逐漸被其他熱門議題稀釋。一些人會記得,一些人會遺忘。

希望我們是記住的那個人

「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群人的死亡則是數據。」

八仙事件後,傷亡數據不斷傳出,災難規模之劇,使許多受傷逝去的生命濃縮為一個在螢幕上跳動的數字,年齡、燒燙傷程度等化為百分比,但陌生的生命底下蘊含各式歧異的人生經驗,這些數字對大眾而言是訊息,對傷者/逝者是刻骨銘心的人生。

鑑於拉長報導時間的嘗試,我們將報導的關懷核心聚焦在傷者回歸社區後所面對的生活情境,復健遭遇的苦痛、傷後日常的挑戰,以及傷後人生規劃的重新來過。冀望藉由持續的報導實踐蓄積關注的能量,以人的故事回溯制度的暗角,面對制度上的缺漏,我們也邀請各領域學者與專家提供務實建言,做為政策與制度性改革的論述依據。

在初期案例蒐集時,團隊成員便對受訪者的組成進行討論,辯證主題聚焦在年齡、居住所在地以及性別、職業的歧異性,除形塑個體的差異性,也進一步成為復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觀條件,因此工作團隊希望能夠適切處理這些不同的向度。儘管如此,仍無可避免的使受訪者過度集中在北部地區,這一點,我們希望未來有其他縣市的傷友可以不吝指教,提供不同的復健生命經驗。

照亮不完美的制度暗影

《結痂週記》以八名特約記者追蹤八名八仙事件傷友的方式進行報導,採訪時程為半年,半年期間,八名特約記者每週報導八名受訪者回歸社區後的復健生活。藉由人的故事,呈現日常與社會制度碰撞後產生的各式衝突;不僅是以人為本的生命故事,更是在社會體制與文化底下的人本敘事。

我們相信,以人為本,就是以社會真實為本,《結痂週記》是社會制度缺陷下的公安故事,八名受訪者則讓我們重新照亮不完美的制度暗影。

每一次的會面與採訪,都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介入」,我們希望這樣的介入所擁有的合理性,是社會對此事件的重新反省,這樣的「侵入」才具有引起社會對風險意識認識的正當性。我們以介入的旁觀者做為報導文本的要求,使《結痂週記》的口述歷史成為一起公共事件,而非僅個人生命的窺見。

本書邀請八仙事件臺大醫院聯繫人黃佳琦社工師,寫下自身面對大批燒燙傷患者的實務經驗,她也為報導團隊的專業顧問,提供專業建議;前消防署災難應變組組長林金宏協助消防科學的專業見解;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消防暨災害管理學助理教授張賢龢、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為我們撰述災難應變與管理的專業見解;負責多位八仙傷友的物理治療師陳淵琪,特此感謝。

他們的生命經驗,也是我們的人生

《結痂週記》為期半年的採訪報導,橫跨二○一六上半年,無論對報導者及受訪的傷友都是艱鉅挑戰,我們並不擔心報導的貧乏與日復一日的單調,因為這就是復健生活的日常,也是日常的必然;這是他們的生命經驗,也是我們的人生。

最後,特此感謝這八位願意接受採訪的傷友,謝謝你們願意從平靜生活中再一次站出來,因為你們的挺身而出,才有《結痂週記》;也感謝關注本議題的朋友,因為你們的關注,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