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不只是發明(BE0125)──科技改變人性?
Our Own Devices: How Technology Remakes Humanity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李佩芝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418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前言

科技似乎已成為所有電子系統的代名詞,這是不對的。微處理器確實是百分之百的機器,但不代表機器(或所有重要機械)就一定是晶片與電路的製品。在一九九○年代初期,經濟學家艾德溫.曼斯菲爾(Edwin Mansfield)就已經發現,改良式吸線器(thread remover)與去污劑對提升美國生產力的貢獻遠大於個人電腦。因此,是我們好好重新思考科技的時候了,就讓我們從最簡單的科技型態開始吧。

在《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Why Things Bite Back: Technology and the Revenge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一書中,我對科技所下的定義是「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改造」;而本書則是要探討我們自身所做的調整:日常事物如何影響我們對身體的使用──我們的坐、站、走、溝通等方式。而且是有關這些事物象徵意義的探討:它們如何影響我們彼此的形象,這些事物又其實是我們自己的發明。雖然沒有這些日常事物,人類還是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今天它們已成為龐大科技跑步機的一部分,一旦開始運轉,想下來可沒那麼容易。

這本書點子的來源,是我參加一九九六年線上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 Online)贊助的一場科技與設計線上高峰會(根據製作人的稱呼)後開始醞釀的。其他參加貴賓還包括認知心理學家唐納.諾曼(Donald Norman),以及土木工程師暨科技歷史學家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兩人在日常物件的使用研究都提出過重要、精闢的論述。那是場十分精彩的網路論壇,可惜現在已不復存在。從專家們的共識及爭論中,我發現一件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將這些平凡無奇的事物視為科技、經濟與價值間一連串交互作用的結果,並探討它們的意義。

舉例來說,工程師看到十九世紀出現大量餐具,他們可能會從特製刀叉、湯匙的製造與使用技術去思考;食品化學家則可能從玻璃器皿形狀、所盛各類酒品的配適程度來評估。但是,如此的科學性分析,並不能解釋為何某一時期人們願意為多樣化選擇而付費。部分社會歷史學家則認為,維多利亞時期的上層階級不斷將日常慣例盡可能複雜化,為的是讓一夕致富而晉身上流社會的新貴感到害怕與困窘。同樣的,促使迴紋針(大約十八世紀發明)加速發展的,恐怕不僅僅是新金屬加工器械的出現,而是新文書作業的快速增加。一般人常認為科技是促進變革的主要幕後推手,其實科技也是對長期趨勢的一項反應。

雖然心理學家可以指出許多讓物件更容易使用的方法,科學研究也幫助我們進一步改善工具,但是功能表現卻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指標。人類的需求不但十分複雜,有時甚至自相矛盾。舉例來說,美國專利申請最熱門的項目之一就是高爾夫設備,然而這些發明卻大都為高爾夫協會旗下一個大型專業實驗室所拒絕。倒不是因為這些發明不能用或不好用,而是因為它們性能佳、操作容易。高爾夫球員和其他運動的參與者,都必須在追求科技所帶來的好處、與掌握高難度技巧以贏得個人威望間,尋求一個適當的平衡點。在《科技反撲》中,我探討了人類的創新既可以維繫亦可能摧毀此一挑戰,也就是運動的基本組成:人為困難度的挑戰。即使是最激進的科技狂熱分子也(還)不曾建議將高爾夫球或其他運動交給機器人,好讓我們可以坐在舒適的俱樂部酒吧內,輕鬆地從螢幕上觀看機器運動員的賽程進展。人類對手部技能的強調並未衰減,只是將重點從工作轉到嗜好及運動方面罷了。

製成品與其資訊之間的界線是任意專斷的(arbitrary),我們的知識則是透過物體來篩選的。本書的第二個靈感來源發生在一九九七年,我當時受邀在世界最老也最活躍的成人教育中心演講:位於柏林的烏拉妮雅學會(Urania-Gesellschaft)。到了問答時間,一位(從主辦單位不悅的眼光判斷)很愛質詢講者的老先生觀眾,向我提出一個充滿挑戰意味的問題,要我說出史上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我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回答:「眼鏡,這樣才會有更多人來買我的書。」現場緊張氣氛就這麼化解了,但是經他這麼一問,我更加認為人體是一個資訊系統。這位提問的觀眾本身也戴眼鏡,因此對我的答案也和其他人一樣表示贊同。看來,找麻煩也可以很有建設性。

