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洪蘭推薦序
前言 1
前言 2
前言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譯 者 作 品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人生大事之最好的工作:每日一分鐘,啟動工作小革命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 (單冊精裝版):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
客製風暴:解析未來十年商品、銷售、創業的獲利模式
佛陀與惡棍:矽谷工程師打造上億身心靈企業的經營心法
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套書不分售)
我願意陪伴你:點亮生命的九堂課
資訊焦慮

生物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跨世紀黑科技:神奇植物幹細胞
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重塑大腦(BE0119)
The Mind and the Brain :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傑佛瑞‧史瓦茲&夏倫‧貝格利
       Jeffrey M. Schwartz & Sharon Begley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2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57134021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洪蘭推薦序前言 1前言 2前言 3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心靈與大腦的關係是亙古難解的奧祕,思想與意識這麼崇高抽象的東西,又如何能從腦殼裡三磅重的膠狀物產生?探討這類問題的書籍汗牛充棟,其中我最喜歡的討論不是出自歷史上某位偉大哲學家之口,而是一位科幻小說家──雨果獎(Hugo)得主畢森(Terry Bisson)。他在一九九一年科學與科幻雜誌《全知》(Omni)中的一篇短篇小說直指了人類構造的荒謬:腦部的基本成分明明與其他器官(例如腎臟)一樣如果說探究一堆電線與電晶體為何無法產生主觀知覺是個荒謬的問題,或者我們可以探討腦部以外的神經元。為何沒有一個腦部以外的神經元能夠產生主觀質性的(qualitative)感覺──一種內在的察知?例如指尖辨識冷熱的神經元活動便與意識知覺無關,但指尖上傳之後發生在腦部的神經元活動,則具有意識知覺。如果將指尖到腦部的連結切斷,手指將完全喪失感覺。腦部的電化學活動與指尖幾乎一樣,為何腦部的神經元獨具神奇的力量,可以創造主觀的經驗?這就是物質(肉?)如何產生心靈的最大謎團。

第二個謎團是一堆光子落在視網膜後為何會產生感覺,感覺到紅色或藍色。雖然我們可以說這種波長的光刺激了視網膜上對光敏感的這種椎細胞,最後產生了這種顏色的感覺──例如波長六百五十毫微米的光可讓正常人感覺到紅色,但科學家還是無法解釋紅色或藍色的感覺或其他感質(qualia)從何而來。很多哲學家以「感質」來代表我們因經驗或感覺而產生的質性的、純粹的、個人的主觀感受。每一種意識狀態都有(可能是獨特)的感覺:咬一口漢堡和嚼牛排的感覺就不一樣。每一種味覺的感受與其他感官又都不同,不同於聽到蕭邦練習曲或看到閃電或聞到威士忌酒或想到初吻。我們雖然能找到視覺皮質上紅色產生的位置,但這絕無法解釋我們對紅色的感覺是如何產生的。即使是最詳盡的功能性磁振造影圖,也只能顯示知覺的物理基礎,而不能說明內在的親身感受。我們如何知道別人看到紅色的感覺是一樣的?即使詳細研究腦部的機制到達分子的層次,恐怕還是無法回答上述的問題。

仔細想想實在有些奇怪,竟然有人相信,只要能追蹤到顱骨內分子活動與心理事件的關聯,就算得到了充分的解釋(當然更不可能解釋整個心靈)。其他的問題暫且不論,這種邏輯至少犯了嚴重的歸類錯誤,也就是賦與神經元它們實際不具有的特質,亦即意識。詳研心靈與大腦奧祕的哲學家西爾(John Searle)說:「就我們所知,這個(物理)世界的基本性質,可透過物理、化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的原則來理解。但有些現象絕不能明顯歸為物理或化學類,這不免讓人困惑在這個完全由物理微粒在力場中構成的世界裡,意識、意願及其他心理現象如何融入?」如果答案是兩者根本不相容,即心理現象不同於粒子構成的物質界,那麼這中間顯然存在「解釋的缺口」(explanatory gap),這個名詞最早是哲學家拉文(Joseph Levine)在一九八三年的論文〈唯物主義與感質:解釋的缺口〉(Materialism and Qualia: The Explanatory Gap)裡提出的。

人類生命最難解的謎

將腦部的活動與心理事件連結起來看來無疑是科學的勝利,但卻讓很多研究大腦的人無法滿意。因為神經科學家與哲學家都無法充分解釋神經元的活動是如何產生主觀心理狀態的。正如神經生物學家道提(Robert Doty)在一九九八年所說的:「這是人類生命最難解的謎。」而最容易讓神經科學家坐立不安的,莫過於提及身心的問題(或有人稱之為心靈與物質的問題)。為了避開這個問題,細胞神經生理學家只願意把注意力放在神經活動的細節上,例如:離子的進出,軸突上的電衝動,通過突觸的神經傳導物質等。就像演化生物學家路恩田(Richard Lewontin)所說的:「將問題局限在唯物主義未被挑戰的領域。」

