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血親
正念飲食:舒壓、瘦身、慢活的23個健康飲食療法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
請找到我媽媽
說不出口的愛
尋找山,珠穆朗瑪峰:世界頂顛珠穆朗瑪峰的發現、命名和最早的攀登史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家庭傷痕: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職場百妖誌:吃瓜不尷尬,職場小白降妖求升必備30招
【1書+1筆記】好好走向終點線:人生最重要的10個終活練習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尋回失落的家庭記憶,史丹佛心理學家的重啟人生之旅
植物都知道:從植物身上啟動自我的覺察力,找到最自在的生命姿態


斯多葛生活哲學55個練習:古希臘智慧,教你自信與情緒復原力(CFN0392)
The Little Book of Stoicism: Timeless Wisdom to Gain Resilience, Confidence, and Calmness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喬納斯.薩爾斯吉勃
       Jonas Salzgeber
譯者:王瑞徽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20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57138110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一篇 何謂斯多葛主義?
「倘若不對,就別去做,倘若不是真的,就別說出來。」
──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

第一章 斯多葛哲學的允諾

  除非受到強風吹襲,沒有一棵樹木會變得扎根牢固而健壯。這種搖撼、拉扯正是讓樹木抓牢地面、把根部扎得更穩固的力量;那些脆弱的樹木都是生長在風和日麗的山谷中的。「那麼,」塞內卡問:「好人受到動搖以便成長得更為茁壯,又有什麼值得奇怪?」就像對樹木,強風狂雨對好人是有利的,讓他們可以因此變得冷靜、守紀律、謙遜而健壯。

  就像樹木必須在每一陣微風中抓緊地面,免得倒下,我們也必須堅定立場,才不會因為每一樁瑣事亂了陣腳。這正是斯多葛哲學的價值所在--它會讓你更堅強,讓風雨感覺輕微些,讓你無時無刻都能站穩腳步。換句話說,它能讓你準備好更有效地應付人生拋給你的任何暴風雨。

  從戰士哲學家到情緒化的狼,本章含括了你必須了解的關於斯多葛哲學、或者你為何應該研究斯多葛主義的一切知識。

敬告:本書含有一些像eudaimonia、arete或virtue之類的嚇人字眼。它們的陌生外表可能會讓你想要略過不讀。所以,準備好,要堅定。撇開抗拒感不說,花點時間去了解是值得的,你說不定還會把它們加入你的日常語彙呢。況且,這畢竟是一門古老哲學,出現幾個嚇人字眼也是很正常的啊。

實踐生活的藝術:成為戰士哲學家
「首先告訴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做你該做的。」
──愛比克泰德

  如何活出美好的人生?這個不朽的哲學問題居於斯多葛哲學主要關切議題的源頭:人該如何活出自己的一生,或者活出「生活的藝術」。斯多葛導師愛比克泰德把哲學比喻成工藝。就如木頭之於木匠,青銅之於雕刻家,我們的生活正是生活藝術的獨特材料。哲學並不是老學究所專有,它是每一個想要學習如何活(和死)得完滿的人的基本技能。每一段人生境遇都代表一片空白畫布,或者一塊我們可以在上頭雕刻、琢磨的大理石,因而我們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精通技藝。基本上這就是斯多葛主義的作用,它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取得優勢,讓我們隨時準備好冷靜地面對逆境,真正幫助我們塑造、享受美好的生活。

  是什麼讓一個人擅長於生活?根據愛比克泰德的說法,既非財富,也不是位居要職,或者當一名高官。一定還有別的什麼。就像想要寫一手漂亮書法的人必須勤加練習、研究書法,或者想要精通音樂的人必須學習音樂,因此,想要擅長於生活的人,也必須學習關於如何生活的有益知識。很有道哩,對吧?另一位重要的斯多葛哲學家,我們將在第二章介紹的塞內卡說:「〔哲學家〕就是了解那樁根本要務──如何生活──的人。」

  「哲學家」(philosopher)一詞從古希臘文philosophos演變而來,它的意思是「智慧的愛好者」,一個喜歡學習如何生活,想要得到關於實際上如何過生活的實用智慧的人。就如愛比克泰德告訴我們的,倘若我們想成為生活高手,就得學習如何生活的知識。你或許會覺得驚訝,不過哲學其實是一種實踐:學習如何雕塑我們的人生。光是對著一塊大理石沉思、探究並不能讓我們熟練地運用鑿刀和木槌。斯多葛派尤其關切將哲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他們把自己看成真正的心智戰士,認為研習哲學的主要理由就是把它付諸實行。

