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譯 者 作 品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人生大事之最好的工作:每日一分鐘,啟動工作小革命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 (單冊精裝版):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
客製風暴:解析未來十年商品、銷售、創業的獲利模式
佛陀與惡棍:矽谷工程師打造上億身心靈企業的經營心法
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套書不分售)
我願意陪伴你:點亮生命的九堂課
資訊焦慮

藝術美學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恆隆行 :美好生活的代理 Be Your Daily
綠色思維 自然美學:一筆懸命,台灣藝想設計師&畫家柯鴻圖的美學之路
解構游本寬影像美學
型男名畫的黑歷史:畫作中男性的時尚密碼與惡趣味


美之為物(BE0064)──美的科學
Survival of the Prettiest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藝術美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南西.艾科夫
       Nancy Etcoff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1月24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57133013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1

人的三大願望:健康、財富、美麗。

—柏拉圖

人的本質中有一種強烈的傾向:觀察和珍惜美的事物,任何心理分析都不足以解釋如此奇特的能力。

—喬治‧桑塔雅納

我知道,你完全聽不懂我在說什麼。美早已消逝了,被言語的噪音淹沒,如傳說中的亞特蘭提斯島一般永沉海底。唯一留存的是言語,然語焉不詳,年年流傳。

—米蘭‧昆德拉

什麼是美?哲學家苦思美的意涵,色情作家提供美的片面意象。有人問亞里斯多德為什麼人會渴望肉體的美,他說:「只有目盲的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美使人心醉神迷,撩撥情感的野火。從柏拉圖到性感月曆女郎,人體美的形象迭經演變,因為人類對理想形象懷有觀看與想像的無限欲望。

然而我們活在美醜難分的世界,美得不理直氣壯,醜得又有幾分魅力。美是真實與想像的結合:攙雜著我們的夢想與渴望。反過來說,以美為師可能只是逃避現實,永遠不肯長大,拒絕接受不完美的世界。我們用一句陳腔濫調「美是見仁見智的」來敷衍,意思是只要自己喜歡就是美(但也暗指美是無可解釋的)。如此定義的美是沒有意義的,就好像旅法美國作家葛楚‧史丹(Gertrude Stein)談到她童年居住的加州奧克蘭說:「即使物換星移,那裏永遠是家。」

1991年娜歐米‧伍爾夫(Naomi Wolf)試圖為數百年的爭議寫下句點,論定客觀與普遍的美根本不存在。她說:「美就像金本位一樣是一種通貨體系,也和所有的經濟現象一樣受政治因素左右。在現代西方社會中,美是維持男性優勢的最後一套信仰。」希臘神話中有一則評選最美女神的故事,負責評審的特洛伊王子巴利斯接受女神亞菲羅黛的賄賂,把最美麗女神的頭銜給了她,以致後來有特洛伊戰爭。伍爾夫認為,我們看到的美的形象就是建立在神話的基礎上。簡單地說,就是純屬虛構。美是現代工業輕易編造的故事,製造美的形象,當作鴉片販賣給女性大眾。這樣的美是女性的武器,藉以吸引異性,分享權力。資本主義與父系社會定義出可供文化消費的美,然後到處張貼美的形象以激發欲望與羨慕,達到既賺錢又保持權力的雙重目的。

知識份子告訴我們美無關緊要,美既不能提供解釋、也無法給予我們解答或教誨,在知識的探索中根本不值一提。因此我們大可一笑置之,畢竟美的觀念不過是一個尷尬的主題。

然而這個論調很難自圓其說。離開觀念的世界,美的影響力無所不在。美麗的事物永遠吸引人們的目光,觀者也總是樂在其中。對美視而不見就像克制生理欲望或對嬰兒的啼哭充耳不聞一樣困難。我們大可宣判美麗已死,但這只能加深對真實世界的誤解。

在美麗沉淪以前,且容我用放大鏡來檢視什麼是美。有人認為廣告商神通廣大到能指揮女人的行為與喜好,甚至左右她們的審美觀,但這種說法對女人的能力與智力都是一大侮辱。為什麼不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難道不可能是女人自發地追求美,並利用相關產業充份發揮美的效益?也許問題不在女人太愛追求美,而是缺少機會追求其他事物?