本書是透過一組詞彙來探討各種日常生活的物件:科技(technology)與技術(technique)。前者包含了我們使用的結構、裝置、系統等;後者指的則是我們使用這些裝置的技術。科技史學家一般都將重點放在裝置本身的探討,不知道是否因為使用者習慣的文獻紀錄十分缺乏。設計人員(其實也很合理)則把目標放在淘汰舊技術。修剪燈芯、手拉發動汽車引擎、調整電晶體收音機頻率、甚至(對一時興起的業餘人士來說)相機手動對焦等技術,究竟有什麼好處?

其實在生活中,技術比我們所想的更為重要。許多事物似乎會神奇地自動運作,我們要這麼一廂情願地想當然也可以,但早晚有一天,等哪個「自動」體系出了錯,我們還是得靠專家緊急出面矯正錯處才行。在蘋果電腦改變基本政策,開始全面移除軟碟前的舊款麥金塔「零插力」(zero-insertion-force)軟碟機,就是一個這樣的科技。只消輕輕一推,蘋果軟碟機就會優雅地進片,而退片則是透過螢幕上的下拉選單由軟體直接控制。相反的,其他IBM相容機則是透過粗糙的彈簧鈕來操控。然而再怎麼優雅,機器終歸是機器,磁片還是偶爾會卡住。有個簡單的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把迴紋針擰直,然後刺進嵌壁式開關上一個極不起眼的小洞就行了。瞧,即使是設計良好的物件,還是需要知道一些使用訣竅的。

科技與技術的交互影響,其實從我們的腳就可以看出來,鞋帶的發明可以完全總結本書的要旨。雖然運動鞋(第四章有深入探討)對先進材料的接受度很高,但是束牢它的綁帶方式兩百多年來卻少有變化。尼可森.貝克(Nicholson Baker)小說《夾層廳》(The Mezzanine)中痴狂的主人公也注意到:「鞋子是我們必須學會掌握的第一個成人科技。」各世代的發明家都提出過各種不同的鞋子束牢方式,今天許多孩子一開始學的都是纖維材質的魔鬼沾(Velcro)黏貼片,不過富裕國家的孩子遲早還是要學會自己綁鞋帶。雖然沒有幾個人記得綁鞋帶的程序,其複雜程度卻值得教師及家長花心思製造學習輔助工具,也值得在網路上展開熱烈的方法討論。試試不經過實際操作,看你能否直接用文字向初學者說明如何打結(相信世界上至少有一、二十億篇這樣的小短文)。如果用母語寫沒有問題,而你又剛好會說第二種語言,再試一次用你的第二語言把打結程序寫下來。這樣你應該就更能體會上帝存在或其他哲學、神學概念的本體論爭辯。做而不說的沉默知識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特殊詞彙常十分冷僻,試問有多少人知道鞋帶的塑膠或金屬頭的英文名稱?aglet還是tag?

