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最後瞬間的美好:17年安寧療護工作,真實見證47則平靜安詳的告別故事
讓天賦自由(10萬冊紀念版)

職場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勝算【限量珍藏 紫氣東來劉潤印簽金句筆記本】
勝算:用機率思維找到可複製的核心能力,掌握提高勝算的底層邏輯
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用目標管理時間,打造爆發性成長的一年
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


社交囧星人的生存之道(CFH0330)──不擅交際又如何?心理學家教你將社交尷尬發揮為優勢,把怪異變優異
Awkward: The Science of Why We're Socially Awkward and Why That's Awesome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職場關係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泰田‧代
       Ty Tashiro, PhD
譯者:謝凱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21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789571375328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一章   你的社交天線太敏感了嗎?

    我上研究所之後的第一個發現是:我「幾乎是」正常人。

    那是一九九九年秋季,我進入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新生可以選擇做一項嚴謹的心理檢測,以了解自身的個性與興趣。我本以為那是自我探索的趣味遊戲,在測驗完畢的當下卻發現,從鉅細靡遺的檢測結果中,可以看出我有某些不正常的特質,過去我對此不以為意,只因為我傻呼呼地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兩週後,信箱出現一個黃色信封,封口寫著「私人信件」。我小心翼翼打開檢測報告,既期待又緊張,就好似正要進入塵封已久的閣樓。報告包含十幾張鐘型圖,顯示我的內向、善良、紀律,以及各種智能的相對落點,每張圖都有一段總結說明,解釋我是否落在「正常功能」範圍,或已經跨入「病理症狀」範圍。

    就跟史班瑟的心理檢測結果一樣,我的個人特質與病理指數均未納入病理症狀範圍,但指數並不均衡。例如「善良」、「好奇」指數大幅高於平均,但「耐性」與「紀律」則遠低於平均。我一度想著別人會怎麼看待一個「不耐煩的好人」,或是一個「胡亂好奇的人」。

    基本上,報告前幾頁顯示我相對正常,之後卻開始出現不尋常的模式,也就是檢測「社會性的發展」的項目。這部份包含家屬訪談,其中一個問題是:「十二歲以前的泰有什麼是讓你印象深刻的?」家人的答案被檢測師特別圈選出來。訪談當時都是個別進行,但我的每個家人都給了一樣的答案:「泰的媽媽一直提醒他要專心。」

    家人們詳述一個不斷重複出現的狀況:倒牛奶。他們說,倒牛奶事件從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持續了很長的時間,長到超乎想像。情景是我坐在餐桌前,馬桶蓋髮型下的棕色眼睛盯著牛奶紙罐,身穿合身套裝的母親站在我後面,一樣專注盯著牛奶罐,以及旁邊的空杯子。然後,我握住牛奶罐,慢慢拿起來,母親開始下指令:「專...心...,專...心...。」她鎮靜地反覆叮嚀,甚至帶有禪一般的韻律,直到......

    我的意念與決心在一瞬間鼓動我舉手猛然一倒,就像用力倒番茄醬玻璃瓶那樣,過猛的力道讓牛奶沖倒玻璃杯,杯子滑過桌面,後頭跟著奔流的牛奶。目擊者回想起牛奶慘劇,當時都無言想著:「泰怎麼又來了......。」

    母親的指令都還沒結束,絕望的結局已經產生,這時她總是闔眼不動,試圖保持冷靜。母親是整潔優雅的女性,她的優雅對比我的邋塌,總令旁觀者忍俊不禁,只是當下不好明說這有多逗趣,只好趕緊別過頭去,繼續擦洗已經乾淨的碗盤,或是繼續翻炒已經可以上桌的菜。八、九歲的孩子顯然應該可以自己倒牛奶,合理的成功機率起碼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但母親總在慘劇發生之後盡可能給予正面評語:「沒關係,泰,我們只要繼續練習就好...」

    「練習」是我們家經常出現的用語,特別是關於「生活技能」這件事,而生活技能也是我們家不斷出現的主題。我在日常社交場合總顯得笨手笨腳,父母親對此一向十分寬容,但私底下想必十分擔憂。我年紀越長,生活技能似乎就越屬於「發展遲緩」範圍。他們知道年幼的我還能享有社交豁免權,但一旦進入中學的殘酷社交世界,特權就不復存在了。

