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導言 1
導言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戰之華: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基因、女孩、華生:雙螺旋二部曲
Linux 傳奇:讓比爾‧蓋茲坐立難安的天才
死亡原因:法醫之神奇案祕錄
天使墜落的城市
正宗CIA詐騙術

生物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跨世紀黑科技:神奇植物幹細胞
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基因騙術(BE0084)
Unnatural Harvest -- How Genetic Engineering is Altering Our Food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英琦博‧柏恩斯
       Ingeborg Boyens
譯者:杜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13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57133415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言 1導言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導言 2

【懵懂地邁向革命】

生物基因工程新能力已使現代社會瀕於根本變革邊緣,較諸 18 世紀的產業革命不遑多讓。

曾任「生物技術產業組織」(Biotechnolo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首席遊說專家的戈當(Richard Godown),在 1994 年一次電視專訪中指出:「重組體 DNA 技術的來臨,足與發現量子物理相提並論。」加州生物技術研究公司「生物科學安全」(Bioscience Securites)總裁志茂田左能(Sano Shimoda音譯),在 1998 年美國「全國農業討論會」(National Forum on Agriculture)上誇言,農業生物技術「在芮氏地震儀上與蒸汽引擎、電晶體和電腦同列為重大轉型技術」。1997 年初,《商業週刊》(Bussines Week)宣布,未來一百年的「生物科技世紀」,係以實驗室為基礎的技術革命,促成「莊嚴、激昂、引人注目的人類史」時代,不啻給這個產業蓋下批核章。

《商業週刊》預見的革命性變化,已在各大公司避人耳目的實驗室中悄悄進行。其他類型的革命,是從漸趨式微的統治階級手中取得國家控制權,這次革命則是純為企業和股東利潤著想的商業階級所推動。魯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生物學教授鄂倫斐(David Ehrenfeld)在 1997 年馬里賽(Maryse)講座系列「科學作用」(Science at Work)中直言:「除了軍方花在異常昂貴、功能不彰的武器系統上的經費,把自己的需要移作不惜代價牟利,當以此為最明顯案例。」

試管新食物紛紛上架,得力於政府主管的默許,其中尤以視生物科技為重要成長產業的北美政府為最。不過,大多數消費者都對這食物革命渾然不覺,更不會自問:這真是我所要的?這技術安全嗎?是否應對科學當為與不當為稍加限制?或者,生科食物是否應做明確標示?誠如英國作家卡德(Nigel Calder)所做的提醒:「我們正懵懂地邁向革命。」

科幻作家天馬行空,往往臆想出一個人造生命的世界。赫胥黎(Aldous Huxley)早在科學確認去氧核糖核酸(DNA)為生命基礎之前,就已在 1932 年於《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創作的未來世界中提出警告,科學進展有如脫韁野馬,世人有面臨非人性化之虞。在赫胥黎的功利新世界中,食物是味如嚼蠟的胡蘿蔔素三明治、一片維他命 A 末餅和一杯代用香檳。

此外,日後成為恐怖電影老套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即是出自雪萊(Mary Shelley)訴說科學進展神速的,19 世紀初期一位天才科學家的故事。雪萊藉由探討創造者與創造物的命運,所提出的質疑,在我們即將邁入新時代的現在,益發顯得迫切:科學可以改變生命到什麼程度?

這些已逐漸為你我餐桌增色的「食物」,雖被新聞媒體稱之為「科學怪食」(Frankenfoods),卻不是教人一望而知的怪物。這些試管食物沒有標示或其他標誌,說明它們是非自然收成的可食用創造物,是以往往無法區別它們跟我們所認知的天然農產品有何不同。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科學進步日新月異,彷彿在揶揄科幻作家的想像。複製動物、無頭青蛙胚胎、發光綠鼠和「成功地」在老鼠背上長出人耳的實驗,各式各樣的消息紛至沓來。好萊塢想盡辦法娛樂我們,一丁點 DNA 就讓恐龍復活(侏儸紀公園),未來的基因工程社會,可在平底培養皿上完美地修正胚胎(千鈞一髮)等電影紛紛出籠。科學即將把我們推進一個絕大多數食物都在實驗裡設計的世界,這個事實與環境、人類與動物健康、全球食物系統和地球生物多樣性有莫大關聯。

