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譯 者 作 品

鉛筆
網路英雄
做繭自縛的女人:百般藉口,十種愚行
逆領導思考:傾聽追隨族工作哲學
創意人與管理人的戰爭
即興創意
熱愛工作:邁向成功的六大錦囊

行銷企管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企劃學:打造企劃腦,讓你的方案更有說服力
【限量典藏】三度榮獲金書獎品牌大師叢書:《以MARTECH經營大數據會員行銷》+《ESG品牌創新六部曲》
叛逆,成就精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旅遊創意


日不落行銷(DH0074)
Relentless : The Japanese Way of Marketing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行銷企管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強尼.約翰森、野中郁次郎
       Johny K. Johansson, Ikujiro Nonaka
譯者:楊幼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2月08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57132837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前言

日式行銷思潮


何必費心想日本?

在一連串金融風暴後,何必費心想日本企業?理由很簡單,日本企業正捲土重來。他們依舊競爭力十足,也仍採取和西方競爭者截然不同的手法。

矛盾:儘管這三、四年來,日本一直風風雨雨,但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仍舉足輕重。

實例:豐田(Toyota)汽車在印第安那州開設卡車廠,對美國市場展開第二波攻勢,使一九九六十二月十八日出刊的《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發出警告:「底特律,小心!我認為他們只是保持低調。」

實例:新力(Sony)公司貶抑揮霍無度的高階經理麥克.史考霍夫(Michael Schulhof),加強東京方面的控制權。但另一方面,卻讓新任執行長出井伸之提出的「數位夢幻小子」(digital dream kid)構想扮演日漸吃重的角色。

實例:在福特(Ford)汽車新款的Taurus仍不見起色時,舊款的Taurus已跌下美國暢銷車的王座,讓本田(Honda)汽車的新雅哥(New Accord)取而代之。此外,本田新喜美(New Civic)也成了一九九六年度車種。

許多跡象似乎都顯示,日本人正捲土重來。這實在很矛盾,當美國經濟暢旺,而日本蕭條時,獲利豐厚的美國企業卻大幅裁員重整,著眼於「槓桿原理」,把員工當作可替換的零件。至於歐洲企業,雖有統合所帶來的利基,但失業率卻照創新高,達二次大戰以來前所未聞的百分之十幾。相對的,日本經濟情況雖然慘淡,但由於企業未大幅裁員,因此失業率仍低於五%。這種日式作風似乎必然會引起「英國病」:使產業喪失競爭力、工廠缺乏生產力,並導致經濟一蹶不振。

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依舊活躍,並緊迫盯人地企圖在一些成熟產業,如汽車、消費與工業電器、相機,以及鋼鐵上,攫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日本品質至今仍是世界級標準的設定者,而顧客滿意度也有增無減。多數西方產品仍落後日本產品,而無論如何改進,都深受日本第一波「入侵」的影響。

西方新行銷思潮

最近西方一連串有關行銷術的暢銷書,都敦促管理人遵循一些對日本人來說很基本的原則。

實例:屈芮瑟(Treacy)和魏斯瑪(Wiersema)在一九九五年的暢銷書《市場領導學》(The Discipline of Market Leaders)中指出,領導品牌需要:
今天,生產領導品牌的公司跟多數同業不同處,在於並不盲從顧客意見。顧客無法為他們擬定下一項突破性的產品,市場調查員也愛莫能助。儘管如英特爾(Intel)之類的產品領袖也會密切注意市場,並傾聽顧客明智的批評,但只會用以驗證自己對未來的判斷。顧客能幫他們釐清細節。〔p.104〕
在第二章與第三章,我們將闡述日本人長久以來如何推敲顧客反應的絃外之音,並指出要怎樣才能做到這點。

實例:屈芮瑟和魏斯瑪稍後在書中,便主張徹底改革的必要:
當市場領袖為追求利潤而犧牲創意時,便會置領導地位於險境。例如,百事可樂(Pepsi)基於某些原因,認為在罐上打日期會刺激銷售量,而可口可樂(Coke)則認為,將寶特瓶用以往造成轟動的窄腰狀推出,能重振品牌形象。相對的,思奈寶(Snapple)和其他野心勃勃的領導品牌,雖正大舉進攻軟性飲料市場,但它們的秘訣是真正創新產品,而不是在包裝上玩花樣〔p.197〕。
在第六章中,我們指出日本人如何經由生產導向,致力做到顧客導向,而這又如何意味著工程師和設計師也必須身兼行銷員。

實例:墨爾(Moore)在一九九五年出版,有關矽谷行銷狀況並饒富洞察力的《龍捲風暴》(Inside the Tornado)一書中強調,生產和行銷橫向溝通與整合的必要性:
在工程界中,所謂行銷就是不適用實用定律的地方。而業界對這有兩種看法:有人認為,若將產品漆成紅色能增加銷售量,那當然要漆成紅色。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既然這是非理性的,那任誰都知道,絕不能相信行銷,因為有時你把它漆成紅色,未必會增加銷售量。因此,行銷根本是怪力亂神,怪胎才會相信。它並非真學問,而是假幌子。

