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願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23個正念祕訣,讓你在生活中保持快樂和溫暖

職場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勝算【限量珍藏 紫氣東來劉潤印簽金句筆記本】
勝算:用機率思維找到可複製的核心能力,掌握提高勝算的底層邏輯
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用目標管理時間,打造爆發性成長的一年
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


練習被看見: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在別人看得到的地方閃閃發光(VU00166)
你要悄悄地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職場關係
叢書系列:優生活
作者:徐多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18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78626335085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你的優秀沒被人看見,會自動被歸類為平庸
理想是:「初次見面,請多關照。」現實是:「初次見面,你在這裡微不足道。」
愛從不知曉自己的深度,直到別離的時刻。就像我們從來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的地位,直到離職時才發現一個送行的人都沒有。
職場最致命的不是你的能力不行,而是沒有存在感,無法「被看見」。
 
■比起讓人討厭,沒有存在感更可怕

我就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人,當然這和我的性格有關,每到一個新地方,我就習慣性先把自己「藏」起來一段時間。上學時,基本上很長時間老師才會記住我的名字。

進入大學之後,情況也一度很糟糕。有一次,天氣狀況惡劣,電閃雷鳴,暴雨不停,學校通知放假。當時寢室裡其他三個人都收到了放假消息,我卻沒收到。

我問她們:「你們怎麼知道放假的?」
其中一個室友說:「你沒看年級群組嗎,群組裡不是通知了?」
隔了一會兒我才反應過來,問:「我們什麼時候有年級群組?」
後來才知道,開學不久,各個班的班長就把班上的同學拉進了年級群組,只有我一個人被遺忘。
我找到班長,讓他把我拉進群組裡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你啊,我一直納悶,怎麼看都少一個人,就是想不起是誰!」

這樣存在感低的事情,還有很多。畢業剛工作時,我也是職場透明人。我和同事一起走,迎面走來的其他部門同事,都會主動跟我同事打招呼,然後他們聊了一會兒,目光一瞥,才發現,原來旁邊還有一個人啊。

有一次,我在公司門口看到某位同事,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打招呼。當時努力和他說話的樣子,像極了商場裡的銷售小姐。
結果對方一臉疑惑地說:「嗨,你是來找誰的?」
我尷尬到差點失去表情管理,好不容易擠出一絲微笑說:「我們是同事。」
他回想了一下,然後撓撓頭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我真沒想起來,你叫什麼名字?」

我感覺要社會性死亡了,所以我特別理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有時候不是生來就是社恐,可能就是某一次突然感覺被忽視了,就再也不敢隨便開啟社交模式了。所以每到一個新環境,我就會做一段時間透明人,不被人記住,不被人注意。

其實我看似內向又害羞,不善社交,但都是認識的初期,只要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另一個人,用我朋友的話說「沒想到你這麼有趣」。

張小嫻有一句話:「想要忘記一段感情,方法永遠只有一個:時間和新歡。」對我來說,想要融入一個陌生環境,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時間。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就是那種「交給我什麼工作,我默默做完交差了事」的人。想法很簡單:我把事情做到八十分以上,就很不錯了,而且有時還會做得更好一點,難道不值得表揚嗎?

後來我發現,這其實很被動。時間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有時候你就是沒有時間讓別人充分認識你,你的展示範圍,始終在別人給的範圍裡。真正擅長的部分,往往要等某個「剛好需要」的時機才能展現,如果沒有這個剛好的時機,就只能忍著。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這些年如果有什麼收穫的話,那就是:比起讓人討厭,沒有存在感這件事更可怕。

你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就要展示出來吸引別人關注,而不是整天苦惱被環境限制派不上用場,感覺自己懷才不遇。

狄更斯在《孤星血淚》裡說:「機會不會上門來找人,只有人去找機會。」即便沒主動去找機會,萬物也遵循吸引力法則,你多讓人看見,機會也願意離你更近些。

■ 得體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就是職場裡需要的「表現」

工作中最吃虧的做法是,幹活時拚命努力,彙報時草草了事。
如果你有優點,就別藏著。要讓人「看到」你,除了勇於爭取權利,努力發聲之外,別無他途,在任何領域、對任何人而言都一樣。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幾杯酒下肚,以前關係不錯的同學忍不住找我傾訴:她每天兢兢業業,加班到最後一個走,結果好幾次提升職都沒結果,上司的評語竟然是「你的工作沒給我留下太多印象」。反而是剛來的實習生,因為在開會時展示了一個PPT,一下就贏得全場的掌聲,以至於在老闆面前存在感爆棚,越來越受重視。

最後她說:「我真的太悶了。」

這種感覺我太明白了,要說我最討厭的工作環節,就是彙報和跨部門溝通。明明忙了一天,但彙報起來就像自己什麼都沒做;跨部門溝通時,總是小心翼翼,還要被上司追問:為什麼這件事你還沒有進度?

