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者序

作 者 作 品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

建築、雕塑

【類別最新出版】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木作‧系統櫃,全能收納訂做聖經:拿給師傅就能用!最強美型空間+人體工學尺
小宅試驗:從5坪到15坪,《Never Too Small》頂尖設計師不將就的小坪數生活提案
《小宅試驗+收納訂做聖經》雙書套組
潮汕老厝: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修訂版)


遇見亞洲12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VJK0044)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建築、雕塑
叢書系列:Across系列
作者:王裕華、蔡清徽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18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56頁
ISBN:978957137687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作者序



  作者序

作者序
感受意義非凡的屬靈閱讀


從第一本著作《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到這本《遇見亞洲12 座教堂》,筆者的視野和心境,從宏偉、崇仰世界級歐美大教堂的故事,拉近到咫尺距離的亞洲教堂故事;原本宏觀的「建築」歷史,如今融入更多「人」的歷史,頓時教堂闡述的不僅是別人的事物,而是關乎自己國家與信仰傳承的故事。要把人的故事描述完整,免不了要「說古」考究一番;要先將最近三百年的相關教堂歷史背景整理清楚,才能客觀了解背後的故事,產出每一篇主觀,也是筆者自覺最有意義的「屬靈閱讀」。這對過去研習建築、神學,但「擦邊」學歷史的筆者,組織如此繁多的資訊是一大挑戰。幸好生活在網路世代,Google 和維基百科的存在,讓穿越時空不再是項艱鉅的任務。

2015 年下旬,《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出版後,筆者清徽進入臺灣地標臺北101 擔任大樓事業處最高主管。這三年來的跨年活動,除了施放煙火外,也舉辦多場聖誕慈善點燈晚會。在上帝奇妙的安排下,筆者認識許多臺灣的天主教人士,其中有服務幾十年的外籍神父、修女,也因為與他們的互動,讓筆者有幸造訪許多「更正教徒(Protestant)」過去不熟悉的臺灣天主堂建築,也更了解天主教對於各級教堂建築的正式稱謂。那些低調服事社會上弱勢族群和臺灣偏鄉地區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他們的內斂與謙遜深深感動和激勵了我們。在此感謝他們分享藝術建築之美,為臺灣留下許多優異的作品,促成我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瀏覽。

十八、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是天主教航海宣教的大時代。與改革運動分庭抗禮的天主教修會,以耶穌會和巴黎外方傳教會為首的所有菁英傾巢而出前進亞洲;更正教長老會、各宗派和獨立差會也分別從歐洲和北美將福音傳入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地;另一股勢力是搭配殖民拓展策略,例如英國聖公會、西班牙修會和天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所驅動的宣教波潮,建立東南亞如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地的教堂。巡禮各國的教堂,光從規模和建築風格,就可以大致推定是屬於「官派」,抑或是「宣教派」的教堂建築。雖然興建完成都歸
教區治理,但從建築風格來說,後者往往更加有趣。這也體現在我們所挑選的臺灣教堂/天主堂,雖然未必是宏偉的座堂,但卻是經過實地造訪、比對後,慎重以美學、建築傳承等綜合因素進行推薦。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和宗教迫害,教堂變成戰地醫院、牆壁上的無數彈孔、眾多牧者在戰爭中成為戰俘、信徒牧者為信仰殉道,為這一批亞洲的教堂灑上斑駁的血淚,也增添它們的屬靈深度。讓原本帶著愉悅心情造訪的觀光客,收起嬉笑情緒,轉而肅穆瞻仰教堂的祭壇和彩繪玻璃,這也意外成為他們與神聖永恆相遇的契機。因此,筆者在選擇這些教堂時,也參考觀光推薦指南TripAdvisor、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地政府的歷史或古蹟認定、建築獲獎紀錄交叉對比,期許能找到宗教性、歷史文化性、設計卓越性等三方面的交集點。我們相信一棟偉大的教堂,絕對不光是以金錢和藝術品堆置而成,而是立基於興建者的初衷和場所精神,隨著時代轉化、蛻變而深入人心的產品。雋永的教堂讓我們更了解關注周遭的現象、局勢、風潮,默想何種力量牽引情勢發展,何種事件成就今日的局面,以祈禱之心將悸動傳遞給諸天之上的創造主。

王裕華、蔡清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