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音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序文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音樂台灣
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
人親、土親、故鄉親:盧修一博士影像集
生命的禮讚:盧修一博士紀念文集
永遠的白鷺鷥:盧修一博士影像集
最愛台灣:溫暖滿人間
蘆葦與劍:台灣政治運動發展簡史

音樂

【類別最新出版】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旅人之歌:音樂家簡文彬的非虛構人生
圖解嶺南戲曲與音樂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玩真的!朱宗慶的藝術文化必修課


郭芝苑(CE0066)──沙漠中盛開的紅薔薇

類別: 音樂
叢書系列:生活台灣
作者:陳郁秀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3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56頁
ISBN:957133278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序文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4

與音樂才子江文也結緣

在戰爭中無法學習作曲使郭芝苑相當苦惱,他對現代音樂充滿熱情,卻眼高手低,因此希望能得到心中崇敬的音樂大師給予他在作曲技法上的指導。郭芝苑未能如願親自拜訪伊福部昭和早阪文雄,但和來自台灣的江文也卻有數次機緣得以拜訪求教。江文也,西元 1910 年生於台北縣三芝鄉,13 歲時前往日本東京求學,念的是工業學校,音樂方面則是私下求師學習聲樂與作曲,完全靠自習而成。22 歲時即以《白鷺的幻想》獲得全日本音樂比賽作曲組第 2 名,1936 年時再以《台灣舞曲》獲柏林第 11 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作曲獎,奠定其傑出作曲家的地位。1938 年起受聘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北平藝專擔任作曲教授, 1983 年病逝於北京。郭芝苑在日本求學時江文也已是享譽日本樂壇的台籍年輕音樂家,被稱為「中國的韓德爾」。

當時江文也雖然已經移居北京,但仍常常返回東京探親,郭芝苑和幾個摯友趁著暑假,鼓起勇氣登門拜訪江文也,他對第一次見面的音樂大師江文也印象深刻:

啊!跟相片一樣中等的身材、希臘鼻子、清秀的天庭而且小隅角的下巴和長而緊閉的嘴,好像表示意志堅強,清爽、聰明的眼睛中好像渴望理想的柔情,使我感覺很有魅力【註 1】當時著迷於現代音樂的郭芝苑急於向江文也請教作曲技巧,但江文也表示技法並非最重要的,創作的根源和文化思想才是他所重視的,他和這群來自故鄉的後輩們談論尼采等西方的哲學思想,波德萊爾、馬拉美和瓦雷里的詩作,又拿出夏卡爾、高更的現代畫集,指出西方合理主義的藝術文明已經遇到瓶頸,正在走向東方非合理主義的路上。最後他還拿出自己的管絃樂作品《孔廟大成樂章》、《白鷺的幻想》和鋼琴三重奏《高山族三重奏》提供給郭芝苑研究,讓郭芝苑受寵若驚。直到江文也在中國大陸失去消息之前,郭芝苑一直和他保持書信往返(見圖 B22),日後郭芝苑還寫了數篇關於江文也的文章:「江文也的復興」、「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者江文也」、「江文也三辯」,描述他們之間交往的情形和他對江文也的推崇。江文也的作品結合西洋現代音樂的技法與中國民族風格,以創作出世界性的中國現代音樂為理想,這樣的作曲信念深深影響郭芝苑,也促使他日後全心投注在作曲上,以創作出世界性的台灣現代音樂為一生的目標。

這段留學日本時間郭芝苑除了在作曲理念方面有所收穫,在人文思想上也多有啟發。學校的音樂課程雖然無法滿足郭芝苑,但每星期一上午由校長松原寬在禮堂關於「人生哲學」和「藝術概論」的演講卻讓他受益良多。松原寬校長學識豐富、辯才無礙,他「學問、藝術至上主義」很符合郭芝苑的理想,尤其他稱讚美國默片喜劇明星卓別林是偉大而可怕的思想家,更是擴展了郭芝苑的視野。松原寬校長啟發了郭芝苑的思想,而同是錦城中學出身的簡聯山則是引領他進入文學世界的重要人物。簡聯山介紹郭芝苑涉獵許多西洋和日本的文學作品,使郭芝苑對文學產生興趣,兩人時常去逛舊書店買書,長久下來郭芝苑房內的書籍堆積如山,後來郭芝苑將這些藏書一一打包運回台灣,目前都還收藏在苑裡舊宅的幾個房間裡。