生物科技產業者主張,這 20 年來的基因工程經驗,既沒有突變病毒或細菌走漏,以致污染環境,也沒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因接觸非自然生命型態而罹病;他們堅稱,嚴格測試已確保不致危害人類健康。對質疑這些主張的人士,科學家和主管官員只是淡淡地說:「請看看我們的紀錄。相信我們。」

然而,儘管有這些信誓旦旦的保證,但誰也無法預見基因工程的長程衝擊。科學曾經錯過,否則何來臭氧層破洞、撒利多邁德畸形兒(thalidomide是一種鎮靜安眠劑,因有導致胎兒缺肢畸形之虞,已禁用)和車諾比核變?1947 年 6 月 30 日,《時代》(Time)雜誌有一則廣告,對日後因環境影響而普受譴責的化學劑大為頌揚,不啻為我們對未來的信心,提出令人怔忡的評論。「實現各界對 DDT 的盛情期待,」廣告中說:「1946 年間綿密的科學測試顯示,妥為運用 DDT 可殺死許多害蟲,誠為全人類恩物。」

【真正的利益在哪裡?】

科學本身沒有善惡可言,癥結在於運用方式。舉例而言,生物技術應用在開發新藥品上,的確是在醫療保健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不過,若是應用在基因工程食品上,除了大股東之外,利益終究只是曇花一現,風險反而更為真切。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nivesity)生物學系講師,以及美國「全國基因學基金會」(National Genetics Foundation)研究員何美文(Mae-Wan Ho音譯),在 1998 年 3 月布魯賽爾「綠色基因工程會議」(Green Conference onGenetc Engeineering)上表示:「科學不是不好,但有不好的科學,跟大企業掛鉤,急功近利,違背公益的基因工程就是不好的科學。」

生物倫理學者兼曼尼托巴大學「專業暨應用倫理學中心」(Center for Professional and Applied Ethics) 主任薛佛(Athur Schafer)指出,鼓吹新科技的人士每每誇大利益而低估風險,決策往往傾向於支持快速邁向所謂的更好的世界,其中尤以進展神速的新生物技術革命最為危險。「我們花了一個多世紀才適應產業革命、蒸汽機和煤炭,」他說:「如今,變化速度來得如此之快,我們的適應彈性和能力已逐漸遭到破壞。」

我個人的幼年時期雖是由傳統農莊生活所型塑,卻也同樣有懵懂走向生物科技革命之過失。成年後,我以微波爐加熱加工食品,在都會區過著記者生涯。1992 年,我接下加拿大廣播公司「吾土吾民」紀錄片製作人的工作,開始踏進現代農產事業領域時,對現今耕作方式所知無多,不知豬仔是豢養在工廠似的大建築物裡、沒有人再用擠奶桶;更不知那一望無垠、寸草不生的作物園,乃是遍灑殺蟲劑的結果。

我發覺,科學習以為常地做著赫胥黎也始料未及的事:物種混合與配對,創造新的生命。新科技的悸動很容易讓人著迷,從而被科學界的熱情沖昏腦袋。看到馬鈴薯苗奮力驅退實驗室導入的科羅拉多甲蟲,畢竟是讓人大開眼界;擱了一個月的番茄,看起來鮮艷欲滴,活像是當天剛摘的一般,更令人嘆為觀止。

個人在調查研究農業問題過程中,有此難得機會略窺跨國生物技術堂奧。本書只想就幾乎是諱莫如深地使生存所需的最基本農產品──食物,產生革命性變化的新科技轇轕,做一評估,至於相關的科學分析方法已見諸別的大作,不擬贅述。

生物技術在擴充人類掌控自然力量的能力上,歷史上沒有別的科技可堪比擬。提倡者保證生物技術利益無窮,淡化對人體健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風險。有了基因工程之後,我們得以掌握生命遺傳圖譜,是否就可以指望,這前所未有改變生命的能力毫無風險?企業公司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是否可以沒有一個倫理架構就貿然向前?真正的利益到底是什麼?但願本書能促成各界對這些問題,以及若干必須在進一步跨入未知之前處理的重要問題,詳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