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神奇的定律
把資切一片出來看看
可能被控告醫療疏失的醫師

作 者 作 品

20不惑:大學校長親授33堂生涯必修課
一次看懂自然科學
一次看懂社會科學
下課後的奇幻補習班
國文課沒教的事
從輪子到諾貝爾:學校沒教的創新發明
國文課沒教的事2 +國文課沒教的事
你沒聽過的邏輯課:探索魔術、博奕、運動賽事背後的法則
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
一次看懂社會科學 + 一次看懂自然科學

其他

【類別最新出版】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怪奇人體研究所:42個充滿問號的人體科學故事
隨機試驗:改變世界的大膽研究
醫魂:醫療現場的21則啟發(十周年紀念版)
生命的臉:從心臟到大腦,耶魯教授的臨床醫學課(二十二周年增譯新版)


學校沒教的邏輯課(VEK1012)──發現八卦、婚姻、網拍背後的定理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其他
叢書系列:LEARN
作者:劉炯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定價:230 元
售價:18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24頁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神奇的定律把資切一片出來看看可能被控告醫療疏失的醫師



  可能被控告醫療疏失的醫師

可能被控告醫療疏失的醫師

在一群醫師裡,如果我們要預測哪些醫師比較可能被控告醫療疏失,一個相當理性也是「厚片」的做法是詳細檢視他們的學歷、經歷和過去有沒有被控告的記錄,但是另外一個被證明為更有效也就是「薄片」的做法,是聆聽和分析一位醫師和他的病人之間的對話,這個做法的立論基礎是,病人會控告醫師,除了醫療疏失的行為之外,還有一個因素是這個病人喜不喜歡和尊不尊敬這位醫師,換句話說,當醫師犯了錯時,喜歡、尊敬他的病人,往往不會怪罪醫師,而不喜歡、不尊敬他的病人就會追究到底。

有一位心理學家錄下一群醫師和他們的病人之間的對話,他發現那些花比較多時間和病人溝通,語言比較有條理,比較主動引導病人講話和提問,且比較幽默輕鬆的醫師,被控告的機率比較低;另外一位心理學家更進一步找出一位醫師和他的兩名病人對話的記錄,從中選出兩段10秒鐘的對話,換句話說,每一位醫師的薄片資料就只有和他兩名病人總共40秒鐘的對話,這位心理學家再把對話的內容濾掉,剩下來的只有對話的語調、速度、聲音的高低和抑揚頓挫,然後像在「愛情實驗室」裡判斷夫妻關係的實驗一樣,從這些資料裡提取出對話中所表達的心態,例如溫暖、敵意、焦慮、強勢等等,這樣他就可以分辨出哪些醫師被控告醫療疏失的可能性較高。

總結一下,「薄片」這個觀念和技術,不光指經由短暫的觀察而獲得的小量資料,就足以讓我們做出可靠的結論。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用什麼指標來觀察什麼東西,和用什麼方法來過濾我們觀察的結果。傳統的、大量的、直接的觀察數據和統計分析是「厚片」的做法,但是往往看到的是最明顯而不見得是最關鍵的因素,統計分析則往往忽略了主觀的、直覺的心理因素。從一對夫妻15分鐘的對話裡,看到他們婚姻的前景;從一個人的宿舍擺設看到他的人格特質。更加想不到的是,醫師和病人的對話,竟然會是醫師被控醫療疏失的可能性之指標。

我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按照美國一個統計的結果,在矯正年齡、性別、體重等因素的影響之外,一個人身高每增加1吋,年薪會增加789美元。假如我們要問,為什麼身高會和年薪有直接的關係?其中可能有各種解釋,不過從薄片資料所得的結論來看,身高高矮的確與年薪多少有直接的關係。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隱知識

