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當男人不MAN了! 消失在科技時代的男子氣概
午餐錢大計畫

生物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跨世紀黑科技:神奇植物幹細胞
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我想好好理解你:發揮神經科學的七個關鍵,你的同理也可以很走心(CFI0397)
The Empathy Effect: Seven Neuroscience-Based Keys for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Live, Love, Work, and Connect Across Differences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海倫.萊斯
       Helen Riess
譯者:丁凡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17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78957138241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導言
為何要研究同理心?


我在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第一年,精神科教授理查.查辛醫師(Dr. Richard Chasin)在舞台上排了一圈椅子,代表曾經有創傷經驗的家庭成員。每一張椅子代表一名家人。他不是專注於一位有創傷經驗的成員,而是示範給我們看,整個家族都參與了表達和管理受苦的人的情緒。每次從系統中移除了一張椅子,家庭就需要重新調適,如果沒有這個人扮演他的角色,會發生什麼事。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我自己的家庭並不像我一直以來想的,其實並不獨特,甚至很尋常。發現自己能夠辨認並分享形塑我的童年生活的重要景象,令我感到安慰——同理心的基本元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的爸媽幾乎失去了一切,然後移民美國。爸爸十四歲時,他的父母被極權政府處決了。那時,他和兩位妹妹失去了特權般的生活,被送到飢餓集中營去。我母親的家庭也被迫拋下一切財產,離開家,在勞動營工作。她的父親在那裡過世。這些殘忍的故事像窗口的窗簾似的,掛在我們家的角落。有很多光線照進來,但是窗簾總是在那裡,形成陰影。
   
我的父母是德裔基督徒,這讓事情更為複雜了。一八??年代,他們的祖先移民到南斯拉夫(Yugoslavia)的達諾比河谷(Danube Valley),在那裡過著和平的日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在狄托(Tito)政權下,他們忽然陷入了種族清洗,政府立意要把所有德裔和其它「不受歡迎」的族群都消除掉。命運如此扭曲,狄托政權把德裔人口趕出家門,送去集中營,就像德國希特勒政權把幾百萬的猶太人和其他人送進集中營一樣。歷史上,一直有暴政將幾百萬的人民消滅掉,他們的故事甚至沒有人提起。
   
和我父母屬於同一個教區的教友出於同理心和信仰,協助他們從集中營逃走了。後來,他們在澳洲遇到彼此,結婚,移民到美國。因為他們的德國口音,不知道他們的背景,也不想知道他們的故事的人,會立刻批判他們。很多人只因為他們是德裔,就假設他們在身為受害者的恐怖歷史中扮演了迫害者的角色。
   
被批判的痛苦、被誤會參與了恐怖的戰爭犯罪,加上沒有人同情他們自身經過的痛苦,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他們不但失去了家庭、家園和國家,還被誤會。他們很難承受。這些誤會對我的影響也很深。
   
小時候,同學因為對方無法控制的因素而欺負別人時,例如膚色、住處、家庭狀況,我總是很難過。為了表面的條件而受到批判是不公平的,我心裡憤怒極了。我變得非常在意社會公義,直到今天都如此。我渴望療癒別人情緒上的痛苦,因此選擇了精神醫學作為我的事業。現在我已經成為專業人士了,我聽著病患述說他們的故事,例如精神病的汙名化,以及大家問他們為什麼「吃那麼多精神藥物」,讓我對於大家無法用同理心看待他們的掙扎,感到憤怒。
   
大約十年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頭條標題經常呼籲大眾對健康照護賦予更多同理心的時候,我已經參與同理心研究了。我跟麻省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ql)精神科合作,做了一項調查。我們想要知道,門診時,如果醫生的言行較有同理心的話,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心理參數是否會彼此符合。我們想看看是否可以找到具體證據,顯示兩個人「同步」的狀態。
   
我們使用一個簡單的技術,稱為皮電反應(galvanic skin response),測量皮膚的電阻變化。這是對情緒激動最敏感的測量了。我之前的一位學生,卡爾.馬爾希博士(Dr. Carl Marci),追蹤了醫生和病患的生理反應,看他們何時彼此同步,何時不同步。他追蹤了皮電活動,測量皮膚釋出多少汗水,代表當時生理和情緒活動的程度。然後我們問病人,醫生表現了多少的同理心。結果顯示,同理心越強的醫生,醫生與病人的生理跡象越彼此吻合。
   