廣告商確實很聰明地利用了人類普遍的喜好,但不能說他們創造了這些喜好。就好像迪士尼並未創造人們對可愛動物的喜愛,可口可樂或麥當勞也未創造人們對甜食的偏好。廣告商確實對我們的服飾選擇與審美觀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但這是流行感,不是美學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說:流行是「蛋糕上面賞心悅目誘人的糖霜」,但不是蛋糕本身。

媒體的作用是導引欲望,窄化我們的偏好。一個風迷大眾的形象變成固定模型,美麗的人自有模仿者追隨,接著又出現第二代第三代的模仿者。瑪麗蓮夢露就是一個廣受喜愛的偶像,從珍‧曼斯菲德到瑪丹娜都是她的模仿者。美的形象常反映出種族與階級優勢的意味,但美本身是盲目的,與種族無涉,甚至是因多元而美。達爾文說:「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個樣子,世界上就沒有美了。」

有些人擔憂美的追求已到了過度的地步,逐漸成為一種病態的文化,因而出現反美的論調。檢視歷史與人類學的資料會發現,人類為了美麗對身體做過很多事—燒疤、彩繪、穿洞、軟化、硬化、拔毛、赤裸、磨光。十九世紀達爾文乘老鷹號旅遊,發現人們「對裝飾具有共同的熱情」,不惜承受「奇特」的犧牲與痛苦。

我們知道「原始」文化或古老社會中可能有傷害身體的某些習俗,卻忽略了美可能帶引出每個人內在原始的一面。據統計,1996年自願接受美容手術的美國人有 696,904 人,內容包括皮膚的撕開、燒灼、抽脂、植入異物等。在1992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限制矽膠隆乳以前,每天有四百位婦女接受隆乳。過去只有色情片女主角才可能做的手術,現在已成為好萊塢女星的常態,連家庭主婦都加入行列。

這些激烈的手段並不是為了矯正畸形,而只是細部的改善。荷蘭烏特勒克(Utrecht)大學教授凱西‧戴維斯(Kathy Davis)觀察尋求整形手術的五十幾個人,除了其中一人鼻子畸形外,光是從外表根本無從判斷每個人要做什麼手術。戴維斯說:「實在很令人驚訝,這些人竟為了小小的不完美就願意採取如此激烈的矯正方式。」然而臉與身體的任何不完美對當事人都不算小事,每個人對自己身體的熟稔就像製作地圖的人對土地的了解。在外人眼中我們最美和最醜的時刻並沒有太多不同,在自己眼中卻似千變萬化,頭髮稍亂,皮膚一小塊烏青,體重增加半公斤都會顛覆我們的自信,反觀情緒、體力或精神方面若發生同樣微細的變化,則還不致有如此大的影響。

人們奉美之名做出種種極端行徑,不惜投入大量資源干冒風險,彷彿這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在巴西雅芳小姐的數量比軍隊還多,美國人投資在美麗的金錢超過教育或社會福利。每一分鐘售出的化妝品數量驚人── 1484 條口紅與 2055 瓶皮膚保養品。在饑荒時,非洲喀拉哈里沙漠的布西曼人仍然用動物的油潤滑肌膚。 1715 年法國因貴族大量使用麵粉做頭髮使食物短缺,最後爆發動亂,即使是法國革命也無法抑制人們為了美麗而囤積麵粉。

難道是全世界陷入集體瘋狂,或者這瘋狂背後有某種秩序?要知道,沒有人能抗拒外表的影響。我們大可放一把火燒掉所有時尚雜誌和模特兒的海報,但我們腦中自有一個年輕完美的身體形象而且渴望擁有,沒有人能免疫。羅斯福總統夫人伊蓮娜被問到此生有何遺憾,她的回答很直接:但願能長得更美。從這樣一個備受敬愛一生多彩多姿的女士口中說出,這句話確實發人深省。這樣的喟嘆不只是女人才有,大文豪托爾斯泰在《童年少年與青春》裏說:「我時時陷入憂傷,常想一個人若是有我這樣的寬鼻厚唇小眼睛,在世上怎會有快樂……」對一個人的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外表,對自身美醜的信念尤其比真實外表影響更巨。

