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李鴻禧序
自序

作 者 作 品

台灣紀事(上):台灣歷史上的今天
台灣紀事(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
台灣警世良言:台灣諺語淺釋(2)
台灣好言吉句:台灣諺語淺釋(3)
台灣俗語真言:台灣諺語淺釋(4)
台灣雅言巧語:台灣諺語淺釋(5)
台灣土話心語:台灣諺語淺釋(6)
台灣醒世智言:台灣諺語淺釋(7)
台灣妙言覺語:台灣諺語淺釋(8)
台灣勸世嘉言:台灣諺語淺釋(9)

中文

【類別最新出版】
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故事點石成金30法,人人都能創造自己的成名作
蔡淇華故事法+寫作法套組:《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寫作吧!》全系列
寫作的本事:無畏、熱情與想像力,英國寫作教母的創意指引與私房筆記
大學 中庸
歷代美文選


台灣金言玉語(CE0011)──台灣諺語淺釋(1)

類別: 語言‧升學‧學習>中文
叢書系列:生活台灣
作者:莊永明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09月15日
定價:150 元
售價:11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84頁
ISBN:957130067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李鴻禧序自序



  自序

.莊永明

諺語可以說是最具草根性的箴言;諺語俗稱:「俗語話」、「古早話」、「古早人講的」、「老先覺講的話」,也正因為源遠流長,所以可以反映著民族的智慧、經驗、知識,及特性,誠如朱介凡所說:「諺語是風土民情的語言,社會公道的議論,深具眾人的經驗和智慧,精闢簡白,喻說諷勸,雅俗共賞,流傳縱橫。」

諺語的生命力,憑藉著方言,方言存在,諺語才能相傳。方言存廢問題,意見紛紜,但識者都能體會:「方言中有數不盡的文化素材。」先進國家為挽救方言,想盡保護措施,並不是近年才有的事;我們盲目追求經濟成長,因而付出不少代價,雖然今天大家已經懂得保護文化遺產和維護自然生態,是刻不容緩的事,但是對於保存「口傳的文化資產──方言」,還是不知道去關心,更不要說從方言中「精鍊」出來的諺語了;如果將方言比譬為古蹟,則諺語無疑的便是「一級古蹟」。

小時候,常常聽父母引用諺語來教誨我,但「一耳入,一耳出」,總是聽了就算了,並沒有認真去注意這些俚語俗諺的意義和價值;後來,曾參與田野調查工作,深覺對於快要失傳的祖先「金言玉語」,實有保存和詮釋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如何以現代精神,給予台灣俚語俗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精神,應該需要有人去推展。

以「做牛著拖,做人著磨」這句人人認為是充滿宿命論、無奈感的諺語來說,將人和牛等量齊觀,認為做人和做牛一樣,必得勞勞碌碌工作,終其一生,如此悲觀主義的諺語,不如讓它「死」去;但是,如果我們再嘗試咀嚼它,必然會發現了其中話中有話!「拖」「磨」不能單單視為是天譴、辛勤工作,而是有其目的、有其代價;試想,一隻不能拖犁工作的病牛,早就被拖進屠宰場了,一個遊手好閒的懶人,早就被社會視為失業人口了。

人驅策著牛工作,和牠一起在大地上奮鬥,並不是全然不懂得感恩,老一輩不吃牛肉,並不僅為積善德,而是基於對工作伙伴的一種情感上內疚的表現,況且他平常還是全心全意去餵飽牠、照顧牠;「拖」對牛來說,就是使命感的表現。由此觀之,「磨」對人而言,也是使命感,只有流汗、流淚、流血的去「磨」,才能愉悅地採擷、收割;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明乎此,以「做牛著拖,做人著磨」而言,端乎對於「著」這個字眼的看法,如果,不以宿命的觀點視之,而將這個字當做:朝著理想方向奮鬥的助動詞,則「做人著磨」可不就是做人就是要「打拚」(奮鬥)嗎?

再以近代哲學觀點來探討這句臺諺,「做人著磨」,實在頗有「存在主義」的精神,正如西齊弗斯神話的故事:「註定了失敗的命運,但是仍舊奮勇推石上山。」卡繆的哲學:「能在註定死亡、絕望、悲觀的有限人生中,毅然舉出反抗的旗幟,為活著、希望和快樂(即使是想像中的)而奮鬥。」的精義(傅佩榮:「卡繆的反抗哲學」),我們在「做牛著拖,做人著磨」這句臺諺,也能找出。

愚公移山,本著就是「做人著磨」的精神,「壓不扁的玫瑰」楊逵,他所主張的現代愚公精神,我們可不是已經見到了鑿山開洞的成果嗎?

其他,有些反諷的諺語,如果大家都懂得其真義,也未嘗不是句句都是警世良言。例如:「一日討海,三日曝網。」是勸人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一曝十寒;「做一行,怨一行。」告訴我們,在職怨職是必然的現象,應該冷靜思考的是,目前的工作,是否適才適所,而不是抱怨待遇的多少、工作的輕重;「豬公,無相請,嫁查某子,貺大餅。」則是告誡我們,平常就做好敦親睦鄰,而不是藉機會,攀關係,打秋風。

諺語來自民間各階層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反映,是語言的精萃,它對學前教育的貢獻,也不容忽視;小孩子在沒有接受「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和「弟子規」等「幼儀」課程前,大人已廣泛的應用來在家教誨子弟,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容疏忽。起居生活的細節,有兩句常常聽到的台灣諺語:「坐乎正,得人疼」、「坐不正、愛惹禍」;前一句以一種關愛、鼓勵的語氣,要求小孩子坐姿要端正;而後一句,則以含有責備、警示的口吻,來要求小孩子「坐要有坐相」;俚言俗諺,在我們的生活中,縱然不是如影相隨,但它可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教育的好教材。

連雅堂於「雅言」有云:「俚言俗諺,聞之似鄙,而每涵真理,……余曾捏捃數十語,為之演繹,擬撰一書,名曰台灣語學上之人生哲學。」這位《台灣通史》作者,其願未償,倒是,後人有幾部有關「台灣諺語」之佳作,而今,筆者不敏,於撰述《台灣第一》之餘,再做此附驥尾的工作,所以不怕「見笑」(慚愧),畢竟,我的《台灣金言玉語》和他們「無共款,就是無共款。」(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寫於丙寅年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