    儘管如此,在社交之外的領域,我的能力卻超越同儕水準。我常在腦子裡不斷做乘法與除法的數學問題,也輕易就能記住許多冷知識,例如全國棒球聯盟先發投手防禦率。但即便我是個棒球統計數據的行動百科,在參加少年棒球聯盟的時候,卻時常忘記帶棒球手套,也記不得是該輪到我幫大家帶點心與飲料。父母親發現,我年紀越長,同儕在賽後點心時間投向我的詫異眼光就越多。

    我在社交上的失足從未導致惡性的結果,大致上只是無傷大雅的錯誤。但是,大約在十歲左右,多數孩子很快就能懂得複雜的社交規矩,開始以這些規矩評判同儕,並以此衡量他人的社交價值。他們開始注意到某個同學在美術課畫的畫很詭異,而且無視五年級生的時尚,老穿犯規的衣服。我的同學都已經進展到更成熟的社交思想,因而使得我原本不顯眼的古怪行徑突然像黑暗中的螢光一樣吸睛。我能感覺到周遭的社交規則已經改變,但我無法完全瞭解,也無力逆轉越來越嚴重的笨拙感。

    我的父母親知道,要幫助人際智商較低的孩子經營社交生活,絕無仙丹妙藥。我和許多彷彿「社交大腦」有缺陷的孩子一樣,常是一副脫離現實或頑固的模樣,因此父母不太能了解我,而必須依自己的判斷去想方設法,他們一定也很想傾全力幫助我脫去那副拙樣。不過,我父親是高中教師,母親則是經營學習障礙兒童診所,他們都曾見過不少立意良好的家長與教師為了幫助孩子變得更正常,反而澆熄了孩子的熱情與興趣。

    我這樣一個不靈巧、頑固又內向的孩子,讓父母親面對許多特殊的挑戰。他們是很棒的父母,如今回顧當年,我理解到他們決定以大膽的方式因應我的社會化過程。他們為我灌輸的態度一直指引我進行社交互動,直至成年亦然,也就是:「你如何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融入社交圈?」

    這個雋永的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也在我寫書之際時時引導我思考該如何幫助讀者減少感到自己個性與這個社會所要求的格格不入的感覺。本書將呈現我從龐大的研究資料中汲取的結論,包含人格特質、臨床心理學、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的天賦研究等領域。本書內容將能讓讀者一窺不擅社交者所擁有的各種怪癖或特殊天賦。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我將本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探討這類型人面對的狀況,以及能如何尋求指引,藉以經營社交生活。

    第二部:探索快速變遷的社交規範,以及現代社交生活何以製造人際關係了更嚴重的彆扭和不自在,同時討論該如何調適與因應。

    第三部:解釋某些人格特質在造成社交障礙的同時,也有助於達到卓越的成就。

    缺乏社交自信的人可能認為別人一出生就領到一本「如何成為社交贏家」的秘笈,這本夢幻手冊必定提供了按部就班的簡易步驟,指引人們悠遊於社交生活,知道如何避免失言窘境,不再因為需要刻意與人裝熟而時時焦慮不已。當然,社交魔杖並不存在,也沒有任何秘笈可以讓你立刻廣受歡迎,但確實有學術研究結果可以幫助我們面對複雜的社交生活。

    我們將會發現,問題的答案或許與直覺判斷不符,而且有許多細微的差異,但最終都將拼接成為完整的故事,我將告訴你如何取得你渴望的社交歸屬感,同時也不犧牲「你之所以為你」的特殊性。

人人都需要歸屬感

    我在中學時期對一本書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蒼蠅王》。我跟同學都很好奇,如果自己跟書中人物一樣被困在孤島上,不知會如何?故事張力部分源自於尋找食物、水及庇護的急迫性,但最令人緊繃的卻是主角雷爾夫必須努力維繫團隊聯盟,以求生存,他必須時時擔憂眾人是否各司其職,並保持對他的忠誠。

    人類歷史也充滿了為生存而焦急奮鬥的故事,這些故事對現代人來說,顯得十分遙遠,但就在十八世紀初,西歐的死亡原因仍有高達三分之一是食物或飲水取得困難、營養不良,以及饑荒。全球平均壽命在數千年來都低於四十歲,只在過去兩百年來才越來越長壽。

    一九五?年代,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以「需求層次」論述人類的驅動力。馬斯洛認為,以飲食之生理需求最為重要,其他如社交歸屬感與自尊心則屬於次要需求,但近期的研究證據開始挑戰他的假設。一九九五年,社會心理學家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與利瑞(Mark Leary)發表一篇論文,名為「歸屬感之重要需求」,他們檢視數百份研究資料,從中探究歸屬感的需求層次,發現人類對良好感情關係的心理需求與飲食的生理需求同樣不可或缺,或者更為重要,有時甚至可以為了滿足人際關係的需求,而放棄滿足生理需求的機會。