其實還有許多鞋帶技術是貝克書中主人公沒有注意到的。即使是簡單的物體,也可能需要運用相當高的技術水準。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以他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卻也花了不少時間才發現他用的是反向的十字結而非平結,所以他的皮製鞋帶老是鬆落。許多次文化也發展出各自的鞋帶技術,甚至是十分精緻的技術。作家傑佛瑞.伍爾夫(Geoffrey Wolff)在其回憶錄《欺世公爵》(The Duke of Deception)一書中提到,他記得從他那討人厭的外公那兒──一位心胸狹小、白手起家的軍官,他唯一學到的有用東西,就是不易鬆脫的海軍式鞋帶繫法。足球員把鞋帶打結在外側,避免影響踢球。有經驗的徒步旅行者也知道如何根據地形調整鞋帶綁法,例如上坡時將鞋頭部分放鬆,腳踝部分綁緊(以防止扭傷);下坡時則反之(以保護腳跟肌腱),同時以雙扭結(double-twisted knot)將鞋帶的兩頭分開;另外還有一種鞋帶繫法可以幫助腳踝穩固於靴子後部。有些技術高超的徒步旅行者,甚至可以跳過一部分洞眼,同時使用其他技巧來提高自己的步行能力並防止腳部起水泡。其他領域的運動員也都懂得如何調整鞋帶綁法。運動足科醫師喬.艾利斯(Joe Ellis)發表了有關各種不同鞋帶結法的說明,以防止腳踝滑動並提升腳底的彈性,並且保護柔軟的腳趾及腳背。許多運動鞋廠商在耐吉公司(Nike)帶頭下,一一推出可調整鞋寬的款式,這些鞋款的洞眼以內外交錯方式排成兩排,但最後打結處是相同的,因此可以隨腳形調整鞋子鬆緊。(然而,大多穿鞋的人還是全部洞眼都用。)整形外科醫師建議,即使是上了年紀活動不便的老人,綁鞋帶的鞋子還是優於免用鞋帶的鞋子,因為有鞋帶的鞋子比較能適應腳關節及腫脹的腳部。其實,有經驗的修鞋師傅一般都可針對不同年齡層之需,教我們如何使用徒步旅行者發展出的各種鞋帶綁法,來解決鞋形與腳形不易配合的問題。醫師還特別提醒,用環扣取代洞眼與圓條狀鞋帶的「先進」鞋款,可能會割傷足部。

舊科技也可以結合新技術與新材料以保持不被淘汰。科技還同時具有象徵性的意義。鞋帶就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涵,甚至是宗教意涵。多數傳統的伊斯蘭社會不興使用鞋帶,因為進入清真寺必須脫鞋,出來又得穿上,實在很不方便。可直接穿脫不用鞋帶的鞋款,在有脫鞋習慣的地區,顯然使用上更為方便。某項發明的生命是否走到了盡頭,有時是由社會階層決定的。根據日記作者約翰.伊夫林(John Evelyn)的說法,英王查理二世於一六六六年「正式穿上東方服飾,改變……鞋線〔鞋帶的前身〕及吊襪帶為扣帶,其中部分飾扣還鑲上寶石」,因而開創了一個新時尚。整個十八世紀到一八二○年左右,歐洲及美國紳士都改穿扣帶鞋而不用鞋帶。湯瑪士.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在十九世紀初力排眾議採用鞋帶,以示他全心擁護大革命前夕在巴黎看到的民主時尚。

鞋帶也代表了族群認同。在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學校當局有時會禁止帶幫派色彩的有色鞋帶。鞋帶穿好卻不打結是年輕叛逆的象徵;完全不綁鞋帶,類似穿布袋衣,則是都市監獄裡的時髦裝扮之一。(另一個極端則是巴登鮑爾爵士〔Lord Baden-Powell〕所創的「童軍繫鞋法」,這種方式可以把綁好的鞋帶結及鞋帶尾端隱藏起來。)即使是衣著保守的成年男性當中,還是可以發現各人的鞋帶技術有明顯不同。歐洲人喜歡將鞋帶綁成並列隱藏的Ζ字形,形成跨過腳背的平行鞋帶;美國人則傾向綁成十字形,看起來就像一排連續的英文字母X。沒有人能指出鞋帶綁法演變的確切時間及原因。二次大戰中,英國軍方教導士兵平行繫鞋帶的方法,以便醫護官在救助傷兵時可以容易地切開並移除軍靴,不過這一傳統的淵源應該更早。美國軍隊的部分指揮官會要求部隊將兩雙軍靴的鞋帶以不同方式繫綁,這樣才不會忘了輪換靴子。有次我甚至注意到一位來訪的歐洲同行其左右鞋繫法不同。(根據數學家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的觀察,美式繫鞋法所用的鞋帶較短。)