  唐納.羅勃遜(Donald Robertson)在他的著作《認知行為治療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一書中作了絕佳的比較。他說,在古代,理想的哲學家是真正的心智戰士,然而在近代,「哲學家變得比較學究氣,不是戰士,而只是心智的圖書管理員。」想想古代那些白髮哲學家。我們也想做個戰士,而最重要的不是引述斯多葛教條的能力,而是在真實世界中真正地實踐它們。就如愛比克泰德問他的學徒們:「倘若你們學習這些東西,不是為了把它們付諸實行,那又是為了什麼呢?」他繼續說,他們(他的學徒們)不夠渴切、勇敢,無法到真實世界去把理論付諸實踐。「這就是為什麼我寧可逃到羅馬去觀賞我最愛的摔角手比賽,起碼他把策略付諸行動了。」

  真正的哲學是很少的理論,很多的實踐,就像古代的摔角和當今世界的衝浪。要記住,在衝浪運動中,我們在岸上很快地了解一下理論就可以下水練習。比起沉甸甸的書籍,沉重的海浪是更好的老師。而斯多葛主義要求的正是這點,到真實世界去,熱烈地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應用出來。我們的生活有著無數的綠色海浪和空白大理石塊,可說提供了日常實踐的絕佳訓練場所。

  斯多葛主義的這個實用的「生活藝術」的面向包含了兩個主要承諾:第一,它教導人如何擁有幸福、平穩順利的人生;第二,它教你如何擁有情緒復原力,讓你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保有幸福平順的人生。現在讓我們開始討論第一個承諾,同時認識第一個嚇人的字眼:eudaimonia。

承諾#1:幸福(Eudaimonia)
向內挖掘。內在是善的泉源;只要你挖掘,它隨時會湧上來。
──馬可.奧理略

  想像一個最佳版本的你。往內探索,你是否了解、認識那個最佳版本的你──那個在任何情況下舉止得宜、從不犯錯而且似乎打不倒的人──是誰?倘若你像我一樣,曾經努力想改善自己,那麼你或許會認識這個理想版本的自己。在希臘語中,這個最佳版本是內在的daimon,一種內在精神,或者神性光輝。對斯多葛派和所有其他的古代哲學學派來說,人生的終極目標是eudaimonia,和你的內在daimon(別跟demon──意思是惡魔──混淆了),也就是你的最高自我,維持良好(eu)關係。

  斯多葛派相信,大自然要我們成為那個最高版本的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內在精神(或神性光輝)像種子一樣被植入我們所有人之中,讓我們擁有能夠成為最高版本的自我的自然潛能。換句話說,我們的天性就是會去完成神性種子所萌生的東西,並且將我們的人類潛能喚醒。因此,要和自己的內在精神融洽相處,和自己的理想自我和諧共處,也就是說盡可能接近那個潛在的至高自我。

  我們必須填補我們能成為什麼人(我們的理想自我)以及我們當下實際上是什麼人兩者之間的缺口。針對這點斯多葛派也有一個字可以形容:arete。簡單地說,arete 可以直譯為「美德」或「卓越」,但是它有更深層的含意──類似「在每一刻展現最佳的自己」的意思。這部分我們將在第三章進一步討論,不過你已經可以看出,斯多葛主義探討的是你在當下時刻的行動,以及盡可能活得接近你的理想自我。

  斯多葛派的首要目標是eudaimonia;和你的內在精神融洽相處,和你的理想自我取得和諧,無時無刻表現出最高版本的自我。但這究竟是什麼意思?Eudaimonia這個希臘字彙最常見的翻譯是幸福。不過「繁榮」或「興盛」的譯法更能抓住原始的意義,因為它們表現出一種持續活動的狀態──唯有你在當下時刻的行動和你的理想自我取得和諧,你才可能和你的內在精神融洽相處。你由於活得好而興旺茁壯,結果你當然就感覺幸福了。

  Eudaimonia指的比較是一個人生活的整體特質,而不是一時的幸福感。那是一個人繁榮興旺、過最好的生活並且極度幸福圓滿的一種狀態。如同斯多葛主義創建者季諾所說:「幸福就是平穩順利的人生。」也就是你的人生大致上必須是平穩順利的。讓我們總結,eudaimonia是由於我們分分秒秒的行動與我們的至高自我取得和諧,帶來繁榮興盛而獲致的幸福平順的人生。

