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者序

作 者 作 品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

建築、雕塑

【類別最新出版】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木作‧系統櫃,全能收納訂做聖經:拿給師傅就能用!最強美型空間+人體工學尺
小宅試驗:從5坪到15坪,《Never Too Small》頂尖設計師不將就的小坪數生活提案
《小宅試驗+收納訂做聖經》雙書套組
潮汕老厝: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修訂版)


遇見亞洲12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VJK0044)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建築、雕塑
叢書系列:Across系列
作者:王裕華、蔡清徽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18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56頁
ISBN:978957137687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作者序



  內文摘錄

01稻穗黃金海中矗立的金字塔教堂
臺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如同沙漠中的金字塔,又如同海市蜃樓般飄浮在稻穗黃金海之上,這角錐建築群體深深吸引著我們,吸引著兩位建築旅人的目光。很少人會專程開車到訪臺南後壁,只為看一座教堂;但一路驅車於臺南後壁的田間小路,追逐著獨特出眾的地標性聖天主堂,有種超現實的魔幻感,仿彿有股無法形容的吸引力,帶領人們進入另一個神聖國度。在平坦的嘉南平原上,很難想像有一座低矮的教堂建築,居然可以藉由高聳的金字塔造型,瞬間提升它的存在感!這種標誌鮮明、猶如紀念館(monument)的地標性設計手法,著實讓周遭的居民,在廣闊的稻田裡,不知不覺被它強烈的角錐體造型所吸引,也順勢帶領人們「舉目望天」,一同望向金字塔尖頂所指向的「救贖之路」。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的興建背景

臺南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興建於1955~1960年間,發起人是德國方濟會的楊森神父(Father Eric Jansen),如果不是因為他,就不可能將優秀的德國建築師引進臺灣。回想當時,許多投身中國宣教的外國籍傳教師和天主教神父撤離到臺灣,前進臺灣偏遠的東部及南部,篳路藍縷地建立教會,為這些教堂進行海外募資,楊森神父就是其中之一。他透過新營教區的德籍神父介紹,邀請在德國南部的建築世家「波姆(Bohm)」擔任建築師。整個設計案在海外就已初步完成規劃,再交由臺南當地建築師進行細部執行和施工監造。負責設計的年輕建築師哥特佛伊德.波姆(Gottfried Bohm),當時甫繼承父親的建築師事務所,這棟聖堂除了是他早期的作品外,也是第一件座落在德國以外的作品。從它的設計中,可以感受到波姆對基督教的聖堂建築,有著一份強烈的熱誠,他企圖藉由簡單的幾何形體,顯露出創造、主宰宇宙萬物的全能上帝。由於聖堂的建築空間和使用機能都十分單純,建築簇群只包含主要的聖堂、神職人員宿舍和幼兒園三個基本單位,讓波姆在尋求神聖空間獨特的創造性時,擁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普立茲克建築師——波姆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在臺灣建築界聞名遐邇,主因是波姆於1986年獲頒建築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在獲獎建築師的介紹中,評審往往在綜觀建築師一生的作品後才會做出結論;而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是波姆早期的作品,未必能完全呈現成熟期的建築風格。波姆得獎後,世人替他冠上「後包浩司(Post-Bauhaus)」、「表現主義」(Expressionist)等頭銜,藉此來給予定位與肯定。此外,普立茲克獎頒獎單位更製作一部紀錄片《混凝土之愛》(Concrete Story),引領世人一窺建築師波姆的工作型態、設計企圖和喜好,從而建構出波姆在設計上的前瞻性和勇於創新的意圖(Design Intentions)。他的作品時而非常低調(humble),時而極具紀念價值(monumental)。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波姆非常重視「連結」(creating connections),從建築群中的新與舊的連結,到單一建築物中的空間、造型、材料、顏色的連結,他都十分重視。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的設計

紀念性的地標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的腹地不大,但高度不受限制。既然對功能性和空間的要求不多——其空間使用與同時期的外籍修士所建之教堂(臺東小馬教會、白冷會總部、新城教會等)大同小異,多屬庭院廊道的修會平面,建築師因此將所有的關注放在建築量體的表達上。波姆採用的角錐形金字塔和圓錐屋頂構造,讓體積不大的教堂,營造出視覺上既強烈又簡潔的自明性。

師法德國設計意象因地制宜

波姆早期設計的許多建築物,都有運用圓錐體或立面為三角形的幾何體,這種幾何原型的建築形體在混凝土問世的年代,被視為一種非常好用的語彙。與波姆同期的當代建築潮流中,可分為二種主流趨勢——一種是使用澆置或預鑄混凝土形塑的厚實風格;另一種是密斯范德洛(Mies van der Rohe)的鋼構和帷幕玻璃所形塑的通透風格。

1960 年代,德國在現代建築界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承著戰後重建風潮的推行,以及稍早離德的建築人將理念推廣至美國,進而掀起一股旋風。波姆雖在設計前曾造訪和請益兩位移居美國的鋼構玻璃大師——華特.葛羅培斯(Gropius)與密斯,但最後卻是採用混凝土材料來塑造此神聖空間。憑心而論,以造價和使用性來說,混凝土量體皆勝過玻璃帷幕,造型也更加簡潔優美,更適合潮溼高溫的南部氣候。因此今天出現在臺南後壁的,是一棟波姆招牌印記的錐體建築,大小尖塔簇群點綴著天際線,讓人不禁聯想到歐洲童話故事中的天鵝堡。

建築細部設計

波姆在細部設計階段,不忘使用本色化的語彙,將祭壇空間四周的元素定調為東方風格。最明顯的設計位於祭壇上方、金色塔錐狀體下方的八角形的空間,四周輔以暗紅色方形落地窗採光。這種近似中國傳統長條形格扇的落地窗分割,在1960 年代實屬少見,更何況是來自德國的建築師之手。

根據負責管理的韋方濟神父所述,目前正在進行屋頂翻修工程。我們期待整修後也能結合角錐形體的造型,將金字塔的屋頂形狀的挑空桁架結構,呈獻給崇拜的會眾觀賞,而非以八角形天花板封頂。此外,在祭壇右側的天主堂空間中,加入臺灣傳統習俗中的祖先牌位,也顯示出天主堂空間本色化的嘗試,尊重臺灣人民對祖先的敬重之意。

建築語彙

訪問過韋神父關於天主堂建築語彙的使用,在天主堂入口處的牆上,有一張手繪平面圖,說明了許多建築細部圖騰的意義。其中,四個錐體建築分別是「聖堂」、「聖洗堂」、「聖體堂」和「鐘樓」,表面飾材均為銀灰色的鋁包版。錐體頂部各有不同的預表符號,分別為「十字架(聖堂)」、「鴿子(聖洗)」、「基督王冠(聖體堂)」和「公雞(鐘樓)」。這四個錐體建築,有人說是金字塔的變形版本;也有人詮釋這些錐體狀的造型,是預表「上帝居住在人間的會幕/帳幕」,猶如摩西時代存放約櫃的帳幕形象;更有人說是臺灣早期農民收割後,堆疊稻草的形狀。

室內空間的設計語彙

祭壇四周的暗紅色落地窗使用分割形式,或許是考慮颱風侵襲時耐風壓的強度,因此尺寸略顯粗壯,少了些許的細緻度,與優雅簡練的外型有些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