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音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序文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蘆葦與劍:台灣政治運動發展簡史
永遠的白鷺鷥:盧修一博士影像集
最愛台灣:溫暖滿人間
生命的禮讚:盧修一博士紀念文集
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
音樂台灣
人親、土親、故鄉親:盧修一博士影像集

音樂

【類別最新出版】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旅人之歌:音樂家簡文彬的非虛構人生
圖解嶺南戲曲與音樂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玩真的!朱宗慶的藝術文化必修課


郭芝苑(CE0066)──沙漠中盛開的紅薔薇

類別: 音樂
叢書系列:生活台灣
作者:陳郁秀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3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56頁
ISBN:957133278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序文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少年郭芝苑

郭芝苑的父親郭萬最對藝術頗有了解,喜歡搜集古董、國畫,對文學也很有興趣,郭芝苑六歲時家裏就有一把小提琴,常聽到父親拉一些中國曲子如《百家春》或日本歌如《籠中鳥》。郭萬最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台北國語學校國語科,推測其在 1910 至 1912 年就學期間可能受教於台灣前輩音樂家張福興先生,因此郭萬最極有可能是在國語學校就讀時學拉小提琴,並培養出對文學與藝術的喜好。後來父親常拉的那把小提琴不見了,郭芝苑聽大姑媽說父親將這把小提琴借給當時林獻堂所辦的台灣文化協會而一去不返,這是郭芝苑對西式新音樂最早的印象。任教於苑裡公學校的大表哥郭青山(大姑媽郭鄭愛的長子)從台北帶回一台留聲機,常常放一些歌子戲、亂彈、高甲等台灣民間戲曲和日本歌謠來欣賞,其中日本童謠《黃金蟲》和日本說唱《金色夜叉》優美的小調五聲音階,深深印在郭芝苑的腦海中。小提琴和留聲機在當時的苑裡鄉下是極為新奇且稀有的,這些機緣提供並吸引年幼的郭芝苑欣賞到許多美妙的音樂。

童年時期的郭芝苑最喜歡在鎮上的媽祖廟(慈和宮)附近玩耍,每逢大拜拜廟前必定有野台戲演出,尤其是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誕辰和七月半祭拜「好兄弟」時,更是熱鬧非凡、鑼鼓喧天,通常都是在廟前和郭芝苑大姑媽家門前「拼台」,熱鬧極了。農村社會中的地方戲劇音樂,如:歌子戲、正音、亂彈、高甲戲,迎神賽會的北管音樂,街廟陣頭的車鼓小戲,以及文人雅士所彈唱的南管,這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都在郭芝苑年幼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成為日後作曲的體裁和內容。

慈和宮在郭芝苑的童年記憶中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慈和宮原於清康熙 55 年(西元1716 年)由移居來苑裡蓬山的居民福建湄洲「割香」而來,初建於蓬山番社(今苑裡派出所西南方),乾隆 30 年(西元 1765 年)遷建至現址,並於乾隆 38 年(西元 1773 年)完工,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慈和宮主祀天上聖母,本體建築相當龐大,早期建廟所用石材皆由福州以帆船運至苑裡港,再轉運到工地,目前仍在大興土木,儘管外觀頗具現代化,但龕上供奉的媽祖神像、神案、千里眼、順風耳將軍像卻都是百年前先民由大陸直接奉運來台。慈和宮與房裡城內的順天宮昔日同為蓬山拓殖以來居民的信仰中心,舊稱「城外媽祖」,後來房裡古城因清光緒二年一場大火而沒落,再加上苑裡新市區往北發展,慈和宮香火更加鼎盛,堪稱蓬山第一。

郭芝苑在慈和宮旁的大姑媽家出生,並在在附近的故居住了八年,廟裡的點點滴滴他都能如數家珍。慈和宮對苑裡人來說,除了是信仰中心外,更是所有苑裡人小時候的遊戲場所,從前廟埕前馬路的另一邊是一條寬十多尺的溪流,溪水清澈,小孩們常常瞞著大人偷偷跑到溪裡游泳,溪邊還有座小土丘,較為大膽的小孩還爬上去跳水。因為家人禁止,郭芝苑不敢嚐試跳水,通常只在旁邊玩玩水,但偶爾還是忍不住下去游泳,雖然很努力不讓衣服沾濕,然而大人們總是有辦法知道。郭芝苑常常在被識破之後,被祖母教訓處罰。

