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拆掉思維裡的牆:改變心智模式,過你想要的人生(CF00451)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古典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定價:420 元
售價:33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8頁
ISBN:9786263354739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心智無所謂對與錯,但有成熟與否之分

  到底什麼樣的模式是正確的?這讓人想起了管理大師彼得?聖吉講過的一個故事。
  在一個初春的日子,聖吉一行人到郊外划船。突然,一個年輕人掉進了水壩下冰冷的水中。沒有人會游泳,大家只能驚恐地看著這個年輕人在瀑布下的渦流中掙扎。他盡力地向水的下游游動,逃離渦流,但無論他怎樣掙扎,都無法逃離渦流,他在冰冷的水中耗盡了熱量和體力,最後沉沒。幾秒鐘後,他的屍體在下游十碼(約9米)的地方浮了出來。「在他生命最後一刻嘗試去做而徒勞無功的,水流卻在他死亡之後幾秒之內為他完成了。有諷刺意味的是,殺死他的正是他的奮力抗爭。他不知道唯一有效的對策是與直覺相悖的,如果他順著回流潛下,他應該可以保住性命。」換言之,他死於內心一個確定無疑的假定,一個他自己加給自己的「魔咒」:在漩渦裡只要足夠用力地游,就能游出漩渦之外。
  向水的下游移動對嗎?平時,是對的,但在漩渦裡的時候,卻不對。前面提到的「雙贏」總是對的嗎?總想著雙贏,會讓你在某些地方死得很慘。
  我們奉為真理的一切思維模式都會有侷限性。個人發展是一個自身不斷成長、外界日新月異的領域,我們每天進入新的「漩渦」,卻還以過去的方式「游泳」,最後必然會勞而無獲。就像那個溺水者一樣,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就是錯誤的。
  什麼叫作心智成熟?《孫子兵法》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心智成熟的特點是:你擁有很多心智模式,熟悉每個心智模式的優點和限制,並隨著環境嫺熟地切換。不會在一個視角被卡死,也不會偏頗地看待問題,多種思維彼此參考,相互校準,你才會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看問題全面的人。查理?蒙格在《窮查理寶典》裡提到的多元思維其實也是這個原理,他用100多個最重要的模型去交叉驗證自己的投資決策。
  看看一些常見的心智模式陷阱吧,你有沒有深陷其中?
  心智模式陷阱一:努力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如果努力付出就一定有回報,那麼和劉德華結婚的就不是朱麗倩,而應該是楊麗娟了。因為朱麗倩陪伴劉德華20年固然可敬,但是楊麗娟從16歲開始就追求劉德華,把老父親逼得捐腎跳海,實屬更加「努力」的「典範」。
  如果你從天安門向正西走,希望去頤和園,你能到達嗎?即使堅持到環繞地球一周也不能,因為頤和園在天安門的西北邊。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方式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要可怕。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未來一個大的方向。
  心智模式陷阱二:每個人都要給自己做長遠的職業規劃,並且制訂詳細的計畫。
