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開場楔子

作 者 作 品

天人的絕構 學術的(女郎)嬛:流淚說敦煌
文言課堂的點翠飛花:新高中文言文指定課文注釋及簡說
車公寶籤細解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元嶺傳奇:鑽石山寮屋區起居注(WHA1479)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郭漢揚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10日
定價:530 元
售價:419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384頁
ISBN:978988876333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開場楔子



  開場楔子

鑽石山,現在是地鐵站的名稱,屬黃大仙行政區內的一個地域,有著名的志蓮淨苑、荷里活廣場等。但「鑽石山」這個地區名稱,原名是「元嶺」,不稱鑽石山。

元嶺,是九龍早期十三鄉之一,自清中葉以來,即有凌、廖二氏聚居於此。凌氏家族並在這裡建有祠堂,原址在下元嶺第一巷,祠堂前有一大片空地,可供親眾活動。我在1953年自潮汕澄海來港,最初就住在第三巷,孩童時期常常經過凌氏家祠,印象中那是黑瓦青磚的舊築,屋檐又斜又短,檐脊的左右兩端以捲雲三道作圖案,有點氣勢,磚砌烏青,自是大清舊築的遺證。門前一對大對聯,上書「河間世澤,龍海家聲」,明示凌族淵源;門楣是「凌氏宗祠」四個大字,簡樸可愛。從外而望之,一盞長明燈掛在中央,掩映?數十方呎的昏沉,有點神秘,卻很神聖。據三弟漢其的同學凌慧?女士提供的舊照,可見祠內堊白的正牆,居中有紅漆神檯,絳丹掛帳,簪花成簇,點金奪目,上有「蘭桂騰芳」四字橫披,字寫顏真卿「顏家廟碑」體,很見筆力工夫;兩旁附聯作「河間世系登仁壽、龍海宗枝種福田」;「祀祖禮神祈福祿、維綱紹紀纘經綸」。「河間、龍海」一聯,所祝「登仁壽」、「種福田」,皆宗祠

一般所用,含義吉祥;而「祀祖、維綱」一聯則精構深微,想是高人巧思,聯首綴「示」旁字寄祈祖福蔭之望,聯尾聚「糸」旁字表紹纘綱常之倫,字法不凡。再看,祠內桌案香燭細列,殷勤備事;瓷杯瓦盞,茶酒待斟。一派祥和,陣陣嚴肅。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元嶺鄉的鄉長是凌九先生,人稱九叔,原名樹基,父親與他相識,但不是深交。凌先生的女兒惠貞、慧?,都是我們兄弟的同學,再而凌先生的侄兒凌華基則是我讀小學三年級時的同學,另有一位凌帶娣也是凌氏家族的人,潔淨溫柔,嬌小可愛,她是大哥漢明和我的小學同學,大家相處融洽。

元嶺有鄉公所,不叫鑽石山鄉公所。五十年代初,數以百計的內地同胞移居到此,政府與民眾合力籌建福利會,那名稱也是「元嶺(鑽石山)街坊福利會」,不叫鑽石山福利會。可見此地本稱「元嶺」,「鑽石山」之名乃為屬附,而且後出。

元嶺,就是元嶺山下的一條鄉村。村以山名,這是命地名鄉很常見的慣法,例如:元朗有大旗嶺村,大埔有松嶺村,甚至有同名的元嶺村,都是以山命作村名;又如屏山、馬鞍山亦如是。元嶺,是九龍半島北面自煙墩山至飛鵝嶺一聯山嶺中的一個小丘。它是在獅子山和飛鵝山交接處,偏東的一個小山,高或兩百多米,由山下徒步登山約十五分鐘即可至頂(以當年12歲的步速而言),山頂有一略呈圓形的大磐石,風雨所侵,烏黑成體,石頂豎一水泥小柱,為一標高柱。而這座小山本身就是一座圓頂山,「元嶺」的「元」字,恐怕就是「圓」字的快寫,且「元」字亦通「圓」字:「圓」為天體,「元」亦具天義。而元嶺不稱圓(元)「山」而稱之為「嶺」,因為這山不是孤山一座,它的右肩東延,與另一座較矮的小山相接,二山儼若扶肩兄弟,於是不稱「山」而稱「嶺」。這東延的小山,像是圓頂山的附屬而向東傾斜,與豬仔山相望(豬仔山已遭剷平,現為富山村所在),其旁有山溪南瀉而來,溪外築有車路,那就是斧山道。「元嶺」之名,實以村依山而立,座北向南,取其庇蔭嶺下的吉象。而元嶺之北為墳場,以地脈而言,其西面是獅子山,狀如虎踞,東面是飛鵝嶺,狀作龍蜒,元嶺恰好處於正中之位,風水佳勝。

