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童年與故鄉

建築、雕塑

【類別最新出版】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木作‧系統櫃,全能收納訂做聖經:拿給師傅就能用!最強美型空間+人體工學尺
小宅試驗:從5坪到15坪,《Never Too Small》頂尖設計師不將就的小坪數生活提案
《小宅試驗+收納訂做聖經》雙書套組
潮汕老厝: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修訂版)


百年貝聿銘: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建築大師(WHA1430)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建築、雕塑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李菁、賈冬婷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28日
定價:670 元
售價:529 元(約79折)
開本:變形18開/平裝/304頁
ISBN:9789888694778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童年與故鄉



  童年與故鄉

  貝聿銘的祖父─貝理泰是貝氏家族的十三代。貝理泰生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9月,卒於1958年。其父貝晉恩曾在浙江為官,告病還鄉後,與人合伙在蘇州一帶經營典當、醬園等生意。貝理泰青少年時便中得秀才,20歲時成為蘇州府學貢生。在他即將踏入官場時,不幸父親去世,他只得放棄仕途,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打理父親遺留下的產業。經過7年的苦心經營,他將家族產業經營得十分紅火,並且得以脫身,計劃自己的將來。因其極善理財,人品口碑極佳,知縣吳次竹很賞識他,聘他為幕僚,掌管賦稅和財會工作,人稱「錢谷師爺」。

  1892年,27歲的貝理泰來到上海,出任吳淞口貨捐分局的賦稅會計。之後10幾年裡,貝理泰在江南許多地方擔任賦稅會計,頗有點像今天的職業經理人的角色。1915年,江蘇人陳光甫創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貝理泰出資5000兩入股,成為董事。兩年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蘇州開辦分行,貝理泰以總行董事身份兼任蘇州分行經理。這在蘇州是首家私營銀行,貝理泰也堪稱蘇州興辦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第一人。1922年,他當選為蘇州總商會第三屆會長。

  浸潤銀行業多年的貝理泰也在當年逐漸贏得了聲望和影響。貝理泰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還熱心公共事業。他建築道路,還建立了一所孤兒院、一家醫院和一所幼兒園。貝理泰交遊甚廣,家中經常高朋滿座。喜歡菊花的貝理泰在每年秋天組織賞菊會,招待各界人士。

  出生於1893年的貝祖詒是貝理泰的第三個兒子。貝祖詒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唐山工學院,早年曾在盛宣懷創辦的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上海辦事處擔任會計。不久,轉入中國銀行北京總行,在總管理處擔任會計之職,開始了他在中國銀行的職業生涯。不久,貝祖詒與在東吳大學上學時結識的莊蓮君結婚。

  1915年,貝祖詒調任中國銀行廣州分行代理會計主任。1917年4月26日,莊蓮君在廣州生下了她與貝祖詒的第二個孩子,也是他們的長子貝聿銘。「聿銘」,意思是「璀璨的雕刻」。這個頗有預言意味的名字其實是根據族譜的排序,「聿」來自「聿念世德」的道德規範,「銘」則是遵循世代以「金、木、水、火、土」偏旁部首來命名的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貝聿銘出生的這一年,也正是中國近代歷史發生劇烈變革的時刻。這年7月,因段祺瑞為首領的北洋軍閥解散國會和廢棄《臨時約法》,孫中山聯合西南軍閥,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被推舉為大元帥,進行護法戰爭。

  1918年,廣東軍政府要求中國銀行廣州分行提供現金,幫助北伐軍北上消除軍閥割據局面,把全國統一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之下。分行經理經不住壓力,辭職而去,貝祖詒接任,但他拒絕了資助要求,惹怒了國民軍。面臨?逮捕威脅的貝祖詒帶?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南下逃往香港,在那裡重建分行,並在英國法律的保護下管理分行的存款業務。

  貝聿銘在香港度過了童年,直到1927年,他才回到上海。「上海離蘇州不遠,我的祖父堅持讓我夏天去蘇州,因為我是長孫,理當更了解家族事務。」貝聿銘後來回憶。直到此時,貝聿銘才體會到家族的意義─「我兒時在香港,從未感受到這一點。」

  貝聿銘後來自認為在性格上更多地受母親影響。母親待人熱情,朋友多,也很受人尊敬,這些方面對貝聿銘影響很深。像很多傳統中國家庭裡的父親一樣,貝祖詒是家庭中尊嚴和規矩的象徵,但他不是一個親密的情感對象。「他不是那種能拍拍兒子肩膀、擁抱女兒的人。」貝聿銘說。

  幼時貝聿銘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興趣源於他的母親莊蓮君。貝母會吹笛子,會釀酒,會做菜,寫一手漂亮的書法,同時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多年後,他仍認為母親對自己的生活和職業影響最大。母親的身體病弱,常要到佛寺中去靜養。身為長子的聿銘要陪母親去一座位於山頂的寺廟靜養,在那裡長時間打坐靜思。那是一個小男孩很難適應的地方:

  夜晚萬籟俱寂,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沉寂─連一星半點的聲音都沒有。然後,天快破曉時,響起一種嘎吱嘎吱的古怪的呻吟聲,那是一隻隻竹筍從泥土中一起向上鑽出來時發出的。聽辨寂靜,這是我母親給予我的非同尋常的天賦。

  不幸的是,1930年,莊氏因癌症去世,留下六個孩子。這給年僅13歲的貝聿銘以非常大的打擊。直到晚年回憶母親時,他仍然心意難平:

  (母親去世時)我剛滿13歲,我傷心極了……那個年紀的我已經明白母親的重要性,所  以她的去世對我打擊很大……她臨終前叮嚀我的最後一件事是照顧好弟妹,做他們的好榜樣。對我來說她曾是那麼重要……她生活處世的方法對我的影響很大,她朋友很多,這一點我很佩服。她待人熱情,別人很尊敬她,這對我影響很深。

  母親去世前,貝聿銘經常被母親叫到床前,為她準備止痛的鴉片煙槍。少年聿銘的心靈所受的衝擊可想而知,他因而獲得了一份同齡人中不多見的沉穩、責任感與自制力。母親去世後,貝祖詒為孩子們找了一套很大的公寓居住。自此,貝聿銘與弟弟妹妹們就開始了獨立於父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