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不只是發明(BE0125)──科技改變人性?
Our Own Devices: How Technology Remakes Humanity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李佩芝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418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3

  • 涼鞋:日式的質樸

史都華醫師的「泛太平洋」涼鞋論述中,研究的範圍是中南美火山山系及太平洋沿岸布滿尖銳珊瑚的火山島等地區。日本地形並不如其他太平洋島嶼那般崎嶇不平,因此發展的鞋款則是針對當地氣候條件(即濕熱的夏季及寒冷多雪的冬季)所設計。日本人口稠密,多數土地不利農耕,因此人民已學會有效運用有限的糧食、木材及其他資源。

傳統日式鞋類不但非常適合天然環境,更反映出宗教與文化的影響。西元六世紀,在佛教反對殺生的教義影響下,日本出現了一種稱為木屐(geta)的木製鞋,取代了戶外用的皮鞋與皮靴。(即使在今天,許多皮革工人都還是早期賤民階級的後代,因為過去皮革技術的行業只有賤民才能從事。)日式木屐與西方的木鞋不同,其平坦的鞋基是由兩塊二至四英寸高的橫切木塊所支撐,置於鞋底的後端,使其前端可以向前傾斜。這種鞋款比百年來稻農穿著由稻草繩固定的木板鞋更精美高貴。兩條布製繩線形成倒V字形後,固定在接近木屐後方的兩側,在第一及第二腳趾間交會。由於高度的關係,穿木屐的人不怕踩到泥濘或水坑,原意是為了保護日本男女通用的外衣(和服)下擺。木屐的標準尺寸不分男女,左右腳可互換,因為倒V字形的頂端都在鞋底板中心,而不是腳趾自然狀態下的身體中心。男用涼鞋及木屐自古至今都是方形設計,而女鞋則邊角呈圓弧形。部分女用木屐還用奢侈的燈心草編製鞋底墊,搭配華麗的布質夾腳等設計;男用木屐則大部分尺寸、外觀相近,因此常有喝醉客人穿錯木屐回家的事情發生。最好的木屐是以單塊梧桐木刻製而成,有時還有榻榻米(竹)製鞋墊,其他木屐則是利用不同的凸起與凹槽組裝而成的。隨著工業化發展,木屐不但沒有式微,反而拜十九世紀機械化之賜,最後連貧窮人家都買得起木屐。不過,工匠的技術並未因此消失。一直到二十世紀,工藝店店家還會深入日本山區樹林,購買整株梧桐樹來製作最優質的木屐。

日本的其他鞋種則不用如此費心尋求稀有原料,只要回收、利用常見原料即可。原始的日本涼鞋(waraji)由稻草製成,出現年代早於木屐,大約距今兩千年之久,當時稻米漸漸成為日本的主食。這些鞋款與新世界發展出的絲蘭鞋一樣,是史上最經濟的衣著物件之一。稻草是糧食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卻成了實用及宗教用的物品,日本神道寺廟便中有所謂稻草製成的聖繩。稻草還同時是傳統屋舍的屋頂與墊子,也是雨衣、雨帽的原料;食品則以草編鋪墊包裹再以草繩捆綁的方式運送,以確保不會沿途散落。這些可再生的稻草還可以編製成草鞋,附有草編鞋帶可穿過腳背及腳後跟一邊的小孔,固定於腳踝處。(前不久有人獻出一隻需要靠二十根支柱支撐的巨大草鞋,送給東京的淺草寺,作為保國佑民的象徵。)西元九世紀在人字木屐之後,日本出現了一種新式的草編涼鞋(zori),此種鞋款不再以稻草為主,常常用的是燈心草、竹鞘及其他廉價原料。雖然草鞋仍當成鄉下勞動用鞋為主,最後也還是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款式及做工,甚至有婚禮專用的白色絲綢豪華鞋款,以及其他雙層稻草鞋底的款式,是男方家庭在訂婚當天送給未過門新娘的禮物。

