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譯 者 作 品

壞習慣的正面力量?──科學認證!壞習慣其實好處多多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CFF0241)
How to be Alone(The School of Life)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莎拉.梅特蘭
       Sara Maitland
譯者:徐昊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9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40頁
ISBN:9789571367538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歷史上大多將聖安東尼(Anthony the Great)視為史上第一位基督教隱士,還是隱修制度之父。他在二八五年前往埃及沙漠,並於庇斯比爾(Pispir)的荒廢堡壘裡頭過著二十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朋友兼自傳作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詳細描述了他脫離這段漫長孤獨生活的過程。安東尼宣布結束獨居生活,並且派人找了當地工人來拆下他保護用的「防禦工事」,此舉吸引一群好奇的民眾,亞他那修表示民眾都很「訝異」地發現他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精神錯亂,最後他露面時身體健康,而且腦袋正常得很。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精神狀況,但安東尼的餘生非常正常;他活到相當高齡(根據傳說是一○五歲,而且當時的預期壽命比現在短多了),獨居於沙漠當中,身心都相當活躍,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無虞。他離開庇斯比爾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分享經驗、訓練人才、組織新運動,並在他住的舊堡壘附近引起熱潮。他成功建立起了創新的靈修方式,並打造出未來三世紀的沙漠隱修運動(後來經過修改傳入歐洲,變成了修道院形成的幕後推手),種種成就證明孤獨對他的精神狀況根本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授業解惑的日子之後,他再次退回獨居生活,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他口中的「內心之山」。第二段獨居的日子長達四十五年,直到他辭世為止,不過不像在庇斯比爾那段時間一樣極端、嚴苛。他並不會刻意限制,不與來造訪他的人碰面談天,還會回到庇斯比爾的聚落,據亞他那修所說甚至還去了兩次亞歷山卓。他受到眾人敬愛,一部分原因是他風趣和心如止水的個性。

奇怪的是,雖然他一輩子都很正常,但卻還是無法推翻常人認為孤獨會逼瘋人的恐懼。

安東尼的一生先從受訓開始,過了一段極端孤獨的生活,接著又從事教職與公務,最後則淡出社會再次隱居。他的故事在各種文化中傳頌。而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便是個步上安東尼後塵的現代佳例。

瑪丹津.葩默:山洞獨居生活二十年

出生於英國的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藏傳佛教的比丘尼,而且八成是現代數一數二著名的獨居修行者。她在一九四三年於哈特弗德郡出生,在二十歲時移居印度開始受訓,她是寺院超過一百名比丘裡唯一一名比丘尼。毫不意外地,她發現這種生活相當困難,自己因為性別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或獲得他人尊重,於是她逐漸展開獨居生活。一九七六年起,她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當中至少有三年的時間完全孤立於世。雖然她的獨居生活畫下了最突然、看似最糟糕的句點(警察有天突然抵達,表示她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前往最近的城鎮,因為她的簽證已經過期,必須出國),但是她仍然處變不驚、保持了身心健康。此外,她回到社會時也下定了決心,決定要改善佛教比丘尼的地位。接下來的數年間,她在歐洲教書、講課和募款,於二○○○年在印度喜馬偕爾邦興建了道久迦措林尼寺。她跟安東尼一樣,在這段教課與和組織活動的日子過後,決定再次「引退」,重返獨居生活。

如同安東尼,她不僅頭腦相當正常清楚,還有著仁慈又有點諷刺的幽默感。她有耐心、機智又口條有理,而且許多張她七十歲的照片看起來都相當健康有活力。顯而易見,她是個很厲害的講者和教師,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而且成果還相當豐碩。

獨處者憑著自由意識而選擇

可惜,有幾名擁抱孤獨生活的人的確變得相當精神錯亂,如瑪格麗特.羅克(Marguerite de la Rocque),她於一六四一年在聖羅倫斯海道上的小島滯留了兩年,還遭受攻擊、被惡魔纏身,不過她在回法國的途中便康復了。或者是據傳為《魯賓遜漂流記》的原型亞歷山卓.賽爾寇克(Alexander Selkirk),他在獲救後一直無法重返社會,居住在蘇格蘭的一座洞窟裡頭。不過,當然也是有人沒花任何時間獨處,但卻發了瘋。整體而言,我找不到證據能證明獨居之人特別容易發瘋、得慢性病或早死,不過我承認這種情形相當難以數據呈現。雖然想要獨處就必須先經過緊繃的階段、解決恐懼的問題,不過獨處可能會帶來益處,而且絕對對健康無害,但前提是獨處者是憑著自由意識選擇的。有許多表示獨處會危害身心的「科學證據」是來自禁閉目標的研究。毫無疑問,強制懲罰性的獨處絕對會危害人類精神,而且還可能演變成特別嚴重的精神病。但是,將自由選擇踏入未知荒野的探險家、或自我探索內心深處的靈學體驗,拿來跟囚犯受的苦難相比,一邊就像是期待懷孕已久的女性總算有了孩子,還有旁人的支持與鼓勵,一邊則是被強暴而懷孕的女性,只有恥辱與貧窮陪伴。當然,沒人會認為這兩者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對孤獨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恐懼,而且這份恐懼當中還經常參雜著他人的嘲弄與批判。決定探索獨處領域的人,可以預料自己會遭到他人批評瘋狂、自私和愚蠢;當然,這三種元素早就深埋於我們的個性裡頭,並且可能藉機剝奪掉我們的喜悅、自信與信仰;因此瘋狂、自我中心與愚蠢便自空缺當中取而代之。比起獨處,恐懼還比較有可能會危害健康。

