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重力小丑 (2010年新版)
就算十年後世界崩壞了,你還能生存下去!:解答你的不安,讓你自信找到變動中的立足點
收納的藝術
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
成功,1分鐘搞定!:40條改造自己的捷徑
打造你的幸福腦:向大腦學習快樂生活的智慧!
打造你的幸福腦+KENKEN(1~4):向大腦學習快樂生活的智慧!
失樂園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不熬夜,不死背,睡前1分鐘驚人學習法(新版)(CFS0375)
寝る前1分記憶術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高島徹治
       Tetsuji Takashima
譯者:張智淵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23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16頁
ISBN:9789571379241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將睡前的三十分鐘
作為自己專屬的時間


  雖說是「晚上」,但重要的是睡前的一段時間。要改變睡前約三十分鐘的度過方式。不是為了休息而做睡覺的準備,而是為了確保隔天早上醒來能神清氣爽地活動的準備時間。

  三十分鐘之前做什麼都無所謂,可以喝酒,也可以上網。家人團聚也是人生的樂趣。可是,到了想睡的三十分鐘之前,要獨自一人度過自己專屬的時間。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時候不要忘我地從三十分鐘變成一小時、兩小時。可以把這段時間充當看書時間,或者為了明天的工作做準備,但是三十分鐘一到就要爽快地收工,不可以拖拖拉拉地延長時間,否則隔天早上會變得「不美好」。

在重要的睡前一分鐘
準備「作夢」


  一個人獨自度過三十分鐘,終於到了睡覺時間─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時刻。以時間來說,大約是一分鐘。這一分鐘做了什麼,會大幅影響隔天早上的狀態。

  早上改變會導致人生改變。因為能以十分積極的心情迎接早上,所以一整天都能保持積極的心情。每天過著這種生活,整個人生就會變得更正面、更幸福。

  睡前的最後一分鐘會使你的人生幸福。成功與否,關鍵在此。我甚至認為,我考取九十一項證照的最大致勝原因,就在於這一分鐘。

  睡前一分鐘是指:心裡想著「好,睡覺吧」、刻意讓自己睡著之前的一分鐘。有時候可能坐在床邊,有時候可能鑽進了被窩。房間只剩下床頭燈或小檯燈、主燈熄滅的狀態。也就是「今天的活動已經結束」的時候。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已經處於什麼也不做的態勢,但在這最後一分鐘,要做「最後的活動」。

  準備作夢是為了讓大腦在睡眠時,基於自己的意思工作。即使沒有意識,大腦也在工作,用來打造這種狀態的一分鐘。這一分鐘為何重要呢?「準備作夢」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要說明睡眠的機制,解除你的疑惑。

大腦在睡覺期間
也在活動!


  我想,你應該聽過「睡眠革命」這四個字。它也被用於為了熟睡的心理治療等,但那是宣傳台詞。我所說的「睡眠革命」是指:之前一直扮演藏鏡人的「睡眠」,在睡醒時一躍成為舉足輕重的主角。

  多數人都認為睡眠只有「休息」的功能,而腦科學專家們研究睡眠的機制後發現,大腦在我們睡覺的時候也在努力工作,並且對睡醒後的大腦運作造成莫大的影響。

  換句話說,「可以利用」睡眠。

  我認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研究成果。畢竟,我們之前一心認定「睡著的時候,大腦也在睡覺」,但是大腦並沒有在睡覺。即使我們心想「也必須讓大腦休息」,閉上眼睛讓大腦休息,大腦也沒有在休息。

  有證據可以證明大腦自行在運作,那就是「作夢」。正因為大腦不照我們的意思在運作,所以才會作夢。

  腦科學專家們關注於「夢」的產生過程。我們作的夢,和在某處發生過的事或想法有關,也和前一天發生的事密切相關。平常在想、在意的事情也是夢的素材之一,十年前發生的事情也有可能入夢,甚至於跟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互相重疊。

  有的時候沒有夢,但不是沒有作夢,只是不記得而已。腦科學專家指出「人記得的夢只有當天作的夢的1%左右而已」。因為我們每天晚上作了非常大量的夢,多到只能記得其中的一小部分。

透過三句口頭禪
提升「自然記憶力」

  
  自然記憶是基於正面而充實的心靈,大腦非常喜歡,也非常歡迎,會把它收藏在記憶儲藏庫中的重要抽屜。

  自然記憶法也能夠運用在各種考試。做法很簡單,在念教科書或參考書時,經常自問「為什麼」、「目的是」、「如何做」,一面思考一面往下閱讀。

  我將「為什麼」、「目的是」、「如何做」命名為「口頭禪三兄弟」,在準備考照的過程中,總會不斷地以這三兄弟自問自答。

  「口頭禪三兄弟」是加強理解的「催化劑」。就像是一面催眠自己「理解才能記住」,一面繼續念書。如果沒有仔細理解想記住的內容,那就絕對記不起來。

  理解等於是將內容納為己有。

  並非作為通過考試等暫時用途的知識,而是對自己的人生有幫助的知識,必須跨越「忘記/不忘記」這種層次,讓知識融入身體(其實是累積在大腦的儲藏庫),積極運用,以便在某個時刻派上用場。這正是「理解」。

  理解之後,不但能夠牢記,並且能使學習變得越來越愉快,心情也變得越來越積極,甚至會覺得自己的人生變得日益充實。這麼一來,大腦就會更積極地運作。

  未經理解就想要記住一切,是囫圇吞棗的學習法。分不清楚什麼是重要的,也不曉得事件的連帶關係、前因後果,只是漫不經心地從頭記到尾,極為被動且欠缺自主性。這種做法一定會被大腦討厭。

  換句話說,在睡前一分鐘複誦無論如何都想記起來的事,或是抄寫筆記,這些行為都必須建立在「已理解」的前提下。

  能夠被劃分為重要的事,證明已通盤理解,於是大腦會確實地記憶。海馬迴會將它分類為「重要」,放進優先收件匣,進入REM睡眠時,進行強化記憶、深植腦海的工作。

  如果自己認為很重要,那麼大腦就會記得。這可說是自然記憶的一種模式。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