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1: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內文摘錄2:手足能給的,你不能
內文摘錄3:父母最不可以做的一件事
內文摘錄4:老大不必讓老二
「贏在教養關鍵期」座談會活動記錄

作 者 作 品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隨孩子,樂在當下

親子教育

【類別最新出版】
腦科學家寫給父母的教養說明書:《青少年使用說明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當孩子「轉大人」,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內心話?
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書:在教養與升學之路,讓親子作家╳台大優等生一起成為青少年的陪跑員:【特別收錄:高中五大科的學霸學習法】
玩出無限潛力的0-3歲五感遊戲書:日本最強部落客媽咪設計的50個啟蒙刺激,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理財玩很大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CU0015)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親子教育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作者:汪培珽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23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大25開/平裝/288頁
ISBN:978957134866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1: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內文摘錄2:手足能給的,你不能內文摘錄3:父母最不可以做的一件事內文摘錄4:老大不必讓老二「贏在教養關鍵期」座談會活動記錄



  內文摘錄2:手足能給的,你不能

我們沒有另一半,就覺得孤獨寂寞。既然如此,為什麼孩子可以沒有手足呢?

為什麼稱為「手足之情」?意思很明顯,人不能沒有手和腳。

所以這樣的感情,可不可以沒有呢?雖然這是古人造的詞,現代人可以暫時不要相信;但話又說回來,手足之情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驗證。而我們這一代的父母,不過是幾千年來第一代讓家中孩子沒有手足的實驗者。結果將會如何?不待別人開口,時間會告訴您答案。

每一家都有三個孩子

就反觀我們自己這一代吧!隨便找幾個身邊的朋友市調一下就知道——

我自己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朋友淑英有一個哥哥一個姊姊一個弟弟,淑華有兩個哥哥,碧娟有一個姊姊一個哥哥,采華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如果您不去親自問問看,一定不能相信這個事實:每個朋友的家裡,都至少有三個孩子。周遭朋友的原生家庭是只有兩個孩子的,我一個也找不著。

您可以不相信古人造詞,也可以不要相信我的例子。但是,請大家都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吧,我相信光是我的市調,就足以代表上一代家庭的孩子數目——平均值絕對在三以上,而且我們都還不是住在鄉下。

因此,可以再下一個結論:我們這一代,是在不缺乏手足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因為不缺,像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就沒人關心它的重要性。有記憶以來,兄弟姊妹就存在我們的四周;況且我們這一代的童年,除了手足,還有跑出家門就可以一起玩耍的鄰居小孩子。在完全不缺玩伴的情形下,我們當然不能切身體會,「沒有手足」是什麼光景。

再給自己一個場景,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從兒時有記憶以來,到成家立業之前的這段時間——「家裡只有爸爸媽媽和我自己。」

請再多給自己十分鐘,繼續假想下去——除非出門找朋友、或是請朋友來家裡玩,其他時間裡,「家裡只有爸爸媽媽和我」或是「家裡只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

這是不是您自己也能接受的成長環境、童年時光呢?

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我無法代您回答。

我們都需要有人作伴的感覺

先生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下班回到家,大多已接近孩子的上床時間,有時做太太的也未必能相聊幾句,就要關燈睡覺了。早上起床,匆匆一瞥,又分道揚鑣,各自奮鬥去了。

千萬別說,這短暫的時間可有可無,我和孩子,每天都很期待爸爸進家門的那一刻。即使媽媽已經在房間裡哄孩子睡覺,即使爸爸也只是例行公事地洗他的澡、吃他的飯;但是,媽媽知道爸爸回家了,心裡更踏實,這是感覺。

如果——一切生活條件都沒有改變,媽媽衣食無缺、孩子健康長大;媽媽每天柴米油鹽、孩子每天上學讀書,大家不愁吃穿直到永遠。

可是——爸爸不會每天回家,甚至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或是再將假設變得更嚴苛——爸爸永遠不能回家。(聽起來怪不吉利的,就說離婚好了。)

沒有了爸爸的媽媽,即使衣食無缺,日子還踏實得起來嗎?別以為我是那種沒有先生就活不下去的太太,其實我的假設,就算角色對調,依然成立。

我們沒有另一半,就覺得孤獨寂寞。

既然如此,為什麼孩子可以沒有手足呢?我們根本不用想什麼「手足可以一輩子互相照顧和扶持」的大道理;即使手足的情分只存在於童年好了,童年只有短短十幾載,但是,重要與否?

當然。

父母別害怕改變,只是勇敢地踏出一小步而已啦!

多生個孩子罷了,沒什麼大不了。

大人的想法只要轉個小彎,就改變了孩子的童年。

孩子是同輩,我們是長輩

或許您會說,「孩子雖然沒有手足,可是他有爸爸和媽媽的全心陪伴啊!」

就如前例假設——雖然媽媽少了爸爸,可是有孩子啊,為什麼有了孩子,媽媽還是覺得不夠呢?

孩子光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夠的。孩子還需要手足。就好像我們還需要另一半。

您能陪孩子玩伴家家酒嗎?

您能陪孩子跑來跑去、玩鬼捉人嗎?

您能陪孩子玩大富翁、陸軍棋、跳棋、西洋棋嗎?

您能陪孩子玩水槍射人、倒地裝死嗎?

您能陪孩子玩得客廳一團亂,而不歇斯底里地喊「收玩具」嗎?

您能陪孩子一起捉金龜子嗎?

您能陪孩子一起跳房子嗎?

您能陪孩子一起嘻嘻地傻笑嗎?

唉呀!竟然有父母告訴我,這些他都能做到耶!

我就認識一位獨生女的爸爸,在全家人都呼呼午睡的情況下,獨自在客廳裡陪孩子玩辦家家。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不懂;等一天天大了,他們會發現,原來大人根本不喜歡玩這些東西。

即使您問我,孩子年齡差了六歲,不太容易一起玩耶?

可是,他們是同輩,我們是長輩。

光是一個同輩的眼神,我——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