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洪蘭推薦序
前言 1
前言 2
前言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譯 者 作 品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人生大事之最好的工作:每日一分鐘,啟動工作小革命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 (單冊精裝版):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
客製風暴:解析未來十年商品、銷售、創業的獲利模式
佛陀與惡棍:矽谷工程師打造上億身心靈企業的經營心法
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套書不分售)
我願意陪伴你:點亮生命的九堂課
資訊焦慮

生物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跨世紀黑科技:神奇植物幹細胞
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重塑大腦(BE0119)
The Mind and the Brain :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傑佛瑞‧史瓦茲&夏倫‧貝格利
       Jeffrey M. Schwartz & Sharon Begley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2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57134021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洪蘭推薦序前言 1前言 2前言 3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4

但真的是如此嗎?一些傑出的神經科學家對此一立場感到懷疑。加拿大神經外科專家潘菲德長期致力於解析心靈的物質基礎,最後認定與大腦相關的解釋,在本質上便不夠周延。現代神經生理學之父薛靈頓(Charles Sherrington)於一九四七年指出,光是大腦活動絕無法解釋全部的主觀心理現象,包括自由意志,「我們若比較人類是由兩種元素或一種元素組成,後者在本質上並未具備較大的可能性。」他門下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埃克爾斯爵士(Sir John Eccles)也抱持相似的觀點。埃克爾斯因發現神經細胞跨越突觸的溝通方式而獲得諾貝爾獎,其後更致力於探討心靈與大腦互動的媒介機制,包括難解的自由意志概念。標準的神經生物學告訴我們,神經末梢的小囊泡含有神經傳導物質,發生電衝動時有些囊泡會釋出神經傳導物質,跨過突觸後將衝動傳送到另一個神經元。一九八六年,埃克爾斯提出神經傳導物質的釋出可能倚賴量子力學,而這個過程會受到心靈的影響。埃克爾斯認為,這便為自由意志的表現提供了一個基礎。

身心爭辯的重要理論

事實上笛卡兒引發的身心爭辯根本沒有結束,而是變得異常複雜。試舉其中幾種理論:心腦同一論、中央神經系統狀態唯物主義、中立一元論、邏輯行為主義、個例物理主義與類型物理主義、個例副象論與類型副象論、不規則一元論、突現唯物主義、排除式唯物主義,和各種功能主義等,簡直多到每一個哲學家都可以分配到一種主義。下面簡述幾種重要理論(根據傾向唯物主義的程度依序排列),應該可略窺爭辯的重點。

●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或者如神經外科專家伯根(Joe Bogen)所說的「心理的唯物主義」(Mentalistic Materialism)。這派觀念認為心靈不過是大腦的狀態,是腦部物理活動的副產物。哲學家佛萊尼根(Owen Flanagan)也說,「心理活動只不過是大腦的活動」,了解大腦活動的過程與運作方式,就能對心靈有充分的了解。這種觀念只承認有物質的影響力,與行為主義相近,其主要的擁護者包括丘奇蘭夫婦(Paul and Patricia Churchland)及丹尼特。功能主義者甚至否定前述色盲科學家突然看到紅色時的心理「事件」,也不承認有意識存在。他們強調,心靈的運作不過是動作電位通過了大腦的路徑,至少這是科學唯一需要探討的。如果我們頑固地堅持經驗的實在(experiential reality)、意識、感質之類的奇怪概念,那也只是出於無知:只要我們能充分解析腦部的活動,感質和意識都會消失無蹤,就像生物學家確定生命體的性質之後,所謂的「生命火花」(vital spark)之說便自然消失。唯物主義當然有它的優點,意識及其他心理現象既被否定,心物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因為沒有心靈,只有物質,那麼何來心物問題?

● 副象論(Epiphenomenalism),承認心靈是真實的現象,但認為心靈不能對物理世界有任何影響。這派學說承認心靈與物質是兩種東西,就像物理事件與心理事件是兩種東西,但意思僅限於感質與意識不能真正化約為神經的活動,就如水的性質不能化約為氫與氧的化學特性。從這個觀點來看,意識是神經活動的副象。副象論認為大腦是所有心靈現象的成因,但又認為物理界具有因果的封閉性(causally closed),亦即,物理事件只能源自物理的因。因此認為心靈本身並不具致果性,即不能導致任何事件發生。這麼一來我們就只剩下一個相當枯槁的心靈,意識則只是心靈的破敗影子(至少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心靈既是非物理的現象,也就不能對物理界產生作用,不能導致任何事情發生(例如心靈不能讓手臂舉起)。這一派既認為因果關係只有一個方向──從物質到心靈──也就否定了心理狀態具有致果性。這些觀念很符合唯物主義科學的基本假設──即神經學家海瑞克(C. J. Herrick)於一九五六年所說的:「心靈不能影響物質。」換句話說,所有的物理事件只能是另一個物理事件的結果。若有人認為意志及其他心理狀態可影響物質(即使是構成自己身體的物質),那純粹是出於錯覺。

