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作 者 作 品

鉛筆
小處著手:追求完美的設計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利器(BE0029)
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亨利.波卓斯基
       Henry Petroski
譯者:丁佩芝、陳月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02月28日
定價:230 元
售價:18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24頁
ISBN:957132242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



  書摘 1

第 1 章:從刀、叉、筷說起

我們每天使用餐具就如同使用雙手般自然:不論是刀、叉、湯匙都像手指頭般聽話,好像只有在餐桌上,與使用左右手習慣不同的人手肘相碰時,才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餐具。這些便利的餐具是如何發明的,又為何讓我們覺得使用起來再自然也不過。是先人一時的靈感,大叫一聲「啊!我知道了!」還是隨著人類慢慢演化?為何西方餐具令東方人覺得新奇,而西方人使用筷子總是笨手笨腳?我們的餐具完美無缺嗎?還是有待改進?

餐桌上這類的話題,可以延伸到所有器物發明的起源及演化。尋找答案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明瞭一般科技發展的本質,因為餐具的發明與史前古器物的發明原理有互通之處。了解各式各樣餐具的起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種物品,小自水壺、鎚子、迴紋針,大至橋樑、汽車及核能電廠。探究刀叉、湯匙的發明源由可以導出科技演化的理論。當我們發現自己對餐具的了解是如此少,就是一個好的開始,讓我們開始思考發明、創新、設計及技術之間的關係,這也正是接下來要討論的。

有些人曾在書中指出事物的起源。昂巴多.艾可(Unberto Eco)及惹梭黎(G. B. Zorzoli)合著的《發明圖畫史》(Picture History of Inventions)一書中明白指出,「我們今日使用的事物之所以會被發明,都是以史前時代的事物為基礎。」喬治.巴薩拉(George Basalla)在《科技的演進》(Evolution of Techonology)一書中亦開宗明義指出,「新事物的出現都是以現有的事物為基礎。」類似的推斷與餐具的發明源由不謀而台。

我們的祖先當然得進食,但用什麼方式呢?無疑的,一開始一定像野獸般,因此我們推斷:他們使用牙齒及指甲撕裂蔬果魚肉,但是力量有限,無法將所有食物都撕成小塊。

以刀代手

發明刀子的靈感被認為是源於燧石及黑曜石的碎片,其堅硬的質地及尖銳的邊緣,可以刮、刺,以及切割蔬菜魚肉。至於當時的人是如何想到要利用燧石的,至今仍眾說紛紜。但其實也不難想像先人會注意到這種尖銳物,比方說,很可能有人赤腳走路被燧石割傷,便想到利用這種燧石。後來學樣尋找燧石的行為在發明上的意義便小得多。當燧石數量減少,先人便轉而尋找其他的碎石,這靈感也許來自看到落石碎片的自然現象。

於是,史前人類愈來愈擅長找尋、製作及使用燧石刀,自然也開始尋找發展其他靈巧的器具。隨著火的發明,他們開始烹煮食物,但是切過的肉片不方便直接在火上加熱,更談不上烹煮,於是,他們開始使用樹枝來串肉片,就像今天的小孩烤棉花糖的方式;尖銳的樹枝極易從樹叢中取得,可防止燒烤食物時,手指被火燒到;大塊的肉先用較大的樹枝串起來烤,烤好後再用燧石切成塊狀,圍在火旁的人用尖銳的樹枝或直接用手挑食肉片。

今日使用的刀子就是從燧石及樹枝的使用得到靈感的。古時候,叉子是銅製或鐵製的,叉柄則是木頭、貝殼或獸角製成。刀子的使用非常普遍,可當餐具、武器或一般工具,英國在薩克遜時代,刀子是常人隨身攜帶的工具,不過一般平民還是瀟灑地徒手取食,但比較有教養的人剛開始養成使用刀子習慣。在正式的場合中,通常是把食物切好後擺在麵包上,再用刀子取食送入口中,以保持雙手乾淨。

我第一次只用刀子進食,是數年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個餐會上,地點在一個劇場,沿著舞台三邊並列數張木桌,約有百來個人。餐點很豐富,包括烤雞、馬鈴薯、紅蘿蔔及蛋捲,但是每個人只分到一張紙巾及一把刀。吃較硬的紅蘿蔔及馬鈴薯時還算容易,可用刀身切片,可以刀鋒挑起送入口中。但是切雞肉則難倒我了。我本來想用蛋捲來固定雞肉,沒想到肉很爛,一下就碎了,只好用手指取食。印象最深的是,整晚我的手指都黏答答的。若是再多一把刀不是方便、文明多了嗎?

另外一次只用一把刀進食的經驗,是去訪問德州農工大學,在返回北卡羅萊那州之前,一位接待人建議我試試道地的德州烤牛肉,並推薦一家在該校師生中極享口碑的餐廳。德州烤牛肉和我平時喜歡的美國東南部烤豬肉不同,於是我點了一份特餐,侍者上了幾片牛胸肉、兩顆烤洋蔥、一條粗黃瓜、一大份V型起司及兩片白麵包,全包在一大張兼具餐具及桌墊功效的油面白紙上,而紙上擺著一把木柄的刀。

我學其他人用刀鋒挑起一片牛胸肉,擺在一片麵包上。(中古時代,這種肉通常會擺上四天,讓它變得硬一點,以便較好盛肉及湯。)接著,我們將這大型三明治切成小塊,味道非常可口美味。雖然只有一把刀,但非常銳利,而且食物本身堅硬,在紙上切起來不會滑動,還挺好用的。不過,接待我的那位朋友,用起刀來非常隨意,不禁令我一面吃一面擔心,很怕他會傷到自己。他還戲謔地表示,希望在用刀將食物送入口中時,不會有朋友走過來拍我們肩膀。

