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導讀
緒言 1
書摘 4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緒言 2

譯 者 作 品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器官神話
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基因組圖譜解密(BE0085)──當代科學最偉大的發現
Cracking the Genome : Inside the Race to Unlock Human DNA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凱文‧戴維斯
       Kevin Davies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2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0頁
ISBN:957133451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導讀緒言 1書摘 4書摘 1書摘 2書摘 3緒言 2



  書摘 3

1943 年的秋天,當 15 歲的華生進入芝加哥大學就讀時,艾佛瑞將他的結果寫成論文,於 11 月 1 日親手把稿子交給《實驗醫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受人敬重的主編羅斯(Peyton Rous);該雜誌是由洛克斐勒大學出版社所發行的。艾佛瑞冗長的文章裡證明基因是由 DNA 所組成,但他謹慎的結論沖淡了發現的興奮:

經由化學及物理的特性顯示,這種引起轉化的物質是 DNA 鹽的高聚合物,非常黏稠……如果本實驗結果得以證實,那麼核酸必須看成是擁有生物的專一性,但其化學基礎仍未確定。

在文章中,艾佛瑞只有一度縱情於他的假想:他引用了 1926 年利舍斯(J.B. Leathes)發表在《科學》上文章的一句話。利舍斯發現染色體幾乎是由等量的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因此他懷疑一般人以為遺傳物質一定是蛋白質的想法。艾佛瑞引用的這段話,不由得讓人打個顫:「如果染色體一開始就攜帶了所有的指令,就算其中帶的不是我們的命運及財富,至少也是我們身體的特徵,小至眼睫毛的顏色;因此我們要問核酸有何德何能,可以在重要性上與蛋白質一較短長。」但兩周後,羅斯把附有他手註意見的修訂稿還給艾佛瑞時,這段話被刪掉了,理由是支持的證據不足。在比較不正式的場合,艾佛瑞就沒那麼小心謹慎了。在寫給微生物學家弟弟的信中,他興奮地描述了自己團隊的突破,他們找到使無毒的細菌轉變成光滑、有毒菌種的物質,具有「上層階級的特徵」。艾佛瑞寫道:

如果我們是正確的,那就代表核酸不只是在結構上重要,同時也具有決定生化活性及細胞特性功能的物質。經由已知的化學物質,引起細胞可預期及可遺傳的變化……吹泡泡是有趣的事,但聰明的話,還是要趕在別人之前,自己戳破泡泡。

在文章發表前不久,艾佛瑞在畢業典禮上演講,他最後的結論是:「由以上證據顯示, DNA 是造成第三型肺炎球菌變性的根本組成。」麥克卡帝記得演講結束後掌聲如雷,然後一片死寂;聽眾都被這項工作所代表的意義震懾住了。

這篇由艾佛瑞、麥克卡帝及麥克勞德三位所發表的文章,公認是 20 世紀的一項經典之作,可惜格里菲斯,不幸死於 1941 年德機對倫敦的一場轟炸中,沒能活著欣賞到該發現。諾貝爾獎得主梅達華爵士(Peter Medawar)稱讚該文為「20 世紀最有趣及讓人敬畏的生物實驗。」不過當時,這篇文章並不被欣賞,甚至還被忽視。艾佛瑞所選擇發表的期刊,是免疫學家常看的,但遺傳學家及一般生物學者看的人並不多,他們對於這項細菌的研究有什麼應用價值,也有所質疑。同時,文章發表的時機也不對;1944 年 2 月該文印行時,正是美國介入二次大戰的最高點,因此這篇文章只有該期刊少數的美國讀者看到,在國外工作的科學家則都沒有聽聞。到了戰後,口碑才慢慢傳開,以至於艾佛瑞加訂了三百份的抽印本。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洛克斐勒大學另一位教授莫斯基(Alfred Mirsky)頗具影響力的批評。他相信艾佛瑞所製備的試樣中,受到蛋白質的污染,因此蛋白質仍有可能是轉化因子。麥克卡帝相信莫斯基的批評影響了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決定,導致延誤對艾佛瑞的提名。遲至 1952 年,艾佛瑞的發現才廣為接受;赫許(Al Hershey)及契斯(Martha Chase)在該年發現,遺傳訊息是由病毒的 DNA ,而非蛋白質鞘所攜帶。他們主要的實驗是利用廚房的果汁機除去病毒的外殼後,發現並不影響病毒的傳染力。但艾佛瑞於 1955 年過逝,未能獲頒遲來的諾貝爾獎。