透過簡聯山,郭芝苑認識了三位文學朋友:李國民(詩人,牙科專門學校學生)、黃煥耀(畫家,牙科專門學校學生)、詹益川(詩人,藥科專門學校學生)。郭芝苑、簡聯山、李國民、黃煥耀和詹益川五人每星期都會聚在一起,討論彼此的作品,他們稱這個聚會為「綠炎派」(見圖 B23)。郭芝苑日後回台灣還與詹益川合作歌劇《許仙與白娘娘》、青少年歌劇《牛郎織女》和《紅薔薇》、《花開情也開》、《五月》、《音樂》、《扶桑花》、《紅薔薇》等多首歌曲。

戰時疏散

時至西元 1944 年,由於戰事越來越吃緊,在日本的台籍學生也被迫要當兵,因此郭芝苑在不得已之下退學,和簡聯山進行回台灣之事,由於擔心再拖下去會回不了台灣,所以他們先離開東京到神戶等待回台灣的船隻。在神戶停留了一個月,一直探詢開往台灣的船,但當時日本到台灣的航路已經非常危險,只好先疏散到九州熊本市。當時熊本市有很多台灣人,苑裡同鄉陳旭日和戴燈清在那裡就讀醫科大學,而綠炎會的好朋友詩人李國民也疏散在那裡,他鄉遇故人,讓郭芝苑備感溫馨。熊本人一向樸素、親切卻不善外交,在宿舍的時候,朋友要求郭芝苑吹奏口琴,但房東太太不喜歡音樂,他只好搬到別的宿舍,沒想到新房東更討厭音樂,聽到郭芝苑拉奏小提琴,竟然很生氣地要他第二天就搬走,無奈的郭芝苑只得拜託好友說服前房東讓他搬回去。

戰爭中家裡無法資助生活,因此郭芝苑和簡聯山去軍事工廠作工,後來在朋友介紹下換到木炭事務所工作,所長及長官林務局局長都很照顧他,不僅不嫌棄他這個不懂辦事的音樂家,還和他一起欣賞音樂,談論文化。在熊本待了一年,戰事愈發吃緊,郭芝苑不得不疏散到更東北的地方,在 1945 年時前往山形市投靠「綠炎會」的好友黃煥耀。然而在這裡郭芝苑卻遇到更大的困難,鄉下人比較保守,又逢戰爭的恐懼,對於台灣等外來者十分排斥,郭芝苑不僅被好友的房東趕,又找不到工作,幾入絕境。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剛好遇到日本興行(技藝)協會的東京技藝團招收藝人,為郭芝苑帶來一線生機,馬上準備行李、頭戴戰鬥帽,扛著背囊,右手帶小提琴,左手提著裝有 32 支口琴的箱子前去應徵,奏出他的口琴絕技,立刻獲得會長田口憲三的讚賞而錄用,並邀請郭芝苑與他們家族同住,讓他絕處逢生。郭芝苑每天和田口會長一起上班,參與技藝團巡迴慰問演出,雖然辛苦,又常常要躲空襲,但和演藝人員一起演出總是很愉快,田口一家人又給他家庭般的溫暖,讓郭芝苑留下戰爭中難得的美好回憶,至今感念不已。

西元 1945 年 8 月 15 日中午,日本天皇宣佈投降,戰爭終於結束,台灣將脫離日本統治,成為戰勝國,郭芝苑十分興奮,回到熊本和老友相聚,大家成立台灣同鄉會喝酒慶祝,開心地學習北京話、唱國歌。郭芝苑還拿出從前讀過的孫文的「三民主義」、「建國大綱」重新讀一遍。1946 年 10 月,郭芝苑終於可以返鄉,在坐車往九州的漁港搭船路上,應朋友要求拿出口琴吹奏《威廉泰爾序曲》、《喔!蘇珊娜》等拿手歌曲。一行人由九州漁港搭乘美國船回故鄉台灣,抵達基隆港時,遠遠就看到碼頭上有多日本兵等著搭船回日本,更發現旁邊穿著草鞋的中國兵,好似苦力一般,不像正規的軍隊,大家頓時感到很失望,心中不禁感嘆:「從此我們受日本教育的這一代變成陌生人了,而荊棘之路將要重新開始了。」

註 1戴逢祈是淡江中學畢業,曾受陳泗治的鋼琴指導,後來也留學日本,先是就讀國立高等音樂學校,後轉至早稻田大學商科,雖不是音樂正科班,但私下拜師學習鋼琴,返台後先是在苑裡農會工作,後轉入苗栗糧食局。國立藝專成立後曾任教於音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