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科普‧數理動物、植物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目 錄
‧導讀‧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評
譯 者 作 品
‧重回生命咖啡館 ‧你的價值比你的同事高多少?──頂尖工作者必須面對的48個問題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祝你今年快樂 ‧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電影書衣典藏版】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全新修訂校對暢銷新版,吳明益推薦導讀)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發現7種IQ:《心智解構》全球暢銷30年紀念版 ‧美味不設限
動物、植物
【類別最新出版】 ‧珊瑚,是海洋的森林(隨書附贈插畫家薛慧瑩繪「海底森林秘境」海報) ‧自然小遊俠套書:《小蟲大哉問》+《樹葉物語》 ‧不過是具屍體:挨刀、代撞、擋子彈……千奇百怪的人類遺體應用史(暢銷三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
哭泣的大象(CK0013) When Elephants Weep : The Emotional Lives of Animals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動物、植物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傑佛瑞.麥森、蘇珊.麥卡鍚 Jeffrey Masson, Susan McCarthy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18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57133038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線 上 試 閱
【導讀|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評】
▼ 導讀
多年前我還是一個研究生的時候,修了動物行為學這門課。行為學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談「擬人化」(anthropomorphism)和「目的論」(teleology)這兩個詞兒。教授諄諄告誡,這是兩個陷阱,研究行為的人不可落入其圈套。他也要求我們寫動物行為學報告的時候,用字遣詞得非常講究,務求客觀、中性,以符科學精神。 擬人化——牠心似我心 擬人化是「以己之心度動物之心」,比方說我們的「眼界」和昆蟲不同,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在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可見光世界,超過這些波長的範圍(例如:紅外線、紫外線),我們就看不到了。昆蟲的視覺在紫外線下非常靈光,在紅光下牠們卻成了瞎子。所以,在陽光下開得燦爛非常的玫瑰,看在蜜蜂眼裡,根本不是紅色。 因此,「鮮艷欲滴的花色招蜂引蝶」出現在文學、雜文、童話中一點不成問題,但出自行為學家之口卻成了「禁忌」!根據視覺的神經生理學研究,我們已經知道蜜蜂看到的世界和我們不同,吸引人類目光的未必吸引昆蟲,遑論顏色未必是招蜂引蝶的原因了。動物的知覺(視覺、聽覺、嗅覺)既然和人類不同,知覺所編織的內在世界(德文的Umwelt)應該也不一樣。這麼看來,人類怎能分享魚的經驗呢?而一隻蝙蝠的腦袋瓜裡在轉些什麼,恐怕更難想像了! 依此類推,「蟋蟀歌唱」是客觀的敘述,我們有什麼證據說「蟋蟀快樂地歌唱」呢?「蟑螂四處亂竄」也比「蟑螂害怕地四處亂竄」好得多,因為蟑螂不必害怕就可以亂竄。「快樂」、「害怕」這些情緒的形容往往是人類主觀的投射,缺乏客觀證據的支持,難怪想穩坐科學家寶座的動物行為學家對「擬人化」避之猶恐不及! 目的論——動物有所為而為 此外,動物行為學家在陳述事實的時候,還要小心翼翼,儘量避免另一種形式的擬人化——「目的論」。目的論所反映的是動物行為和人的行為一樣,具有某種動機。 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比方說:人餓的時候會到冰箱裡或餐桌上找東西吃,因為人有預期在這些地方找到食物的能力。動物呢?