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輕重平衡的生活
來自梭羅的啟示

作 者 作 品

您撥的電話未開機!
迷路原為看花開
教養,無所不在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3:你好,我好,做公益與世界共好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李偉文最想與你分享的60句話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活得興高采烈(VPK0034)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VIEW
作者:李偉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8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6頁
ISBN:9789571365879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輕重平衡的生活來自梭羅的啟示



  來自梭羅的啟示

我心裡常浮現一個問題:「若梭羅活在現代,《湖濱散記》會怎麼下筆?」

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的今天,梭羅生存的一百多年前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地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或許是這些年不斷重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的真實生活好像愈來愈趨向梭羅的生活了。我住在臺北近郊的山上,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說在森林裡,其實離城鎮不遠;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也像他的小木屋一樣,經常高朋滿座。

梭羅認為一個人離群索居時,才可能體會出生命的意義。孤獨是必要的,因為孤獨能使生命恢復完整,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的安頓。

除了孤獨,他也勞動。「這裡不用電,我自己生火,晚上點煤油燈。沒有自來水,從井裡打水,自己劈柴燒飯。這些活動使人變得簡單,要變得簡單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

單純的肉體勞動帶來精神上的單純。在專注的肢體運動與汗水之下,心靈也一點一滴地沉穩簡淨,因而聽見來自內在的韻律。這也許是自古以來,各宗教都要求修行人以親身勞動來完成生活需求的原因吧!

我們創造及製造了許多新東西,而人的力量無遠弗屆,地球上能開發利用的物資都納入經濟體系的一環,我們活在物質過度豐盛的時代裡,甚至為了擔心經濟蕭條,各國政府無不以鼓勵消費來確保經濟發展。

每個人都陷入了拚命工作、拚命消費的循環時,其實逐漸喪失了生活的感受能力,形成物質愈豐盛而精神和心靈卻愈空虛的現象。換句話說,我們愈富足卻愈不滿足。

當一個人不斷購物、想擁有更多物質時,真正消耗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而時間就是生命,用生命換來的那些物品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

隨著節能減碳風潮興起,簡單生活似乎形成另一種時尚,「少就是多」、「簡單就是豐富」概念開始出現。少與多是相反的意義,簡單與豐富也是相反的概念,為什麼會相等呢?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精神注意力是有限的,當心裡充塞太多東西時,其實什麼都感受不到了,反而是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會活在更大的空間中。就像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不會有興趣一樣,沒有感受力的心靈無法擁有真實的快樂。

梭羅也批評人們一昧講求外表與速度,彷彿大的、快的就是好的,可是我們是否曾在得與失之間做過省思與評量?

放慢速度,提高生活感受,許多宗教或靈修不斷提醒的「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當我們能以悠閒的心情去感受周遭事物時,就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許多賞心樂事。好比坐在陽臺前看著夕陽緩緩落下;與三五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著河岸騎單車……這些令人快樂的事並不必花錢。

或許我們都有類似經驗:旅行中,在德國小鎮的公園裡餵天鵝,或是在日本京都古寺裡睡個長長的午覺,這些似乎無所事事的時光,卻令人記憶深刻;反倒是住了一間又一間的高級旅館、一餐又一餐的豪華飲宴,還沒回國就已印象模糊了。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上的擁有似乎是背道而馳的追求。當呼喊著「多一些,還要更多」時,其實就是靈魂受苦的徵兆。

梭羅也提醒我們:「我們花了大半輩子釣魚,結果卻發現要的根本就不是魚。」

從簡單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樂趣,不是因為流行或道德的壓力,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應該這麼過而勉強去做。「簡單」就好像一棵樹,是從內在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外在,把新的樹皮貼在自己身上。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生活的樂趣。

荒野保護協會在臺灣各地成立分會,我將梭羅的這段話布置在各地辦公室牆上:「我到森林裡是希望過著真實的生活,只面對生活必要的部分,看我是否可以學會它所教導的,而不至於在死的時候,發現沒有真正活過!」

這些年來,荒野推動兒童自然教育,保護臺灣的生態環境,同時號召民眾以具體行動來做守護環境的義工。推到較深層、較根源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讓每個人對土地、環境產生情感,產生「根」與「家」的感覺,再連結到生命歷程中,成為心靈原鄉;另一方面是想到當生命沒有崇高的理想可獻身,沒有偉大的使命在呼喚,人活著的意義是否只剩下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