  今天的就業職位,有多少是你20年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今天你從事的行業,有多少是你20 年前沒有瞭解的?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2009年的年度報告指出,2010年最需要的10種職業,在2004年根本不存在。如果你在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就給自己確定了一個詳細的職業規劃,你覺得你會損失多少機會?
  不僅個人,從企業的發展規劃上,通用電氣從來不主張做10~20年的長期業務規劃,最多只做三年的業務規劃。曾經有一位員工做了一份通用電氣未來20年的銷售預測,傑克·韋爾奇問他:「你計畫在模里西斯銷售多少?你知道模里西斯在什麼地方嗎?」全球首個語音助理廣告網路廣告公司VoiceLabs 的首席執行長亞當?馬奇克說:「對一生進行充分規劃永遠都是一個好想法,但一定要記得寫下來的時候要用鉛筆,而且手邊還要有塊橡皮。」
  心智模式陷阱三:只要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我們總在留言本或者酒桌上聽到這樣的勵志言論,那麼我想問問:你說是蘊藏在地層裡面的金子多,還是發掘出來的金子多?答案是蘊含在地層裡面的金子多。世界上還有60%的金子沒有被挖掘出來,因為在礦物質裡面,在深埋的金礦裡面,在合金裡面都有金子。所以,你如果是金子,你的常態不是發光,而是不發光!千萬別以為金子就要發光。
  在黃金採選提煉過程中,不管是土礦提取還是沙礦提取,幾乎都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在礦場將礦石挖掘出來,經過人工或者機器將礦石打成粉末,然後用水沖走表面的泥沙(黃金比泥沙重,用水沖洗能節約成本),只留下含有毛金的鋅沙。過去我們的祖輩在沒有大型機械和化工原料的支援下,只能使用水銀來吸附鋅沙裡面的毛金,一般需要三五天時間。當存積的毛金達到七八百克時,再使用硫酸和硝酸燒煮,將毛金裡面的雜質熔解。經過反覆多次的燒煮,普通的毛金就逐漸被提煉成黃金,但這種提煉方式只能達到95%~97%的純度。
  如果你是金子,並且想要發光,那麼首先你要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只有達到一定程度,你才會成為金礦。在你被挖掘出來後,你要經過痛苦的碾磨、沖刷、浸泡,把你身上的雜質(不好的習慣、污點)去掉。然後,還要成形,被打磨、拋光,最後才能成為很有價值的發光的金子!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讓自己發光的方法。今天已經不是三顧茅廬的年代,今天的「諸葛亮」也需要視頻號、公眾號、B站、抖音主動發出聲音,製造影響力。
  心智模式陷阱四:一旦找到非常熱愛的工作,我就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吊兒郎當的,我會全力以赴。
  只有在確定自己有終身的熱情後,你才會全力投入嗎?祝賀你加入「不斷換工作」和「永久焦慮」俱樂部。坐在我們的職業生涯課堂裡的,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
  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邏輯恰恰相反?只有全力投入的時候,你才會從工作中獲得快樂。的確有一些工作會讓你的興趣持久一點,有一些工作會讓你的興趣短暫一些,但是你的吊兒郎當才是熱愛的最大障礙。
  以上這些心智模式陷阱,在過去的生活中都曾深深影響過我們,但是,在新的領域中,卻把我們死死困住。它們讓我們的能力隔絕,讓我們勞而無獲,讓我們離自己想要的東西漸行漸遠。
在今天這個高速發展、不斷變化的世界裡,手機App 的升級是幾天一次,但是對我們大腦心智模式的升級卻很少發生。今天,你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那些三年前幫助你成功的心智模式,也許正在阻礙你三年後的成功。
  破除無效的心智模式,進入你自己希望的人生。