一個人的旅行
奇特的是,最不容易受到批評的獨處型態,竟然也是最危險的一種:單獨冒險。我覺得相當奇怪,為何選擇在舒適的家中獨處的人經常會被視為怪胎,但選擇獨自前往雪線上數千呎的高山、或乘著小船在太平洋中央漂浮的人會被視作英雄?我實在想不通原因;或許是因為許多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獨處」到底是為了什麼,但是卻對「當第一」的心態相當有共鳴。既然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被探索過了,在特別艱困的條件下探險似乎變成了新的潮流。

環球航行便是個此現象的好例子:一五一九年麥哲倫帶領五艘船出航,但是一五二二年只有一艘回到西班牙,二百名水手只剩十八名(麥哲倫自己則是在菲律賓慘遭殺害)。這次沒那麼成功的遠征卻在全歐引起熱烈迴響。法蘭西斯.德瑞克(Sir Francis Drake) 於將近六十年後進行史上第二次環球航行,回程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且還在自己的船「金鹿號」上受封騎士。但在此之後,環球航行幾乎變得相當普遍,直到史洛坎(Joshua Slocum)於十九世紀末獨自駕船環遊世界。一九六九年,羅賓.諾斯強森(Robin Knox-Johnson)自己一人馬不停蹄地完成了環球航程。要當全球第一這回事,跟獨自進行的條件產生了直接關連。

登山界也經歷了相同的歷史推進。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與丹曾.諾蓋(Tenzing Norgay)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登上埃佛勒斯峰山頂,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則於一九八○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登上山頂的人(而且還沒攜帶氧氣瓶),艾莉森.哈格麗芙斯(Alison Hargreavers)則於一九九五年成為首次獨自登上山頂的女性。後面兩位登山家皆會定期與他人一同登山,就是因為想要嚐鮮的念頭,才會讓他們挑戰獨自登山。

這種模式在其他型態的極限冒險中也相當常見:要獨自進行這種活動困難多了,所以許多人會將之看成一種挑戰、一種英雄式的行為。除此之外,這些活動對於特定人群來說幾乎有種反璞歸真的感受,這些人會批評想要安靜獨處的人,但卻認為獨自冒險浪漫又驚奇。

這種行為乍看可能會有點矛盾,但是如果你想挑戰獨處,把獨處當成一趟「冒險」,可能會比安全待在家來得容易許多。如我先前所說,獨處的其中一項難處就是要面對社交圈其他人的反感和公開批評。別說「今年放假我要自己一個人獨處」,改說「我想要冒險;我要獨自挑戰走完蘇格蘭高地登山道 / 騎單車去伊斯坦堡 / 在無人島上露營」,便會有許多人產生興趣、甚至表達支持。大家可能會有點好奇、甚至覺得有趣;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認為你瘋狂錯亂的機率會低上許多。

不過我得在此先警告各位:麥哲倫、德瑞克、史洛坎與諾斯強森都是相當老練的航海家。希拉里、丹曾.諾蓋、梅斯那爾和哈格麗芙斯都是技巧純熟的登山家。在毫無經驗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極限冒險是相當危險的事,唐納德.克勞霍斯特(Donlad Crowhurst)在參加第一場黃金全球航海競賽時便發瘋死亡;他幾乎沒有單人航行的經驗,就開著沒什麼出海經歷的遊艇前往大西洋;《阿拉斯加之死》一書的主角克里斯.麥坎迪尼斯(Christ McCandless)因為無知與裝備不足而死。大膽冒險的另一面就是幼稚的愚蠢行為。「冒險」一詞代表的是,你從未嘗試過的挑戰行徑,但你也有合理的原因能相信自己能達成,前提是你必須夠勇敢、決心夠堅強、運氣也要夠好。

