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陽明大學生理所教授/潘震澤 審訂及專文導讀
如果你想知道──Y染色體如何解開兩百年前美國總統傑佛遜的親子懸案?為何英國人保險套使用量在春天達到高峰?人類精液產量如何相當於泰晤士河通過倫敦橋的流量?何以一個男人性行為製造的精子數足以讓全歐洲女人受孕,卻仍然有這麼多男人?男性的「那話兒」如何與物理的液壓系統扯上關係?如此眾多關於男性生物學的困惑與討論,不妨讓遺傳學者瓊斯來替你解答。
男子漢,一個同時代表男性特徵與陽剛氣概的辭彙,似乎象徵了身為男性的必要條件。自Y染色體發現以來,男性之所以為男性的奧祕,似乎也得到了解答。然而男性的生存處境─就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卻日益危險,男性對於參與繁衍的必要性也日顯薄弱,桃莉羊不就是未經雄性協助而誕生?
問題在於,男性的重要性究竟在哪裡?
對於奠基於生物性差異的男性定義,瓊斯提出他的諸多疑問與見解。得力於生物學與遺傳研究的各項發現,瓊斯以貼近於人類學的角度,重新檢視男性形象與特質的源頭-Y染色體,從中勾勒出深具顛覆性的「非典型」雄性圖像,以及自然界中許多令人驚訝的事實:Y染色體本身並非如想像中穩定;某些物種的性別乃由環境與外力決定;有些人雖具Y染色體卻以一生以女性身分過活;在雌性主導選擇之下,透過精子大量下注的雄性往往才是弱勢的一方。
Y染色體是人類基因裏最衰敗、多餘、無用的部分,揭露出男性自身的脆弱,恰恰是其所有者的最佳象徵。雖然男性並非迥異與女性的火星人,但在社會因素、愚蠢天性與睪固酮的聯合影響下,使得現代男人蒙受莫大危機。
繼得獎著作《新物種原始論》與《命運之舞:基因的故事》後,瓊斯再度展現其橫跨遺傳學、人種研究與歷史佐證的功力。透過其幽默行文與豐富學養,生殖背後涉及龐大的經濟投資考量、以及物種生存競爭中的性與謊言便昭然若揭。想認識自身處境的男人一定要讀,想了解男人的女人更需要看。
▼ 此書的源起
1996 年英國科學家以細胞核移轉技術複製出桃莉羊,2004 年日本科學家單靠兩只卵子結合便培育出幼鼠,單性繁殖成功。
既然物種繁衍可不需雄性協助,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多男人?
大自然裡有千萬物種的繁衍可以不必然依賴雄性,人類又何必非有男人不可?
Y 染色體是人類基因裏最衰敗、多餘、無用的部分,揭露出男性自身的脆弱,恰為其所有者最佳象徵。
繼得獎著作《新物種原始論》與《命運之舞:基因的故事》後,史蒂夫.瓊斯重新檢視達爾文學說,提出現代新解,展現其橫跨遺傳學、生物學與歷史佐證的功力,探究男性形象與特質的源頭──Y染色體,從中勾勒出深具顛覆性的「非典型」男性圖像,想認識自身處境的男人一定要讀,想了解另一半的女人更需要看。
▼ 精彩摘錄
「男人真命苦」的說法已不稀奇,但說這話的人通常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男性,心裏可不一定這麼想。本書作者從生物學談到社會學、從性染色體談到人類壽命、從男性荷爾蒙談到威而剛、從寄生生物談到無性生殖,結論可是一清二楚,毫無疑點:「男性,你的名字是弱者。」
──導讀:男性的沉淪
過去曾有人以為女性生殖器不過就是男性的翻轉過來,這種想法當然很幼稚,人類基因組完全定序後顯示男女的差異很小,相較於廣大的生命奧祕,男性的祕密其實很簡單。過去有人以為男性是更完美的女性,新觀念已完全打破這種迷思。人類大約有五萬個基因,只有千分之一為男性特有。這些基因從Y染色體的指揮中心扭轉了胚胎最初的女性狀態,引領生命走向崎嶇的男性之路。
──導讀:男性的沉淪
如果你心有餘力又足,不妨試著將精液射入一杯冰冷的礦泉水。你會看到一種形狀模糊的東西,但請再看仔細一點──至少十八世紀的生物學家相信──你會看到一個嬰兒;那是男人給女人的禮物,後者的唯一職責是將伴侶辛苦製造的小孩孕育出來。丈夫的角色是如此關鍵,相形之下妻子簡直只是一方苗圃;在社會上、家庭裏,以及更重要的,在她自己心中都比他低一階。
──書摘:男人才是第二性
化石可以證明各種哺乳類如何在遙遠的過去分家,然而觀察從黑猩猩、老鼠到袋鼠(wallaby)由近而遠等人類親戚的性染色體,更可推斷其演化歷程。由性染色體的演化模式顯示,自有性別之分以來,慘烈的兩性戰爭一直是推動他們往前走的力量。
──書摘:孤立的 Y 染色體
Y 是很務實的染色體,樂意接受任何有益處的移民(不論是怎麼來的),對無益處的則棄之如蔽屣。不過多數移民都很不幸,因為他們製造的蛋白質對雄性大多沒有價值,因此最後走向衰亡的命運。
──書摘:性染色體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