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珊瑚,是海洋的森林(隨書附贈插畫家薛慧瑩繪「海底森林秘境」海報)(YY0943)
Saving Our Coral Reefs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動物、植物
叢書系列:新經典文化
作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楊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08月26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52頁
ISBN:9786267421406
|
|
|
|
|
內 容 簡 介 |
|
|
不要讓繽紛的海洋森林消失!
十個簡單的珊瑚問題,一場重要的生態運動 適合親子共讀 一起關心台灣的珊瑚復育計畫
隨書附贈插畫家薛慧瑩繪「海底森林秘境」海報 54x29cm
全書採用環保回收紙張印製 本書版稅全部捐贈基隆海科館「潮境珊瑚保種中心」
游珮芸/兒童文學研究專家 林幸萩/童里繪本洋行店主 孫維新/科學人總編輯 番紅花/親子書作家 賴家綾/童書繪本專家 戴昌鳳/台灣珊瑚研究者 陳素芬/海科館館長 推薦
關於本書 全球海溫在過去一年多,創下連續478天水溫破紀錄的情況,海洋生態最重要的打造者珊瑚,正面臨白化衰亡的慘況。珊瑚是提供了四分之三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可以說就是海洋環境健康的指標,如同森林對地面生態環境的重要,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從2021年疫情期間開始投入台灣沿海的珊瑚復育計畫,運用台達自動化技術與設備,推動耐熱珊瑚研究,以確保基因多樣性,讓台灣珊瑚面對頻繁的海洋熱浪時能展現更好的耐熱韌性。2023年起,攜手基隆海科館,進一步打造潮境珊瑚保種中心,贊助研究員協助環境生態的保育。
為了讓更多人關心理解珊瑚保育優化海洋生態環境的主題,讓即使平日無法親近珊瑚的讀者重視海洋裡這些動物的瀕危現況與保育運動,這本書結合了全台最重要的海洋科學界專家,以及台達電文教基金會的熱心義工們,透過精彩豐富的提問與圖片,希望能觸動讀者一起加入珊瑚復育計畫行列!
科學顧問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戴昌鳳 退休教授(台灣珊瑚白化研究第一人)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陳德豪 副館長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王立雪 主任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樊同雲 博士 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 陳映伶 秘書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陳素芬 館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郭兆揚 博士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陳麗淑 博士
|
|
作 者 簡 介 |
|
|
總策畫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2°C,而我們這一代人又是如何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積極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繪者 薛慧瑩 插畫工作者,入選「2021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 作品散見於各類書籍雜誌報紙,也與許多優秀的繪本作家合作,繪有《貓房子》、《注音練習》、《夢遊》、《阿茲海默先生》、《吃胡蘿蔔的七種方法》等繪本。也受邀為暢銷書及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繪製主視覺。 書籍設計作品兩度獲頒金蝶獎「美術裝幀設計獎」。創作繪本入選2020、2023 Books from Taiwan。
封面設計 究方社(方序中、蔡尚儒) 設計工作室「究方社」是臺灣金獎設計師方序中所創辦,設計領域包括唱片包裝、書籍裝幀、主視覺設計、企業識別,近年參與的專案類型也擴及活動策展、商品包裝、裝置藝術、MV 美術等領域。
編者 鍾文萍 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編著《新竹夢想之地》、《味道台北舊城區》、《走走停停享生活-巴士遊台南》等專書。
|
|
目 錄 |
|
|
序 種回海底的希望森林 讓科技助力自然 鄭崇華(台達電創辦人) Q1.珊瑚白化會使珊瑚絕種嗎? Q2. 珊瑚白化可以預測嗎? Q3. 我們可以幫助珊瑚繁衍後代嗎 Q4. 珊瑚復育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復育方式? Q5. 有優先復育的珊瑚種類嗎? Q6. 水族用品店看到的珊瑚,跟復育中心的設備一樣嗎? Q7. 保育中心的珊瑚怎麼種回海裡去呢? Q8. 有沒有不怕熱的珊瑚? Q9. 如果復育的珊瑚又白化了,我們能做什麼? Q10. 如何評估珊瑚復育計畫的成效? 台灣珊瑚復育大事記
|
|
|
讀 者 書 評
|
|
|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