童年的郭芝苑在家裡時常看母親和她的朋友編藺草帽蓆,早年的苑裡人,家家婦女們都以藺草編織的苑裡帽蓆為家庭手工副業。苑裡藺草帽蓆就是名聞遐邇的大甲帽蓆,由於日治時期苑裡對外聯絡不易,所產的帽蓆都是經由台中大甲對外輸出,因此才被稱為大甲帽蓆。藺草編織源自於平埔族為製作家庭器具發展而來,最早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間,住在苑裡的平埔族婦女擷取大安溪下游兩岸沼澤地上的野生三角藺草,曬乾壓平,編成草蓆、籠頭等用具;到了乾隆年間,為了確實掌握藺草的品質,將野生藺草栽植於水田中,以製作更精美的草蓆,當時稱為「番仔蓆」,並在編織上增加美麗的花紋與圖案成為「加紋蓆」。當時高官富賈離台進京時,常以此餽贈親友,由於被視為珍品而極受歡迎,又被稱為「龍鬚蓆」。苑裡帽蓆是苑裡最重要的觀光商品,早年更是台灣主要外銷商品之一,尤其在二次戰後,台灣取代日本成為帽蓆輸出的新興市場,苑裡的藺草帽蓆因而繁榮一時。然而在工商業逐漸發達後,一切生產皆以自動化取代人工,使得苑裡帽蓆這項傳統手工業漸趨沒落。郭芝苑在 1998 年所譜寫的《阿媽的手藝》(見譜例 C5),便是在描述苑裡男女老少忙著處理藺草,編織出各式精巧產品的景象。

1927 年秋天郭芝苑以寄讀的方式進入苑裡公學校(今之苑裡國小),翌年(1928 年)才正式入學。郭芝苑在公學校中第一次看到風琴,當時的導師是父親郭萬最的同學,常常在晚上到郭家找郭萬最聊天或拉小提琴,而老師上課時所彈奏、教唱的童謠,至今仍在郭芝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學校二年級時,郭芝苑的班上導師換成剛從台北師範學校畢業的羅老師,年輕、充滿理想,而且愛好文學,在課堂上常提及西方強人墨索里尼與希特勒的事情,讓郭芝苑印象深刻,然而對當時的郭芝苑來說,亞森羅蘋的偵探小說和三國志中的歷史人物才是他感興趣的。

1930 年,父親郭萬最與伯父郭大經一同購得佔地一仟坪土地,建成兩棟舊式大宅,隨即遷入,為當時苑裡庄最漂亮的房厝。入厝時,親戚、朋友及苑裡公家機關的人,都來參加郭厝的慶祝喜宴,熱鬧的活動持續三天之久,郭芝苑當時還加入北管鑼鼓團打堂鼓。目前這棟坐落於苑裡鎮為公路 36 號的郭氏祖厝只剩下郭萬最這一房宅院,每每想起伯父的宅院被變賣的情形,郭芝苑總會有感而發地潸然淚下。

1930 年郭芝苑公學校三年級時,苑裡開始有西洋、日本和上海無聲電影上映,郭芝苑最喜歡的是美國默劇卓別林的喜劇,但是看的最多的是上海片,欣賞的電影明星有胡蝶、阮玲玉、龔稼農、鄭小秋…等人。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關係,儘管電影聲光效果俱佳,郭芝苑仍舊偏愛高甲戲,他總認為自然小調的唱調和旋律優雅而帶有哀愁感,越聽越有味道。喜歡看戲的郭芝苑每每在電影或戲劇開演時,央求戲院老闆帶他入內欣賞,注重教養而愛面子的祖母知道了,總是罵他「丟臉」,祖母雖然特別疼愛郭芝苑這個長孫,但是郭家畢竟是苑裡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她必須事事維持郭家的體面,因此對郭芝苑的管教也特別嚴格。

由於當時播放的是默片,因此戲院裡常有一位「辯士」【註 1】配合劇情和角色的情緒旁白,並在幕後以編制簡單的六人管樂隊(包含豎笛、小號、伸縮號、小低音號、大鼓、小鼓)演奏一些古老的日本歌謠及西洋通俗樂曲作為配樂,郭芝苑回憶當時的配樂有進行曲《愛與敬意》(For Love and Honor)、《康康舞曲》(Can Can)、日本流行歌《青春之歌》、《岡上的椿花》,有時辨士會用留聲機播放一些廣東音樂如《寄生草》、《三潭印月》等,為郭芝苑的童年帶來不同的音樂經驗與樂趣。

西元 1931 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當時公學校的白山校長和日本老師們開始教導學生許多「愛國歌曲」和「國歌」等日本歌曲。翌年(1932年)郭芝苑的班上換了一個喜歡音樂與運動的新導師陳昌瑞先生,在課堂上常常讓學生聆聽《森林中的鐵匠》、《杜鵑圓舞曲》、《威廉泰爾序曲》等世界通俗名曲,郭芝苑非常喜歡這些描述戰爭、颱風、早晨等等情景的西洋音樂,陳老師不僅教導學生合唱,還特別指導包括郭芝苑在內的六名同學吹奏口琴,當時吹奏的曲子有《懷念昔時》(long long ago)等歌曲,在公學校年底的遊藝會中,陳老師還指定郭芝苑上台唱歌並參加演戲。這位客籍的陳老師可說是引導郭芝苑走向音樂之路的啟蒙老師。