而這還是工程吃香時……但說到要在現實社會成功,這一套便要老命的不管用。因為想在現實社會保持高獲利率,唯有靠顧客支持成本低廉的產品,而唯一能促使他們這麼做的,就是讓對方主觀地感受到那產品能滿足個人所需。而這正意味著,工程人員必須學會確實授權給行銷人員〔pp.113-114〕。
長久以來,日本人始終認為行銷是每位企業成員的責任,而不是某些專家的職責。在日本,無論是工程師、設計師,或高階主管,都有參加推銷、市場調查,以及接聽服務電話的傳統。但是,這不僅需要重新定義領導階層;同時,行銷員也得改變自我認知,還有對顧客的定義。而本書第一章,就在探討專業與業餘行銷員間的不同。

實例:山姆.華頓(Sam Walton)成功的故事,已成為一些新行銷書的題材。其中由蘋果電腦麥金塔部門(the Macintosh Division of Apple)前行銷專家川崎蓋(Guy Kawasaki)所執筆的《讓敵人瘋狂》(How to Drive Your Competition Crazy),因內容十分有趣,而成為了一九九五年的暢銷書。當然,華頓的故事跟不把行銷視為專業的概念不謀而合;本書第一章正是強調這個概念。據川崎描述,華頓經常四處奔波,親自到不同對手的店裡去觀察作業情形,既而認定:
競爭調查要從高層做起,不能委派下屬、行銷部門或顧問去做……一流的調查員通常是會利用資訊做決策的人,這個人能看到別人所忽略的細微差異和陷阱……競爭調查並不難,花費也未必高昂。對許多組織來說,這不過意味著離開座位,搭飛機或開車去看競爭如何進行〔p.41〕。

而日本人與本書便提供了一些「實際」調查,以及如何與整個組織分享調查結果的例子。

實例:華頓的故事也提供了模仿對手好榜樣,川崎寫道:
放下身段!華頓坦承,當他創辦威名百貨(Wal Mart)時,曾模仿楷模百貨(Kmart)。他也承認,設立山姆批發俱樂部(Sam"s Club)時,曾抄襲廉價俱樂部(Price Club)。你若看到好點子,不妨視自己的需要加以調整;但是,請注意,要成為高段的偷兒,就得知道該偷什麼〔p.42〕。
長久以來,「認定對手」(第五章主題)一直是日式行銷的支柱。這將推翻「先下手為強」的說法,而最近史蒂芬.許納爾斯(Steven Schnaars)在《掌握模仿策略》(Managing Imitation Strategies)這本行銷書中也指出這一點。本書將闡述,唯有清除獨特與自認特別的障礙後,反向工程與檢測對手產品的模仿招數才會自然出現。
實例:哈默爾(Hamel)和普哈拉(Prahalad)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並由《商業周刊》選為「年度最佳管理書籍」的《競爭大未來》(Competing for the Future)一書中,雖僅斷斷續續地提及行銷,但其間所倡議的「探險式行銷」(expeditionary marketing),卻直接取材於日式作風:
探險式行銷所意味的,並非在產品顯然尚未成熟,或不符合潛在顧客的需求時,便貿然上市。探險式行銷崇尚品質,雖「順應顧客要求」,但卻體認到在新興市場上,根本無法完全了解顧客的要求。畢竟,顧客的需求、特定技術的適用性,以及在缺乏市場直接測試下,價格表現的可行性等,都還有太多費解之處。無論如何,探險式行銷並非自以為是,每項產品都該滿足現今所知的顧客需求與欲望〔pp.241-242〕。
哈默爾與普哈拉援用日本實例,如東芝(Toshiba)筆記型電腦,以及日本汽車等,來闡述探險式行銷的概念。我們認為,對多數行銷者——即便是日本人來說,從事探險式行銷都是艱難的挑戰,因為要落實這概念,同時需要完善、速度、彈性,與專業。不過,在本書第四、五章中,我們將探討日本企業如何化解這些看似衝突的矛盾。

當然,我們並非暗示這些新書所鼓吹的一切,全都以日式行銷為本,事實並非如此。此外,也無意暗示,本書只著眼於日本和西方行銷法的明顯差異。我們只想說:1.各位從這些新書所能學到的許多教訓,早在日本行之有年;2.西方行銷者若要採取這些手法,並充分從中獲利,就有必要了解,自己必須改變對顧客、競爭者,以及行銷者自身的心態。

