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推薦序
好評推薦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把一招練成絕招—向文藝復興大師學管理
勁爭:決勝兩岸,華文管理學新里程碑
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
財報就像一本兵法書──結合財報與《孫子兵法》,有效淬煉商業智謀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最新增訂版)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這樣看就對了!

管理領導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專業會計師教你規劃新創公司套書】


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DH0162)──靈活創造企業競爭力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管理領導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劉順仁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5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0頁
ISBN:978957134483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推薦序好評推薦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2

獨特的聲音──馬友友的「絲路之旅」

1972年,哈佛大學出現一位修習人類學的年輕大提琴手。他每一年在校園舉辦幾場音樂會,而每次音樂會的門票馬上一搶而空。對於那些買不到門票的樂迷,他會在演出當晚的7點半左右,邀請他們進入演奏廳的側廳,為他們演奏巴哈組曲,直到8點正式上台為止。他大學時代的室友塔歇爾(Janet Tassel,現為著名心理醫師)經常對他發出讚嘆:「真不知道這傢伙哪來這麼多熱情!」這位年輕的大提琴手,就是著名的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

2005年12月的英國BBC《音樂》(Music)雜誌中,50歲的馬友友激起一陣驚嘆:「對不同的樂迷來說,從來沒有一個音樂家代表這麼多的層面!」的確,對某些人而言,馬友友代表了巴哈的大提琴作品(Bach Cello Suites);對另一群人而言,馬友友代表了阿根廷的探戈音樂,或者是李安電影《臥虎藏龍》中大提琴描繪的江南景致。但是樂評家普遍認為,馬友友最為獨特的代表作,是他自1998年起進行跨國、跨文化的「絲路計畫」(Silk Road Project)。馬友友如此解釋絲路計畫的「使命」:「音樂是表現性藝術,它幫助每個人發掘自我的最深層。我發現,不同國度的聲音其實同屬於一個世界。」

對於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馬友友表示:「現在沒有人在成長過程中只聽一種音樂。持續地深入學習,對維繫音樂生命不可或缺。當我能把資訊變成知識,再轉變成演奏中充滿熱情的片段時,我感受到鮮活的生命!」

「絲路計畫」出版的第一張專輯《絲路》(Silk Road: When Strangers Meet),包括了伊朗傳統樂器演奏家卡勒(Kayhan Kalhor)及琵琶演奏家吳蠻等人跨刀。《絲路》專輯上市後引起熱烈迴響,除了迄今不間斷的世界巡迴演奏邀約外,專輯還在美國排行榜上蟬聯12週冠軍。

這種跨文化的音樂體驗,帶來莫大的心靈解放。馬友友說:「在絲路計畫中,我看到大師們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技巧來表演或即興演奏。有過這種經驗之後,再回來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我感到多麼自由奔放!」

馬友友的虛心態度與其驚人的文化包容力,來自他獨特的成長經歷。他出生於巴黎,7歲移居紐約,9歲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師承羅斯教授(Leonard Rose)。馬友友不甘於只做一個演奏家,因此他17歲時進入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與考古學,甚至親自前去非洲學習當地民族音樂。這些豐富的經歷,日後都成為他創新的養分。

馬友友認為:「了解是一件事,但能與他人溝通,讓他們也同樣了解,才是音樂的真正目的。試圖把有意義的事傳達給他人,正是我生活的基礎!」顯然,在跨文化的溝通中,在無畏的音樂嘗試中,馬友友找到自己最獨特的聲音。

無畏的自行車──挑戰極限的阿姆斯壯

2005年7月23日,全世界的體育媒體爆出一陣歡呼,因為來自美國德州的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 1971-)史無前例地連續7次獲得環法自行車賽(Tour de France)個人冠軍,成績為86小時15分又2秒,比第2名選手快了4分多鐘。環法賽是人類體能極限的挑戰,比賽期間近3星期,全程分為20站,共計約3千3百公里。選手由平地出發,中途必須急速爬升阿爾卑斯山超過2千公尺以上的路段。下坡時自行車時速超過1百公里,山路崎嶇,險象環生,不少好手輕則互撞受傷,重則墜落山谷喪生。

33歲的阿姆斯壯在賽前就宣稱,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次比賽。能以7連霸的成績光榮退休,的確值得驕傲,但是阿姆斯壯最被傳頌的,是他走出死亡幽谷的奮鬥精神。1996年,年方26歲的阿姆斯壯被診斷出罹患末期癌症,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肺葉及腦部。在密集化療及精密的腦部手術後,阿姆斯壯奇蹟地存活下來,他決定繼續參加比賽。

阿姆斯壯能長期稱霸世界自行車體壇,除了優異的體能外,背後的管理因素非常重要,這些因素包括:

  • 聚焦於單項運動

阿姆斯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參加鐵人三項(triathlete,包括游泳、自行車與路跑),16歲那年他正式與成年組同台競爭。他在17歲時發現自己最愛、也最有發展潛力的是自行車。從此之後,他選擇聚焦於單項運動。

  • 優秀的車隊

阿姆斯壯的車隊有來自15個國家的好手。在比賽進行時,車隊成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降低阿姆斯壯體能的消耗。例如,針對不同的風向與風速,車隊必須變換隊形,使阿姆斯壯被包夾在氣流阻力最小的位置;在最後衝刺時,車隊成員必須能阻擋其他競爭對手,減少他們對阿姆斯壯的威脅。在個人奪標的榮耀背後,流的是團隊的汗水。

  • 卓越的訓練計畫

當阿姆斯壯自癌症中復原後,他更加重視訓練過程中運動醫學的應用。除了每天例行的公路訓練,他定期進行風洞測試,了解自己的騎車姿勢(例如背部彎曲程度),在不同的風向、風速下如何調整,才能讓阻力減至最低。在他運動時,訓練師評估26項重要的身體指標(類似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也抽取血液進行分析,以便了解如何由飲食與訓練來不斷調整他的體能。

  • 高科技的運動設備

阿姆斯壯也仰賴各種高科技的裝備,例如:

‧ 由耐吉(Nike)運動研究室設計的特殊碳纖維頭盔及運動鞋。
‧ 根據流體力學,緊身衣表面有類似高爾夫球表面凹凸不平的設計,用以降低風阻。
‧自行車車身以特殊碳纖維材質製造,車型通過嚴格的風洞模擬(由美商AMD協助研發),又輕又堅固。
‧ 車胎由比利時廠商提供,經過適當時間的儲藏(aging),以確保橡膠彈性處在最佳狀態。

不過,別以為阿姆斯壯騎得很輕鬆。一位體育記者曾問起他比賽時的感覺,他只吐出一個字:「Pain(痛苦)!」

史塔克以創造力誘發人們的想像,歐康諾以廚藝觸動人們的味蕾,馬友友以琴聲撫慰人們的耳朵,阿姆斯壯則以意志撼動人們的心靈。而企業的目的,何嘗不是以產品或服務所創造的獨特價值來感動顧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