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孩子不再討厭數學:10招媽媽輕鬆教的生活數學 (啟蒙方法篇)
孩子不再討厭數學+孩子不再害怕數學(套書)
用對腦,賣什麼都成交:輕鬆CLOSE訂單的30條左腦右腦換位銷售術

親子教育

【類別最新出版】
腦科學家寫給父母的教養說明書:《青少年使用說明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當孩子「轉大人」,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內心話?
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書:在教養與升學之路,讓親子作家╳台大優等生一起成為青少年的陪跑員:【特別收錄:高中五大科的學霸學習法】
玩出無限潛力的0-3歲五感遊戲書:日本最強部落客媽咪設計的50個啟蒙刺激,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理財玩很大


孩子不再害怕數學:10招爸爸輕鬆教的生活數學 (邏輯思維篇)(CUV0048)
爸爸教的數學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親子教育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作者:孫路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8頁
ISBN:978957137109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 1 招
音符裡藏著數學規律


◎學習鋼琴能直接影響孩子對分數的理解。我學習分數的時候,特別喜歡1/7、2/7、3/7,就是因為能從中找到音階,哼出調子來。

◎家庭中,有大量生活細節可以幫助孩子播下各種數學的種子。等到了課堂上,他們一下子就能把新學到的術語詞彙與這些種子連接。


    直到上了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我才看到《唐老鴨漫遊數學奇境》的動畫片,也才知道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是最早用分數來確定音符的人。撥動一條線上不同比例的地方,就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並透過確定比例的數字來標定這個聲音,這樣就可以重複同一個聲音了。

    回顧過去,鋼琴我只學過這一個假期,不到兩個月,後來手風琴倒是學了4年。在音樂中,我找到了許多跟數學相通的東西。比如,Do(1)Re(2)Mi(3)Fa(4)Sol(5)La(6)Si(7)加上升階Do(14),在鋼琴鍵盤上,這8個琴鍵是白色的,還有5個黑色的琴鍵,加起來就是13個,排列起來就是5、8、13,恰好是斐波那契數列(編註:或稱黃金分割數列、費式數列)中的一段。

爸爸輕鬆學兒童心理

波士頓兒童醫院附屬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在過去15年的研究中發現,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接觸音樂的孩子,在數學測試中的表現和對概念的理解,都比沒有接觸過音樂的孩子高出許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過去50年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學習鋼琴能夠直接影響孩子對分數的理解。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分數,其實是不容易的。

    在數學的發展歷史上,分數是從畢達哥拉斯製作弦開始的。一根弦拉長,繃直,手指劃過,發出聲音。畢達哥拉斯將弦截半,再拉長,繃直,手指劃過,又有一個聲音。然後繼續下去,畢達哥拉斯分別記錄了自己的做法,以及對應的聲音。從此便有更多的人開始探索聲音的不同組合,並嘗試用符號表示,這時,分數的樣子就出來了。

    我學習樂譜的過程,與多數人不同。多數人都是先認識譜子,知道發音,然後用手指找到鋼琴上對應的那個鍵。我恰好相反,是從聽到的調子中尋找鋼琴上的鍵,來核對聽到的音。這大概就是爸爸的教育給我的大腦留下的一種痕跡,不從公式去操作,而是從操作中自己感受其中蘊含的規律,並漸漸體驗,讓自己對自己發現的規律熟練起來。這種做事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叫實用主義。

    這種思維方式的好處就是不會被現有條件限制。沒有鋼琴?沒事,用盛有不同數量的水的啤酒瓶,也能夠找到《丟手絹》的曲調,用任何能夠發音的東西,都能夠奏出曲調。同樣,做加法、做減法,不用去記所謂的「湊十法」(源自小學老師教孩子巧妙處理數學運算的一種方法。比如:3+5+7的運算,可以先做3和7的加法,就是10,然後快速心算出答案為15),而是用自己感悟到的「雙手合十法」就可以了。「雙手合十法」是我把自己的雙手當作視覺工具解釋「湊十法」的形象化說法,拿出雙手,一眼看過去就是10根手指,形象、有趣,讓人印象深刻,比來自老師的黑板、來自紙張上的「湊十法」要更有切身感受。

    爸爸從事的是樂曲創作,辦公室有各種能夠發出聲音的樂器。其中有一個豎琴,一直立在爸爸辦公室的角落裡。有時我用鋼琴找到《丟手絹》的調子後,又用豎琴去找。長長的一根弦,我從中間開始撥,聽到聲音後,又從這個中點向上撥,聽聲音,再從中點向下撥,再聽聲音。我體會到的是,一半,一半的一半。等到課堂上,老師講分數的時候,我腦海中直接反應出的就是弦的一半,以及一半的一半。

    我腦海中是先有了數量被切分的認識,再接觸數學中的說法。而多數同學是沒有整體切分的認識,便直接接觸了分數的說法。

    多數同學的這個認識,在認知心理學上叫附著資訊,而我大腦中的那種認識過程是原生資訊的發展,就是先有了一個來自實際的認識,再接觸到抽象的、提煉出來的術語。這時,新的術語便直接在腦海中生了根,因為這個根底下原本就埋下了一顆種子,而新的術語在種子上發芽、發育、發展,便會一直堅實,不會走樣。

    實用主義與系統知識進入大腦的次序不同,會影響人對內容的理解程度。從實用主義出發,人的目的性更強。次序顛倒,便難以理解,就只是為公式而公式了。

    很多孩子沒有這樣幸運,他們沒有那個根,所以,附著到大腦裡的新術語只能依靠不斷地重複、不斷地練習來強化記憶,而不是靠理解。透過大量的練習,有的孩子能把在大腦中與現實中的事情結合起來,也就生根了。但有的孩子卻難以做到生根,10年後,這些分數的概念就變成了習慣,但並不是真正透徹地理解。不能做到理解,從分數擴展出來的相關術語也就漸漸遺忘了,比如真分數(最簡分數)、假分數、帶分數這些術語,都是無根的,也就遺忘了。根,就是那種實用的目的。

    家庭中,有大量生活細節可以幫助孩子播下各種數學的種子。等孩子到了課堂上,一下子就能把新學到的術語詞彙與這些種子連接起來。種子周圍是有土壤的,這片土壤就是周圍的腦神經元,它們能夠讓種子發芽、發育、發展得更好。在我家,媽媽負責讓我不懼怕數學,同時產生興趣,而爸爸則擴展了我的靈活性。

    數學思維需要準確的理解、靈活的思考以及嚴謹的操作。這三個思維層面的耕耘都來自爸爸。
準確的理解:重要的是次序,必須先有對一個事物的直觀認識,然後才是文字符號。

    比如分數1/2,必須先理解這是一個實物的一半,然後才去認識白紙黑字上的1/2。類似的例子出現在我日記中的還有概率(可能性)、周長、面積、體積、溫度等。源自現實中可以看到、摸到的都是直觀事物,對這些熟悉後,輪到老師講術語了,一點就通。

    感謝我父親沒有那麼多的文化知識,他自己沒有上完小學,就找工作掙錢,養家糊口了。這樣一來,他自己也不懂術語,從小我就是在玩的過程中自己領悟的,包括生活中的數量、數量的變化、數量的關係等,都是出於實用主義的現實。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