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決斷2秒間
大開眼界:葛拉威爾的奇想

譯 者 作 品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典藏紀念版〕
貪婪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價值行銷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獲利關鍵
華爾街世紀
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祕
中國熱
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
我的財富以秒計:無線通訊鉅子麥考傳奇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引爆趨勢(BE0131)
The Tipping Point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譯者: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13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0頁
ISBN:957134304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5

我在芝加哥遇見一位標準的連結者,她是芝加哥市文化局長魏絲伯格(Lois Weisberg)。這個職務是她一連串不平凡際遇及事業的最後一個註腳。早在一九五○年代初期,魏絲伯格曾經在芝加哥主持一個劇團。一九五六年是大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百年誕辰紀念,魏絲伯格特別為他舉辦戲劇節,並創辦紀念蕭伯納的報紙,後來轉型為一份地下週刊,刊名為《報》(The Paper)。

每週五晚上的編輯會議,出席人士來自芝加哥各角落。執導《法國關係》(The French Connection)及《大法師》(The Exorcist)的佛萊德金(William Friedkin)是這裡的常客;名律師吉爾茲(Elmer Gertz)也經常出席,甚至當時才問世的《花花公子》,也有部分編輯與會。像法默爾(Art Farmer)、蒙克(Thelonius Monk)、柯崔安(John Coltrane)及布魯斯(Lenny Bruce)等名人,只要人在芝加哥,也會出席這項會議。

布魯斯曾經和魏絲伯格同居過一段時間,魏絲伯格曾說:「家母對此非常不能諒解,有一天她來我們家,按了門鈴後,布魯斯就圍著一條大毛巾去應門。」「玄關有一個窗戶,布魯斯沒有房子的鑰匙,為了他,這個窗戶永遠開著。房子很大,有很多房間,住著許多人,有些人我都不知道他們住在裡面。我一直受不了他的笑話,也不太喜歡他的舉止,甚至無法忍受他的遣詞用字。」

《報》雜誌停刊後,魏絲伯格在一個殘障復健中心擔任公關。然後又到一個名為BPI的公益律師事務所工作,這段期間又迷上為芝加哥的公園請命。因為芝加哥的公園老舊且乏人照顧,她結合一些愛好大自然人士、歷史學家、社會運動人士,及家庭主婦,成立「公園之友」(Friends of the Parks)的遊說團體。後來,沿著密西根湖南岸的通勤火車即將停駛,她集合一群志同道合之士,包括鐵路迷、環保人士、及通勤族組成南岸改造委員會,搶救這條鐵路。接下來她投入一個法律團體,擔任芝加哥律師協會的執行董事,然後她又參選國會議員。芝加哥第一位黑人市長華盛頓(Harold Washington)上台後,魏絲伯格應邀擔任特別事務主任。她離開公職後,在跳蚤市場擺了一個小攤子,然後又為達利(Richard Daley)市長工作迄今,擔任文化局長。

算一算魏絲伯格的經歷,她曾經隸屬八個不同的世界:演員、作家、醫師、律師、公園愛好者、政治人物、鐵路迷、跳蚤市場狂。我請魏絲伯格列出自己經歷過的圈子,她又加上建築師及社交圈,都是她現有職務必須接觸的人。不過,她可能太謙虛了,因為如果仔細觀察她一生的經歷,可以再細分為十五或二十個圈子,當然,這些圈子彼此相聯。連結者雖然涉足許多不同的圈子,卻有本事能夠把這些圈子串連起來。

有一次魏絲伯格搭乘火車到紐約,參加科幻小說作家大會,她遇到一位年輕的作家克拉克(Arthur C. Clarke),他對魏絲伯格很有好感,後來有機會到芝加哥時,就打電話給魏絲伯格。魏絲伯格回憶說:「他打公用電話問我,說他人在芝加哥,應該拜見哪些人?我請他到家裡來。」魏絲伯格是五十年的老菸槍,聲音低沈粗糙,每說一句話就得停頓一下,好讓她吐出口中的煙。後來習慣成自然,甚至不抽菸的時候,她每講一句話也會停頓一下。「我打電話給休斯(Bob Hughes),他常常為《報》雜誌寫文章。」(停頓)「我說,你知不知道在芝加哥誰有興趣和克拉克聊一聊。他說,有啊,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編按:二十世紀科幻文壇大師,亦是聞名的全能作家,著有《正子人》)正好也在芝加哥,還有一位漢倫(Robert Heinlein)。之後他們都到我家來,坐在我的書房聊天。」(停頓)「後來他們打電話給我,說我是什麼來著,我記不得他們用的字眼。反正就是我能夠穿針引線,把一堆不相干的人湊在一起的意思。」

許多人會向非我族類,或者比自己更有名氣、更成功的人延伸觸角,但是對方不見得一定會禮尚往來。當時魏絲伯格在戲劇界,克拉克是科幻小說的作家,重要的是兩個人還互通消息。克拉克初到芝加哥,希望和其他人搭上線,魏絲伯格則為他找到艾西莫夫。她說,找到艾西莫夫是運氣,不過縱使不是艾西莫夫,她也會找到其他適合的人。這就是典型的魏絲伯格。她先向圈外人士求助。

