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1
推薦序2
譯序
導言
書摘 1
書摘 2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健康的騙局(BA0163)──一部以健康、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瑞瑪.愛波
       Rima Apple
譯者:楊智明、薛桂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18日
定價:270 元
售價:21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57133679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1推薦序2譯序導言書摘 1 書摘 2



  譯序

◎文/薛桂文

一九九五年的一個夏季深夜,我從阿拉斯加的安哥拉治機場準備搭機回台,海關官員要我們打開行李受檢,當他看到我那一箱瓶瓶罐罐的維他命時,臉上浮起一個大大的問號,我連忙尷尬地解釋:這是要送給親戚朋友的禮物。見他半信半疑、帶著怪異的微笑離開,我心中暗自嘀咕:八成是阿拉斯加太少台灣旅客了,難怪你少見多怪!

的確,許多台灣人即使從未到過美國,也都知道美國的維他命「便宜又大碗」;因此,赴美出差旅行的人,返家行囊中總難免有幾瓶維他命,或者自用、或者是受親朋好友所託。就我個人經驗,阿拉斯加那次還算小意思,一回與三名友人到西岸旅行,回程攜帶的維他命有四、五打之多,滿滿一大紙箱。

這種現象除了說明台灣人和美國人一樣,對維他命有著莫名的狂熱外,也反映出兩國在維他命管理上的差距。美國把維他命當食品,放任市場自由競爭,所以產品價格低廉,劑量要多高、有多高;而台灣則把維他命當藥,廠商與產品要進入市場,得經層層查驗、諸多限制,價格自然居高不下,成分也不能天馬行空。所以,儘管台灣並不缺維他命產品,民眾卻仍不嫌麻煩、不遠千里,把維他命從太平洋彼岸搬回來。

不過,為什麼美國的維他命管理,與台灣會有如此大的不同?雖說從事醫藥新聞採訪多年,我比其他人有更多機會取得相關資訊,但得到的答案總不外:「廠商運作施壓的結果」;說到底,我始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這本書正好彌補了此一缺憾,對美國維他命管理制度的來龍去脈,作了詳盡交待。

尤其可貴的是,這本書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維他命產業的歷史演進,對於習焉政府、專家、廠商說法的我,以及一般的台灣讀者而言,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視野。書中對產業界開拓市場、行銷產品、影響政策等商業手法的分析,深刻入裡,足可當成消費者的教戰手冊來閱讀;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作者對專家、政府角色的批判,或多或少顛覆了一般人、包括我自己的認知。

我們總覺得,科學(嚴格說,自然科學)應該是黑白分明的,殊不知,其中多的是混沌不清的灰色地帶。同樣的研究,有人可以當成反對維他命補充品的理由,有人卻能解讀成支持補充品的證據;而這種歧異的形成,未必全因科學認知的不同,可能還潛藏著爭奪專業權威、不容他人挑戰的用心。對於向來迷信專家的台灣社會,這樣的剖析無疑是當頭棒喝。

本書也毫不留情地質疑,慣於扮演老大哥的政府,有時候是否太自以為是了?以公權力介入所有它認為應該插手的事務,是否真有必要,即使其用意是在保護消費者?而這些質疑引發出一個嚴肅的課題是:在維他命這樣專業、又與普羅民生息息相關的事務上,政府公權力究竟該介入多少?實際上又能介入多少?

然而,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固然帶來新視野,但不可諱言地,對消費者自身的檢視,也就難免出現盲點。消費者真的能理性思辨科學證據的複雜、看清商業競爭的吊詭、認知行政規範的作用嗎?在理性剖析學界、產業、政府之餘,本書對消費者「護衛使用維他命的權力」的背後成因及其合理性,似乎著墨不多。

誠如書中一再點到,科學界對補充維他命一直缺乏共識,偏偏這又是塊商業利潤豐厚的大餅,如果沒有外力規範,充分尊重民眾使用維他命的權力,最理想的狀態是:民眾有足夠的辨知能力,可以作對自身最有利的選擇,避開危害;但也可能出現最壞的情況:民眾成為待宰肥羊,隨商人促銷起舞,甚至吃出問題來。

寫到這兒,不禁想起多年前的「減肥菜事件」,一種外國人偶爾食用的家常菜蔬,從沒出過問題,到了台灣,吃法不對、量不對,竟鬧出人命。我猜想,如果政府在意外尚未發生時,即限制減肥菜使用,想必會引來行政過當的批評;但待到不幸發生,公權力介入,雖不必擔心反彈,似乎又為時已晚。

所以,讓消費者有自行選擇的權力,在民主社會雖無庸置疑,但保護消費者的那道防線可以退守到那裡,除了看科學證據、廠商自律、政府能力外,似乎更重要的決定因素是,消費者究竟有多少自我保護的能力與籌碼。同樣的減肥菜,在外國不勞衛生單位費心,到了台灣,我們卻寧可政府早一點管、多管一點。而在討論維他命引發的狂熱時,這點尤其應受到關注。

有趣的是,在譯稿初成之際,衛生署剛好大幅放寬維他命藥品的認定基準,也就是說,過去皆以藥品列管的高劑量維他命,未來都可當作食品,所以,每錠一千毫克的維他命 C,不必再跑到美國去買,在台灣的便利商店、超級市場將隨手可得,且價格可能因市場競爭,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令人望而生畏。

身為消費者,看到衛生署在維他命產品的管理上,逐漸向美國的制度靠攏,固然欣喜於選擇範圍變大了,也很高興,這可能意味台灣消費者水準愈來愈高,自我保護能力提升了;但新聞工作者「凡事質疑」的本能,又不免讓我擔憂:這是政府本於專業的修正?抑或是向產業妥協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這會不會是維他命產業興旺、而民眾權益卻逐步淪喪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