    乍看之下確實難以想像如飢渴之生理需求可以被社交需求所取代,但曾有數千年之久,人類群體大多是低於五十人的打獵或採集團體,彼此因為生存需求而緊密結合。人類等社會性動物的理念是,個體若願意犧牲短期利益,以眾人認同的方式彼此合作,集結眾力進行食物採集、建立庇護場域或彼此保護,如此帶來的團體利益就長期而言可以大幅提升個人生存機率。組織良好的團體可以做專精的勞力分工,有人務農、有人狩獵、有人照顧孩童,若有非常態的任務,例如收割作物或抵禦外侮,也能在團體中調配人力,因而提高了每一個人可以享用的資源、防護能力,以及生存機率。

    因為採取合作態度而獲得的生存利益,再加上心理機制的作用,促使人類彼此建立互利關係。就像渴了要喝水、餓了吃需飯一樣,當歸屬的需求獲得滿足,也會帶來正面情緒。伊利諾大學的迪安納(Ed Deiner)教授以超過三十年的時間研究「快樂」,他與其他學者都發現,在數十種快樂因素中,排名最高的並非工作、收入,或是健身成功,而是令人滿足與愉悅的人際關係。迪安納也發現,即便是在食物充足、均壽高出一倍的富裕國家,歸屬感依然能產生許多益處,人際關係良好的人大多比較健康與長壽。

    反過來說,疏離感也最可能造成心理傷害。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主任季寇珂萊瑟(Janice Kiecolt-Glaser)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指出,若是處於長期孤單的狀態,罹患免疫功能、心臟相關疾病等嚴重病症的風險將大幅提高。各種風險加成之後,致死率可能提高百分之五十,亦即長期孤單者的壽命平均會短少七年。換個方式說,長期孤單的健康風險與長期吸菸一樣高。

    我們不只「想要」,同時也「需要」歸屬於某個社交團體。人類長久以來大多能直接找到歸屬,為求生存,團體幾乎必須接納任何男人、女人,或孩童。個人需要團體,但團體也需要更多的個人,才能達成團體之所以存在的共同目標。

    影響力甚鉅的人類學家道格拉斯(Mary Douglas)一九六六年的著作《潔淨與危險》(Purity and Danger)指出,狩獵與採集團體必須建立一套機制,以經常評估各個成員是否在共同目標之下盡責貢獻。團隊之內不容許欲求不滿的個人在旁人忍受飢餓的時候還偷取食物,也無法忍受眾人在共同作戰之際,卻有惡劣份子意欲背叛。個人若無法配合集體目標,就會威脅到所有成員的福祉。

    為了預防個人背離集體目標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人類社會發展出錯綜複雜的互動規則,作為日常社交的指引,也讓成員得以時時評估彼此對團體的忠誠度。你友善問候他人、誠心道歉、不爭先恐後,就等於透過這些日常舉措表示你願意遵守更高階的社會規範。眾人若發現某位成員不遵守常規,便可能生出警戒心,認為此人或將危及團體利益。就像高度敏感的煙霧偵測器,只要感應到一絲煙霧就警鈴大做,團隊中人也認為,只要有人稍稍背離社交常規,就該升高警戒。

    現代社會依然持續以細微的社交規矩評量他人的社交價值。事實上,因為現在人們常須與陌生人互動,這些社交小細節更成為我們倚賴的依據。例如美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聚集在都會區,都市居民動輒數千或數百萬,你無從得知每個人的名聲,因此,現代都會人經常需要評估陌生人是否可信,包含在職場、公共運輸系統,或是網路交友平台等。

    數千份社會心理學研究報告指出,人們只在分秒之間接收他人的衣著風格、衛生習慣、眼神接觸等訊息,就立刻決定是接受或拒絕對方進入自己的社交團體。

    這些社交規矩與從中衍生的判斷看似龐雜,但多數人都能符合大部分的社交規矩。例如,你兩天內有洗澡、今天有刷牙、身穿無異味的襯衫,你就已經符合個人衛生要求的前三項。即便是內向、害羞、拙於言辭的人,也大多能符合數以百計的日常社交規則。當我們背離社交規則,甚至只是覺得自己即將犯規,就會清楚感覺到自己的模樣很笨拙。