草製涼鞋及木屐共同造就了勤儉、衛生的生活方式,也間接促成日本明治時代的經濟成長及全球文化的影響力。對生活起居以地平面坐墊而非座椅的社會來說,容易穿脫的鞋款總是比較受歡迎。雖然鄉村屋舍常有部分裸露的泥土地(通常被視為戶外的延伸),但是當日本人進屋時,還是會把涼鞋或木屐脫在象徵起居空間分界的門檻邊上。就算草鞋曾用來作為室內拖鞋,還是不能碰到表面容易毀損的榻榻米墊子。日本人一般穿著草製涼鞋或木屐外出時,會著上類似連指手套的連趾襪(tabi),亦即大腳趾與其他腳趾分開的襪子。(無獨有偶,有些羅馬人在穿著皮製涼鞋時,也會穿著一種羊毛或皮革製的足部遮覆物,稱為soccus〔由此衍生出英文的sock一字〕。)由於連趾襪不會被街上的塵土弄髒,因此很適合室內穿著。在馬桶引進之後,為了不弄髒雙腳及起居空間,日本人在進廁所前會穿上另一種特製涼鞋,這種習俗到今天還十分普遍。由於涼鞋與木屐本身的設計,換鞋變得快速容易,甚至不需要彎身碰鞋。脫鞋習俗在日本十分盛行,根據老一輩的說法(也可能只是日本的都市傳說),日本十九世紀末火車第一次開始載客服務時,乘客在上車前還會把鞋脫在月台上,結果回程時卻發現鞋不見了。

不論華貴還是儉樸,木屐和涼鞋都很衛生,不單單只是因為進室內前會先脫下來。氣候加上信仰因素,使得封閉式皮鞋在日本發展不易。濕熱的氣候條件不但促成了日本開放式梁柱屋型及側推門的隔間設計,也鼓勵了開放式鞋款的流行。皮製的鞋不但容易損壞,而且會保留熱氣與濕氣。教師尼爾森從加州北部移居夏威夷後,也發現在潮濕的太平洋地區,完全由皮革製成的涼鞋很容易損壞。隨著二次大戰後封閉式皮鞋逐漸在日本流行開來,皮膚科醫師表示香港腳患者大量增加。根據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香港腳患者在所有霉菌感染的比例從一九四五年的三一%,竄升至一九五五年的七六.八%。此外,某工廠也發現穿著封閉式鞋款的工人四分之三患有香港腳,而穿著涼鞋或拖鞋者則僅有四分之一左右感染。

封閉式鞋款也改變了日本戰後大眾的腳,特別是一九六○及七○年代,穿著連趾襪、木屐或涼鞋的人比戰後那幾年更加快速減少。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即大腳趾內部彎曲變形而造成疼痛的病症,雖然在其他赤足族群中也曾發生過,在早期的日本卻聞所未聞。從日本九州島北部發現的繩文時代(一般定義為西元前一萬年或六千年到三百年左右的時間)足印中,完全看不到這種病症的跡象。東京杏林大學兩位整型外科醫師則表示,在一九七二年之前他們從未動過拇趾外翻手術,但在後來十年不到的時間內,光是大學的整型外科門診就有八十五位拇趾外翻的病人就診。日本一直到允許十四歲以上的孩子穿著流行鞋款後,才開始出現拇趾外翻的現象。

  • 涼鞋、皮鞋與運動的技術

涼鞋不但比封閉式鞋款更能防止足部感染及維護天然腳形,還影響了日本人的行走方式。即使在今天,各國人的行走方式都各有不同,傳統日本人當然也有其獨特的走法。美國動物學教授愛德華.摩斯(Edward S. Morse)曾於一八七七年到過日本,發現一般家庭鞋櫃裡的木屐展現出「個別的行走習性,有的後跟都沒了,有的則側面磨掉了。」無論如何,鞋子對我們的步伐還是有影響。

涼鞋夾腳置中的設計,可能是西方遊客注意到日本婦女走路採內八步伐的原因所在。和服攤開時看不出有根據身形剪裁的樣子,穿著時則必須緊緊地綁在身上,因而也影響了婦女的行走方式。沙漏形豐胸肥臀的體態自一八九○年代起影響日本時尚,婦女還因此必須學習穿著新式外國鞋的走路方式。當時日本一幅嘲諷漫畫呈現的就是這樣的上課畫面,文字說明寫道:「各位小姐請跟我做,雙腳朝前,胸部挺起來。好,現在微笑。」

