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評

譯 者 作 品

重回生命咖啡館
你的價值比你的同事高多少?──頂尖工作者必須面對的48個問題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祝你今年快樂
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電影書衣典藏版】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全新修訂校對暢銷新版,吳明益推薦導讀)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發現7種IQ:《心智解構》全球暢銷30年紀念版
美味不設限

動物、植物

【類別最新出版】
不過是具屍體:挨刀、代撞、擋子彈……千奇百怪的人類遺體應用史(暢銷三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
森林,我們的家
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


哭泣的大象(CK0013)
When Elephants Weep : The Emotional Lives of Animals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動物、植物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傑佛瑞.麥森、蘇珊.麥卡鍚
       Jeffrey Masson, Susan McCarthy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18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57133038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評



  書評

.王道還(中研院史語所助理研究員)

根據作者,《哭泣的大象》這「本書…將證明各種動物都有複雜的情感生活。」(頁12)也許讀者會想:這還需要「證明」嗎?任何養過寵物的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講述動物的心情故事。我們從小聽熟的故事,以及電視、電影,也反覆在我們腦海中灌輸了動物喜怒哀樂的身影。

作者的創意在於:從公認的「科學文獻」下手,爬疏動物「有感覺」的證據,暴露科學家不願處理動物情感的「偏見」,以及既有科學理論的「貧乏」。因此作者並不只是重複我們已經知道的事實,正相反,書中許多故事的確讓人大開眼界,例如「肉食者可能會對獵物表達謝意。…一群剛殺死一隻紕角鹿的獅子…其中一隻獅子用雙爪抱起鹿的臉,小心翼翼且溫柔地舔舐,就像在舔另一隻獅子的頭一樣…。」(頁215)

作者呼籲科學家正視動物的情感世界。動物會感受,有愛慾嗔痴,而不是麻木不仁的「機器」。因此,我們無論是研究它們,還是利用它們,都應考慮它們的感受。科學家以動物做各種實驗,往往手段殘酷,令人髮指,求知或人類福祉等名義,固然是動人的藉口,要不是假定那些動物不會有「深刻的」感受,怕也下不了手罷?

可是「理解動物的感受」之後,可以產生什麼重要的科學睿見,作者卻沒有具體論證。作者只能反覆強調:要了解其他的動物,必須由牠們的觀點來看世界。而且,作者指出了「科學」的侷限之後,並沒有告訴我們出路在哪裡:「以『科學』方法來論述愛,根本沒有掌握它的本質。…動物之間的愛,很可能就像這許多世紀以來,人類之間的愛那般神祕難解。」(頁117)

更麻煩的,是作者對於科學理論的批判,往往深文周納、文不對題。例如作者不了解社會生物學家區別(可觀察的)行為與心理動機的分析目的, 就批評社會生物學家所說的「利他行為」其實「不能算是真正的利他行為」(頁203)。談到這兒,筆者不得不指出一些翻譯上的疏失,因為那些疏失多發生在涉及理論的討論。以下只舉二例:

一、頁212:親族的利他行為在學界有其價值,因為它有利於生物基因。
修正:動物幫助家人、親戚的行為,科學家很重視,因為那種行為有利於「施者」體內的基因(遺傳到下一代)。

二、頁216:感謝和報復或許可以用互惠的利他行為來解釋。
說明:這話指行為的動機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修正:感謝和報復(的情緒)或許正是促成互惠利他行為的因子。

換言之,根據社會生物學家的分析,動物的「利他行為」,無論針對家人、親戚,還是陌生人,都能幫助「施者」傳布自身的基因。可是作者認為只有「無私的」行為才算得上「利他行為」——這樣的評論只反映作者對社會生物學毫無認識。任何社會生物學的教本,開宗明義都會強調:動物行為的後果,未必是行為的動機。研究者客觀地計算動物行為的遺傳利益,不能拿來當作動物的行為動機。

當然,對理論問題不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仍是有趣的動物故事書。讀完後,對於身邊寵物的情感世界,一定會有更大的好奇心。要是你對作者的呼籲——任何生物都應該有與生俱來、免遭人類剝削虐待的自由(頁289)——能提出積極的建議,請務必告訴作者。

這書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充滿情緒、動機,缺乏行動。

本文原載於2000/05/17 明日報閱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