  這個eudaimonia的允諾,代表我們必須具備足以應付我們在生活中遇上的任何挑戰的一切條件。否則我們如何能在生活變得困頓的時候保持快樂?因為當事情順利時,生活就很安樂,只有在事情不如我們意,或者我們遇上困難和麻煩的時候,生活才會變得艱難。這便來到斯多葛主義的第二項允諾:哲學能訓練我們懷著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所有障礙,因而讓生活保持平穩順利。

承諾# 2:情緒復原力
「帶著冷靜的心承受試煉,能讓災難失去它的力道和重量。」
──塞內卡

  「但哲學是什麼?」愛比克泰德問:「難道不是為了我們可能遭遇的事情預作準備?」沒錯,他說,哲學是讓我們準備好承受可能發生的一切。「否則,將會像一個拳擊手,只因為挨了幾拳就離開擂台。」我們實際上可以離開擂台,不受影響,但萬一我們因此放棄了智慧的追求?「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對我們遇上的每一次試煉說什麼?我的所有訓練就是為了這個,這就是我的紀律!」一個臉上挨了好幾拳的拳擊手不會離開擂台,這是他準備好要面對的,這是他的紀律。哲學家也是如此。只因為遭到生命摑打、踢擊、唾棄甚至擊昏過去,並不表示我們應該放棄然後離開,而是要重新站起來,繼續追求更好的表現。生活就是如此──就像拳擊比賽擂台,挨打挨踢都是我們報名參加時就準備要承受的,這是我們的紀律。

  「沒受過損害的順境不堪一擊,」塞內卡說,然而一個歷經無數災難的人「已被磨練出一身硬繭」。這個人不斷戰鬥,即使跪倒在地,仍然繼續拚搏。他永遠不會放棄。斯多葛派喜歡摔角的比喻,因此馬可.奧理略說過類似的話:「比起跳舞,生活的藝術比較像是摔角。」我們得要準備好應付突來的攻擊。沒人會扭打舞者。舞者絕不可能像摔角手那樣被對手鎖喉。因此,身為戰士哲學家,我們知道生活充滿挑戰。事實上,我們甚至應該摩拳擦掌,隨時等著挨上幾拳,知道這會讓我們更加強健,讓我們身上長出硬繭。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想要參加這場叫做人生的戰鬥,接受鍛鍊。因為我們想要變得堅強,我們想要幸福平順的人生。我們想要在生命變得艱困時,依然能掌握自己和我們的行動。我們想要成為力量之塔,即使在最猛烈的攻擊中依然無可撼動。當其他人驚慌時,我們想要保持冷靜、思慮周密並且有最佳表現。

  練習斯多葛主義能幫助我們發展各種對策,用來盡可能有效地處理生活帶給我們的踢打毆擊。無論我們生命中發生什麼事--我們隨時迎戰--我們已準備好承受鉤拳、側踢,絕不放棄,全力以赴。這是斯多葛哲學的允諾。然而,如果現在你臉上挨了一拳,會如何呢?你會非常激動。和任何人一樣,你可能會氣憤地回擊,或者,更可能的是,你會開始哭泣。斯多葛派認定強烈情感是我們的最大弱點,尤其當我們讓它們支配我們的行為。它們對eudaimonia 有害,是人類一切苦難的根源。不幸的是,根據斯多葛派的觀點,我們大部分人都受到激情──像是非理性的恐懼、哀傷或憤怒等強烈負面情緒--的奴役。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活得如此悲慘,因為我們根本不是力量之塔,我們完全無法和理想的自我和睦相處。我們的激情導致我們的表現遠遠低於自己的水平。

  如果想要有符合我們的理想自我的表現,斯多葛派說,我們就必須約束自己的情感,我們必須馴服它們,不讓它們妨礙我們的美好生活。不,謝了,我現在承擔不起恐慌的損害。

善、惡與無關緊要之事

「事情有善、有惡,也有不善不惡的。」愛比克泰德和斯多葛派不只區分我們能決定以及我們無法決定的,而且也區分善事、惡事和無關緊要之事。關鍵在於,只有那些決定在我們的事情有善、惡之分,所有決定不在我們的,全都歸類為無關緊要。這是為什麼斯多葛弓箭手冷靜地接受一切結果,因為那不是他們能決定的,因而終究屬於無關緊要的事。無論如何,斯多葛派使用一種較細的區隔,把擊中標靶(或蘋果)定義為優先的無關緊要事物。可是,既然結果完全無關緊要,那麼你一開始幹嘛要打靶?在進一步討論這種區隔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善、惡和無關緊要三類事物的涵蓋範圍:

