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後記

譯 者 作 品

鉛筆
網路英雄
做繭自縛的女人:百般藉口,十種愚行
創意人與管理人的戰爭
即興創意
日不落行銷
熱愛工作:邁向成功的六大錦囊

管理領導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專業會計師教你規劃新創公司套書】
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
結構性毛利的人生思維:前雄獅旅遊總經理陳豊續自傳,教你拆解結構、細算成本,獲致事業與人生的獲利


逆領導思考(DH0014)──傾聽追隨族工作哲學
The Power of Followership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管理領導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羅伯特.凱利
       Robert Kelley
譯者:楊幼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04月21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92頁
ISBN:957131046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後記



  序

沒有群眾,就無英雄

本書所談的,是有關追隨族(followers)的體驗,及如何與領導者共處。對某些人而言,成為追隨族的一員,或許意味濫竽充數。不過對身為追隨族的人來說,他們唯一的使命,便是服從領導者,實踐共同的信念,完成自我的任務。由於這些追隨族的誠心奉獻,新企業得以生存興隆,候選人得以出線,而各種新宗教也才能突破地域限制,遠播海內外。本書將詳述這些積極、聰敏的追隨族如何群策群力,實現人類的夢想。

說到追隨與領導,首先請特別注意以下三個驚人的發現:

.大多數組織的成功,領導人的貢獻平均不超過兩成。

.追隨族是剩餘八成成功的關鍵。

.無論頭銜多高,收入多驚人,絕大多數人都是當追隨族的時候多,而身為領導人的時刻少。

既然如此,為何大家總是重領導而輕追隨?為什麼我們不願正規自己是追隨族一份子的事實?

長久以來,追隨族始終未獲重視,而本書所要極力闡揚的,便是這股被忽視的力量以及擁有這份實力的模範追隨族。由於這些安於其位的追隨族不斷奉獻,企業與組織才得以勃興、成長茁壯。而這些模範追隨族究竟是何許人?我們該如何向其學習,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實力的追隨族呢?儘管本書大量探討追隨族的角色,對領導者來說,一樣有其價值,因為他們可以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審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領導未必適合你

放眼天下,從東歐、前蘇聯、中國大陸,甚至到非洲,群眾的力量都已逐一顯現,他們不但掌握小我的人生,同時也主宰國家的命運。無庸置疑的,90年代顯然是追隨族的時代。在工作上我們可看到,強調團隊精神與合作,已然成為一股擋不住的潮流。無論是公司或工廠,都掀起一波波的草根運動。

群眾力量日漸強大的同時,領導者的體質也越變越弱。群眾開始向領導者的特權挑戰,質疑領導者的權威。群眾越來越清醒,不再盲從權勢與謊言,或迷惑於頭銜與地位。現今追隨族所信奉的圭皋,是領導者的專業能力與崇高的目標。

若說人們在90年代得到什麼教訓,或許就是大家逐漸明瞭,幾乎人人都具備追隨與領導的潛能。我們必須認清追隨族與領導者之問的界線,不再像以往那般涇渭分明,否則我們將埋沒自己的領導力,而淪為盲目的追隨族。

在著手寫本書前,我曾多方參考資料。首先,我對七百多人做意見調查,徵詢他們對追隨與領導的看法。受訪者平均年齡三十七歲;至少有十三年工作經驗;曾待過三家公司;先後在九個經理手下做事;他們分屬於二十個不同的企業。其次,為得到更豐富的訊息和個人軼事,我又從中選合適的對象,與他們進行更深人的訪談。深談的對象中,有的樂意以真實身分示人,有的則要求保密。無論如何,我都尊重他們個人的意願,最重要的是,我期許自己能不負眾望,正確地傳達他們的觀點。

另外必須一提的,就是我曾在許多企業的研習會上發表有關追隨術的看法,這些企業包括貝爾實驗室、惠普公司(HP)、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假日飯店(Holiday Inn)、英代爾(Intel)、愛可樂(Alcoa)、保德信人壽(prudential),以及奇異公司(GE)等企業。這些大大小小的研習會,學員超過一千位,他們提供不少意見,也給我不少啟發,對本書的完成,可說功不可沒。

自1985年起,我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ity)工業管理研究所,開了一門「追隨與領導專業效率」課程,學生一方面協助我進行嚴謹的研究,一方面也將研究結果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在研究的過程裡,我們接觸到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領導人與追隨族,他們坦誠地與我們分享寶貴的經驗,使我們獲益良多。

在擔任企業顧問十八年的生涯中,我有幸親身接觸到許多優秀的追隨族與領導人,得以深入瞭解有關追隨與領導的種種。我的客戶不乏全美最知名的企業,諸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愛可樂以及HP等私人企業,還有美國財政部、聯邦房屋銀行貸款委員會等公家機關,以及一些如史丹佛研究學會之類的非營利組織。

過去十年來,有幾個客戶不斷鼓勵我,要我進一步研究追隨術與領導街。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貝爾實驗室敞開大門,讓我得以接觸到六百多位一流的專業人才與經理人,他們全是追隨族與領導者的最佳範例。

知其所以然

曾有人寫詩描述人類的盲從與無知;在詩中,牛犢誤打誤撞走出一條步道,羊群與狗循跡踏成小徑,而人類則一面抱怨小徑崎嶇難行,一面追隨而前。小徑變成小路,小路成為大道,這是鄉鎮交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發展模式。也是領導與追隨的盲點。

以我個人為例,我曾身為追隨族,也當過領導者,深知追隨族的苦與樂──我曾受益於出類拔萃的領導人,也在庸庸碌碌的老闆底下吃過苦頭;在我身為領導者時,也明白追隨族何處可取,何處需要改進。我希望在書中綜合個人體驗、研究資料、各方批評以及專家的意見,讓大家對「追隨」與「領導」有新的認識。

儘管本書取材嚴謹,但我無意要對讀者進行疲勞轟炸,灌輸大家有關追隨族的種種教條。相反的,我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與各位分享我的經驗,讓大家日後也能對追隨術有一番自我的見解,更能掌握與領導者共處的尺度。

 
書摘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