受到艾佛瑞發現所影響的眾人之一,是一位奧地利的生化學家查加夫(Erwin Chargaff),他於 1928 年移民美國。查加夫和維士契(Ernst Vischer)合作研究各種來源 DNA 的化學組成,粗略分離及定量其中四種鹼基的組成:腺嘌呤(adenine, A)、鳥糞嘌呤(guanine, G)、胞嘧啶(cytosine, C)及胸腺嘧啶(thymine, T)。1949 年,他們推翻這四種鹼基具有相等數量的說法;但查加夫注意到另一件事,一項「奇特但可能沒意義」的趨勢:不論 DNA 的來源為何,A 的數目與 T 約略相等,同時 G 也與 C 相當。查加夫猜想這種一與一之比可能只是巧合,但其重要性才正要開始為人所知。

【成雙作對的雙螺旋】

沒有哪個演員可以像傑夫高布倫(Jeff Goldblum)那樣,把那位莽撞、有主見、自我意識高漲的科學家演得那麼逼真。他曾經演過各種類似的角色,像是《變蠅人》(The Fly)一片中進行瞬間傳送(teleportation)的科學家,《侏羅記公園》(Jurassic Park)及續集《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中的混沌專家,以及《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裡的電腦鬼才。比較沒那麼出名的角色,是他在 1987 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雙螺旋之競賽》(The Race for the Double Helix,亦名Life Story)一劇中,飾演華生的精彩演出。該劇描述了發現 DNA 構造的戲劇性過程。英國廣播公司沒有接受建議,讓伍迪艾倫來演華生,彼得奧圖演克立克,可是明智的決定。

劇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 1951 年 11 月的一幕:嚼著口香糖,完全提不起興趣的華生,坐在倫敦國王學院冰冷、沒幾個人的講堂後排,聽著一位才華洋溢的晶體攝影學家佛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發表她對於 DNA 結晶的正式演講。在短暫地幻想羅西(華生是這麼稱呼佛蘭克林的)拿掉眼鏡及改換髮型會是什麼模樣之後,華生就失掉了興趣,厚著臉皮把《時代周刊》攤在旁邊的椅子上看將起來。突然,他的注意力被一張幻燈片給吸引,那是張 X 光穿過 DNA 晶體的繞射圖。華生對晶體攝影學是生手,但他還曉得那樣的影像與螺旋鏈的構造相符。回到劍橋後,他試著回想佛蘭克林所報告的「單位基體」及水分含量,以便他和克立克據此建構一條三鏈的 DNA 模型。但佛蘭克林和她的老闆魏爾金(Maurice Wilkins)到劍橋來看他們的模型時,她的反應帶著一絲嘲笑,理由是華生無可救藥地把佛蘭克林的晶體中水分含量,少算了十倍。該模型可說是徹底的失敗。

照克立克的看法,傑夫高布倫所詮釋的華生太「瘋狂」了,而不斷嚼口香糖的模樣,也是對美國佬的刻板印象。但傑夫高布倫卻不費力地掌握住一個骨瘦如柴、早熟的美國人,站在一群英國大男孩中間的模樣。21 歲的華生博士是在 1951 年的 9 月抵達劍橋的卡文底許實驗室。一位傑出的遺傳學家形容華生為:「高、笨拙、儀容不整……襯衫的底部飛揚,膝蓋頭露出,襪子縮在腳踝……眼睛總是突出,嘴巴張開……一幅笨拙與機靈的奇怪組合。」華生比當時還沒拿到博士學位的克立克小 12 歲,與他這位穿著講究、言談得體的同事比起來,華生像個流浪漢,常低頭喃喃自語,不時從鼻子發出哼的一聲,而這項奇怪的習慣,迄今仍然不變。但他二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克立克對物理及晶體攝影學知識豐富;華生則對基因的性質在行,兩人同樣都相信 DNA 要比蛋白質重要。他們的同事皮魯茲(Max Perutz,1962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描述:「他倆都有那種在聰明才智上,難得碰上對手的自大傲慢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