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評
導讀

作 者 作 品

奧迪賽奇航記

青少年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1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2【黃銅鳥】
肥志百科5:原來你是這樣的植物C篇
肥志百科6:原來你是這樣的植物D篇
肥志百科7:原來你是這樣的動物C篇


帝王之書(NA0018)──一本以波斯‧菲爾多西的史詩《帝王之書》為藍本再創作的小說

類別: 童書‧繪本‧童話>青少年叢書
叢書系列:時報全語言Y.A.經典
作者:張文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5年09月30日
定價:180 元
售價:1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60頁
ISBN:957131831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大史詩系列7書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評導讀



  導讀

菲爾多西與帝王之書

.張日銘(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主任)

如果有機會走在伊朗的街道上,偶爾會聽見咖啡館裏傳出說書者正在詠誦菲爾多西的史詩《帝王之書》,甚至隨便問一位伊朗的年輕學子,他也能背誦出一兩句《帝王之書》中的詩句給你聽。

這部據稱是波斯最偉大文學作品《帝王之書》,它的作者菲爾多西(Abual Qasim Firdawsi)大約於西元940年出生在波斯呼羅珊省西北部的圖斯(Tus,大約在今天阿富汗西北部)。關於他的生平,後人記載得不多,只知道他父親是當地的地主,所以早年菲爾多西與高官顯貴過從甚密,而且他心懷大志,自幼對波斯歷史與傳承文獻都存有極濃厚的興趣,因此在他早年的詩作中,經常可以見到以伊朗高原歷史、傳說或傳承故事為主題的創作。《帝王之書》是他最重要的、流傳最久的一部作品。

就像世界上許多著名史詩的作者,菲爾多西並不是憑空創造出《帝王之書》。《帝王之書》中研敘述的故事,早在薩珊王朝(Sasanids,約西元226~652年)時,已有流傳,當時稱之為赫瓦泰那馬。在菲爾多西之前有位作家伊本.穆格法(Ibn al-Muqaffa,西元718~758年)曾把它譯為阿拉伯語。由於當時波斯被阿拉伯人所占領,波斯人為了反抗異族的壓迫,便將苦悶的情緒抒發於撰寫波斯歷代君主的英雄故事上。可惜此稿本早已散佚,其殘篇散存在後代作家著作中。其他以波斯文撰寫《帝王之書》的作者尚有阿部穆愛都.巴爾呼、阿部.阿里.伊本.阿哈馬.巴爾呼及阿部.曼叔爾.達奇奇.圖斯等,但他們都是以散文體撰文。

到了九世紀中葉,薩曼王朝(Samanids)的波斯人達奇奇(Daqiqi)再撰《帝王之書》(Shah Nama, The Book of Kings),作品已經略具有詩篇的雛形。達奇奇的版本共有一千餘行詩,詩中含蓋瑣羅亞斯德,(Zoroater)的誕生,以及他創立祆教的過程。到了第十世紀時,菲爾多西經由友人的輾轉推薦,而在圖斯的阿部.曼叔爾處得到了達奇奇的帝王之書原作。菲爾多西便將它重新編排,刪除誇讚的詮釋,並作更具體的表達。

菲爾多西的《帝王之書》長達六萬對句,遠較荷馬的史詩《伊里亞德》長,以標準波斯文刊本來排版,更可達十卷之數。菲爾多西治文嚴謹,用字多深思熟慮;而且他盡量減少阿拉伯辭彙的使用,刻意避免阿拉伯文混入波斯語,因而能保留波斯原有的文學傳承。

《帝王之書》這一史詩的主題包括伊朗歷史、英雄事略以及對昔日光榮的讚頌,內容含盞遠自神話傳說時期迄至薩珊朝各代君主,時間長達四千六百年;雖然有時書中也穿插了波斯人與土耳其人後代之間的故事主題,然而卻絕不同於伊斯蘭文化下的作品。史詩中,傳說故事與歷史本身難免混淆不清,尤其是巴拉維早期國王歷史。不過,如同其他古老史詩,《帝王之書》徹頭徹尾顯現出強烈愛國意識。

整體而言,《帝王之書》是部插話式結構的詩篇,它敘述了波斯帝國在伊斯蘭人主前的四個波斯王朝君主們的一連串歷史故事。所謂四個王朝即是比謝底朝(pishadis),克雅尼朝(Kayanis),波斯朝(Parthians)與薩珊朝(Sasanids)。其中前兩朝的故事都不是史實的撰述,而多半屬於瑣羅亞斯德的文學經典《阿維斯塔》(Avesta)中敘述的神話與一般印度伊朗系的傳說。至於波斯朝的歷史故事,從某個程度土來說可以算是歷史。在正史上,關於此朝可資參考的紀錄僅留下為數不多的人名,卻欠缺年代和順序。幸而,菲爾多西所著的《帝王之書》,勉強彌補了從亞歷山大大帝時期以至薩珊朝亞達西爾大帝(Ardashir The first)之間不足的史實,書中有關薩珊朝的史詩,皆屬正史,而其中君主人物的年代亦十分正確。

菲爾多西史詩中所述比謝底朝第一位君主稱為格優馬斯(Gayumarth,本書譯為卡優馬路斯),他是瑣羅亞斯德經典中的第一個人物,就如同聖經中的亞當;他居住於山中,穿豹皮衣,殺猛獸平魔怪,在位三十年,時人稱他為原始王。他的孫子布香克(Hushang,阿拉伯語謂Ushhang)治國四十載,曾在某日意外的發現如何用火石取火,遂奠定沙達節(Festival of Sadah),以慶祝偉大的發明,因此他又被稱為火王。他逝世之後,其子達木拉司(Tahmurath)繼位,又被稱為捆綁魔鬼者(Div-band, The Binder of Demons),他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投注在學習外國語言上,據云他通曉將近三十種的語言。

達木拉司死後,由其子加姆西特(Jamshid)繼位,早期阿拉伯史家曾將伊朗、閃語系與聖經故事結合為一體,視加姆西特為所羅門(Solomon,阿語Sulayman),他在位七百年,發明武器,教民紡布,養畜家禽,以立廟、制定法典、軍規及農業工藝等。之後,於沙漠的另一邊出現了一位承阿拉伯血統的君王查哈克(Dahhak)纂奪王位。據云,從其雙肩長出兩條蛇,每日吸人腦為餐。菲爾多西將其隱喻為阿拉伯人,可見當時波斯人的強烈反阿拉伯意識。查哈克最後被鐵匠卡維(Kawa)所服,其著名的皮裙,象徵愛國理想者的典範,後來成為伊朗人的守護神與民族自由的象徵。

年輕的君主法利多恩(Faridun)挫敗查哈克,將其囚禁於山頂地窯中。法利多恩治國五百年,以公正嚴明著稱名望顯赫。他將天下土地分封給三子,伊拉齊(lraj)、土爾(Tur)和薩爾姆(Salm)。後來伊拉齊被其他二人謀殺,致使土爾與伊朗成為世仇,歷史就如此延續下去……。

*瑣羅亞斯德相傳為祆教的創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