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藝術博物館:藝術與博物館應該建立什麼關係?

作 者 作 品

天地‧虛實‧朱為白 (附DVD)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臺灣美術全集36:廖修平

建築、雕塑

【類別最新出版】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木作‧系統櫃,全能收納訂做聖經:拿給師傅就能用!最強美型空間+人體工學尺
小宅試驗:從5坪到15坪,《Never Too Small》頂尖設計師不將就的小坪數生活提案
《小宅試驗+收納訂做聖經》雙書套組
潮汕老厝: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修訂版)


藝術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YT03126)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建築、雕塑
叢書系列:藝術家
作者:廖仁義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18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72頁
ISBN:978986282256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藝術博物館:藝術與博物館應該建立什麼關係?



  藝術博物館:藝術與博物館應該建立什麼關係?

撰文∕廖仁義

壹,社會責任

  藝術博物館正在世界的許多角落誕生,特別是美術館已經成為許多地方(國家或城市)用來證明領先地位的文化標誌。我們首先當然應該樂觀其成,期待它們發揮對於人類社會振聾發聵的影響力,但是我們也必須戰戰兢兢,確認這些地方都清楚知道藝術博物館(包括美術館)真正的價值與功能,也都清楚知道藝術博物館的制度與工作。事實上,它們有的或許正在正確的方向,善用藝術知識,提升人類社會的生命品質,但是它們或許也有的卻是在錯誤的方向,誤導藝術知識,敗壞人類社會的生命品質。

  長期從事藝術理論、藝術實務與藝術博物館的研究與教學,面對著社會與教育責任,我一直戰戰競競,維持良知的清醒,以免隨波逐流。看到正確的作法,感到高興;看到錯誤的做法,感到憂心。漸漸的,我發現,積非成是的聲音好像越來越宏亮,已經成為主流,而越來越多的錯誤政策與觀念正在誤導我們濫用藝術博物館。當然,我們也可以睜一眼閉一眼,但這是昧著良知,尤其默許似是而非的作法,只會讓我們辛苦教育出來的孩子進去正在誤導藝術知識的體制,從此必須委屈或隱藏自己的良知,任由錯誤觀念扭曲與改造,甚至懷疑自己曾經熱愛藝術的初衷,最後終於不再懷抱理想。

  關於錯誤的方向,我不認為這是基於惡意,我寧可相信這是因為並沒有正確的專業知識做為依循與檢視的依據。基於社會責任與教育責任,我決定出版這本書。

貳,學術態度

  這是一本結合藝術工作者觀點與博物館工作者觀點的藝術博物館論述。這個結合,第一個原因是我的藝術教學工作一直都必須同時接觸到藝術工作者與博物館(包括美術館)工作者,第二個原因則是這兩個研究領域之間原本就存在著有待釐清的歷史關係與專業工作關係。

  首先,從我的藝術教學工作說明我跟這兩個領域的關係。

  一方面,在過去二十年間的教學歷程中,我持續在不同學校的美術研究所任教,開授藝術史、藝術理論與藝術評論方面的課程,包括教導藝術創作論述的書寫,因此,我經常必須跟藝術創作者與研究者相處與交換意見,使我有機會接觸到各個類型藝術工作者對於博物館這個領域的態度。雖然他們還是將博物館視為跟自己有關的一個場所,特別是視為他們展覽作品的地方,但是他們卻對博物館採取各種不同的態度:有的非常認同甚至過度認同博物館,甚至將博物館的藝術規範視為藝術創作者不必置疑的規範;有的雖然接受博物館,但卻懷疑博物館的藝術規範,認為它只是已經具有發言權藝術家的專屬地方;有的則強烈質疑與抗拒博物館,甚至認為博物館是既定知識權力干預藝術的地方,敬而遠之。這些態度,讓我得以更為貼近知道藝術工作者的觀點,除了促使我想要增進藝術工作者對博物館的理解,也更積極檢討藝術工作者面對博物館的觀點。

  另一方面,在過去二十年間的工作經驗中,我也曾經在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服務,並且我的專任教職是在博物館研究所,主要開授藝術博物館研究的課程,因此我經常接觸博物館工作者與未來想要從事博物館工作的研究生,使我也有機會得知博物館工作者對於藝術這個領域的態度。事實上,博物館工作者不見得都熟稔藝術,也不見得都喜歡藝術。喜歡藝術的博物館工作者只是一部分人,當然,這是因為博物館有許多不同類型,而藝術博物館只是其中一個類型,而且,即使是藝術博物館領域,仍然需要那些對藝術並不非常熟悉的其他專長的工作人員。同樣的,博物館工作者對於藝術也常出現各種不同的態度:有的喜歡並且熟悉藝術,知道藝術博物館的使命就是為藝術服務,進而也延伸到為民眾服務;有的仍然採用其他類型博物館或者通稱為博物館學的理論與思維在面對藝術博物館,例如習慣於把藝術作品稱為物件;有的則只顧博物館的專業技職,甚至只是當成就業場所,也就不用提到使命了;有的竟然排斥藝術,甚至對於藝術博物館嗤之以鼻。這些態度,讓我得以貼近知道博物館工作者與藝術以及藝術博物館之間的關係與距離,除了促使我想要讓博物館工作者更加正確認識藝術博物館,也更積極去檢討博物館面對藝術的觀點。

  藝術博物館學家普雷奇歐西(Donald Preziosi)指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從機構、專業與人際關係的層面來說,從來不是截然二分。藝術史不能盡如人意地被簡化為博物館『實踐』的『理論』,也不是博物館機器裡面的幽靈。反過來說,博物館也不能全部都被視為只是藝術史的例證或運用,或者僅僅是藝術史分析與綜合的戲劇表演的舞台呈現或舞台技術。它們之間如果存在任何關係,這種關係應該是變體的,應該是相互改造的,而不是直接或轉移的關係。」我認為,這個看法不但適用於說明藝術史與博物館,也適用於說明藝術與博物館的關係。

  因此,本書不特別站在一個立場與觀點,而是強調以藝術創造的保存與延續做為基礎,將藝術博物館視為藝術知識的載體,將藝術知識傳遞給社會民眾,也鼓勵社會民眾將自己的參與經驗延伸分享,透過藝術博物館回饋給藝術創造。

  關於這本書的書寫,我必須首先提出以下說明:
  第一,本書是針對藝術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專業工作與社會實踐而書寫的一本結合理論與實踐的論述。基於主題的融貫與篇幅的均衡,本書並不特別著墨於藝術博物館的歷史研究,相關論述將視日後時間允許再做嘗試。

  第二,本書為了突顯藝術博物館不同於其他類型博物館的特點,在於它是藝術作品的保存與運用的場所,所以本書不採取一般博物館學將藏品通稱為「物件」,而是稱之為「藝術作品」,必要時才稱之為「藝術物件」。

  第三,本書並非純粹是藝術博物館的技術手冊。雖然第二篇的專業方法論確實著重於闡明藝術博物館專業工作的制度、方法與技術,但本書重點並非這類技術知識,而是核心價值、制度思維與社會實踐。

  第四,本書是個人從事藝術博物館研究與教學得出的理論與實踐的成果,而不是一份研究報告。研究過程涉及許多專業方法,特別是藝術作品研究的相關方法,無法簡化為所謂量性或質性的研究方法。因為我是老派的讀書人,找不出理由使用目前學院強迫的美國文體(例如APA),而我也只讀專業經典,只懂使用老派的書寫體例。因此,請新派的朋友原諒我的迂腐不知長進。

  當然,這本書不會沒有缺點,我也會虛心接受指正,日後再求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