在社會互動中,鞋帶除了象徵意義外,還是很有用的道具。鬆了的鞋帶提供一個暫停、中斷對話以及觀察的機會。根據倫敦一位記者的報導,在她採訪一位金融家的過程中,每當出現讓他不安的私人問題時,他就會開始調整眼鏡或解開鞋帶重綁。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的觀眾一定還記得在頗具啟示性的片尾部分,為了最後再偷窺戰爭室裡的秘辛相片一眼,蘇聯大使特意蹲下去重繫鞋帶。對許多人來說,鞋帶其實是很好用的詐騙工具。馬拉松比賽中的一個作弊手法,就是先等在邊線上,然後蹲下來綁鞋帶,等到大批選手跑過來時,再趁機站起來加入競賽。一九九二年在巴塞隆納舉辦的奧運競賽上,古巴棒球隊就是利用不斷繫鞋帶的方式來減緩比賽節奏,因而擊敗對手美國隊──至少美國新聞記者是這麼看的。

最後,鞋帶還能展現即興科技的力量,亦即在熟悉的事物裡發現意想不到的用法。扁平、強韌的編織線容易打結。在正面效用的發揮面,鞋帶可以當成彈性細繩使用,例如將其纏繞在門把上,方便殘障人士開門,或者也可以作為緊急止血帶使用。鞋帶也有邪惡的用途,從學生考試夾帶小抄、自殺或謀殺等。全球各地的監獄及精神病院都將新入獄罪犯或剛入院的病患鞋帶沒收。(機場有金屬探測拱門,但鞋帶不會啟動警報器。)鞋帶和衣夾、迴紋針、膠帶等一樣,都是可以讓我們充分發揮想像、延伸出無窮新科技的發明。

從鞋帶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簡單的身體科技可以具有無窮的價值,使我們能漸進地改變,而不必經歷革命性的變動。鞋帶(下至塑膠鞋帶頭)的生產早已自動化,這無疑是科技的一大成就,因為鞋帶是好幾股線像編髮辮一樣地編織起來的,而且尺寸上也小得多。近來一項重要的發明就是彈性鞋帶,這種鞋帶可以省去打結的麻煩,穿脫鞋子也變得加更容易,特別對於殘障人士以及社會習俗視鞋子為戶外穿著的地區而言,更是如此。

然而時尚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技術需求。鞋類製造商在一九九○年代為了追求時髦的外觀,開始改採表面光滑但卻容易脫落的合成鞋帶,遭到消費者的抱怨。一位由耐吉贊助並在紐約馬拉松賽中獲勝的肯亞選手,由於耐吉飛馳鞋(Air Streak Vengeance)的圓形尼龍鞋帶中途鬆脫了三次,耽誤了關鍵的數秒鐘,因此未能打破紀錄。(談到科技的復仇,耐吉還付給該運動員一萬美元紅利。若鞋帶沒鬆脫,該名選手幾乎可以篤定贏得這項比賽。)但是仍有部分鞋業高階管理人士認為,如果打結方法適當,其實鞋帶是不應該鬆脫的。

十九世紀繫帶鞋與鞋帶的生產商,恐怕沒料到鞋帶居然釋放出這麼多的運動及象徵技能。當初他們想的多半還是找出替代扣帶、鈕扣及無鞋帶鞋類,以及更為舒適、有彈性及流行的鞋款。使用族群如運動員、年輕人、罪犯等,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鞋帶操作技術。當然,新科技的出現可以滿足新的趨勢要求,例如編結機配合今天複雜的控制技術,可讓鞋帶產生各式圖樣,包括企業及學校體系的識別樣式。技術與科技互相強化、互相修正,攜手朝著不確定的方向無止盡地共同演進。以建築理論學家克理斯多夫.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觀念為基礎,身兼作家及設計師的史都華.布藍(Stewart Brand)說明了各個結構如何藉由後繼所有者的增刪、創新及重整,而不斷「學習」。在設計生活中的小事物時,適應性(adaptability)也同樣重要。布藍對建築的看法:每一棟建築都是對未來的預測,而且是錯誤的預測。這句話也完全適用於我們人類發明的各種工具上。