這個實驗的大突破是我們發現了一個生物記號,可以定量測量非常難以捉摸的同理心。一位女士看到代表自己內在焦慮的生理記錄,以及醫生的反應時,吸了一口氣說:「我覺得我看到了我的心靈X光!」她這輩子大部份時間都有焦慮症,但覺得沒有人看得到她的痛苦。現在看到了這個醫病連結,讓她的治療有了長足的進展。在這裡,我們注意到了同理心的力量,並同時繼續修正我們辨認和度量同理心的能力。
   
身為哈佛醫學院的老師,我對於把隱形的情緒變成可以看見的數據,感到極大的興趣。我開始思考,如何運用這個工具改善醫療專業人士的同理心。我很幸運,在哈佛獲得一項博士後醫學教育的獎學金,於是開始在哈佛梅西學院(Harvard Macy Institute)上課,學習同理心的神經科學,運用新的工具,發展同理心預防訓練,並在隨機控制的實驗中加以測試。
   
之後我在麻省醫院(MGH,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創立了同理心與關係科學計劃(Empathy and Relational Science Program)。這是第一個此類的研究計劃。一開始的時候,許多專家認為同理心是天生的:你有同理心,或者天生就沒有。我和同事在同理心計劃中作研究,招募六個專門科別正在受訓中的醫生,給他們短期的同理心技巧訓練,看看他們是否更能夠看得懂病人的情緒線索,更有效地做出回應。在訓練前與訓練後,我們請病人給醫生打分數。接受了訓練的醫生在訓練後都會獲得明顯比沒受訓練的醫生更高的同理心分數。是的,我們看到了,事實上,我們可以教導同理心,也可以學習同理心。
   
我們知道,當病患受到同理與尊重的對待時,看病的經驗比較好,比較信任他們的醫生,比較會乖乖吃藥,療癒效果會比較好。醫生也有好處。我們的研究顯示,醫病互動裡的同理心提高時,醫生對工作的滿足度會上升,也比較不會疲累。他們報告說,學著坐下來,注意到面前的整個人,而不是僅僅注意到疾病或身體受傷的部位,讓他們感覺和病患以及自己的專業都更有連結了。
   
大家都想要上我的同理心訓練,我無法一一滿足他們的需求。哈佛梅西學院有一門課,叫做「健康照顧與教育的領導創新」(Leading Innovations in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我在這個課裡學到了如何將我的訓練課程修改到可以讓最多人接觸。接下來我和別人合作創立了同理心公司(Empathetics, Inc),經由電子信件和現場的訓練課程在全世界提供同理心訓練。
   
很快地,其他行業也開始請我提供同理心訓練。我發現,教導醫學專業人士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在其他人身上,無論他們是誰、做什麼工作、是哪裡人。事實上,第一個執行我們的同理心訓練的組織是美國中西部的一家大銀行。銀行負責組織發展的副總裁,勞麗絲.烏爾福德(Lauris Woolford),認知到同理心是她的團隊最需要的關鍵能力,才能獲得組織的成功。
   
本書中,我希望為大家示範,對別人有更大的同理心將提升你自己,以及社會整體的生活品質。經由同理心,家長看到了孩子本來的面貌,協助孩子發揮潛力;教師和學生產生連結,協助學生發掘和拓展他們的才華;企業在雇員身上投資,組織因此更為茁壯;政治家開始真正代表所有選民,為他們的需要服務。藝術一向都可以連結眾人,互相學到更多關於彼此的事情,找到共同之處,?發對彼此的好奇心而不是彼此批判。提供同理的經驗,提醒了我們:所有人都是人類社群的一部分。
   
我的研究發展出同理心的七個關鍵,經由訓練課程的不斷改進,可以協助你過更好的生活。你將學到這七個關鍵是什麼,你可以學到如何運用它們來改善生活的每一個面向,從你的親密關係到家庭生活、學校、公司、社區生活,以及組織中的領袖角色。下一章的主題是分享心智的豐富神經網路。當你更能經由神經網路領會一切,你將能豐富別人的生活,世界將變得更包容、更融合。
   
書中提及的病人和其家屬,如與現實雷同,純屬巧合。為了可讀性,當我提到個人的時候,我會用「他」或「她」,而不會用「他或她」。這並不表示任何內容指涉某一性別。本書中的意見都是我的,不一定反映了我工作的機構。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