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序 1
序 2
序 3
前言

譯 者 作 品

春藥
亞洲金融風暴:世紀末經濟危機
歐元世紀
新國富論:人類窮與富的命運
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
愛因斯坦的詭辯:解開十二個物理學的迷惑
EQ成功學
洗錢
非軟性趨勢:24種引爆生活革命的科技
紙老虎:全球報業大亨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無疆界市場(BE0037)
Market Unbound : Unleashing Global Captalism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洛威爾.布賴恩、黛安娜.法雷爾
       Lowell Bryan ; Diana Farrell
譯者:汪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11月18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57132429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序 1序 2序 3前言



  序 2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1997年7月2日,泰國政府宣佈讓泰銖浮動之後,泰銖如水銀瀉地般大貶值,不但泰國本身嚴重受創,東南亞諸國也連帶波及,「東南亞金融危機風暴」之名不脛而走。算是近鄰的台灣,也難免受風暴的感染,股市和匯市都有大幅震盪,雖然這些波動起伏是否完全來自東南亞之賜,或許永遠得不到答案,但該風暴是啟動器恐怕是不容否認的,只不過,這中間有央行和財政部等政府有力決策官員的大力干預,他們扮演的是正面或負面的角色?

所謂「正」、「負」,判定基準應是政府的干預對人民福祉到底是利或弊。以央行捍衛匯市言,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激辯的熱烈程度讓人想起1981年的「蔣碩傑、工作榮論戰」,本質上都是爭論政府有形之手抑市場無形之手誰較夠力。十六年時間並不能算短,環境變化也非常大,表面上,「自由化、國際化」已成朝野共識,尤其政府在「亞太營運中心」跨世紀方案推出,大力宣傳並推行之後,似乎已充分認識市場,也認為市場機能足以促進人民福祉。但由此次捍衛匯市行動來看,假象完全被揭穿,牛皮也被戮破了,為什麼決策者說與做不是同一套?他們缺乏正確理念還有話說,但專業人士所獻之策竟然就是如此,而其所顯現出來的市場觀念之難懂就再明顯不過了,這個難題有解嗎?本書或可提供一些答案。

這本書是出自全球知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兩位資深顧問執筆完成的,是長達二十年的研究結晶,兼顧理論和實際。全書分成兩大部分,前半部陳述全球資本市場正逐漸形成,任何人或任何團體都無法抵擋,尤其原本握有最高權力的政府更無法發揮違逆力量,一旦自不量力,就得承受螳臂擋車的嚴重後果,後半部則描繪出未來全球資本主義世界的面貌,在該世界中,「資本」的完全流通正如火神普羅米修斯從天堂盜給人類的「火」一般,造福人群。道理很簡單,正是基本經濟學開宗明義的那一句話「資源有限,人的慾望無窮」,因而必須善用資源,而資金在資本的全球流通中,就可以將蘊藏於世界各地的儲蓄,帶向生產力更高的投資之路,也就是「有效率地」使用資源,這樣就可以避免資金被投注於不良的投資標的物上,或者被政府因不當開銷及福利支出而消失於無形。作者們認為,在未來二十年中,因人口結構的變化,全球各地的儲蓄率將大為增加,使經濟為之改觀,但最應擔心的是:這些儲蓄將成為投資的一部分,還是會被各國政府發行債券而以債舉債,補貼福利措施而消耗殆盡?

樂觀的一面是,全球資本市場可以成為一股強大的制衡力量,阻止各國政府無限制擴大債務,因為市場可以自然提高政府養債成本;在資本完全流動後,儲蓄的投資報酬率必定會提高,投資人自有足夠退休金,不勞政府操心。不過,在強大政治壓力下,很多民主政府也可能會不顧一切地負債,甚至於危害到世界經濟秩序也在所不惜,這種悲觀的情況會出現嗎?東南亞金融風暴中,泰國和馬來西亞政府的表現是否如此?而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的金援舉措,是不是推波助瀾呢?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 Frideman)在1997年9月18日,正當七千名各國央行官員群集香港會議中心,準備舉行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年會之際,於香港飯店宣稱國際貨幣基金已無存在的必要,他說:「它早在1971年就應廢除,當時不廢,現在廢時猶未晚。」國際貨幣基金成立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旨在監督布列敦森林協定所制定的固定匯率制度,但在1971年法國戴高樂政府運數艘裝滿美金大船抵美換取黃金,尼克森宣布斷絕美金與黃金關係,正式放棄金本位、固定匯率制度後,國際貨幣基金的功能即喪失殆盡。不過,國際貨幣基金不但未廢,反而轉向與全球負債的政府打交道,而這些政府對其國內經濟發展介入都過深,並以五鬼搬運法幫助從事政商掛勾的特權企業,結果負債累累之後再由國際貨幣基金低利貸款度難關,這不是助紂為虐嗎?國際貨幣基金對東南亞政府的援助是否即為例證呢?這本書對於1971年布列敦森林協定消失,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的失敗這兩個重要分水嶺著墨甚多,所強調的是資本全球化的自由化力量沛然莫之能禦,政府的管制力量逐步退卻,若不能體認現實,傷害是無可避免的。

生活在全球資本市場下的地球公民,對於債券、證券、基金、認股權證等等衍生性金融恐怕有必要多一點認識,政府再也沒有保護的力量了。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這些道理,不管相信與否,身為地球的子民,是否都有一睹的必要呢?

 
作者序序 1序 2序 3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