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導論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失控的世界(BA0161)──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安東尼.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
譯者:陳其邁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1日
定價:120 元
售價:9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28頁
ISBN:957133305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導論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1

全球化

我有個朋友在中非研究村落生活。幾年前她第一次遠行,進行田野調查。她抵達的那天,便獲邀前往當地家庭參加晚間宴樂。她希望在這偏遠村落能得見傳統時光,結果卻是看「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的錄影帶,當時這部片子連倫敦的戲院都還沒上映。

這些花絮透露了這個世界的點點滴滴,且這些點滴並非微不足道。這並不只是在現有的生活方式中增添放影機、電視機、個人電腦等現代隨身行頭而已。我們生活在一個變貌的世界,我們所作所為幾乎皆受其影響。我們正被推進一個無人能窺其全貌的全球秩序中,其結果好壞參半,而其影響則是有目共睹。

全球化或許不是一個特別迷人或高雅的字眼,但是若欲了解我們在世紀末的展望,則絕對無法忽略全球化。我旅行各地演講,所到之處無不大肆討論全球化。在法國,這字是 mondialisation;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是 globalizacion,德國人則說 globalisierung。

全球化一詞廣為散佈,正是其發展的明證。每個商業領袖都在談論它,政治演講言必稱全球化。不過在 1980 年代晚期,這個詞還很少使用,在學術文獻或日常用語皆然。它不知從何而來,而今已是無所不在。

全球化既然是在一夕之間廣為流行,那我們也不需為了其意義有時含混不清而感驚訝,對於智識上的詰抗也不需大驚小怪。全球化關乎「我們都活在同一個世界中」的想法──但到底是以何種方式?這個概念真的有效嗎?在過去的幾年裡,不同的思想家對全球化所持的看法幾乎是針鋒相對。有人全盤否定,我稱這種人為懷疑論者。

根據懷疑論者的說法,所有關於全球化的討論只限於言談而已。不論它帶來什麼好處、試煉與苦難,全球經濟與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世界還是就這麼走了下去。
懷疑論者認為,大部份國家的收入僅有一小部份來自對外貿易。而且,大部份的經貿是地域性的,而非全球性的。以歐盟國家為例,大部分的貿易都是在成員之間,其他的主要貿易集團,如亞太或北美國家也是如此。

其他人的立場則大不相同,我稱之為激進派。激進派認為全球化不僅真有其事,而且其結果也是隨處可見。他們說全球市場的發展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為歷來所僅見,而且無視於國界的存在。國家喪失了大部分以往擁有的主權,政客也影響事件的能力也大幅消退。政治領袖的言行再無人尊重也是無足為奇的。民族國家的時代已經結束。如同日本商業作家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所說,國家不過是虛像而已。大前研一之流的作者把 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視為全球化的具體表徵,雖說這是從破壞面來看待。

懷疑論者通常較為左傾,尤其傾向老左派。因為如果基本上這是個迷思的話,那麼政府就還能控制經濟生活,保持福利國家的完整。照懷疑論者的看法,全球化的觀念是鼓吹自由市場的人提出的意識型態,希望拆解福利體系,削減國家開支。如今所發生的頂多只是百年前的舊事重演,在 19 世紀末就已經有開放的全球化經濟,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其中還包括貨幣交易。

那麼,在這場論戰中誰才是對的?我想應該是激進派吧。如今,世界貿易的程度已經遠高於從前,而且商品和服務的範圍更廣。但是最大的不同乃在於金融和資本的流動程度。當前的世界經濟得電子貨幣之助,遠為以往經濟所不及。

在此新的全球電子經濟中,基金管理人、銀行家、公司,以及百萬計的個人投資者,只消輕敲滑鼠,就可以把大量資金從世界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這麼做的時候,就可能動搖了以往固若磐石的經濟──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種情形。
世界金融市場通常是以美金計價。對大多數人來說,100 萬美金是筆大數目。若以百元美鈔相疊,將有 20 公分高。10 億美金疊起來會比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還高。而一兆元將會超過兩百公里,是聖母峰的 20 倍高。