‧善事:所有合乎道德、智慧、正義、勇氣和自律的事。
‧惡事:所有邪惡、愚蠢、不公不義、膽怯、放縱的事。
‧無關緊要之事:所有其餘的事;生與死、健康與病弱、貧與富、喜樂與悲痛、好名聲與壞名聲。

善事與惡事只會出現在你的行為當中。之前提過,只要表現出最佳自我,便足以讓你擁有幸福、平順的人生。因為那全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做得到的。我們的行動至關重要,而一個人的品格發展是擁有美好人生的關鍵。這當中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不幸福的人生,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全都來自惡性的行為。那麼,唯一的善,就是順應自然而活,完成我們的自然潛力,循著智慧、正義、勇氣和自律等美德而活。然而,我們所有道德行為的結果,乃取決於命運,不是我們能直接掌控的,因而既非善也不算惡,而是無關緊要的。倘若那些不在我們掌控內的事有善、惡之分,那麼我們將註定要為了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痛苦不堪。所有的善必定是來自我們本身。

無關緊要的事物通常被歸納為健康、財富和名聲,但基本上,所有外在的、不是由我們決定的事物,都可以被歸類為無關緊要。所謂無關緊要(indifferent),斯多葛派指的是那些中性的事物,既幫不了我們,也妨礙不了我們作為人類的茁壯興旺的事物;它們對於幸福平順的人生並不重要。倘若我們需要這些外在事物才能擁有美好人生,那麼對那些缺少它們的人來說,豈不令人洩氣。因此,我們應當學著用無所謂的態度來面對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而且如前所述,接受一切既成的事實,而不是和它對抗。要記住,斯多葛弓箭手總是冷靜地接受一切後果,因為那不是他們掌控得了的。

然而,無關緊要一詞有點誤導,因為它暗示著這些事物毫無價值。事實並非如此。儘管這些外在事物對美好人生來說並不相干,但有些還是優於其他的。選擇健康而非疾病,富有而非貧窮,美貌而非醜陋,直覺上這是合情合理的。而且,顯然威廉.泰爾會寧可選擇擊中蘋果,而不是他兒子。這些叫做優先的無關緊要之事。倘若可以選擇,我們總是會挑比較好的選項。對斯多葛派也是如此,他們尋求這些較優的選項,但這麼做時態度是超然的。他們很願意擁有它,但如果得不到也無所謂。過美德生活仍舊是第一要務。因此,只有在不會擾亂他們表現最佳自我的前提下,他們才會去追求這些優先的無關緊要之事。

對斯多葛派來說,友誼是最重要的一種優先的無關緊要之事。人類天性不只是理性的,同時也是社會性的,因此我們會自然受到其他人的吸引。一個善良的人會時常對他的人類同胞,他的兄弟姊妹、鄰居,還有陌生人表現出愛、仁慈、公正和關懷。擁有一群睿智、善良的朋友是人在世上最珍貴的身外之物。正如塞內卡所寫的,智者「渴望朋友、鄰人和伙伴,無論他有多麼自得自足。」沒有朋友,我們還是可以擁有幸福人生,但我們寧可不要這樣。

不過,和好萊塢電影不同的是,斯多葛派絕不會把愛情看得比道德操守更重要。一說到美德,其他一切都要靠邊站。「愛能征服一切」或許很浪漫,能拍出好電影,但是它正好是斯多葛優先考慮事項的反面。即使是愛,也不該以損害你的品格作為代價去交換。所以,儘管去追求友誼吧,只要你不必和美德分手。與其用可恥的方式去追求友誼、健康和財富,不如帶著尊嚴忍受孤獨、疾病和貧窮。好人永遠會追求美德,不計一切避開惡行。

塞內卡解釋得好極了。「好人會去做他們視為榮耀的事,即使必須艱苦奮鬥;即使那會帶來傷害,他們也會去做;即使那會帶來危險,他們也會去做。此外,他們不會去做他們認為卑劣的事,即使那會帶來財富、歡愉或權力。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去做榮耀的事,沒有什麼能引誘他們去做卑劣的事。」