用兩把刀進食似乎更加危險,但在中古時代,這可是最講究的餐桌禮儀。慣用右手者,左手持刀將食物固定,右手持刀切割食物,再用刀鋒將食物送入口中。使用雙刀是一大進步,用得好的人就像今天我們使用刀叉般自然。

一刀固定,一刀切割,這樣就可避免用手碰觸食物。但銳利的刀通常不好握,當我們用兩把刀切丁骨牛排時就知道了;固定牛排得花力氣,手很容易酸,切牛排時,牛排又常滾動。因此,用手固定食物來切割還是很普遍的習慣。

叉子問世

用刀的種種不便,促使叉子問世。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類似叉子的器物,但在文獻中並沒有記錄曾應用到餐桌上。古希臘的廚師是有一種廚具類似叉子,將肉從燒滾的爐子取出,以免燙到手。海神的三叉戟及草叉也是類似的器物。

最早的叉子只有兩個尖齒,主要擺在廚房,以便切主食時固定食物,其功用和先前的刀子相同,但可防肉類食物捲曲滾動。史前時代的人類早該想到發明叉子,因為他們當時就懂得利用直的樹枝串肉來烤,而叉狀樹枝也隨處可見,但是隔了好外叉子才成為食具。大約在第七世紀的中古時代,貴族才開始使用叉子,而在公元1100年時傳到義大利。一直到 14 世紀,叉子作為餐具的功能才比較明顯。法王查理五世(在位期間從1364到80)的宮廷物品清單中列有金叉銀叉,並註明「吃桑椹或易污手的食物時用」。叉子用在一般餐桌上,是在1533年義大利麥第奇(Medicis)家族的凱薩琳,嫁給法國王儲亨利二世時帶過去的習慣。不過,在當時使用叉子被認為是種做作的行為,如果食物沒叉好,中途掉落會遭訕笑。隔了一段期間,叉子的使用才普遍起來。

一直到 17 世紀叉子才出現在英國。英國人湯瑪斯.柯業特(Thomas Coryate)於1608年遊覽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三年後,將部分所見所聞記錄在《雪泥鴻爪》(Crudities Hastily Gobbled Up in Five Months)一書,其中柯業特對義大利之遊有一段描述:

我在義大利的城鎮觀察到一種習慣,是其他國家或任何基督教國家所未見的。義大利人及境內的外國人用餐時使用一種叉子,用叉固定食物,用刀切肉送入口中,因為用手碰觸食物是被禁止的,一旦違反會遭白眼或斥責。叉子的使用在義大利非常普遍,多為鐵製或鋼製,也有銀製品,但只有貴族使用。叉子這玩意兒存在,是因為義大利人覺得並非所有人的手指都是乾淨的,無法忍受別人用手碰觸食物。我也學他們使用叉子,不僅在義大利、德國時這麼做,回到英國之後偶爾也繼續使用。

當時英國人仍用手固定食物以便切割。柯業特曾戲謔用叉子的人為「Furcifer」,此字的意義一為用叉者,一為死刑犯。叉子在英國流行的速度很慢,因為「一般人覺得是種矯飾」——這是研究發明史的學者約翰.貝克曼(John Beckmann)在當時一位劇作家的作品中,找到對一位用叉子的遊客所作的描述。另外,劇作家班.強生(Ben Jonson)在1616年的作品《驢蛋》(The Devil Is an Ass)亦有一段令人發噱的文字:

叉子的使用是多麼可笑,
從義大利傳入,
想要藉此節省餐巾。

不過,後來叉子漸漸受到重視,強生在另一部作品中寫道:「必須學習使用銀叉。」

叉子之所以好用在於叉齒,要多少叉齒才最好用呢?如果只有一根叉齒就不足以稱為叉子 而且還比不上刀子好用。雞尾酒會上所用的牙籤也略有叉子的功效,但用牙籤叉龍蝦沾醬汁時,卻十分不便,龍蝦很容易滑落,就算不掉下來,沾醬汁時也會不停轉動,醬汁還沿路滴落,送入口中得小心翼翼。但單叉齒的叉子並非沒有生存空間,刮奶油的籤棒、吃法式蝸牛及堅果的鉤棒,都算是單齒叉,畢竟蝸殼及胡桃容不下第二根叉齒。

雙齒叉則是切分食物的理想工具,用來固定食物以利切割,並幫忙將食物分送到小餐盤上。這類叉子的功能發揮得很好,所以樣式一直沒有改變,但餐桌上進食者個別用的叉子則不然。

隨著叉子的使用日益普遍,其形式也不斷改變以改善功能。最早是模仿廚師用來切分食物的雙齒叉,用以刺取肉類,叉齒愈長效果愈好,但是用餐不比在廚房工作,兩者該有所區別,故從 17 世紀起,餐桌上的叉子叉齒變得較短而薄。

叉齒間要有點距離才便於固定食物,這是不成文的規定。但有些較小塊的食物很容易從齒縫中溜走,因此出現三齒叉,這樣食物送入口中時較不易中途掉落,這可算是一大改良。

後來又出現四齒叉。 18 世紀德國人使用的四齒叉已和今日使用的沒什麼差別。在 19 世紀的英國,四齒叉已成為標準形式,當時也曾出現五齒、六齒,但都不如四齒好用。四齒叉的叉面有點大,又不會太大,便於將食物送入口中,並且不會產生梳子的聯想。德國銀器製造商維爾肯(Wilkens)曾製造五齒叉,主要是基於外觀效果而非使用功能,商品宣傳重點也是在於其特別的外觀。現代許多三齒叉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有些甚至出奇制勝,將叉齒做得細細彎彎,失去叉食物的功能。

 
書摘 1書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