魏絲伯格在五○年代每週五召開的編輯會議,最令人懷念的就是所有種族自然而然就能和平共處。當時黑人白人齊聚一堂的情景非常罕見,但還是看得到。我的意思是,一九五○年代芝加哥的黑人能和白人齊聚一堂,絕非自然形成,而是有心人士極力促成的。不管艾西莫夫及克拉克用什麼字眼形容魏絲伯格,他們指的就是她具備這種穿針引線的人格特質。

薇兒莉琪(Wendy Willrich)曾經為魏絲伯格工作,她說:「魏絲伯格一點架子都沒有。許多人寫信給魏絲伯格,她也都一封封親自看過。有一次我有機會與她前往某人的專業攝影工作室,這家工作室的老闆是婚紗攝影師,邀請她前往參觀,她決定去一探究竟。我心裡想,老天爺,這家攝影室在機場附近,難道我們真要花四十五分鐘的車程到那裡嗎?這就是我們的芝加哥文化局長,她認為這位攝影師很有意思。」他真的很有意思嗎?天曉得!魏絲伯格就是這麼認為,其實她認為每個人都很有意思。她的朋友曾經告訴我,魏絲伯格「總是說:『天啊,我遇到天下最了不起的人物,你一定會喜歡她。』她對每一位初見面的人都是如此熱情,而且通常不會看走眼。」她的朋友竇麗雅(Helen Doria)說:「魏絲伯格對你的了解,甚至超過你自己。」換句話說,魏絲伯格這種連結者與生俱有一種本能,能夠找出自己和初識者之間的關聯。往外看著這個世界的魏絲伯格,或是飛機上你鄰座的霍邱,他們看到的世界和你我不同,他們看到的是天下無難事。大部分人忙著挑選自己想認識的人,排斥一些自己看不順眼,或住在機場附近,或六十五年沒有見過面的人,魏絲伯格及霍邱卻一一擁抱他們。

  • 泛泛之交的能耐

社會學者葛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一九七四年發表的著名研究《求職》(Getting a Job),非常適合說明連結者的功能。葛氏從波士頓市郊的牛頓市(Newton)挑出數百位專業及技術勞工,仔細研究他們的求職經過。其中五六%是透過自己的人脈找到工作;一八.八%利用正式管道,例如廣告及獵人頭公司,另外約兩成的受訪者直接應徵。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求職最好是透過自己的人脈,先求入行。不過,葛蘭諾維特也發現,這些人脈大多屬於「泛泛之交」。利用個人關係找到工作的人,只有一六.七%把這層個人關係視為「經常來往」的關係,求職者和介紹人並不算密友;五五.六%的受訪者認為,雙方的關係只是「偶爾來往」;認定雙方關係是「少有來往」的比率達到二八%。因此,一般人不是靠朋友找到工作,靠得是一般的泛泛之交。

為什麼?葛蘭諾維特指出,無論是找新的工作、新資訊或新觀念,「泛泛之交」永遠比親密好友更重要。畢竟,親密好友和你屬於同一個圈子,他們可能是你的同事、鄰居,你們上同一個教堂、學校或參加同一個政黨,他掌握的資訊,恐怕比你多不了太多。反之,泛泛之交本質上和你屬於不一樣的圈子,比較可能知道一些你完全不了解的事物。葛蘭諾維特因此創造出一個相當傳神的說法:「泛泛之交的能耐」(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簡單來說,泛泛之交代表一種社會力量,你認識越多的泛泛之交,力量就越大。魏絲伯格和霍邱這種連結者,正是建立及維繫泛泛之交的大師,他們也具備超人的力量。我們依靠連結者,才能掌握良機,打進原本不隸屬的圈子。

當然,這項原則不僅適用於求職。餐廳、電影、流行時尚,或者其他仰賴口耳相傳的事物,都一體適用。越接近連結者的人,不但力量越大、越有錢,機會也越多;此外,越接近連結者的觀念或產品,也一樣越有力量及越多機會。這難道就是Hush Puppies突然成為流行趨勢的原因嗎?從紐約東村到美國中西部,其間一定有一位或多位連結者在旁加持,透過他們龐大的社會關係、綿密的人際網絡,穿梭不同圈子及次級文化,並同步向外界發出訊息,造成這些觀念或產品能夠異軍突起,引領風潮。Hush Puppies 的運氣很好,許多流行趨勢無法在美國落地生根、成為主流,原因恐怕就是運氣不佳,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連結者給予認同。

霍邱的女兒莎莉告訴我一個故事。她有個朋友在新開張的日本餐廳當主廚,她特別邀請霍邱前去捧場。結果菜色很對霍邱的胃口,他回到家後馬上打開電腦,找出住在附近的泛泛之交,然後傳真一張便條給他們,告知發現一家好餐廳,請他們務必一試為快。簡單來說,這就是口耳相傳。但這又不是甲告訴乙,有家新餐廳的菜色不錯,乙再告訴丙,以此類推。而是有人告訴了像霍邱這種連結者之後,才展開真正的口耳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