牠們的行為可以用反應來解釋——狗餓的時候會東嗅西嗅地找食物,但牠應該(可能)無法「預期」在桌上找到食物。因此,蜜蜂訪花,不是因為牠想吸花蜜,而是因為牠受到花的刺激(顏色、香味等等)所做出的反應。蜜蜂應該(可能)無法在吸花蜜之前預先知道牠會吸到花蜜。當然,若說蜜蜂在回家之後還能回味吸蜜之樂,就更不可思議了! 無論如何,受過動物行為學訓練的人不能寫「『為了』吸蜜,蜜蜂飛了好幾百公尺」,這樣的句子改成「蜜蜂飛了好幾百公尺,才吸到蜜」就不算錯;而「鷺鷥在繁殖季節求偶、交配,『以』繁衍後代」要改成「在繁殖季節求偶、交配的鷺鷥,繁衍了後代」,這樣才能凸顯「繁衍後代」不過是鷺鷥「求偶、交配」的結果,而非其目的。 行為可觀測 對動物行為學家而言,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動作是可以觀察、可以測量的,例如,求偶舞蹈轉動的幅度、角度、奔走的速度等等;而引發動物行為的內部過程,其測量更非易事。 行為是一種針對特定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從刺激到產生行為,其間要經過複雜程度不一的過程。傳統上,行為學家把這個在神經系統運作的複雜過程當成一個黑盒子,他們不必理會黑盒子,照樣能探討刺激和刺激的產物——行為。特定的刺激好比是一把鑰匙,當這把鑰匙開對了門,門就可以打開,釋放出一種特定的行為。 過去行為學家很少去碰黑盒子這個生理機制;但在今天,由於神經生理學和相關科學日漸發達,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嘗試打開黑盒子,希望能解讀行為的內部機制。有些學者認為動物說不定有能力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多數學者卻對此不敢苟同,在他們看來,想像另一種生物能夠思考,可能是犯了很大的謬誤。 嚴謹的行為學家完全不探討主觀感覺和意識思考,不要說動物,就連人也一樣。他們研究的範圍包括資訊處理、知覺、認知、思考,而這方面的工作在近年來也有相當的進展,但這批人卻絕口不提意識。本書作者的野心更大,他興致勃勃地要打破行為學家的禁忌,解讀動物的情緒。 情感難證明 作者顯然明白這條道路的坎坷,他一再重申要從軼事中尋找蛛絲馬跡,畢竟,科學在證明動物的喜怒哀樂上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貢獻。科學需要收集數據資料來測試假說,要能證明假說沒有根據。動物發諸於外的行為可以進行假說測試,但是形諸於內的情緒,就難以這麼做了。比方說:動物行為學家觀察到母鳥餵雛鳥、保護雛鳥之類的行為,將之稱為「親代的照顧 (parental care)」,但絕不會把這種行為貼上「愛」的標籤。「愛」不能用科學定義,「愛」也不能用科學測量。我們可以感受到「愛」,但什麼是「愛」呢?動物的「愛」和人的「愛」一樣嗎?這恐怕是眾說紛紜、難有共識的。 問題的關鍵可能不在於行為學家不願意承認動物有感情,而是感情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證明。養過寵物的人(包括行為學家在內)都知道,輕輕地、有節奏地拍狗的頭,撫摸貓的下巴,牠們都有莫名的滿足感,有時候牠們在主人的撫摸下半瞇著眼,陶醉極了!我們顯然可以感受到動物的滿足,但是這種東西只能心領神會,科學可是無用武之地的。 尊重生命 作者全書的想法是透過古今許多科學家有關動物情緒的論點或描述,來證明(或強調)動物有豐富、多樣的感情。他從動物的七情六慾引伸到道德宗教,可能有點過頭,其結論是希望人類不再剝削、虐待、傷害動物,而以尊重、平等互惠的態度與動物共存共榮。作者這種動物權擁護者的表態十分明顯,但是讀者或許應該小心,有些推論可能並不正確,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讀者還是得有自己獨立的看法。 本書舉例大多以脊椎動物(尤其是獅子、大象、猿猴、獾、狗之類的哺乳類)為主,這很可能是脊椎動物沙文主義使然。在地球上佔了 3/5 種類的無脊椎動物一向遭人忽視,牠們的生命型式雖然簡單,我們也看不出牠們有什麼情感世界,但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牠們也擁有一定的尊嚴。無論科學證明動物有沒有感情,似乎都不應該、也不能,減損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身為一個自然保育的工作者,我要說的是,我非常同意作者關懷生命的觀點,也贊成動物實驗應有的倫理觀,不過人類雖不應傲視萬物,倒也不必自貶身價,與動物平起平坐。畢竟,人有管理動物的能力,動物卻沒有管理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