本書將探討日式行銷法如何能完美地適用於這些模式。不過,重點並非僅此而已,最主要的訊息在於:行銷者需要改變想法,從日式作法中獲得最大利益。而我們對行銷者的建議,其實跟最近的專業管理書大同小異;只不過,我們企圖更深入探討這些已由日本人行之有年的方法。

事實上,西方人採用日式行銷法,始終未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許多西方企業雖心不甘情不願地採用日式作法,但不確定是否管用。因為對西方企業來說,日式行銷法很費工夫,卻未必有效(除非改變心態)。其實,一旦了解日式行銷法背後的思維,便能事半功倍。而在改採這更好的作法時,運用西式思考只會造成阻礙,並使事倍功半。日式行銷法的問題,根本在於西方人的心態。

破除對立假象

日式行銷法究竟有何特別?

本書將駁斥三種二元論,以作為改變心態的起點。日本管理人認為,西方人所強調的二元論很值得關切,因為那只會製造對立的假象。

  • 拋棄製造與銷售的二元論。這種簡單的二分法會造成誤導,如明茲伯格(Mintzberg)一九九四年出版的《策劃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一書便是如此,因為它在產銷間形成一道鴻溝。
  • 拋棄工程師與行銷者間的二元論。即使是工程師,也需要跟顧客/消費者接觸。墨爾在《龍捲風暴》一書中,對工程師在處理行銷問題時遭遇的困難,便有生動描述。
  • 拋棄專業與業餘間的二元論。專家不做的事太多,例如,我可不做行銷研究,而這在新經濟環境中無異自殺。

日本人一心想消除這些二分法,以1.避免企業內行銷、設計與製造部門間,橫向溝通的障礙;2.迫使工程師接觸顧客;3.使大家了解,產品是要方便人類生活,而不是造成限制的。


  • 日本人在耐用消費品上成功的秘訣,始終在於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欲望,以徹底改良產品(品質、耐用),並加上如服務等西方企業最重視(卻未必具競爭力)的增值因素。
  • 日本人的優勢在於:把成熟、穩定的市場,變成熱鬧的新產品競技場,同時驚醒了顧客與競爭者。
  • 他們推動這場變革的方式已改寫競爭規則,使自己在執行上更占優勢。


日本人已——

  • 加速推出新產品。
  • 實質改良成熟產品,而不只是改變外觀或附加功能。
  • 能見微知著,並學會如何在成熟市場中吸引顧客。
  • 適當地訓練身為「第一顧客」的中間商,並為他們重要的角色給予報酬。
  • 從一開始就跟顧客保持密切關係。


而最終結果就是在成熟市場上挑起嶄新的競賽:業者在爭取市場占有率的同時,還得面對更驕縱、挑剔,並要求產品內外兼備的消費者。在西方人仍自以為是地對待顧客時,不斷強調顧客滿意度,已成了日本人的致富法寶。

事事皆行銷

日本行銷者如何看待自己和顧客,正是本書前三章的主題。我們稱這部分為「破除成見」,探討如何重新建構一般的思考模式。而西方個人主義(第一章)所強調的專業,會在行銷上造成無形障礙,是因為悖離了「事事是行銷」的觀念,以致形成組織內的隔閡。相同問題也發生在面對顧客上(第二章),因為西方人所解決的往往是賣方,而不是買方的問題。行銷者的自我妨礙了真正的顧客服務,而最好的本意又因對買賣雙方應有的角色缺乏直覺認知,而遭破壞。在第三章中,我們不厭其煩地闡述,即使是工程師,也必須接觸顧客,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如今,這個觀念在西方管理書籍——尤其是在高科技公司內——已十分普遍。

本書第二部專門探討所謂「直覺型策略家」。其中第四章不僅闡述了日本人知名的漸進主義,同時也為外行人說明,這如何演變成一種自然、直覺,但卻一點也不好受的策略。此外,也闡述執行策略的速度和彈性,將如何創造自身的競爭動能。接著第五章便以認定對手為主題,告訴你日本人如何避免咄咄逼人,而以川崎蓋所謂「慢工細磨,逼對手抓狂的方式」不斷顛覆市場。

本書第三部則探討其他行銷活動。第六章指出,新產品和產品線問題如何成為日本行銷組合的核心,同時也說明如何完成產品。日本人經由打破既有模式,並運用強烈的直覺,而以不同方式處理定價和廣告問題(第七章),並形成管理配銷通道的差異(第八章)。
而第九章則作了整體歸納,說明日本人為何能在卡通、玩具,以及流行藝術等領域,攻占似乎並不容他們占優勢的西方新市場。此外,也探討日式作法的缺失,日本人因短視並偏狹地只注重執行,不免誤入歧途。事實上,避免類似錯誤反倒成了西式作法的優勢。最後,我們將釐清,在什麼情況下,日式作法不太管用,以及會在什麼地方最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