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譯 者 作 品

鉛筆
網路英雄
做繭自縛的女人:百般藉口,十種愚行
逆領導思考:傾聽追隨族工作哲學
即興創意
日不落行銷
熱愛工作:邁向成功的六大錦囊

管理領導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專業會計師教你規劃新創公司套書】
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
結構性毛利的人生思維:前雄獅旅遊總經理陳豊續自傳,教你拆解結構、細算成本,獲致事業與人生的獲利


創意人與管理人的戰爭(DH0021)
Organizing Genius : The Pursuit of Corporate Creativity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管理領導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保羅.瑟渥恩
       Paul Thorne
譯者:楊幼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14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1492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組織天才不是夢

在工作生涯前幾年中,我一直致力於學術、行銷、動機、經營,以及管理方面的研究,至於如何「組織創意天才」,我所上到的第一堂課,是在EMI電子公司擔任內部顧問時學到的。在EMI的海茲(Hayes)總部中,各方菁英齊聚一堂,在許多領域上作極為先進的研究。至於這些研究內容因牽涉到國防機密,基於法律方面的限制,我不便在此透露。無論如何,對一個外人來說,EMI的管理方式,就尋求一流人才的共識而言,簡直是個天衣無縫的過程。

由於國防部是EMI的大主顧,委任其進行武器的發展與研究,因此,就長期營收來說,他們已獲得保證:至於短期的收益,則源源不絕地來自其姐妹公司──EMI唱片。從與EMI開始接觸至今,我對這麼多具有一流創造力的人才,能在如此龐大的組織中群策群力,致力於共同的目標,不因個人英雄主義而各行其是,一直感到心醉神迷。有時候,我盡量以客觀的態度來觀察這些菁英的運作,不過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每當有人在組織中面臨智慧與意志的交戰時,都忍不住要插手。

.創造力禁地?

1983年,我經人介紹認識了詹姆士‧布萊克爵士(Sir James Black)。基本上他認為,創造力和大型組織間完全互相衝突。雖然布萊克爵士主觀極強,不過在辯論時,他倒還願意與人作理性溝通。布萊克爵士曾服務於卜內門企業(ICI)和史密斯克萊恩(Smith Kline),曾研發出商業史上最成功的兩種藥品,但是有人說,他天生不善管理。由他負責的貝肯翰大學(University of Beckenham)治療研究部,儘管有兩百五十位成員,每日憚精竭慮全力研究,卻成效不彰。對於這點,布萊克爵士一直耿耿於懷,力圖改善。當我與他相識時,他對該部門的表現依舊感到沮喪。在我擔任該部門顧問後,我倆投注了許多心力,也得到無數關懷與支持。然而,就在我們即將成功時,卻囿於組織堅持所謂的正統性及傳統,最後還是功虧一簧。

自1980年代初期開始,我便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致力鑽研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組織創意菁英,不斷地發掘、分析、探究他人成功秘訣,以及那些渾身充滿創造力的人,究竟是怎麼培養出類拔萃的能力;組織到底是如何發掘、培養、支持並擷取這些創意菁英的創造成果;另一方面,我也曾從那些自信有一套,能夠成功維持組織創造力的人身上學到不少東西;此外,我曾遇過一些堅信能自我調適、淋漓盡致地發揮創造力的人;還有,我曾博覽群籍,研究有關創造力、革新力,以及這兩者的實際發展。當然,就科學方面而言,我所做的這些研究並不算嚴謹,不過致力追尋更好的解答是我唯一的信念,展望未來,也許我還會繼續做這方面的研究。

.感謝

對一般研究社會科學的學生來說,創造力是個「禁地」,也由於大多前人花了無數時間,竭盡全力試圖研究這個題目,卻始終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現;因此,要是沒有特殊的興趣,大家是不會想一窺其中堂奧的。

在著手寫本書時,我也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功課。除了四處請教朋友和鄰居外,還不斷地與同仁進行訪談,並大量閱讀,以瞭解有關創造力的實際情形,到目前為止,我的書架上總共有九十四本書,大部分都是和創造力有關的;就學術上而言,給我啟發最大的是羅娜‧奧可所著的《在完美的大門前》(Before the Gates of Excellence)。

這本書不但證明她對創造力有深入的探討,同時為其他同好指引了研究的方向。

另外我必須感謝羅伯特‧史騰伯格(Robert Sternberg)精心編纂《創造力的本質》(The Nature of Creativity)一書,使我得以從廣泛的角度與深度來探究大家對創造力不同的看法和展望,而這兩本書都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所印行,顯然也絕非巧合。

至於我撰寫本書的第三個重要參考資料,是由彼得‧麥德華(Peter Medawar)的文章集結而成的《威脅與榮耀》(The Threat and the Glory)一書。無論如何,就科學層面而言,人類對創造力的瞭解幾乎全得自於生物學家,其次是數學家。一般來說,既擅長實驗又能侃侃而談的科學家宛如鳳毛麟角,而麥德華正是其中的無價之寶。

當然,除了這些書籍外,還有不少報刊雜誌也給了我不少靈感,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以及《周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等,由於參考資料太多,我不在此一一贅述。

另外,在人力來源方面,我必須感謝所有抽空與我會談,並給予支持相關懷的人。拜他們之賜,我才能抽絲剝繭一窺實際的創造生活,並得以瞭解那些負責管理創意菁英的人,究竟承受著什麼樣的「折磨」。這些人雖然都是我的朋友,但是他們在沒有必要幫忙的情況下,提供我最需要的協助。稍後,我將在各章中提到這些人的名字,不過,為免有所遺漏,我在此仍要先感謝所有曾幫助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