     大家都瞭解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但社會心理學與人格心理學家仍產製數百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際互動的前五分鐘有多麼重要。我們是否喜歡對方可能就在初見面的前十秒決定,判斷因素包含個人衛生、姿態、目光接觸、說話語調等。雖然第一印象也能在後來改變,但壞印象很可能扼殺繼續瞭解對方的機會,或造成你認為對方討人厭或不值得信任的偏見。

    因此,是否符合日常社交的規則,很可能決定我們能否融入社會。笨手笨腳的行徑通常無傷大雅,缺乏時尚感或拉鍊忘了拉並不會出人命,但別人卻可能產生戒心,覺得此人或許「非我族類」。只依據幾分鐘的互動就下判斷,似乎不公平,甚至不理性,但人類數千年以來都是如此經營社交生活,未來大致上也不會改變。

    不擅處理人際互動的我們可能覺得這一切都令人無法招架,但其實不盡然,我們該釐清的問題並非:「我為什麼天生不擅長社交?」既然社交內向者常也具備剖析複雜問題的能力,何不自問:「我為什麼會製造令人尷尬的狀況?」

每個人都可能出糗

    我小時候有個壞習慣,常在門口駐足不前,就像身陷繁忙十字路口的小狗,因為不知所措而無法動彈。每次走進某個大門之前,我總想著進屋後可能會遭遇什麼樣的社交狀況。這些即將發生的人際互動總讓我惶恐,不自覺就想先落跑,但也自知必須克服心中的忐忑。社交焦慮者經常出現這種狀態。即將到來的社交壓力並不曾導致我轉頭離開,但我也無法突破恐懼,結果就是動彈不得。

    一般孩童多半擁有能應付日常社交的天性,例如生日派對或聚餐,但我的父母親卻必須反覆引導我練習尋常的社交互動。我都十幾歲了,父母親還必須提醒我跟別人說話要看著對方眼睛、記得與教練握手,或是剛抵達時要跟在場的人打招呼。因為我缺乏社交直覺,必須把人際互動當成學科一樣研究,其中也包含死記硬背。出席社交活動之前,父母親常以問答式的教學方法讓我瞭解應該做些什麼,只是一旦到了現場,一種類似應考的緊張情緒就讓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忘了先前硬生生記住的社交規矩。

    父母親意識到必須另謀策略,決定將步驟簡化,提出一個他們稱為「前三步」的策略,也就是在社交互動即將發生之前,他們不再幫我複習所有該記得的社交規矩,只提醒我一開始會碰到的三個狀況,目標是讓我成為「兩分鐘社交專家」,我若能成功執行一般的初步寒暄,就能降低焦慮感,因此比較可能順利掌握後續的社交節奏。

    例如,在抵達生日派對現場之前,爸媽會先幫我複習打招呼的前三個步驟。第一,看著對方的眼睛,而非自己的鞋子。第二,堅定的握手。第三,用自信的語氣說:「嗨!你好嗎?」這些三步組合最終將成為自動反應,也就是從問候前三步帶出後續的三步策略,一旦我做到前三步,就能轉移到另一套符合社交規矩的三步,例如每八至十二秒就暫時把視線從對方眼睛移開一下,或是問候對方這星期過得怎樣,然後根據他們的回答繼續追問為什麼過得好或不好。

    我們可以將「前三步」想像成等邊三角形,每個尖角就代表一個社交規矩,我的目標就是設法讓自己的社交行為達到三角形之中的三個期望。人際互動的最初幾秒鐘通常包含雙方四目相交,接著是彼此道好、握手或擁抱的問候過程。人格心理學家發現,彼此陌生的雙方就在這幾秒之間形成對彼此的判斷。

    舉個例子,心理學家諾曼(Laura Naumann)的研究團隊曾進行一項調查,讓受訪者只依據某人的全身照片(亦即非語言訊息)判斷是否對此人有好感,結果發現受訪者重視的社交訊息十分相似,例如充滿活力的姿態,或是面帶笑容。在另一項調查中,心理學教授拜克(Mitja Back)的研究團隊請教室中的某些同學起身自我介紹,然後請受訪者私下評分,最後發現受訪者重視的都是友善的說話語氣,或是透露自信的非語言訊息,依據這些共通標準評定好感度。

    我們出糗的時候,其實常已符合多數社交規矩,只是錯漏了一、兩個小地方。例如,你很友善的與對方道好、微笑,然後帶著自信握手,卻發現你剛剛洗過的手還沒乾,這個小瑕疵就造地當下的糗態。如果你完全不遵守社交規矩,例如出言冒犯他人、面無表情、眼睛看地上,那麼別人不會覺得你是社交笨拙,而是認為你傲慢,或是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