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不只是發明(BE0125)──科技改變人性?
Our Own Devices: How Technology Remakes Humanity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李佩芝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418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推薦序

科技與人性的對話

◎文/ 溫肇東(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每過一陣子就會有一本書,把你以為很熟悉的世界整個翻轉過來,這本書即是。在亞馬遜書店網站得到五顆星的《不只是發明》,只要看了幾頁前言就知道你將被它顛覆了,而且你會很樂意地繼續看下去,進行此一頭腦體操,上沖下洗左搓右揉,給自己腦袋中一些平常不留意的死角來個大掃除。洗完這個三溫暖,會讓你筋骨舒暢許多,思路也敏捷許多,原來我們並不是那麼了解所謂的「科技」以及作者定義的「技術」,也不那麼了解我們一些習以為常的動作中,竟然有那麼多部分受制於我們自己的發明。

科技雖然來自人性,但經過田納的分析,今日人類所呈現的身、心、靈及其日常行為,有許多深受科技及我們自己發明器物的影響。筆者記得大學在建築系聽課時,課堂中有個概念讓人印象非常深刻:人類透過建築改變了自然環境,這些人造建物與空間也形塑了我們的生活與行為方式,甚至其中很多影響並不是當初設計者的目的,或他所能想像得到的。

作者前一本書《科技反撲》寫的即是科技帶給人類一些原來沒想到的後遺症或副作用,例如:救得了命治不了病的醫藥;不斷升級的電腦設備,造成永無止境的學習與維修成本;設備先進的辦公室對眼睛、手腕、脊椎所造成的毛病;為安全而發明的運動器材,反帶來運動員不必要的冒險與傷害。有些還是不可復原的災難,如動植物的引入、移植帶來生態的天災與人禍。

《不只是發明》則換一個角度探討身體和生活中與「科技」及「技術」扯不清的愛恨情仇。你一天可以有多少小時不戴眼鏡、不戴手錶、不帶手機?你的耳朵是否必須要借重助聽器?心臟血管需要裝幾個支架?骨頭及關節上有多少人工器材的協助?牙齒中有多少金屬、琺瑯、或可再生物質?人類身體和科技的親密度極限在哪兒?球鞋可傳送或記錄跑者的資訊,機車安全帽可內建對講機與導航裝置,若穿載科技不算什麼,那植入式的感應器晶片呢?

電影《機器戰警》只是人機一體共同演化之終極形貌之一;虛擬實境加上活氧計畫,又是另外一個人機介面的融合境界。人類可以變得多合成、多數位、或多機械化後還可稱為「人」?或機械人中能植入多少人性或愛使之變成「人」?在《變人》和《AI 人工智慧》兩部電影中,我們看到編導們試圖為人與機器的差別及互動進行生動的描繪,但終究還是有跨越不過的鴻溝。有時不只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問題。

若暫時不談未來科幻的可能性,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很多發明與設計其實「歷久彌新」。人類習慣了,適應了,也就一直沿用下來,最多只是產品形式變得更豐富或精緻化。田納從奶瓶、涼鞋、跑鞋、椅子、音樂鍵盤、打字鍵盤、眼鏡、頭盔等再平凡不過的物品,來探討我們的使用方式、產品演進方式及產生的社會互動、文化象徵、族群差異與時尚意義等。本書和《利器》作者亨利.波卓斯基對鉛筆、迴紋針、拉鍊、罐頭等產品的演化,與他們如何被使用的討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換個角度看事情,往往會有很多新意義產生。古人說:「橫看是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當找到適當、創新的視角與觀點時,分析才會吸引人,設計才會有賣點。

過去討論科技管理或創新管理時,比較強調發明者或組織的努力與機會,同時背後有個很強的假設:新的發明、新的產品自然會擴散,社會也自然會接受。至少理工學院的實驗室裡很多人還如是想。最近開始有人討論「創新的使用」,才是影響每件發明最後能否創新或被束之高閣的關鍵。在人類的發明史上,沒有被採用的發明遠多於被採用者;換句話說,使用才導致創新,創新不必然被使用。至少,創新與使用是個「共同演化」的過程,但過去的創新管理或新產品開發較少注意「使用的議題」,也較少對「使用」進行較精緻、有系統的研究。

馮希培(Eric von Hippel)曾探討「領先使用者」(lead users)對創新的貢獻,普哈拉(C. K. Prahalad)的《消費者王朝:與顧客共創價值》也研究新興領域中,廠商和顧客如何共同發展新產品、新營運模式以得到更高的價值。《不只是發明》雖然不是針對科技史、科學哲學或科技社會學的專家所寫,可能也不是專寫給修習商管的MBA或工程師讀者之著作,但在「創新與使用」對話的脈絡下,應會對修習創新管理、科技預測、情境分析、新產品發展等課程的朋友有積極的啟發。

筆者在科管所已教授了十年的「科技與人文社會」課程(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越來越覺得 STS 和主流科技及創新管理密不可分。在台灣欲從「代工製造」轉而朝向「定義產品」的新興產業發展之際,越了解過去一些科技產品演化與被社會使用的過程,越能豐富我們對未來情境的想像,使我們對「產品與使用」的共同演化產生較深刻的理解,也較能定義出能歷久彌新的產品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