幾世紀以來,各色各樣的人都提到過,獨自進行某些勇敢行為後,強化了內心的自我感受。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曾經在《湖濱散記》(Walden)一書中寫過這種力量感,他解釋自己為何要在一八四五─一八四七年間,獨居在康乃狄克州森林裡長達兩年:

我會住在森林裡,是因為我想要活的自由自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實,看看自己能否從中學到奧秘,我可不希望臨死時發現自己白活了一遭。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像生活,畏畏縮縮;我也不希望自己半途而廢,除非必要使然。我想要深刻地活著、享受生命的精髓。我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生命,斬除非生命的一切,將生命逼到死角、讓它現出原型,如果後果並不好受,那我就要體會生命的惡毒,並且將這般惡毒公諸於世;如果生命賜與我美好,我變要親身體驗,在我下一趟旅程當中親口訴說。

我不想寫下一首灰心之.曲,我要像頭晨光當中的公雞一樣,昂首啼叫,就算只能叫醒我的鄰居也無妨。

美國將軍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也曾於自己的著作《獨自一人》(Alone)中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他寫下了自己在南極七個月的獨自冒險:

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品嚐看看……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我想要的不只是隱私……我可以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任何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

如果這種練習獨處的方法吸引你,那我強烈建議你獨自旅行。原因很簡單,因為旅行這回事你一定會。你只需要加上「一個人」這條件,將旅行變成一場一個人的冒險就行了。根據傳說,一九二四年三度挑戰埃佛勒斯峰登頂時失蹤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只要被問起為什麼要登埃佛勒斯峰,就會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啊」。梭羅和柏德等人的回答彷彿像在說「因為我就是我呀」。他們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不僅在探索外在世界,同時也在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柏德補充說道「走在第五大道上也可以跟在沙漠裡遊蕩一樣孤獨,但我認為若熟悉的習慣在垂手可得之處,就不可能完全自由。」
雖然我的獨自冒險較為樸實,但我發現這些冒險經歷給了我意料之外的豐富寫作材料、加強了我身為自由自治個體的感受,也提供了一種在家辦不到的高品質挑戰與自省機會。

當然,你也可以像我剛剛提到的單人冒險家一樣循序漸進。從說著相同語言的地方開始總是比較不會可怕(不過冒險程度也比較低);不搭飛機前往奧克尼群島旅遊這點子如何呢?這座蘇格蘭高地北方的樸實土地不僅美得驚人,鮮少有人前去拜訪,人口數也相當低;光是地景本身就可以給人一種孤獨的感受。或者騎著單車造訪每間中世紀大教堂,讓你的冒險多番「朝聖」的趣味?甚或是在自家花園自己一個人露營也好?

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去些已經知道怎麼去的地方、做些你喜歡做的活動:像是去大堡礁深潛、去走訪紐約畫廊、去巴黎購物、去維也納歌劇院。去個你誰也不認識、連語言也不會說的國家,這種旅程本身就會有特定的需求;當然了,如果你聽不懂身邊的人在說些什麼話,「孤獨」的感受就會進一步加深——這麼一來不小心偷聽到別人對話的風險就小了,你就不會不小心跟人聊起兩句、打斷他人的獨處時光。另一方面,發掘自己在這種場合下怡然自得的能力,甚至能讓人感到更有自信。

獨自旅行的目的就是要期待一種全新的樂趣、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獲得的報酬便為兩種層面的自由感受:你不僅能瞭解自己、在舒適圈外讓自己開心,甚至還能獲得一種更深層的成就感。你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都不敢做的事。獨自旅遊能給你這兩種自由感,還能讓不敢這麼做的人產生仰慕之情、甚或是嫉妒。現代社會似乎有種永無止盡的慾望,想瞭解獨自旅行這回事。大量的演講、電影、自傳、小說和照片會以有此經驗的人為主題,或者作者就曾經有過這類經驗。這些作品在在證實,如果人能夠完成自認為勇敢(若克服了嚇人的片刻更好)、他人認為很了不起的事,那麼便能在創意與心理層面大放異彩。「挑戰自己的極限」,其實同時也是在擴張自己的極限。挑戰過這些「新手級」獨處經驗後,整個世界都在等著你。說不定你會跟梭羅有相同的心得,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

這個社會深深相信旅行能「拓展視野」。如果獨自進行的體驗真能給你比多人進行更強烈的感受,這麼說起來,獨自旅行就會比團體旅行、甚至是兩人自助旅行更能拓展視野。

我們大半人都懷抱著夢想,想完成找不到人跟你一起做的事。答案很簡單:那就自己去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