外表是自我對外的門面,世人也總是假定這外在的標記是內在的反射。當然這個假定不見得公平,卻是實際存在的現象。美醜的影響不是我們能否定的,而且會持續發揮其影響力—不是表現在法律上,而是在沒有法則的人際交往的世界。知識份子也許會嗤之以鼻,或有人認為美醜是瑣碎膚淺的話題,但在真實世界中你會發現美的迷思很快就會與現實發生矛盾。

本書要探討人的審美觀與形成原因—人為什麼無法抗拒美,那些特質會引發美的感受,美感經驗為何是人性的一部份。我認為人對美的熱情追求是本能反應,正如喬治‧桑塔雅納說的:「如果人的感知能力無法帶來快樂,我們早就閉上眼睛不看這世界了……天生具有美的感知能力是人類的一大資產。」書中會提出認知科學與進化心理學的研究佐證,進化的觀點也許不能完全解釋美的概念,但確實能解釋很多事情,也有助於我們了解美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什麼是美,我們如何知道?

我們總是在打量別人的外貌,彷彿內在有一個永不打烊的美的偵測器。我們看到一張臉時自然會產生美醜的判斷,就像判斷是否認識對方一樣自然。美的偵測器迅捷如雷達:看到一張臉後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判斷美醜(一項心理實驗得出 150 毫秒的速度),且結果與更長時間的判斷是一致的。即使對一個人的許多重要細節都已遺忘,最初的印象總是深印腦海。

美是一種基本的快樂。試著想像你對美完全免疫,很可能你會覺得不太健康,甚至陷入身心與精神的抑鬱狀態。對美沒有反應確是嚴重憂鬱的徵狀,診斷憂鬱症的一個標準就是患者對自身美醜的評價。

然而什麼是美?你會發現沒有一種定義可以完全概括。我請教那些美的產品銷售者,心想除了虛無飄渺的廣告詞,他們總有比較具體的標準罷。創造電視〈海灘游俠〉(Baywatch)的艾倫‧史貝靈(Aaron Spelling)說:「我無法定義美,但美出現在眼前時我立刻就知道。」我請教一家著名的模特兒公司,他們的說法比較具體:「當一個人走進來,你立刻感到呼吸一窒時就是美了。當然,這種情況不常發生。美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感覺的,走在路上你絕對不可能錯過。」注意,這些專家談的是見識到美的經驗,而不是美是什麼。若是要簡化為外表,我只知道年輕、高朓、皮膚好是美,但這只是初步的界定。

牛津英語字典定義美為:「具優雅的外形、迷人的色澤或其他特質足令人賞心悅目:一、指人的臉或身材,二、指其他事物。」第二定義說:「依現代口語用法,美常指一個人極度喜歡的事物。」我的網路字典是這樣定義的:「帶來感官的快樂或精神的愉悅。」

根據字典的定義,美是事物本身的特質(外形色澤等),或只是事物帶給觀者的愉悅—哲學家桑塔雅納便說美是「物化的快樂」。觀察美學觀的歷史演變,可清楚看到演變的軌跡。對古希臘而言美就像是直覺。在20世紀當馬歇‧都乾(Marcel Duchamp)的馬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罐頭都可以成為上流藝術,美不再存在事物本身,而是觀者賦予事物美的價值。

美的標準或許有爭議,美的經驗卻是共通的。美會激發複雜糾結的情緒,但快樂必是其中之一(痛苦的渴望、嫉妒與快樂並不衝突)。身體對美的反應是直覺的,正因為激情而忘我,形容美的語言常常是具毀滅意味的—令人屏息、致命的吸引力、傾國傾城。美的經驗不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而是生理激情的反應。

1688 年法國道德家拉布亞(Jean de La Bruyere)談到一種跨越性別的願望:「從13 歲到 22 歲做一個美麗的女孩,之後做一個男人。」少女的美確有超凡的魅力。1957年 23 歲的碧姬芭杜主演電影「上帝創造女人」,同年《電影雜誌》(Cinemonde)》做了一番統計:法國的日報報導碧姬‧芭杜的文字有 100 萬行,週刊有 200 萬行,附隨照片 29,345 張。該雜誌甚至調查出法國人談話的主題 47 %是碧姬芭杜。1994年,模特兒克勞蒂‧雪佛在羅馬的西班牙展中穿著一襲黑絨洋裝出現 4 分鐘。根據《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450 萬人觀看這個節目,城市幾成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