每次想爭辯,話到嘴邊就卡住了,想說的話就是不知道怎麼說。到最後,只能一個人憋著氣,經常委屈到想要原地爆炸。
我勸她:「下次你也做一個PPT。」
同學幽幽地說:「其實我也做了PPT。」
我很驚訝:「那你怎麼不拿出來啊?」
「也沒有人說要用PPT展示啊。」
「那你做它幹嘛?」
「我做出來就是為了先備著,萬一要用呢?」
哪來那麼多「萬一」,萬一的結果就是錯過了最好的時機。PPT這種東西你不打開,誰知道你做了?

職場中,這樣的場景很常見:

寫了一週的企劃案,老闆看都不看,丟下一句「你看著辦就好」;改了千百版的設計稿,最後收到一句「還是剛開始那版比較有感覺」;熬了幾個通宵準備的活動會議,老闆說取消就取消……這時,很多人就開始消極怠慢:反正努力了老闆也看不見,還不如混日子。

於是就陷入「老闆看不到努力→認為你消極怠工→對你不滿意、低評價→你索性不努力」的惡性循環中。

但最需要改變的環節是:學會把自己努力的成果,放在老闆看得到的地方。熬通宵做的精美PPT,結果臺上三分鐘就展示完了;而上司會用心查看的工作報告,卻只花了半小時。你覺得上司會怎麼評價你?

把時間花在效果比較明顯的工作上,少做耗時長但不重要的事情,時不時跟老闆回報工作進展,提出遇到的問題或有意義的想法,這些能更快速地給老闆留下「認真努力」的印象。

沒有人有義務發掘你優秀的內在,你要想辦法自己展現。你不展現,就算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沒有人知道;你不展現,哪怕機會再多也會先砸中那些跳起來爭取的人;你不展現,就只能做別人安排給你的那些沒有意義工作。

職場裡的憂鬱,從以為「埋頭做事總會被看見」開始。起初,我們以為埋頭做事總會被看見,後來發現並非如此,於是有人學會了表現,有人學會了抱怨。

得體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就是職場裡需要的「表現」。

■ 老闆不會主動看見你的努力

長大的標誌之一,是意識到「沒有光源,金子並不會發光」。職場匆匆,事務龐雜,無暇關注彼此,金子可以主動一點,別總是責怪光源沒來找;酒香也怕巷子深,沒事多往巷子口走一走。

別讓人家七彎八繞才找到你,多貼幾個指示標不好嗎?多吆喝吆喝不好嗎?坐等機遇,有可能時來運轉,但也有可能是坐以待斃。

主管和老闆這麼忙,注意力匱乏是常態,無法看到每一個員工在幹什麼。如果不能有效地展現自己的勞動成果和思考結果,那麼在老闆眼裡,你很可能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默默努力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你沒把能力展示出來,沒被人看見,是非常可惜和遺憾的。因為人們只會在可視和已知的範圍內做選擇,你首先要擠入「被看見」的圈子裡,才可能參與後續的競爭。

是否被人看見,結果很不一樣。在職場如果過分低調,等於自我放棄。

假如,A和B兩個人在同一個公司,同一個部門,能力資歷各方面都差不多,都在競爭同一個經理職位。

A是典型的老黃牛,勤勤懇懇地加班幹活,事情完成得可圈可點;B呢,能說會道,經常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訴求,主動讓人知道自己有哪些資源,打算做哪些事情。

如果你是老闆,你選誰晉升啊?很大的機率是B啊,因為他做什麼了,別人都看見了。

你每天上班瑣事繁雜,永遠一聲不吭,抱著「我才不想搶風頭」的想法退避三舍;別人總能走上前,看看有沒有自己能幫忙的地方。老闆只要不主動找你,你絕對不會主動多說什麼;而有的人總用心觀察,恰到好處地提出建議,逐漸建立起值得大家信任的形象。

比起背鍋踩雷,最讓人覺得悶的就是,不能有效地展現和表達自己。你腦子裡明明已經想到宇宙大爆炸,如何在量子領域穿行,但是一張嘴就彷彿在家門口摔了一跤,站起來就忘了自己要說什麼。

誰喜歡曖曖內含光啊,還不是表面的優秀無法被人看見,為自己找的藉口。明明做出九十分,呈現給別人看的時候卻是六十分,那多可惜啊。職場上有一種意難平,就是如果你的優秀沒被人看見,會被自動歸類為平庸。

知名藝術家安迪沃荷曾說:「人們總說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但事實上必須由你自己做出那些改變。」千萬別把自己的努力,押注在老闆能看到、客戶能明白、同事會發現上。大家那麼忙,沒有精力拿著放大鏡考察細節,你最終只會懊惱地面對不被認可的結局。

工作,不僅要幹得好,也要讓別人知道你幹得好。主動且恰當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是作秀,而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