人生有如撲克牌局,好牌壞牌都能贏

撲克遊戲可說完美傳達了這種善、惡和無關緊要之事的觀點。你手中的牌代表你所面對的各種外在環境和人生境遇:你的平面電視,你的惡老闆,你妻子的病,你兒子的壞成績,以及你那位懂得激勵人心的摯友。這是你拿到的、如今得用來應付牌局的各種牌。這些牌都是隨機發的,你無法決定自己能拿到什麼牌。因此你手上的牌不重要,它們是中性的,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你出牌的技巧。

牌戲有如人生,無論拿到什麼牌都能贏。當然,你會喜歡拿到兩張A和一個健康的妻子,但這由不得你。由得你的是你會如何處理既定的狀況。一旦發好了牌,你便沒得選擇,只能接受已經改變不了的事實。你不能再巴望得到較好的牌,而只能希望有能力好好打一局。

因此,一個可敬的撲克玩家的特徵在於,他們不顧手中有什麼牌,只是盡己所能地發揮,而且冷靜地接受一切結果。他們只能這麼做──無論拿到什麼樣的牌都盡力而為。到頭來,贏的不是那個拿到一手好牌的玩家,而是那個在整場牌局中,或者在整個人生過程中,將手中的牌打到淋漓盡致的玩家。

光靠一手好牌──絕佳的健康、財富和名聲,無法讓一個痴愚、不義的人得到美好人生。而一手壞牌──疾病、貧窮和壞名聲,危害不了善良之人的幸福安樂。在天平上,美德和好品格永遠比健康、財富和名聲來得有分量。再多的外在利益都永遠抵不上一個人的品格。有些外在利益或許比其他的更可取,但它們終究是無關緊要的。想追求美好生活,唯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玩手中的牌。

    對一個好人來說,失去所有財產和失去一分錢是一樣的,而生病並不比跌倒來得嚴重,據說早期的斯多葛哲人克里希帕斯(Chrysippus)曾經這麼說。塞內卡也曾意味深長地說出類似的話:「人生非善亦非惡;它是同時包容善與惡的空間。」人生和它的種種境遇可以被人睿智或愚蠢地加以利用,讓它們成為善或惡的是我們的行為。這點很重要。儘管外在事物是無關緊要的,但我們處理它們的方式則否。決定人生是幸或不幸的,正是我們對無關緊要之事的運用方式。

﹟心法1 斯多葛的默許藝術:去接納、去愛一切無常

「世界啊,我與你那偉大和聲的每個音符融合為一。對我沒有什麼是太早,沒有什麼是太晚,只要對你是合時宜的。大自然啊,你的四季所生產的一切都是我的果實。」──馬可.奧理略

  接受、而不是對抗每一樁小事。我們在第三章討論過斯多葛的接納。如果我們抗拒現實,如果我們認為事情會對我們不利,如果我們對抗既成的事實,我們便會心生苦惱。因此,我們不應當期待現實有所改變,而要接受它原來的樣子。

  「倘若這是大自然的意旨,那就這樣吧。」這是斯多葛的生活箴言。今天我們也有類似的諺語:「?的意旨將完成。」至於我們是否稱它為上帝、大自然、幸運之神或命運女神,並不重要──但我們必須認知到,有一個比我們更為強大的力量,我們無法掌控我們周遭所發生的一切。

  默許的藝術是指心甘情願接納外在事件。即使大多數人認定那是「不好的」,也要接納。愛比克泰德說,身為哲學家,我們應該順應一切無常,這麼一來就沒有任何違逆我們意志的事會發生,也沒有任何我們盼望的事會落空。讓你的意志和周遭發生的一切取得協調。就如塞內卡所說:「命運引導那些樂意的,一路拖著那些不情願的。」

  還記得狗被推車牽著走的比喻吧?那隻狗可以享受牠的旅程,平順地跟著推車跑,或者牠也可以頑固地抗拒推車的引導,但依然被拖著一路往前。如果我們抗拒發生的事,那麼我們便會像那隻狗一樣,一路被拖著走。這就叫苦惱。

  較聰明的做法是接受現實,然後專注在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上。之前說過,一個撲克高手的特徵在於,不管手中有什麼牌,他總能發揮到極致。到頭來,贏的不是那個看似好牌在手的人,而是那個能把一手牌玩出名堂來的人。