心智模式從何而來?

  心智模式對我們那麼重要,那麼心智模式從何而來呢?
  我列出了心智模式的三種來源:
    自然世界——我們對外界的直接體驗;
    概念模式——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對世界的間接體驗;
    推論和歸納——我們依靠推理形成的結論。
簡單地說,我們自己的感官體驗,我們從社會上獲得的所有資訊,我們受的教育,還有我們自己思考的結果和過去的經歷,都構成了我們的心智模式。
  感官體驗能形成心智模式。很多小時候被狗咬過的人,一輩子都會怕狗。即使小到只有拖鞋那麼大的狗,他們也會害怕。而小時候被爸爸媽媽帶著撫摸過動物的孩子,會對動物有安全感,他們覺得動物非常友善。
  社會與文化教育也會對心智模式有影響。這就不難理解不同文化的人為什麼會有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式。
  如果讓你把「牛、草、猴子」三個事物憑第一感覺迅速分成兩組,試試看,你會怎麼分?
  東方人傾向於選擇「牛、草」一組,「猴子」一組,原因是「牛會吃草」;
  美國人則更加傾向於選擇「牛、猴子」一組,「草」一組,原因是前者「都是動物」。

  東方人更加關注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美國人則更加關注事物的屬性,這與二者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社會關係有關。我們東方人生活在一個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社會,講究以和為貴,「槍打出頭鳥」。西方人則更加崇尚個人獨特的品質。不同的社會與教育形成了不同的心智模式,這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又在思想上影響著我們:東方的學問傾向於系統論、實用主義(比如中醫、《易經》),西方人卻更加專注於本質論與實證主義(比如哲學、科學)。
  有類似經歷的人,也有著類似的心智模式,比如當兵回來的人,性格較為剛直;同一個年代的人,溝通起來特別順暢;生長於單親家庭或者家庭暴力中的人,很多對自己的婚姻沒有信心。這都是因為共同的經歷讓他們形成了類似的心智模式。
  還有一種心智模式的形成與我們的推理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爺爺奶奶寵愛著,他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推論:不僅這個家庭,這個世界都是以我為中心的。帶著這種自我中心的心智模式進入社會,往往需要吃幾次大虧才能夠調整過來。
  我們過去的體驗、經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模式,同時,我們的心智模式又在改變著我們未來的命運。這麼說好像自己的一輩子都被安排好了一樣,聽起來真讓人沮喪。事實不是這樣的。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過去,卻能改變對過去的看法,這才是心智模式的偉大之處。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這樣回憶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
  我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上天賜給我三個恩惠,讓我受益無窮。
  第一個恩惠,我家裡很窮,窮到連飯都快吃不上了。託貧窮的福,我從小就嘗到了擦皮鞋、賣報紙等辛苦勞動的滋味,並以此得到了寶貴的人生經驗。
  第二個恩惠,從一出生,我的身體就非常孱弱。託孱弱的福,我得到了鍛鍊身體的機會,這使得我到老年也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最後一個恩惠,就是我文化水準低,因為我連小學都沒畢業。託文化水準低的福,我向世上所有的人請教,從未怠慢過學習。
  窮困、孱弱和低學歷的經歷,被松下幸之助的心智模式構建成生命中受益無窮的恩惠。不管過去怎麼樣,我們完全有能力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重新認識我們的過去,改變我們的未來。

升級心智,拆掉思維裡的牆

從「不知不覺」到「先知先覺」

  還記得電影《駭客任務》的開頭嗎?尼歐(Neo)是怎麼從原來的模式中覺醒的?他發現了現在世界的漏洞——重力原來是可以消失的,湯匙是可以被彎曲的。這讓他慢慢覺醒,變成了改變世界的救世主。
  所以,你也需要一個機會,讓自己意識到這個世界和你想像的不同,看到兩個世界之間細小或者巨大的差異,比如那個撞豬的司機。你只有體驗到差距,才會開始慢慢地對你想像的世界有所察覺,我們稱為「後知後覺」。
  這樣的經歷越來越多,你會越來越快地意識到這些差距。就好像衝破「4分鐘一英里」模式的班尼斯特,在訓練停滯不前的時候馬上能夠做出反應。這叫作「當知當覺」的醒覺。
  最後你終於可以在事情發生之前,摘掉自己的固有模式「眼鏡」,而挑選更好的模式來應對,這個時候稱為「先知先覺」,你開始自我超越。
  你有沒有坐過火車?當從車窗看到對面火車動的那一瞬間,你是不是以為自己的火車動了(不知不覺——混沌)?而你轉過頭,看到另一側車窗的月臺並沒有動,然後你知道,剛才的感覺是幻覺(後知後覺——察覺)。等到下一次看到對面火車動的時候,你能夠馬上意識到也許是它在動,而不是你自己這列火車在走(當知當覺——覺醒)。這樣的經驗多了,當你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一會兒對面車開的時候,也許會出現那個幻覺(先知先覺)。這個時候,你已經超越自己的心智模式了。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道理我都認同,也明白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了,但是該怎麼改變舊有的心智模式呢?
  坦率地講,這個很難,也不是這本書所能給予的。
  不過,一旦改變,收益也特別巨大,那將是脫胎換骨的進步。
  你還記得開篇提到的「計畫要訂到足夠小,小到不可能失敗」嗎?我也推薦你從用好「復盤」這個工具開始,慢慢來。