然而,全球貨幣市場每天流通的資金都遠超過一兆美元。資金流通量的竄升不過是 1980 年代末以後的事。我們手裡、或銀行戶頭裡的錢,其價值就在這樣的市場中隨著波動而有所增減。

因此,我會毫不遲疑地說,在很多方面,全球化不僅是前所未見,也是石破天驚的。不過我不相信懷疑論者或激進論者瞭解它到底是什麼,或是它對我們的意義。這兩個陣營幾乎只從經濟面來看待全球化的現象。其實大謬不然。全球化是政治的、技術的、文化的,也是經濟的,它受 60 年代末通訊系統發展的影響尤其深。

19 世紀中葉,一個美國麻塞諸塞州的肖像畫家摩斯(Samuel Morse)以電報傳送了第一個訊息:「上帝作了些什麼?」(What hath God wrought?)於是乎,摩斯開啟了世界史的一個新階段。以前所有的訊息都要靠人為方式送遞。而衛星通訊的誕生從各方面來看都是過去的決裂。第一枚商用衛星在 1969 年發射,現在已有超過兩百枚衛星在天上,每一個都攜帶大量資訊。從遠距的即時通訊第一次成為可能。其他形態的電子通訊在這幾年間快速增長,與衛星傳送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到 1950 年代末才有橫跨大西洋或太平洋的電纜,第一條承載的聲軌還不到一百個,而現在的電纜承載的聲軌已超過百萬。

1999 年 2 月 1 日,摩斯電碼在問世約 150 年後,終於從世界的舞台上消失。摩斯碼不再是海上通訊的一種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衛星技術的系統,任何遇到麻煩的船隻都可以立刻精確標定位置。大多數國家在之前都為這種轉變預做準備。像是法國在 1997 年便停止在當地水域使用摩斯碼,並以一句俏皮話劃下句點:「呼叫所有船隻,這是我們在永久沈默前的最後一次的呼叫。」

即時電子通訊不只是讓新聞和資訊傳得更快而已,它的存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結構,無分貧富。若是我們對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影像熟悉的程度可能超過我們對鄰居長相的程度,那麼我們日常經驗的本質也已有所改變。

曼德拉是全球知名人物,而知名人物基本上是新通訊技術的產物。傳媒科技隨著一波波的革新而愈加廣被。廣播在美國花了 40 年才擁有 5,000 萬聽眾,個人電腦推出後只花了 15 年就有五千萬使用者。至於網際網路,從可供大眾開始使用不過 4 年的光景,就有5,000萬的美國人經常上網。

認為全球化只和世界金融秩序之類的大系統有關,這個想法是錯。全球化不只是關乎「別的地方」發生的遙遠而與個人無關的事情,它也是個「在此地」的現象,影響著生活的私密面與個人面。舉例而言,關於家庭價值的論戰正在許多國家進行,這看似與全球化的影響無關。其實不然。許多地方的傳統家庭體系正在變形,或處於壓力之下,尤其是當女性要求更大的平權時。就我們所知,至今還沒有一個社會,女性和男性完全平起平坐。這是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全球革命,其影響從工作到政治領域皆可見,而且舉世皆然。

所以全球化是一組複雜的過程,而非單一過程。而且這些過程以相互矛盾、彼此對立的方式在運作著。大多數人以為全球化只是簡單的「離間」力或影響力,把人從當地社會和國家拉到全球的競技場。這的確也是其中之一,國家確實是喪失了部份原有的經濟力量。不過這也有反效應。全球化並不只有向上提升,也會向下沈淪,為當地的自主製造了新的壓力。美國社會學家貝爾(Daniel Bell)的描述非常貼切,他說國家不但變成太小而無法解決大問題,也因為太大而無法解決小問題。

全球化也是全球各地的地區文化認同捲土重來的原因。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問道,為什麼蘇格蘭人想在英國更為獨立,或是為什麼魁北克會出現強烈的分離運動,答案並不全然在他們自身的文化史中。舊有的民族國家逐漸式微,區域的民族主義就應運而生,回應了全球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