  你無法決定自己會拿到好牌或爛牌,只能決定你想不想打好這個牌局。你在撲克牌局或人生中拿到的牌都是無關緊要的,學著不去評斷,平等地看待它們。倘若你能做到這點,倘若你能接受而不是抗拒發生的事,那麼你將不再被無常的世事左右。

  看看這個感人的例子:

  在實驗室忙了一天,六十七歲的湯瑪斯.愛迪生回到家中。晚餐後,一個人跑來緊急通報,說幾哩外的研究校區發生了大火。

  消防車止不住火勢。在化學製品的助燃下,黃綠色的火焰竄上高空,眼看就要將愛迪生花了一輩子建立起來的王國整個摧毀。

  當愛迪生趕到現場,他立刻告訴兒子:「去把你母親和她那票朋友叫來,她們再也看不到這麼壯觀的大火了。」

  多棒的反應,對吧?失去大半輩子的努力結晶,他非但沒有哀傷或憤怒,卻接受了事實,而且努力化險為夷。第二天他著手重建被火災毀壞的部分。這就是打得一手好牌。這就是逆來順受。

  而且,這例子顯示,斯多葛的接納和消極退讓完全是兩回事。第二天愛迪生便開始重建一切。他泰然接受了他的命運,而且盡力而為。這正是斯多葛派給我們的忠告。不要抗拒現實,而要讓你的意志和它取得和諧,然後專注在你能力所及的部分。

  馬可.奧理略有個讓自己的意志和現實和諧一致的竅門。他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比喻成醫生開給我們的處方。就像我們遵照醫生的叮囑服藥,我們也應當接受外在事件原來的樣子,因為它們就像對我們有益的藥物。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就是大自然給予的療法,要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這些事情的發生是為我們好,不是要對我們不利,儘管看來並非如此。

  這是我的想法:大自然太複雜了,人無從知道發生的事究竟是好是壞。你永遠無法預知不幸會有什麼結果,你也永遠無法預知好運會有什麼結果。因此,我試著接受一切,當它是我自己的選擇。這麼一來,我便從一個滿腹牢騷的受害者,轉變成一個負責任的創造者。

(我高度推薦你觀看這段兩分鐘的YouTube視頻: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Farmer中國農民的故事)

﹟心法2 為行動設下保留條款
「我將航越大洋,只要沒有任何事阻止我。」──塞內卡

  保留條款是一個用來保持沉著寧靜的典型斯多葛技巧。它能幫助你接受自己的所有行動的後果。當你打算去做一件事,記得加上「只要沒有任何事阻止我」這個限制條件。

  塞內卡用以下的公式來定義保留條款:「我想做這個做那個,只要沒有任何會對我的決定造成阻礙的事發生。」我打算這麼做,如果命運允許。我會盡力去做,但結局終究不是我控制得了的。我無法確保事情會有預期中的結果,但我會盡最大的努力。

‧我將航越大洋,只要沒有任何事阻止我。
‧這個周一和周四我會去健身,只要命運允許。
‧我會擊中標靶,只要上帝保佑。

  你帶著結局不是你能控制、你願意冷靜接受一切不如人意的結果的態度,著手去做一件事。別人假定事情當然會有好的發展。萬一沒有,他們會抗拒現實,飽受折磨。

  和斯多葛派一樣,我們把保留條款融入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而且預知可能會有某些因素干擾、阻撓我們預期的結果。我們不預先承諾會成功。因此,萬一失敗也比較容易接受,而我們也會較快重新站起來。而且我們會得到自信,因為我們沒有過度依賴結果。

  憑著這份對結果的超脫,我們將能保持內心的寧靜,不會因為一旦結果不如預期而沮喪。
  保留條款包含兩個重點:

1.盡你所能去達到成功……
2.……同時了解、接受結果並非你能直接掌控的這個事實。

  這是維持自信的最保險方法:(1)你盡了一切努力去追求成功;(2)你明白結果不是你能掌控的;(3)你準備好平等地接受成功與失敗;而且(4)你會繼續時時刻刻過著美德生活。

  這又回到了斯多葛弓箭手。專注在你能掌控的,其餘的順其自然。專注在過程──努力、鍛鍊、準備充分──然後準備好平靜地接受一切結果。保留條款正好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些。如果我們射出箭矢時加上這個限制條件,我們會意識到結局由不得我們,而我們會準備好平等地接受成功與失敗。我們只負責盡力做好射箭的動作,但不負責射中標靶,那個決定在命運。