而在某些例子裡,下結論、做決定的過程往往是短暫即時的,而且是不容易具體地、量化地描述出來的結論和決定。

1985年,美國知名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要以7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一座據說是西元前530年的大理石雕像,通常要斷定一件古董是不是真品有三個要件:第一、追溯這件古董的來源;第二、用科學方法鑑定這件古董所用的材料和年分;第三、聽取專家的意見。經過一年多的工夫,博物館認為評鑑的過程充分且滿意,正式宣布同意收購這個雕像。可是有位專家看到這個雕像時,卻盯著雕像的指甲看個不停,他說不出原因,但就是覺得那些指甲有點不對勁;另一位專家第一眼看到這個雕像時,他跟博物館的主管說:「我希望您還沒有付款給賣家。」又有一位專家看到這個雕像時,他說腦海中浮現的是「新鮮」這個詞,但對一個2,000多年前的古董來說,新鮮並不是一個正面的印象;又有一位專家說他第一次看到這個雕像時,覺得在他和雕像之間隔著一層玻璃;還有一位專家的描述是「直覺的排斥」。接下來,博物館發現當初追溯古董來源的一些文件是偽造的,而科學家對這個雕像年分的判斷也不完全可靠,因此在博物館的目錄裡,這個雕像的標籤是「西元前大約530年的雕像或是近代的贗品」。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是20世紀非常有名的一位墨西哥女畫家,去世已經50多年了,她的畫作價值目前動輒以百萬美元計。幾年以前,墨西哥一對從事古董買賣的夫婦發現了好幾箱她的遺物,包括繪畫、信件、日記和衣服等等,這些遺物的真實性引起了很大的爭論,除了追溯這些遺物的來源和用科學方法去鑑定這些遺物的年分之外,專家們也有正反的意見。有位專家看了其中一張畫,一眼就說:「毫無疑問,這是贗品。」當有人向他提出科學測試的證據時,他的回應是:「我不管科學測試說的是什麼。」在許多鑑定藝術品真偽的例子裡,專家的說法經常是「感覺不對」、「沒有能量釋放出來」、「藝術品沒有在跟我對話」等等。專家在短短一瞬間,基於小量「薄片」的資料,就可以做出判斷,而且這些判斷往往是正確的。

鑑賞家往往憑第一印象就能斷定一件藝術品的真偽,商場老手一下子就可以決定一樁買賣是否值得成交,數學大師不假思索就可以判斷一個數學上的猜想是否正確,發掘明星、模特兒的星探一眼就看中了明日之星,籃球教練在片刻間就知道選擇什麼樣的戰略,我們說這些都是來自他們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也就是隱藏在內部的知識。和內隱知識相反的是「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也就是顯露在外部的知識。外顯知識可以用文字和數據來表達,也容易透過具體的資料、科學的方式、標準化的程序,或者普通性的原則來和別人溝通分享。相反地,內隱知識是每個人經由生活經驗、觀察情緒和憑藉直覺而獲得的知識,這些知識沒有辦法清晰明確地解釋、描述和記載,更無法具體的傳授和分享,正是所謂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每個人的知識就像一座冰山,在水面上的是外顯知識,在水底下的則是內隱知識。內隱知識不但是一個人知識的一大部分,更是他外顯知識的基礎。另外一個說法是,內隱知識是Know how──知道怎樣做;外隱知識則是Know what──知道事實真相(例如工程師的機器藍圖、會計師的收支平衡表)、Know why──知道原因(例如科學家對一個科學現象的解釋)和Know who──認識什麼人(例如一位政商名流的電話簿)。李商隱有兩句詩:身無彩鳳雙飛翼,是外顯知識的Know what;心有靈犀一點通,則是內隱知識的Know how。

內隱知識的一個例子是怎麼騎腳踏車。會騎腳踏車的讀者,您知道該怎麼教您的孩子騎腳踏車嗎?大概只會說:「不要害怕,用力踩踏板就對了。」語言也是內隱知識,一個從小使用母語的人可以毫不費力正確地使用該語言,但是他卻不知道該怎樣去教別人使用這個語言。語言學家嘗試用文法以及其他規則,把語言的內隱知識編彙成可以傳授的外顯知識,但是大家都知道,文法和字典是不足以描述語言微妙的意涵的。

內隱知識是怎麼來的呢?是來自觀察、體驗和思考,尤其是從大師前輩的一言一行中,我們會累積、更可以形成自己的內隱知識。有一句成語叫「醍醐灌頂」,醍醐是從牛乳中提煉出來的精華,用醍醐淋澆在一個人頭上,就是比喻內隱知識的吸收和擷取,但是這個比喻也只能心領神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