復盤的操作流程和使用契機
  「復盤」本來是圍棋術語。對弈之後,棋手們通常會把對局重演一遍,以此發現自己的錯誤,理解對手的思路,研究最妥善的走法。很多圍棋高手都把「復盤」當作棋力精進的重要法門。
  後來,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先生將「復盤」思想引入企業管理領域,並使其廣為人知。柳傳志曾說:「在這些年的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長中,「復盤」是最令我受益的方法之一。
  簡單來說,復盤就是將做過的事重新推演,從中總結成功的經驗,發現失敗的教訓。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長進,其實是在不斷重複錯誤,不斷掉進同一個「坑」。作為自我學習最重要的途徑,復盤可以幫你克服自己的慣性。
  讓我們先回憶最近做過的一件事,然後跟著復盤流程一起復盤一下。
  第一,回顧目標。
    回憶一下做這件事之前,你的目的或期望是什麼?
    這個目標設定得靠譜、精確嗎?
    有沒有發生「目標損耗」?
  這裡所說的目標損耗是指,由於不願承認計畫和現實差距而產生的偷偷降低目標標準的行為,比如你計畫背100個單詞,實際只背了50個,你會安慰自己:這也不錯啊。
  第二,評估結果。
    滿分10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
    和滿分差了多少分?差在哪裡?
    如果能夠再提高10分,你希望提高在哪裡?
  第三,分析原因。
  情景再現,回顧事情的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並分析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原因。
    可控的原因:有沒有更好的做法?是不是已經全力以赴?
    需要合作的原因:自己這部分做好了嗎?需要合作的部分,是否為別人留出了足夠的空間、時間和支援?
    不可控的原因:是否充分溝通,及時跟進進度?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納入控制?有沒有控制風險?
  第四,總結經驗
    哪些事情應該堅持做,哪些應該馬上停止?
    哪些人、哪些行為的價值值得重新評估?
    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具體該如何做?
    對整個事情背後的規律,你有什麼新的認識?
    有沒有哪些「經驗」其實只是假設?
  實際上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對事情的假設,比如,假設「努力」可以「成功」,所以拚命努力;假設「讀書」可以增「智慧」,所以囤積書單;假設「小習慣」不會有很大效應,所以不關注。
  一次次復盤,其實就是一次次自我升級「假設」的過程,假設變了,行為也會改變。所以,可以在「假設」升級的基礎上,再制訂下一步行動計畫,來進一步鞏固這種「新假設」帶來的習慣。
  復盤的感受越及時越好。對個體來說,「反思日記」、「三件事+回顧」都講究今日事今日「復」,是特別好的復盤習慣。
  你有沒有發現,復盤切入的其實是心智模式升級之路(混沌-察覺-覺醒-超越四個步驟)中的第二步。它就像一個楔子,讓我們親手將它楔入我們的日常:
    幫我們從埋頭做事的「混沌」中抽身而出;
    讓我們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察覺」自己做過的事,
    發現做得好的地方,發現有待改進的地方;
    從成就中總結、優化,從失誤中學習「覺醒」;
    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調整更好的心態,從而實現自我「超越」。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說,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經過兩次創造,一次是在腦子裡構思,一次是真正地做出來。
  其實,一件事情可以經過三次創造,除了上面說的兩次,還有一次就是復盤。復盤既是在重新理解過去,也是在醞釀未來。
  比如閱歷,不僅要經歷,還要閱讀;再比如經驗,不僅要經歷,還要體驗,但兩者都別忘了復盤、復盤、復盤。
  混沌-察覺-覺醒-超越四個步驟,是心智模式升級的必經之路。按照這個思路,本書提供了很多心智模式的描述,它們讓你可以察覺到內心的模式。同時,在後面我還提到了很多形成更好心智模式的方法,它們能讓你更好地停留在覺醒的狀態,走上自我超越之路。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