  歸根結柢:要知道,有時候即使你盡了全力,事情也不會照著你的意思發展,這無關乎你夠不夠格,別把你的個人抱負和世事的變化無常混為一談。

﹟心法3 阻力就是助力
「加諸行動的障礙會推進行動。阻礙道路的將成為道路。」
──馬可.奧理略

  「無疑是史上克服所有負面遭遇的最強公式之一。」這是萊恩.霍利得對馬可.奧理略上面的話所提出的觀感。他又說:「一種非但無視於困境、更是來自於困境的成功公式。」

  萊恩.霍利得根據這個公式寫了一本書,《障礙即是道路》(Obstacle Is the Way)。主要觀點是,生命中的困難和挑戰,唯有當我們讓它們成為障礙時,才會成為障礙。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所有挑戰──我們可以看見障礙然後裹足不前,我們也可以看見機會然後往前邁進。

  每一個挑戰都隱含著一個成長的機會。如果我們意識到這點,我們便可以確定那阻擋我們的東西──退縮和掙扎──實際上將壯大我們。我們早料到會有拚搏掙扎(還記得﹟心法2的保留條款吧?)而且知道他們將提供一塊可供我們磨練技藝的空白大理石。

  在斯多葛主義中,這永遠是一種可以鍛鍊美德──勇氣、謙遜、理性、公正、容忍、自律和寬恕──的機會。什麼都阻止不了我們這麼做。美德永遠在我們掌控之中,用美德去回應任何特定的情況總是可能的。阻礙道路的變成了道路。又一個可以讓你練習成為最佳自我的機會。

  不管生命丟給我們什麼考驗,我們總是有機會的。我們會遭到挑戰、阻攔,或者我們會奮戰到底?我們要不退縮,要不成長。逆境提供了讓我們可以到達做人的更高層次的台階。沒了這種機會,我們將無法成長,只會原地踏步。

  想像一場大火。每一種障礙物都被燒光,成了燃料。如果沒有任何東西擋著,火便熄滅了。你就是大火。沒有什麼是真正的障礙物,因為它們只會滋養你,使你更強大。馬可.奧理略把這種利用障礙物作為燃料的能力叫做「翻轉障礙」。

  每當你遭逢阻礙,利用這障礙實踐你最重大的人生目標──過美德的生活,表現出最高版本的自己。沒有什麼能阻止你這麼做。你將持續進步,而新的障礙,呃,機會,也總是會不斷出現。利用它們作為燃料來磨練你的技巧,是你能力所及的。

  一切都要歸結到你的感受。同樣的情況可以被視為鍊在你腳上的鉛球,或者從你的肩胛骨長出來的一對翅膀。你如何詮釋挑戰,對於你是否能成功克服它至關重要。總之,重要的從來就不是挑戰本身,而是你理解它們的方式。

「倘若你被外在事物所擾,讓你煩惱的不是這件事,而是你對它的判斷。而且你有能力馬上把這判斷抹去。」馬可.奧理略說,你的判斷可以把一樁事件變成障礙或機會。決定在你。

  你可以在一切事物中找到成長的機會。你永遠可以努力把障礙翻轉,找到用美德回應的方法。

  嘿,這可不是戴著玫瑰色眼鏡看世界。不用說,壞事年年有。我只是想讓你知道,你永遠都有機會。當情況似乎對你不利,你可以把頭埋在沙裡,或者你也可以抬起頭來,尋找成長的機會。

久而久之,你將漸入佳境,而且將到達一個擁有無限內在寧靜、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撼動你的境地。你將能夠隨時有效地處理生命派給你的一切跳戰。

﹟心法4 提醒自己世事多變
「當你親吻孩子或妻子,要反復告訴自己,『我親吻的是凡人之軀。』」
──愛比克泰德

  變化是大自然的普遍法則。世事變化無常,生命很短暫,我們關心的人可能毫無預警地瞬間被攫走。所以馬可.奧理略常用一個隱喻來提醒自己,亦即時間有如長河,萬物在其中漂流而過:「要經常想著,已經存在以及即將存在的事物,是如何從我們身邊倏忽飛逝、杳無蹤跡。因為一切物質就如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它的活動變化多端,它的流向千迴百轉,幾乎沒有什麼是安定的。」

