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作 者 作 品

新金融時代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BE0076)──股市危機的挽救行動
Irrational Exuberance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羅勃.席勒
       Robert J. Shiller
譯者:周翠如、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27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57133270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1

第一章 歷史上的股價水準

1996 年 12 月 5 日,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史班在一場演說中,用「非理性繁榮」來描述當時的股市。全球股市隨即應聲巨跌:東京日經指數下滑 3.2 %、香港恆生指數跌掉 2.9 %、德國法蘭克福 DAX 指數和倫敦金融時報百種指數都挫跌 4 %,美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當天收盤下跌 2.3 %,幾乎跌回開盤水準。「非理性繁榮」因此成為葛林史班最廣為人知的名言,只要股市老手都能朗朗上口。

為什麼全球股市對這句話的反應如此強烈?有人認為,葛林史班此話一出,聯邦準備理事會馬上就要縮緊貨幣政策,全球股市只是合理的反應而已。不過,為什麼多年之後,社會大眾對這句話還是記憶猶新。我認為,這句話反映社會大眾的隱憂:在投資人心理的影響下,股市的確可能出現異常但難以持久的走勢。葛林史班只是點出股市很可能即將走空的事實,至少未來榮景難再。

歷史不乏一些證據。本章大多在研究歷史紀錄,難免牽涉許多細節,但是溫故知今,仍然適用當前情勢、相互輝映。我建議讀者緊跟著這條思路。

股市高峰

依照以往標準,近年來美股算是飆漲,如今又演出超高水準。投資大眾因此誤會,在可預見的未來,股市可以維持在這種高峰,甚至進一步上漲。然而,以歷史上的飆漲行為為鑑,投資大眾可能會對未來幾年股市績效大失所望。

美國股市在千禧年前夕一路飆漲,漲幅前所未見,也把股市帶到歷史高峰。道瓊三十種工業股價指數(以下簡稱道瓊指數)1994 年初約為 3,600 百點,1999 年已經超越 11,000 點,短短五年間飆漲三倍以上,股票總市值成長幅度也超過 200 %。2000 年伊始,道瓊已超過11,700 點。

不過,這段期間的經濟指標並未成長三倍。美國的平均個人所得和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不到 30 %,其中一半得歸功於通貨膨脹;企業獲利成長則低於 60 %,而且其中部份還是因為跟過去的經濟蕭條比較。從這些經濟數字看來,如此之高的股價漲幅根本沒有基本面支撐,證諸過去經驗,也不可能指望好景長在。

這段期間其他國家股價也連袂大漲。1994 到 1999 年期間,歐洲的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英國股市市值接近成長一倍。加拿大股市市值成長幅度也不下於歐洲,澳洲股市市值則上漲了 50 %。1999 年間,亞洲的香港、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南韓,及拉丁美洲的巴西、智利和墨西哥,股市都出現驚人漲幅。但是,美國股市 1994 年以來狂飆的程度,任何同型國家都難望其項背。

十分令人憂心,同一時期,美國獨幢式住宅價格也走揚,不過只有少數都會區的房價大漲。1994 到 1999 年間,美國十大都市的住宅平均實價只上漲 9 %,比起美國股市的飆漲,這種漲幅算是小巫見大巫!

美股近年來居高不下的股價,以及社會大眾的預期心理,認為股市能夠維持在高檔甚或向上提昇的情況,值得我們深思幾個問題。目前撐在高檔的股價,會和歷史上其他高股價階段有相同的命運嗎?換句話說,未來幾年是否也會走入空頭市場?我們得確定,這波多頭市場是否只是一種投機泡沫?股市上漲只是投資大眾的瘋狂買進的結果,而不是反映真實的價值。簡單來說,一旦投資人哄抬出來的市場價格無法反映真實的價值,那麼我們就該重新調整自己的計畫和思維。

檢討數據

圖 1-1 股價和企業盈餘,1871─2000

上方曲線是 1871 年 1 月到 2000 年 1 月的實質標準普爾公司 500 種股價指數月線圖,下方曲線則是 1871 年 1 月到 1999 年 19 月指數成分股的實質盈餘。資料來源:標準普爾公司統計服務、美國勞工統計菊、科爾斯公司的《普通股價指數》、華倫及皮爾森的《黃金及物價》。


圖 1-1 上方的曲線代表:1871 年 1 月到 2000 年 1 月的實質標準普爾公司五百種股價指數(Standard and Poor CompociteStock Price Index),也就是經過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過的指數。下方曲線則是相對應指數成分股的企業盈餘。根據這個圖表,我們可以從歷史角度觀察美國股市最近的水準,撫今追昔,才知道股市最近的表現如何與眾不同。美國股市從從 1982 年 7 月觸底後,一路穩定上漲,顯然是美國史上最戲劇化的大多頭市場。1992 到 2000 年的股價表現最突出:股價指數幾乎以直角的角度衝向圖表的頂端!這次規模空前的股市榮景,可以稱之為千禧多頭行情。

然而,1982 年以來股市的漲幅,遠遠超過同時期企業實質盈餘的成長幅度。由上圖可知,最近幾年企業盈餘並未大幅成長。事實上,企業盈餘似乎處於緩慢、穩定的成長軌跡,而且已持續一個世紀以上。

這種股價飆漲的情形,簡直就是美國股市的專利。當然,最有名的例子就是 1920 年代股票狂飆,終於在 1929 年崩盤。圖一.一顯示這些年來股市出現的幾個頭部區。 1920 年代的確和最近的股市榮景很相似,也是唯一能和現在的繁榮股市相提並論的歷史走勢。

1950 年晚期和 1960 年初,美國股市曾經出現大漲的多頭行情,1973 至 74 年的股市崩盤後,股市在狹幅整理了 5 年左右。縱使那段多頭行情,仍然遠遜於近年來高潮迭起的走勢。