涼鞋與西式皮鞋對男性的影響則略有不同。日本明治時代的辦公室文化受到西方影響,使得男性穿著比婦女服裝更強烈地受到歐美時尚的左右。雖然穿脫、更換都不容易,但是帽子、大衣及鞋子等物件都改以西式為主。不過小男孩、小女孩在成長過程中還是穿著木屐及涼鞋,日本學校也還要求穿著此種傳統鞋款。這樣的鞋文化使十九世紀的西方遊客訝異不已,其中愛麗斯.貝肯(Alice Mabel Bacon)就觀察到從小穿著木屐可強化兒童的足部發育,致使那些日後成為工匠者甚至可以用腳做事:「每一隻腳趾頭都各有任務,也能確實執行,因此不像穿皮鞋國家人民的腳趾動作那樣呆板。」

日本人一般以「活塞式」(piston)及「搖擺式」(swing)為對比,描述日本及西方男性走路方式的差異。有位專門研究走路步伐的日本學者阿江通良(Michiyoshi Ae),甚至觀察到一位在日本唸書的美國女子走路時發出尖銳的「喀∣喀∣喀」聲,與日本女性拖曳的步伐聲「喀啷∣喀啷∣喀啷」有所不同。日本人的走路方式至少有一部分跟穿涼鞋長大有關。西密西根大學一名日籍研究生多田子(Ko Tada)利用電子儀器測量肌肉收縮、拍攝錄影帶及使用測力板等比較十名學生的行走方式,其中五名為美國學生,另外五名為日本出生美國長大的日裔學生,同時也測量其赤腳及穿著現代夾腳涼鞋的步伐。多田發現,日籍與美籍年輕男性穿著夾腳涼鞋時,會無意識地產生行走方式的差異。美國學生由於較不適應此種鞋款,因此腳趾抓鞋抓得較緊,容易穿得太向前伸,因此足部與涼鞋間的夾角較小。美式走法的腳踝與膝蓋在運動時協調一致,行進間重心保持垂直穩定,有利於下一步的前向加速。日籍學生在行走時則會拖著鞋後跟,而不論赤腳還是穿著涼鞋,日本受測者是以前腳或腳掌平穩落地,與美國學生典型的後跟行進方式有所區別,而美式走法較不能有效吸收運動時的衝擊。(中世紀日本軍人戰時穿著的半足式涼鞋〔ashinaka〕,是靠著去除鞋跟來減輕鞋重。)因此,為了減少受傷的風險,步伐必須縮小以減少煞車力道。日式步伐即使在赤腳行走時,仍會限制大腿充分運動。多田及其論文指導教授瑪麗.道森(Mary Dawson)認為,這種肌肉運動型態是行進時為確保涼鞋不會從腳上飛出去而產生的。日本人行走時肩膀呈圓弧狀,有前傾的傾向;而美國人的體態則較直,多田認為此與「長期穿著彈性鞋底的皮鞋有關」。

多田還引述其他研究,指出童年時形成的神經肌肉模式,不但影響成年後走路的步伐,也影響跑步及跳躍的姿勢,因此童年所穿的鞋最終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動表現。多田指出日本跑步紀錄保持人,包括躋身一九九二年奧運決賽的一名運動員等人,都發展出搖擺式步伐,而不是採活塞式行走方式,否則日本的世界級跑者應該會更少。

當然,多田也不否認了除鞋子外,其他生理及文化差異也可能影響步伐,她的研究只不過是一個起點。但是許多日本及西方個案似乎都支持她的研究發現。日本運動科學家阿江通良之子,在出生後在美國待過幾年,在這段時間他都未穿著涼鞋或木屐。(他甚至不被允許騎兒童三輪車,因為踩踏板的動作會在腿部前方產生肌肉,據研究這種肌肉的產生與活塞式行走方式有關。)到了小學一年級,他已經學會西方人的搖擺式走法;長大之後,即使穿著木屐他還是保持這種走法。另一方面,在美國長大但穿著傳統日本鞋類的日裔美籍兒童,則發展出活塞式走法。顯然穿著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舉止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