  世事不斷變化,漂流而過──新事物來了又去。因此,我們應當提醒自己我們的親人有多麼珍貴──不久他們或許也會漂走。讓我們珍惜此刻擁有的,因為明天它可能就會消逝。生命本無常。

  要記住你何其幸運,能享有你所擁有的一切,而這份福氣可能轉眼便結束,而你很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享有這些東西。學著享受一切事物和人,而不受羈絆,不執著。

  心中懷著河流的隱喻,你會減少對你所愛事物的眷戀,也會降低對你所討厭事物的畏懼。因為你認知到一切猶如過眼雲煙,包括你厭棄的事物。一般而言你感受到的外在事物的重要性會減少許多。

  了解到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會讓你減少依戀,當事情變化或者當你失去所愛,也會比較容易接受事實。愛比克泰德提醒我們,當我們喜愛像水晶杯之類的東西,我們應該記住它實際上是什麼,如此一來當它破碎了,我們將不會過於煩惱。他又說:「對人也該如此:當你親吻你的孩子、兄弟或朋友……你必須提醒自己,你愛的是凡人之軀,你所愛的一切都不屬於你,只是暫時賜予你的,並非永遠也不是不可分離,而是像特定季節的一顆無花果或一串葡萄,如果你渴望在冬天得到它,你就是個傻子。同理,如果你渴望得到你的孩子或朋友,而那並不是讓你能擁有他的時機,要知道你是在冬天渴望一顆無花果。」

  下次你和所愛的人道別,默默提醒自己,這或許是你們的最後一別。你對他們的依戀會少一些,而如果你們再度見面,你會加倍感激。

  許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採取一種高貴的氣魄,勇敢地承擔大自然派給我們的所有變異,讓我們的意志和現實和諧一致。

  如果沒有無花果,就是沒有無花果。

  世事多變。當你讀本文時,去覺察這當下的時刻有多麼短暫。咻一下消逝了。拿這一刻和一整天、一整週、你的一輩子作比較。事情會改變,你會改變。想像一下那些在你之前活過的人,以及那些即將在你走之後上場的人。把視角放大到整部人類的歷史……

懂了吧?萬物來來去去。沒有什麼是長久的。

﹟心法5 思索自己的死亡
「我並非永恆,而只是人類,整體的一部分,就如一個鐘點之於一天。如同一個鐘點,我必須來,然後,如同一個鐘點,溜逝。」──愛比克泰德

  世事多變。趁你還能擁有的時候享受你的所愛。別的不說,你自己的死亡也會讓它終結。我們最害怕的莫過於自己的死亡了。這恐懼是非理性的,斯多葛派說,只是生者製造的流言。

  由於這份恐懼,我們不去想自己的死亡。是啊,別人會死,我們可不同--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不朽的。然而並非如此。當心,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心臟還能跳動多久。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我們只能決定當下要如何活著。為了不負此生,斯多葛派建議我們,把今天當作生命最後一天那樣活著。

  「就當自己已經死了,」馬可.奧理略說:「你已經過完一生。然後帶著剩下的,好好過生活。」把今天當最後一天活著,意思不是說在毒品、二十一點撲克牌賭博和妓女當中鬼混度日。而是要不時地反思一個事實:你不會永遠活著,你是凡人之軀,說不定明天早上你不會醒過來。如同一個鐘點,你將會溜逝。

  目的不是要你非要改變你從事的活動,而是做這些活動時的心態。思索自己的死亡不會讓你沮喪,不會的,它只會增進你的生活樂趣。它會變成你的優勢。你再也不會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而會更懂得欣賞每一件小事。你將細細品味每一分每一秒。因為你充分意識到,所有這一切不是無限期地被賜予你的。

  思考自己的死亡能讓你不再作無謂的選擇,把時間浪費在瑣事上。你會比較清楚自己想把時間用在哪裡。它會讓你集中心思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你這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它能幫助你過美德生活,無論你一路走來錯過了多少。生活就在當下,你想藉由時時刻刻展現出至高的自我來充分利用它。

  對此古羅馬人有個名詞:Memento mori(記住你是凡人)。把它牢記在心,你不僅會更加珍惜你的人生和所愛的人,你的日子也會過得更精采。馬可.奧理略建議你每天早上提醒自己:「當你清晨醒來,想想能夠活著──去呼吸、去思考、去享樂、去愛──是何其珍貴的一項恩典。」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