因此,《不只是發明》一書除探討人類發明的天分及使用者的創意巧思外,更進一步討論為什麼這些發明會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正、負面結果。在《科技反撲》中,我已指出一類我稱之為﹁復仇效應﹂的問題,亦即科技會自我摧毀本身存在原因的那一面,例如:有些防止當機而設計的電腦程式,本身正是引起當機的原因。然而,科技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不經意的小點子也可能收穫豐碩的果實。將氧化物顆粒附著於磁帶上的化學作用,其實是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一項研究的副產品,當時正研究讓薄金片更能有效地黏著於象徵頹廢流行風的黑色俄羅斯香菸上。最近,芝加哥近郊的費米(Fermilab)粒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微中子實驗控制室,則是從﹁天線寶寶﹂──實驗室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級研究人員所熟悉的兒童電視節目,其隱密的圓形小屋得到了啟發。矽圖(Silicon Graphics)公司的科學家,也成功地將數位相機瞄準熔岩燈內循環的液狀團塊,將圖像的數位訊號處理後產生真正的隨機數字。隨機數字雖是許多電腦作業不可或缺的,卻無法單靠電腦電路產生。

本書從物體與身體技術(body technique,法國人類學家馬塞.毛斯〔Marcel Mauss〕的原始稱呼)的互補關係開始探討,輔以戰爭到音樂各個領域的實例,來論證人類最重要的幾項發明其重要性其實不在發明本身,而是在新用法的開發。

本書討論的核心在於自歷史觀察身體技術與科技的演進,並以多數人接觸的第一項科技:嬰兒奶瓶,展開討論。然後逐步從「腳」開始,探討最簡單的足部遮蔽物樣式:涼鞋,特別是老一輩都熟悉、且於二次大戰後從亞洲開始流行於全世界的人字涼鞋。接下來再談到二十世紀最具特色的鞋類:運動鞋,以及它與人類活動型態的關聯。其後章節則將重點轉到背部及座椅的關係。椅子原是地中海近中東地區不久前的發明,現在已取代了全球多數地區的舊式坐法。職場用椅的設計則於十九世紀才出現,到目前為止,這類椅子的設計還是最讓設計師費盡心思的。緊接的章節探討背調式座椅,雖然此類座椅不是最時髦的樣式,但通常能充分發揮其效用。背調式座椅的章節也說明了此一科技如何從貴族休憩功能,轉變為現代時尚風格及保健產品,之後又如何演變為通俗文化中自我放縱及肥胖的象徵。

近兩百年來手部科技中最具突破性的發展莫過於鍵盤。鍵盤不但取代了鋼筆與鉛筆成為書寫工具,同時還改變了人類對其他眾多程序的控制。音樂鍵盤的章節談到演奏型態及樂器製造原理如何相互影響;而相對的,文字鍵盤的篇章則說明打字員對科技意涵的貢獻往往不亞於原始發明家。

鋼琴之於十九世紀的音樂與人類的手,就如同量產的眼鏡之於人類的眼睛。眼鏡的篇章旨在說明眼鏡的存在主要不是由於光學知識的理解增加,而是受到社會識字人口增加的需求所推動。十九及二十世紀裡閱讀材料的爆炸性成長,造成了我們對眼鏡更深的依賴。頭盔引發了古代中東地區首次的軍備競賽,而如今卻同具軍事與運動用途,甚至是嬰兒外科整型用器具。

本書的後語則討論人體科技的未來趨勢,穿戴用或植入式裝置從一九九○年代末期開始失去部分優勢;即使是人機合體(cyborg)的倡導者,對未來生活也未必全然樂觀。直接改造身體──透過運動機、飲食、藥物等,未來甚至牙齒及器官都可以再生,已經不是夢想。行動裝置則賦予最不起眼的拇指全新的尊嚴,這表示意外的驚喜也是可能的。

一如《科技反撲》,本書也不是針對科技史、科技哲學或科技社會學的專家所寫,而是為所有對熟悉事物感到好奇之人所做的探討。我的目的是希望能激發出更多看待平常事物的新方法,因為我也同意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看法:真正的世界之謎不在看不見的現象,而在看得見的事物。

愛德華.田納
二○○二年八月於紐澤西州平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