又依《凌氏族譜》所載凌公運盛因家遭火毀而遷來元嶺,族譜中稱元嶺為「園嶺」;其清末手抄的「籍貫書式」,亦有「歸邑龍崗沙灣石橋移住九龍園嶺村第貳約」的記錄。然則元嶺在清末之時,亦名「園嶺」。「園」、「圓」,音同形近,容易相交互易而用。「圓嶺」之作「園嶺」,可能是因其字音相同而隨意所寫,非合其原意耳。又「圓嶺」既稱「元嶺」亦自有其義,因「元嶺」的左側就是「大磡村」,這兩條村緊貼一起,都在同一山嶺之下,元嶺先立,繼而大磡。村名以「磡」,「磡」就是「山崖」,大磡村就是建村在山崖之下,這山是「元嶺」,「元」者,大也,所以元嶺左側山崖下的小村,就叫「大磡村」。 二次大戰後,香港發展迅速,房屋興建、修築道路都是急切之需,石材要求殷切。元嶺的山體,幾乎整座都是花崗岩,元嶺的餘坡一直伸延至現在的蒲崗村道,這一帶都是優良石材的蘊藏處。於是自四十年代中葉起,這裡便成了重要的石礦場,而「鑽石山」之名,就是因鑽山取石而得,絕不是甚麼「鑽石」(金剛鑽)的生產地。鑽石山的英譯作Diamond Hill,是錯將動詞為名詞,「鑽」是動詞,不是寶貴的「鑽石」。其實,鑽石山採石,是炸藥、風鑽(rock drill)並用,所以當年正午十二時,會有人打鑼示警,並高呼:「爆石啦,爆石啦!」隨而隆隆聲響,爆石的聲音便震耳而來。九龍半島不少馬路的石壆,大磡村內大觀園的石屋,當年我家木樓梯的基石,用的就是鑽石山的花崗岩。 嚴格來說,鑽石山之名遲出於元嶺最少四十年,而「鑽石山」成為地區名稱而廣為通用,是始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

元嶺分「上元嶺」和「下元嶺」。所謂下元嶺是指南靠彩虹道,北到聯誼路街市盡頭,東至斧山道,西及大磡村這個區域;上元嶺是指聯誼路街市以北,直至元嶺山麓這一帶地區,東西兩界仍是斧山道和大磡村。如今橫貫鑽石山的龍翔道,大約就是上、下元嶺的分界線,換言之,現在的荷里活廣場和志蓮淨苑都位處上元嶺了。

「聯誼路」是鑽石山最主要的道路,它居中而貫通上、下元嶺,其盡頭是街市而作右拐,再上則是大觀路,這街市就在整個鑽石山的中間位置,方便上、下元嶺坊眾到來買菜糴米,購用日常。而下元嶺的聯誼路長可五百米,兩旁里巷橫出,分別以東、西冠巷而稱之,大抵在聯誼路以東的稱東一巷、東二巷(又稱第一巷、第二巷);以西的稱西一巷、西二巷。而巷里之間,又有小路相通,左彎右拐,雖然有點複雜,但慣居其中,則覺得路路氣通無礙,巷巷脈接枝連。我自外回家,由彩虹道而上,最少就有三條可走的路,真個方便。如下雨而未備雨具,則自彩虹道車站下車,迅步跑入水 渠路,穿入小巷,彎彎曲曲,走避檐下,旋即到家,雨難沾身,不亦快哉!生活在此,有點生命的機靈和情趣,街巷相透,或許就是一大設景。

這書記述所關,大抵是以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並以六十年代為主要敘述時段,因為當時鑽石山的寮屋形態最為成熟。及至七十年代初,此地便遭局部遷拆12 ,聯誼路首當其衝,那龍翔道剖胸而過,甚若刑受腰斬,上、下元嶺僅得一條馬路天橋通作血脈,街坊熙熙攘攘過橋覓路,已覺大不如前,此則鑽石山或已石脈將盡,鑽取無從,當向歷史報到了。

小小的鑽石山氣數將殘,命理該終,其後旋遭清拆,蕩然無存,猶幸餘光閃爍,情意未散,本書所述,即聚其餘光,播其餘韻,昔年的人物衣冠,街情巷理,點點滴滴,編繫成體,冀留昔日的樂苦,感懷既往之物情。此地自清拆之後,故友鄰居,飯聚茶餘,每多追述前事,口宣耳聽,或得片刻思憶之存,故宜記之於書冊,望求鴻爪可留而已。

元嶺社散,石山鑽罷,造化如斯,我欲無言。如今年紀已大,記憶或有錯漏,筆下自有參差,唯望不致張冠李戴,馮馬不分。元嶺早已無山,凌氏亦已居離,有夢在枕,無礙追思,展書燈下,或可解思念之苦,追憶之難。

2020年7月1日 下年2時12分完稿

 
開場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