副象論大概是除了純粹的唯物主義之外,較被廣泛接受的另一選擇,但這派觀點的問題是,它違背了我們的一個基本經驗,即心理狀態確可影響行為。完全否定心理狀態的致果性,等於是將意志表現的行為斥為錯覺。副象論(及其他否定心靈具致果性的學派)還有一個大問題,這早在一八九○年詹姆士就已提出來了,演化生物學的基本原則認為,人類生命中明顯的自然現象通常都有可辨識與量化的效益,如此才可能在自然界生存及延續。換句話說,必須具備某種生存的優勢。但這就產生了一個明顯的問題:如果意識只是毫無功能的幻影,怎麼可能賦與人類任何生存的優勢?毫無作用的意識如何能演化存續?簡而言之,自然界何必創造出具有自覺與主觀內在經驗的生命?當然,演化生物學家可以舉出許多例子,說明演化的長河裡也有一些特質並不是特別被揀選的──演化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與陸恩田稱這類特徵為拱肩(spendrel),拱肩並不是建築上刻意塑造的,而是拱頂與牆面交接處自然形成的。然而意識是如此顯著的特質,似乎很難不是特意揀選的結果。就像詹姆士所說的,「我們應可合理推斷意識是有用的。如果意識是有用的,那麼必然是透過意識的致果性。」

● 突現唯物主義(Emergent Materialism),認為心靈源自大腦,但不能完全根據大腦的活動來預測或化約為大腦的活動。亦即心靈的特質不能完全以大腦的物理活動來解釋,且心靈可能可以影響心理與身體的改變。主張突現理論者如拉斯穆森(Steen Rasmussen)認為,有時候像心靈這種較高階的突現性質是可以反過來影響最初創造心靈的低階過程。

諾貝爾獎得主、神經科學家史培利(Roger Sperry)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九四年去世前,一直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以研究「裂腦」病人聞名於世(即將病人左右腦半球的連結切開,實際執刀者多為伯根),並創造出最詳盡及最具科學基礎的突現唯物主義。他稱自己的突現理論為「心靈主義」、「突現心靈主義」或「新心靈主義」。剛開始他只是主張心靈無法化約為腦部的活動,反映的是主流的突現學派觀點。但眼見唯物主義在神經科學界漸占上風,「認定只存在『由下而上』、由部分決定全體的事實,亦即只有神經活動能單向決定心理活動」,這些現象讓史培利愈來愈感到不安。因此他後來主張心理狀態確具致果性(可導致結果)。他的觀點與不可知的物理主義(下文會介紹)不同,後者認為心理狀態只能透過大腦的媒介影響其他心理狀態,突現唯物主義則認為有些心理狀態可直接改變、形塑或引發其他心理狀態,也可反過來作用於腦部狀態。史培利在去世前幾年甚至暗示心理力量可形塑神經元的電化學活動。

這是相當激進的觀點,他認為「心理力量」可引導神經元在細胞層次的電化學傳輸,因此,突現的心理特質可由上而下控制其組成部分。這可以解釋強迫症病人如何以心理控制神經活動,尤其是與強迫症相關的病態神經路徑(詳見第二章)。史培利極力澄清他的觀點完全沒有笛卡兒二元論的意味,而是較激進的唯物主義,認為心靈不只是突現的,且是可導致結果的。他認為各種意識經驗不能脫離大腦而存在,也不相信存在無實體的心靈或意識(這兩個觀點與古典的非科學根據的二元論者一樣)。他所說的具致果性的心理力量,絕不是鬼氣森森、非物質的、超自然的東西。他在一九七○年說過,「這裡所說的心理力量並非暗示有任何獨立於腦部機制之外的無實體超自然力量,而是與腦部結構及其功能組織密不可分。」這個力量可形塑與引導低階的電衝動傳輸。史培利在一九六五年說明他的致果性觀點:「意念或理想也和分子、細胞、神經衝動一樣能導致結果。」當然這是主張唯物主義、由下而上決定論的人理所當然都不能接受的。史培利強烈希望這種新的心靈觀能整合「歷史上關於心靈與物質的衝突立場整個科學界能慢慢脫離幾世紀以來的微觀決定論(microdeterminate)的唯物主義範型,以更合理的宏觀心靈模式(macromental)來了解兩者的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