就在此時,日本的有聲電影及流行歌曲傳到了台灣。1920 年代左右,先有日商古倫美亞公司來台設立分公司,從日本引進各式日語唱片,引入流行音樂的文化,時至 30 年代,流行歌曲在台灣發展進入興盛期,此時的商人開始嘗試網羅台籍音樂家譜寫台語流行歌曲以開拓市場,西元 1932 年第一首流行全島之台語創作歌曲《桃花泣血記》問世,配合無聲電影「桃花泣血記」的風行,這首歌在全台灣受到熱烈歡迎。台灣有了唱片公司,唱片漸漸多了起來,一些台灣本土的歌曲如《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月夜愁》、《白牡丹》、《心酸酸》…等,在社會上相當流行,使得 1932 年至 1939 年間成為台語歌謠的黃金時代。這些閒暇娛樂中的早期音樂經驗,不論是本土的民間傳統音樂、通俗的電影配樂或是流行歌曲,都深深影響了郭芝苑,也埋下日後他在音樂創作上多元化的種子。

公學校畢業後(見圖 B5),當時已就讀台南長老教中學(今之長榮中學)的小舅陳南邦邀其前去就讀,郭芝苑遂於 1934 年考進長榮中學。長榮中學是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於西元 1885 年所創立的五年制中學校,是台灣最早的一所西式中學。在日治時期,教會學校校風往往比普通學校開放自由,而且很重視音樂教育,當時在長榮中學任教的陳信貞、林秋錦和林澄藻的音樂素養都很高;郭芝苑在這裏除了有機會接觸宗教的讚美詩歌,學校也有管樂隊,而台南的另一所教會學校—長榮女中,以及東門教會更經常舉辦西式音樂演出活動,郭芝苑總是不錯過聆賞的機會,此外他也參加長榮中學的口琴隊,由高約拿指導。

高約拿,西元 1917 年生,高雄人,長榮中學畢業後進入台南神學院就讀,並指導長榮中學口琴隊。當時長榮中學時常舉辦音樂會,參與演出者有陳信貞的鋼琴獨奏、林秋錦與林澄藻的獨唱或二重唱以及高約拿的口琴獨奏。高約拿自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前往日本,進入國立東京音樂學校(今之國立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神田分校,選修風琴與作曲理論,郭芝苑在東京求學時曾和他碰過兩次面。高約拿回台後曾任台北市省立第一女子中學(今之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音樂教師,並且是北一女中校歌的作曲者,他的創作有《祈禱》(1944 年作)、第一號交響曲《台灣》(未完成)、交響詩《夏天鄉村的黃昏》(1947 年作)及多首清唱劇,1948 年 5 月因病早逝,辭世時年僅 32 歲。郭芝苑回憶起高約拿時,總是提及高約拿不僅是他長榮中學的前期學長和口琴指導老師,兩人還同樣是從口琴演奏而轉入作曲,因此言語中對高約拿的早逝,不時流露出惋惜的神情。

郭芝苑在長榮中學就學期間,學校邀請日本口琴家佐籐秀郎來校演出,因為他使用小調口琴(minor scale)演奏,精采地吹出德國民歌《回想》和日本歌曲《荒城之月》,造成了一股口琴風潮。當時台南有家「阿波羅樂器行」,在那裡各種調的口琴都買得到,更難得也兼賣口琴的簡譜和教本,郭芝苑常買來自學自練(見圖B6)。郭芝苑的少年時代,吹奏口琴的風氣頗盛,主要是因為戰前的台灣經濟與文化都相當落後,當時的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均較為昂貴,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一般人都無法負擔,相較之下口琴暨便宜又方便,而且易學,在當時幾乎人手一支,口琴也就成為進入西式新音樂領域的踏板。現今許多六十歲以上的音樂家幾乎都經歷過吹奏口琴的階段,當時的郭芝苑自然也沉浸在口琴帶來的音樂世界中。處於這樣充滿音樂的環境中,再加上接觸了口琴,郭芝苑漸漸對學習西式新音樂產生了興趣,成為日後步上音樂之路的重要關鍵。

西元 1935 年 4 月 21 日台灣發生百年來傷亡損失最慘痛的一次大地震,災區包括新竹、台中,死亡 3,276 人,傷者 12,053 人,遭損害的房屋高達 54,688 棟。當時郭芝苑正就讀長榮中學,有感於此次地震的可怕,他曾寫下一篇文章「地震之夜」刊登在校刊上(如圖 B7)。1936 年郭芝苑在長榮中學就讀一年後,因為該校學歷尚未獲得官方認可,且受到師長的鼓勵,父親又一心期盼他能向六位學醫的舅舅看齊從醫,為了將來再深造作準備,郭芝苑放棄參加公立學校考試,轉赴日本接受較高程度的教育。

註 1「辯士」是默片時代的電影劇情解說員,在電影「黑白無聲」的年代,透過辯士的生花妙語幫助觀眾了解劇情,除了解說劇情外,辯士常常還具備著廣告和廣播尋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