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褚士瑩/推薦序

譯 者 作 品

別再吃進癌症:拒絕假食物,遠離經皮毒,打造不罹癌的好體質
不用怕,自戀:找到愛自己剛剛好的位置,用自戀的正能量,點燃人生的活力與熱情
深度洞察力:克服認知偏見,喚醒自我覺察,看清內在的自己,也了解別人如何看待你
和海豹特種部隊生活的31天:百萬企業家脫離舒適圈,突破體能極限,鍛鍊強韌心智的終極之旅
虎媽的戰歌
一輩子不復胖的1:1間歇式減重法:利用體重設定值,打造最健康的瘦身計畫
沒有變好也沒關係:找回生活的平衡,接受不完美的練習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勇闖修道院15天:百萬企業家戒掉匆忙病,強化心靈韌性,與修道士生活所獲得的人生體悟(CFH0372)
Living with the Monks: What Turning Off My Phone Taught Me about Happiness, Gratitude, and Focus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傑西‧伊茨勒
       Jesse Itzler
譯者:錢基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9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8頁
ISBN:9789571378930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褚士瑩/推薦序



  褚士瑩/推薦序

推薦序
成人的暫停時間
褚士瑩(作家、法國哲學諮商教練)


身為NGO組織的工作者,總是有很多的機會跟宗教團體接觸,畢竟在全世界的非營利組織,至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有宗教背景,因此讓我有機會反思「出世」與「入世」之間的關係。
  
曾經有一個宗教團體正在訓練的一群年輕人,其中也有部分是出家人。當他們請我指導這群年輕人如何進行「社會參與」時,我不假思索地就答應了。那是一個長達三年的訓練課程,這些青年平常住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有著自己的工作,每年在固定的時間會聚在一起上課,平常則透過網路視訊來接受訓練。我負責的訓練計畫,時間雖然長達一年之久,然而時光卻轉瞬即逝,我也坐下來反思這一年來到底學了什麼。
  
社會參與,顧名思義就是自己主動協助解決社會上原本已經存在的種種問題,而參與的方法,或許是以財力、管理能力,或是人際關係等,基本上是把對參與者來說「多餘」的資源,用在「需要」的人身上的過程。這過程聽起來簡單,其實卻有很多藏在細節中的魔鬼,而認出這些「魔鬼」,就是我的責任。
  
這一年中,我也花了很多時間,觀察所謂的「出家人」跟「社會人」,在面對需要協助的社會問題時,兩者所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這讓我想到本書,同時也是《和海豹特種部隊生活的31天》的作者傑西?伊茨勒,他在書中寫到他在靈感枯竭、生活一片忙亂的時候,到紐約州山區一座小型東正教修道院,跟著修道士們一起工作、同居共食的生活和反思,也提到他離開後,曾經在飛機上拿出筆和日記,翻到空白頁,寫下他喜歡修道士的地方:

   1. 修道士們一次只做一件事。
   2. 修道士不趕時間。他們做事緩慢而謹慎。
   3. 修道士不投機取巧。他們完全做到了。
   4. 修道士做得少……但做得更多。
   5. 修道士們保持冷靜。他們不會驚慌失措。
   6. 修道士很能夠獨處──他們喜歡獨處。
   7. 修道士們學習各種各樣的主題來促進成長。
   8. 修道士們花時間靜坐。
   9. 修道士臉上有笑容。
   10. 修道士生活簡單。
   11. 修道士不浪費時間。
   12. 修道士有穩定的團體和家庭。
   13. 修道士熱愛生活。

在社會上力爭上游的人,表現出來接近海豹特種部隊的生活態度,因為所有的困境,都變成了需要消滅的「敵人」。只要不是敵人,就被當作是可用的「資源」,然而修道士(或說修道者、出家人)卻不同,他們跟時間的關係,不是競爭的,而是友善的,所以修道士總有足夠的時間給自己思考、靜默—─即使不需要發「緘默誓」或是被要求「禁語」。

除了跟時間的關係很好之外,修道士對於貧窮、貞節、服從、穩定,也不會像一般社會上的成人那樣,有強烈的抗拒感。因為討厭貧窮,所以熱衷於賺錢;因為討厭貞節帶來的限制,所以放縱自己的欲望;因為不願意服從,所以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上司是「慣老闆」;不甘於穩定的生活,所以打著以積極進取的名義,做些貪婪的事。傑西把他這十五天在修道院的時間,稱為「成人的暫停時間」,從中學習安靜、學習集中注意力與學習如何提問。
  
回想這一群我陪伴了一年的學員,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和自己簽訂了一紙合約,給自己一段可觀的「成人的暫停時間」。在三年內他們每次上課,無論在網路線上或是實體課,就是改變了自己和「時間」之間的緊張競爭關係。如果一名美國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做三萬五千個決定,相信你我也相去不遠,甚至更多。因為身為亞洲人,還有「孝順」、「愛面子」等這些西方不存在的文化包袱,所以我們讓自己可以按下暫停鍵,可能比一名紐約人還更迫切。
  
我在筆記本上,寫下NGO工作者在實行「社會參與」應有的六個態度,分別是:

   1. 勇於決定:因為做決定是一種負責的表現,反之就是不願意負責任。
   2. 思考有彈性:經過思考後,願意改變原先的想法,是個勇敢的行為。
   3. 證據導向:不能只憑直覺,而要為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說出合乎邏輯的原因。
   4. 觀察細微:擁有良好解讀資訊的能力,就是觀察力佳的表現。
   5. 不斷驗證:不害怕貼標籤,但是貼標籤後一定要經過證實,確認推測的合理性。
    6. 符合一致性:指的是我們所聽、所想、所說、所感、行動、邏輯六者之間沒有落差。

「這不只適用於『社會參與』,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自我檢視』時該有的六個態度。」有位出家人在聽完我說的話後,微笑地這麼說。
  
我非常同意。
  
與其說我們在學習社會參與,學修行,學思考,還不如說我們是在學習給自己一段「成人的暫停時間」── 無論你人在台北,還是紐約,是「出世」還是「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