唯物主義當然就是相信只有物理實體才是真實存在,更進一步推論,凡是非物理實體者(心靈與意識是兩大例證),就不可能是可測量的真實存在(但早在探索心靈與意識之前,這個觀點就已出現問題了:時間與空間這兩個似為真實的量根本無法納入唯物主義的大傘下)。我們不妨以澳洲哲學家傑克森(Frank Jackson)的一個實驗來證明這個觀點的不足。假想有一個色盲的神經科學家要研究顏色的感覺(傑克森稱她為瑪麗),她可以非常精確地描繪出波長六百五十毫微米的光落在實驗者眼中時的情形,仔細追蹤顏色分析的路徑,亦即從丘腦的外側膝狀體沿著視放線到主要視覺皮質。接著她謹慎地觀察顳葉視覺聯結皮質區的活動。實驗者報告結果說:他看到了紅色!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順利。

但我們可以說這位神經科學家知道(真正知道)看到紅色的感覺嗎?她當然知道刺激源與神經的關聯,但如果她隔天早上醒來,她的色盲奇蹟似地痊癒,而看到一片紅色罌粟花,那一刻的「紅色」經驗,必然與她在實驗室中所知道的有著巨大的質的差異。現在瑪麗有了意識主觀感受的紅色經驗。

然而,了解知覺的生理機制與意識的知覺經驗有很大的差異,而後者與對知覺對象的覺察與注意有關。這個意識經驗,這個紅色感覺的心理狀態,絕無法以神經路徑的描述完全解釋。神經科學家已能找出疼痛、憂鬱、焦慮的神經路徑,但這些成就同樣都無法完整解釋背後的心理經驗。那個解釋的缺口依舊沒有被填補起來,理由再明顯不過:因為神經狀態不等於心理狀態。心靈不等於大腦,雖則前者的存在仰賴後者的活動(就我們目前所知)。正如哲學家麥金(Colin McGinn)所說的,「唯物主義的問題,是想要以非心靈的特質來建構心靈。」

不過,如果你走一趟各大學神經科學系所,恐怕不常聽到這種論點。這個領域的主流觀念仍是唯物主義的必然結論,所謂的「心腦同一論」(identity theory),亦即將大腦與心靈劃上等號,認為由神經元的活動產生紅色知覺的過程,就已完整解釋紅色的感覺。凡是非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是鬼氣森森的神祕主義(比如陰陽魔界之類的傳說)。但若真的有人相信人類對自然的了解已將一切化約為物質,恐怕是誤解了科學及科學史。

一般認為唯物主義的出現要歸因於牛頓;現代人將世界解讀為遵循固定法則的精密發條時鐘,牛頓就是這派思想的鼻祖。但這其實是錯誤地解釋了牛頓物理學。誠然,牛頓發現了重力定律,也明白重力在地球的表現(那顆著名的蘋果),和在太空的表現(牽繫著月亮與地球,地球及其他行星與太陽),是同樣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來說,牛頓的這些發現大大減低了宇宙運行的神聖性。但牛頓本人並不相信純粹的唯物主義,他將宇宙這個時鐘上上帝的針取下,然而卻換上了同樣非物質的針──力場。唯物主義的世界裡,不同東西的互動是透過直接接觸,而牛頓的重力論則是保持距離的活動。地球究竟是如何讓月球無法飛到太空裡的?透過重力。什麼是重力?一種難以言傳的力量,充塞所有的空間,可以在無限遠的距離外感受得到。遙遙相距的兩樣東西彼此能有重力的牽引,中間卻沒有任何連接的物質或中介物,你是無法觸摸到重力場的(當然,你可以感受到它的效果)。其中蘊藏的深義連牛頓都感到侷促不安,他在一封信裡寫道:「一物能夠在沒有任何中介的情況下隔空對另一物作用,這實在太荒謬,任何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無法信服。重力必然是由某種介質造成的但此一介質是物質或非物質,則只能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但提到古典牛頓物理學時,恐怕多數人都不是聯想到這樣的觀點。不論是一般人或科學家,多數都以為,科學界相信世界是由微小的物質構成的。「但這個觀念是錯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史戴普(Henry Stapp)指出,至少有一派量子理論──由匈牙利數學家紐曼(John von Neumann)在一九三○年代提出──認為,「世界並不是由許多細微的物質構成,而是由點滴知識構成,亦即主觀、意識的知(knowings)」。但這些觀點完全無法動搖強勢的唯物主義世界觀,若有人敢於暗示心理活動不只是軸突上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的移動結果,恐怕會被譏刺為科學的愚夫,或更糟糕的,被斥為非科學。一九九七年我在餐會中向神經科學院前院長提出這種觀點,他便驚呼,「這表示你不是一個科學家。」一個人竟敢質疑意識、情緒、思維、主觀的疼痛感、創造力的勃發不必然源自神經路徑的電化學活動,鐵定會被斥為二元論者。

啊,那個可怕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